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树木年轮密度(树轮密度)分析作为树轮气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够提取更准确的环境信息,应用范围更广,在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讨论了树轮密度测量技术与树轮密度分析方法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成果,认为X射线分析法仍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树轮密度分析手段,基于树轮密度数据的过去温度变化重建仍是树轮密度研究的主要方向。相关研究表明:森林上限和高纬度地区树木年轮的最大晚材密度对夏季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可以用来重建过去几百年、乃至千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度变化;树轮早材密度或最小早材密度对降水量的响应比较显著,但目前主要集中于重建区域小尺度的降水量变化方面。另外,树轮密度分析结果还可以用来研究某些气候要素分量的变化(季节变化、气候事件爆发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等)、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子以及海气动力机制、气压异常等。  相似文献   

2.
树木年轮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亚平  许春雪 《岩矿测试》2005,24(2):129-134
由于树木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吸收养分和能量并且从环境中汲取各种化学元素到每年的生长层(即年轮)中,所以树木年轮与它们的生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树木年轮可以提供树轮生长的环境要素信息,其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文章综述了树木年轮长年表的建立以及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若干应用,并且概述了树木年轮研究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树木年轮分析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祥定 《第四纪研究》1990,10(2):188-196
鉴于环境变化与树木生长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对树木年轮变异状况的分析,获取环境变化的信息。本文概述了树木年轮分析的基本原理、研究途径以及已经取得的进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地区的年径流量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风  马慧明 《水文》1996,(1):30-35
对伊犁地区的22个树轮年表,进行了年轮场与流量场的典型相关分析,揭示了两场间的较好相关性,重建了伊犁地区的径流量场,分析了流量丰枯变化特征,预测了伊犁地区未来的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树木年代学中的树木年轮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地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研究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该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1900年以来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的稳定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57。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的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存在较显著的4~7年的变化周期;1900年以来,存在4个比较明显的气候较干旱的时期,分别是1905-1916年,1918-1932年,1941-1946年和1955-1962年;同时存在4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分别是1900-1904年,1934-1939年,1948-1953年和1964-1973年。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干旱期分别为1905-1915年及1922-1932年。  相似文献   

6.
树轮稳定氧同位素比率(δ18O)记录在区域气候重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树轮 δ18O记录受树木生长趋势的影响较小, 保留了丰富的低频信号, 对区域气候变化有较一致的响应。通过对比我国西部1901~2004年树轮 δ18O平均值和降水 δ18O空间分布特征发现, 两者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青藏高原南部树轮 δ18O为低值, 而青藏高原北部树轮 δ18O为高值。树轮 δ18O平均值随树轮样点纬度的向北偏移而增大。树轮 δ18O与相邻气象站记录响应分析表明, 树轮 δ18O和生长季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生长季降水和相对湿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和空间响应分析表明, 树轮 δ18O在我国西风影响区的新疆北部主要反映与区域干湿变化相关的气候信号; 树轮 δ18O在西南季风影响的藏东南区主要反映区域水文气候变化信息; 然而, 在季风和西风影响的交汇区域, 树轮 δ18O的区域气候信号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了北京南郊土壤环境中元素含量随时间序列演变的规律.依据吸收系数研究了相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对12种化学元素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元素的吸收情况不同.Zn、Cd和P 3个元素吸收系数较高.对杨树年轮及其根部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Na、K、Cu、Zn、As、Sr、Cd、Ba、Pb)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年轮中元素的含量与其根土中对应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采用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α lgC b),根据逐年年轮中Cu、Zn、As、Cd、Ba、Pb 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反演6种元素在土壤中的逐年(1982-2004年)演变状况.本技术方法能为追溯近代城市化几十年以来的环境污染变迁历史、预测未来污染演变趋势提供更为丰富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了北京南郊土壤环境中元素含量随时间序列演变的规律。依据吸收系数研究了相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对12种化学元素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元素的吸收情况不同。Zn、Cd和P3个元素吸收系数较高。对杨树年轮及其根部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Na、K、Cu、Zn、As、Sr、Cd、Ba、Pb)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年轮中元素的含量与其根土中对应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采用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algC+b),根据逐年年轮中Cu、Zn、As、Cd、Ba、Pb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反演6种元素在土壤中的逐年(1982—2004年)演变状况。本技术方法能为追溯近代城市化几十年以来的环境污染变迁历史、预测未来污染演变趋势提供更为丰富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树木年轮与其根部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了北京南郊土壤环境中元素含量随时间序列演变的规律.依据吸收系数研究了相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对12种化学元素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元素的吸收情况不同.Zn、Cd和P 3个元素吸收系数较高.对杨树年轮及其根部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Na、K、Cu、Zn、As、Sr、Cd、Ba、Pb)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年轮中元素的含量与其根土中对应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采用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α lgC+b),根据逐年年轮中Cu、Zn、As、Cd、Ba、Pb 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反演6种元素在土壤中的逐年(1982-2004年)演变状况.本技术方法能为追溯近代城市化几十年以来的环境污染变迁历史、预测未来污染演变趋势提供更为丰富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中部公元904年以来树木年轮记录的旱涝变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利用取自祁连山中部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和该地区3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应用年轮气候学方法,重建了祁连山中部地区的降水量.自公元904年以来,该地区历经了31次相对干期和30次相对湿润期,其中,连续两个10a以上的干期有17次,湿润期12次,最长的干期是1540—1590年间,长达60a,最长的湿润期是1240—1270年、1860—1890年,各有40a.世纪尺度范围内,16世纪是最干的100a,有80a为少雨年;最湿润的是13世纪和19世纪,这期间有60a为多雨.自公元904年以来,降水量共发生了35次突变,16次是由旱向涝的突变,19次是由涝向旱的突变.平均约30a发生一次.11世纪是该地区降水的多变时期,15~16世纪是降水的相对稳定时段,20世纪又进入了降水的多变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震积岩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乔秀夫 《地质论评》1996,42(4):317-320
震积岩是灾变事件岩。本文介绍了中国近10年来震积岩与震积岩序列研究现状,并简述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等内容。对震积岩研究意义及我国研究展望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化中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研究及中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球地球化学制图”(IGM)项目及其在中国的进展情况。展望了我国地球化学基线值研究工作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胡杨树轮宽度的分析,建立了内蒙古额济纳地区过去233年来的STD,RES和ARS年表;并将树轮STD年表与采样点附近额济纳气象站的气温、降雨量以及狼心山水文站的地下水水位等记录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额济纳地区显著影响该地胡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地下水水位。胡杨树轮宽度年表与冬季及全年地下水水位相关性最高,分别为-0.808(p<0.01)和-0.724(p<0.05)。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重建了额济纳地区过去232年来冬季及全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历史,冬季地下水水位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达76.3 % (调整自由度后为70.4 % ,n=11,r=0.874,F=12.881,p<0.003),全年地下水水位重建方程的解释方差为72.8 % (调整自由度后为66.1 % ,n=11, r=0.854,F=10.731,p<0.005)。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科学交叉及与其它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十几年来,地球表层过程研究在地球系统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强调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对环境变化对科学提出的挑战。而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恰恰是地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从与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的研究主题看,陆地表层地理过程的研究重点和核心已经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从无机向无机与有机结合方向发展,从单要素、单个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与综合研究方向发展,从宏观向宏观与微观结合方向发展。未来若干年,我国的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应紧密围绕格局与过程、过程与效应、综合与集成组织科学问题。提高我国地理过程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地理学基础研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是近年来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在仪器研制、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技术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需求,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航空伽马能谱量测工作的重点应着眼于加强区域性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工作,重视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及拓展新应用领域;要作好仪器国产化之后的实用化开发,及加强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新方法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红铊矿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陈代演 《矿物学报》1989,9(2):141-147
红铊矿(Lorandite)是一种分布极少的分散元素独立矿物。本文报道了产于贵州滥木厂汞矿中的红铊矿,这在我国属首次报道。本文作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并与国外资料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物的成因和其作为找金指示矿物的可能性,以及直接利用富铊矿石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枢  史培军 《第四纪研究》2000,20(3):213-219
本文介绍了对“数字地球”的不同学术理解和当前国内外数字地球发展重点领域或方向,展望了“数字地球”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要重视广泛应用对地观测技术,建立数据库,进而阐明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过程,揭示区域和全球变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在其中的作用程度,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的选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我国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原则是层型剖面必须建立在斜坡相区,界线应位于与大区重要代表Redlichia、Olenellus共生的全球分布的Bathynotus的层位和产有演化较快、全球分布的Oryctocephalus层位之间,具体点位应划在Oryctocephalus indicus首次出现(FAD)处.我国贵州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经深入研究,该界线剖面产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层位与其下Redlichia的最终消失层位间距仅0.8m,比美国内华达州Split山东坡剖面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O.indicus出现的层位与其下Olenellus的消失层位间距13m短得多.  相似文献   

20.
硫碲铋铅金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章  陈静渝 《矿物学报》1994,14(3):241-246
硫碲铋铅金矿(AuPb2BiTe2S3)是1991年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IMA)批准的新矿物,产于美国科罗拉多(Colorado)州的巴克霍恩(Buckhoun)矿山。我们于1986年发现了该矿物,但呈报CNMMNIMA晚于美国。我国的硫碲铋铅金矿产于河南灵宝出岔-乱石和桐沟两个石英脉型金矿。该矿物为柱板状晶体,粒径0.03~0.2mm,黑色,一组解理发育,金属光泽。显微硬度为64~129kg/mm2,(负荷10g),反射色为灰色,微带蓝色色调,非均质性明显,无内反射,以等能光源(SE)对R1和R2计算的颜色指数分别为:x0.323,y0.326,Y%42.69,λd480,Pe%0.04;和x0.326,y0.326,Y%43.70,λd476,Pe%0.03。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为:CU0.02,Au16.96,Ph35.34,Bi15.93,Te20.79,S8.21。化学式为:Au1.03Ph2.04Bi0.91Te1.95S3.06,斜方晶系,a=0.41,b=1.25,c=0.95nm,V=0.487nm3。理论比重Dx=7.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