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约1.78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6%。太平洋像一座巨大的谜宫,吸引着人们对它进行探索。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太平洋海盆是怎样诞生的。关于这个问题,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种种解释。1887年,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小达尔文和另外一位学者费希尔确信,地球上最大的洼地——太平洋海盆,是在巨大物体引力作用之下,地  相似文献   

2.
<正>马尔佩洛岛,是位于哥伦比亚西海岸506千米的太平洋岛屿。这里虽然是一个孤立的海洋栖息地,但这里的海洋生物却很丰富。该处世界海洋遗产的保护,对太平洋东部热带海洋生态的维护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尔佩洛岛陆地面积350公顷,海洋面积却有85万多公顷。该处海洋遗产隶属于哥伦比亚共和国,是该国环境部下属的自然国家公园系统(PNNC)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海洋技术开发简况李令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前苏联海域辽阔,濒临着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4个边缘海,海岸线长达43,000多公里,大陆架面积1,000万多平方公里。它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世界上海洋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之一。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也受到气候变化、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巨大影响。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和最深的海洋。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千米,在某些海域海地底深度能够延伸到水面以下1万多米。太平洋到底有多大?你可以想象,地球上所有陆地面积加起来,也没有太平洋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5.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问题层出不穷,全球海洋治理赤字日益明显。然而,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太平洋岛屿地区海洋治理处于领跑者的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平洋岛屿地区拥有较为健全的海洋规范。正如南太平洋应用地理科学委员会所言,区域海洋政策尚未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6.
学术动态     
于珏 《海洋与湖沼》1960,3(3):214-217
重大的科学贡献 著名的学者们把一门新的科学课目——海洋微生物学的诞生,归功于阿那托里·克里斯教授的著作“海洋微生物学(深水)”,克里斯教授获得了本年度的列宁科学技术奖金。 克里斯教授是科学界第一次实际地对于整个世界海洋——从洋面到太平洋海沟最深海底细菌生存情况作了分析。 52岁的科学家克里斯教授及其同事们详细地  相似文献   

7.
方舟 《海洋世界》2019,(5):38-41
数世纪以来,大西洋一直是世界贸易和旅游的重要途径。大西洋从北极圈延伸到南极洲,西边是美洲,东边是欧洲和非洲。大西洋的面积超过10618万平方千米,是地球上仅次于太平洋的第二大海洋。  相似文献   

8.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世界海洋的水量比高于海平面的陆地的体积大14倍,约l37亿立方千米。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40米。假如地球具有平均的球面、整个表面就会被2400米深的海水所覆盖。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体积70710万立方千米。  相似文献   

9.
成就与重任     
1998至2008,这十年,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令世界叹为观止;十年中,这座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的地域大国,将目光拓洒向更加辽阔的海洋;也正是在这十年中,一支以维持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生态健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己任的海洋执法队伍,蓬蓬勃勃的成长并迅速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内山岭高崎低丘起伏,山地、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5%,是个山区省份,但福建省面临海洋,海域广阔,沿海经济区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比整个陆域面积约大10%。因此,福建省又是个海洋省份。面对世界海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挑战,作为海洋省份的福建省,应抓住时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本土三面环海,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州由北冰洋和太平洋环抱,夏威夷州位于中太平洋北部,另有26000个岛屿,海岸线长度超过15万公里,大陆架面积为187万多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面积达760多万平方公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美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美国既具有传统的战略价值,又具有当代的经济价值,更具有今后的长远价值。因此,美国在关注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大大强化了海洋管理,拓阔了海洋开发的规模,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海洋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太平洋经济学的研究李学山中国太平洋学会张海峰中国太平洋学会随着大西洋时代的结束,世界正进入太平洋时代,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乃至国家元首的共识。太平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加上由环太平洋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构成的亚大地区,形...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海洋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大陆四面环水,大陆领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千米,海洋领土(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内)1600 万平方万米,海岸线长约2万千米,东北部沿海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南北长约2000千米,东西宽2~150千米。 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呈现强劲的持续增长势头,前景看好。1987年,海洋产业的产值大约为160亿澳元,1994年则达到30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8%,实际年增长率8%左右,大大超过一般经济的增长,个别海洋产业部门的发展更快。据预测,到202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将达到500亿~850亿澳元。海洋产业还对出口业做出了很大贡献,1994年海洋产业的出口值约为65亿澳元,占总出口值的7%,而且具有扩大出口的巨大潜  相似文献   

14.
EPOCS是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Climate Study的缩写,意为赤道太平洋海洋气候研究。EPOCS研究计划是由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主办的,它是试图进一步了解海洋在世界气候中的作用的一个大型调查研究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调查研究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变化的主要机制,海流的时空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受风场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界洋底约有15%的面积被多金属结核覆盖,其中太平洋约23×106平方千米、印度洋约15×106平方千米、大西洋约8×106平方千米,总储量约3万亿吨。根据世界大洋底的地貌特征和构造位置以及多金属结核丰度、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将世界大洋划分为15个多金属结核富集区,其中太平洋8个  相似文献   

16.
吴克勤 《海洋科学》1981,5(3):46-47
一个崭新的工业部门——海洋采矿业正在逐步形成。海洋矿藏的蕴藏量十分巨大,据专家们的计算,整个地球上海水中含铜150亿吨、锰150亿吨、银5亿吨、金100亿吨、铀50亿吨。仅在太平洋180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表面,分布的锰结核就达15000亿吨,按目前世界上钛、镍、钴、锰和铝等金属的消耗量估计,三大洋海底锰结核所含金属,钛可用200万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1):4-4
11月25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召开了2008年秋季厄尔尼诺预测会商会。与会专家得出一致意见:今冬和明春,太平洋区域将不会产生厄尔尼诺。专家们分析了2007年以来的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的演变情况;近期热带西太平洋大气、海洋状况及其未来发展状况,介绍了各种动力和统计模式的预测结果,发表了预测意见。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报》消息:近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式将由“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中太平洋获取的、与新人类历史同龄的大型古砗磲贝壳化石赠送给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据介绍,这块砗磲贝壳化石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古砗磲贝壳化石,2006年7月10日由“大洋一号”船在中太平洋获取。经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14,(9):2-3
近日科学家们表示,墨西哥湾的一个海洋“死亡区”的面积已达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小。这片死亡区方圆130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死亡区。这片海域因海底没有氧气致使鱼虾无法生存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在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热源的异常分布是造成长期天气异常的重要原因。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海气界面的热量交换来实现的,因此,直接运用海气热量交换来考虑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分析海洋加热异常对长期天气、气候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我国旱、涝及天气变化的主要副热带天气系统,对我国夏季气温、雨带位置及强度影响很大。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副热带地区是海洋向大气提供热量和水汽较多的地区,也是海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海域,这一地区的海洋加热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将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冬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海洋加热主要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海洋加热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该海域海洋加热较常年偏多时,冬、春至初夏副高偏弱,位置偏东、南(6月副高脊线位置除外);反之,海洋加热较常年偏少时,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北(6月副高脊线位置除外)。该海域海洋加热对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尤其是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变化有着重要作用。本结果对预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研究中纬度海洋加热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大气环流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