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硬玉和透辉石的光吸收谱和颜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若干天然硬玉和透辉石的光吸收谱,并在配位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其致色原因。铁离子和铬离子均可使硬玉和透辉石呈现绿色。铬含量低但铁含量较高的样品(如Di-17)呈暗绿色。透辉石(Di-17)的偏振光吸收谱表明,这些样品的颜色与Fe~(2+)(M_1)→Fe~(3+)(M_1)荷移跃迁和配体→金属荷移跃迁密切相关。翠绿色样品含铬量相对地较高,其频色主要取决于Cr~(3+)离子在可见区内的自旋允许跃迁。红色和黄色硬玉的颜色与很强的配体→金属荷移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重金属和辐射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重金属和辐射产生的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如金属还原和耐金属细菌对环境中的金属和辐射污染进行处理具有非常好的前景.现场的生物修复的成功应用将对清除污染环境中的重金属和辐射提供潜在方法.最近的研究还关注于了解在微生物群体内重金属和辐射对微生物的作用.生物毯和生物膜是在生物修复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微生物群落的机能.金属的种类和价态变化、转移过程以及微生物代谢作用是对金属和辐射生物修复的三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以上三方面,可以更好的了解自然中的微生物和生物修复过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雌激素运移和归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中雌激素的富集、运移和归宿关系到人类和生态健康。本文通过对环境雌激素的性质、分类、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揭示其对生物体乃至环境的多种危害和风险,针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特征分析其迁移转化过程、理解其控制和治理技术方法,进而为降低雌激素的生态和环境风险提供指导。通过论述研究环境雌激素的重要意义,提出对雌激素对地下水系统污染防控可能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康尔泗 《冰川冻土》2000,22(2):178-188
  相似文献   

5.
高岭石的热稳定性和热处理产物的DTA IR和EP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实  张惠芬 《矿物岩石》1992,12(2):28-33
本文利用DTA、IR和EPR等方法研究了高岭石的热稳定性及100—900℃热处理产物的系统特征。高岭石的热稳定性会因为堆垛层错缺陷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根据IR和EPR实验,所有高岭石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包括:脱羟前、脱羟和脱羟后三个阶段。小于400℃时,产物成分和结构同原高岭石相同,≥400℃开始产物的堆垛层错浓度增大并有利于继续升温后的脱羟过程。变高岭石可能介于晶质和非晶质之间。此外,高岭石Ⅰ位Fe~(3+)和变高岭石结构中的Fe~(3+)可能有某些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7.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质博物馆David. Bridgwater教授是著名的太古宙地质学家。他在格陵兰和拉布拉多等地区工作有二十五年之久。他对高级变质区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1985年10月,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来华与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大中等人合作,研究冀东地区太古宙岩石的有关问题。继为时三周的冀东野外地质考察之后,David. Bridgwater教授于10月底至11月初在天津讲学。全部讲学均由张一钧担任翻译。讲课内容充实生动,引用了大量的格陵兰和拉布拉多的实际资料,比较详细地讲解了该地区的地质、特别是岩石、构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问题。现根据录音记录,将讲学内容整理成文。全文共四讲,其中第一、二两讲由张一钧整理,第三、四两讲由杨春亮整理。  相似文献   

8.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赵汀  赵逊 《地质论评》2005,51(3):301-308
在2004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200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保护方法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照各国的近况,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相关法规建设,地学背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9.
10.
滑坡(土体和岩体滑动、也包括泥石流和崩塌等)是丘陵和山区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大多数山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滑坡,在有些地方一年可以发生几次,甚至几十次。滑坡灾害的特点是:发生的频度高,分布的地域广,造成的灾害严重。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突降强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481人死亡,284人失踪。如何把对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工作的重点放在灾害之前,  相似文献   

11.
郑永飞  赵子福 《岩石学报》2011,27(2):345-364
在特定的地质事件过程中,矿物等时线放射体系是否达到并且保持了平衡是变质岩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矿物对O同位素测温与矿物等时线定年相似,因此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矿物中Sm-Nd、Sr和O之间的扩散速率在无水的条件下一般具有可比性,因此矿物之间O同位素的平衡状态可以用来对Sm-Nd和Rb-Sr定年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Sm-Nd和Rb-Sr等时线矿物进行O同位素测温,得到Sm-Nd等时线有时给出三叠纪年龄,有时给出非三叠纪年龄;对应的矿物O同位素分馏分别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对于引起非三叠纪等时线年龄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是由于榴辉岩相变质过程中同位素体系没有达到平衡,另一方面则可能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打破了平衡。等时线矿物中初始同位素比值的均一化速率主要受慢扩散矿物的影响,而矿物等时线时钟的启动主要受高母/子比值矿物控制。因此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只有当高母/子比值矿物同时具有快的放射成因同位素扩散速率,才可能得到有效的矿物等时线来用于变质年龄的测定。根据不同矿物中不同元素在扩散速率上的差异,能够定量估计大陆碰撞过程中榴辉岩相变质的持续时间。应用增量方法和离子孔隙度经验模型,不仅分别能够从理论上准确计算所有固体矿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和获得不同矿物中元素的扩散参数,而且分别能够定量预测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共生矿物之间的18O富集顺序和相同条件下矿物中元素扩散速率的相对快慢。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50,15(Z1):1-6
一、地质学的意义成长和它的阶级基础地质学是探寻地球起源以及其构成物质之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上去的科学。它研究地球不断帝化的过程;怎样造成了现在的陆地和海洋;河流和山脉;怎样产生了宝贵的矿藏;怎样发生了生物;怎样从猿进化到人,它是马列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质》2015,(Z1):268-268
<正>北京地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其地球演化是华北地壳运动和演化历史的缩影,经过近30亿年的地壳运动和沧桑变迁,遗留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北京市专门针对地质遗迹的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近10余年来,陆续开展了两轮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发现3大类12类50处重要地质遗迹,基本摸清了全市地质遗迹资源的家底;申报建立了8处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4.
癌细胞与正常的人体细胞不同。根据体细胞突变理论(SMT),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理论还采用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假设癌细胞生长是自然选择下“适者生存”的结果。与此相反,我们采用Margulis的演化理论来解释癌症的起源,并提出癌细胞由遗传而来:癌基因组起源于寄生在原核生物宿主中的细菌;在大约20亿年前的“氧气革命”期间,癌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因内共生作用而融合;后来宿主演化成为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每种真核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组;经过同样的时间间隔,原寄生细菌基因组则演化成为真核生物内的癌干细胞基因组。当前SMT假设人类基因组的突变导致癌症,但该理论无法识别编码肿瘤生长的基因组序列,也无法解释:突变为何会造成癌细胞失控性生长及复制?癌症为何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癌症死亡率为何与亚硝酸盐污染有关?中国用不含亚硝酸盐的公共供水源的试验为何竟可以拯救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SMT没能充分回答许多“神秘”的癌症问题。相反,我们提出的生物演化理论可以回答这些相关事实,包括那些SMT不能充分解释的问题。我们的理论根据是:癌基因组图谱(TCGA)的科学家未能在正常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发现突变或未突变的癌基因组。是癌基因组编码了癌细胞的生长及复制和一种不同的代谢模式。我们的理论假设,癌症起源于“休眠中”的癌干细胞因为受亚硝酸盐的影响而被激活,其中一个癌基因组编码了厌氧或缺氧的代谢模式,为癌细胞的生长及复制提供能量和生物量,其他基因组则编码了癌细胞的失控性生长及复制和其他癌症特征。亚硝酸盐以10-9 级别的浓度干扰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复制等机能。事实说明,亚硝酸盐可被定义为一种毒药。识别慢性中毒的困难可以用孟加拉国公共供水造成的砷中毒作为例证。癌症应被视为由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疾病来进行治疗是一个假说,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中国部分地区的正常公共供水改用标准化深井水(SDWW)时,癌症死亡率可以减半。这个假说需要另一个假设来解释亚硝酸盐中毒并不影响所有饮用公共供水的人,而只影响其中一部分人。我们必须假设癌症的产生是由于干细胞,其中包括一个癌干细胞,被召唤去以修复细胞的损伤。将这些打破常规的假说放在一起,很多专家认为我们的生物演化理论是天方夜谭而不予理会。实际上,这个假说已由中国过去的SDWW实验所证实。一些医院的试验也证实,若癌症晚期患者每天饮用不含亚硝酸盐的水,癌症可以被治愈。我们对癌症晚期不可治愈这一论断提出质疑,并假定癌症是慢性亚硝酸盐中毒所致。我们呼吁其他科学家进行实验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一假说,使至少一半的晚期癌症患者,当他们的饮用水供应源不含亚硝酸盐时,可以被治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献身医学的科学家们的成果,整合为一个“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赵成 《甘肃地质》2012,(3):89-93
野外观察和描述是地质调查、勘查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结合最新发布的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甘肃省第四纪地层特点及分布,对野外土体观察和描述的内容进行了概要总结,对不同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角度的对土体的观察着眼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展野外调查工作中如何提高调查质量、取得更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坑的稳定性及变形是基坑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介绍了几种支护体系可能的失稳形式,及其各种失稳形式计算方法。还介绍了工程中实用的估算基坑周围地面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75,10(3):285-292
十五年前公布施行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和《说明书》在我国地层学上曾经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经过十五年来的大量地质实践,我们发现这两个文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和今后的需要,必须设法修改、补充,才能跟得上地层工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广大地质工作者对于二者的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很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分歧,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关于组的含义和具体使用办法上的分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19.
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康尔泗 《冰川冻土》1998,20(3):238-244
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冰川,积雪,冻土,高寒山区和山前地带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观测实验和研究体系,80年代以来,在冰川融水径流,出山径流形成的观测实验,寒区水文过程,冰川作用流域水文过程和大气过程相互关系。乌鲁木齐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高亚洲冰冻圈水文,冰川洪水和融雪径流以及干旱区水文等方面已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近年来,寒区和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在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水文》1960,(3)
不談化学結合水、結晶水和固体水,而只談能够在土壤—土质层中直接运行的水分时,可以把水分区分成下列几种类型和状态: 1.气态水以水汽形态处在土壤空气中。在土壤中的运行方式有二:(1) 主动地从絕对压力較高的地段向压力較小的地段运行;(2) 被动地与空气流一起运行。在适当条件下(例如溫度低时)可以轉变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