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季节性冻土区路基置换层参数确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常玉  张向东 《岩土力学》2009,30(Z2):102-104
以辽宁西部冻土为研究对象,模拟现场地下水位,对10种重塑土进行了大试件防冻害置换层参数确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辽宁西部季节性冻土,当置换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30 cm、最大冻深的62 %,且厚度为冻深的30 %时,有明显的防冻害效果。  相似文献   

2.
寒冷地区地基土的冻胀与融沉,往往引起建筑物产生冻害裂缝,按其性质可分为稳定裂缝与不稳定裂缝两种类型。本文主要讨论冻害裂缝发生原因、型式及实例分析,冻害事故处理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 一、冻害裂缝发生原因与型式 建在冻土上的建筑物,由于朝向不同及采暖的影响,基础周边冻结深度发展不均匀,通常角端冻深较大,墙中部较小(表1)。从冻结时间上看,冻结到基础底面的时间是不同的,也是四角先冻,中间稍后(表2)。  相似文献   

3.
大庆地区土壤每年的冻结深度为1.7—2.3m。一年中有7个月的时间存在着冻土,属于深季节性冻土地区。多年观测表明,大庆土壤存在着从冻缩到特强冻胀的不同冻胀性。由于地基土的不均匀冻胀与融化下沉,造成了油田上建筑物的破坏,严重的影响着油田的工程质量。为了解决油田建设中与冻害有关的工程问题,我们一边开展季节性冻土地基的研究,一边开展房屋基础浅埋以及防冻害技术的研究,并把所得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与施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玉君  王铁刚 《冰川冻土》1997,19(3):268-271
传统的中小型拦河闸受冻害破坏较普遍而严重,新型的箱隔式拦河闸通过其总体布置,结果形式本身圆满地解决了复杂的冻害问题,不需外加任何特殊的防冻措施,箱隔式闸总体布置简单,阵线集中,薄弱环节少,受冻部位及面积小,基础在一个平面上均用水保温防冻,消除了基底法向冻胀力的危害,箱隔对称水平冻胀力大部分通过箱隔传递作用而衰减或平衡。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北部的讷河县境内,普遍存在因冻害引起的渠系水工建筑物破坏现象,尤以水田灌区和涝区更为严重。该县年平均气温0.7℃,冬季最低气温-42℃,土层最大冻深2.88m,冻结期长达8个多月(10月末至次年7月上旬),属季节冻土区。 一、设计原则和步骤 为提高水工建筑物抗冻害能力,自1979年以来,该县在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协助下,曾试图从建筑结构上寻求解决途径。为此,在渠系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中,遵循了以下原则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前,防冻害的措施有两类,一是增强建(构)筑物抗冻胀、融沉的变形能力;二是减少作用于基础冻胀力。前者在于加强建(构)筑物的刚度和强度,使冻胀、融沉产生的变形量控制在结构允许的限度之内;后者则在于采用化学方法及地基土的保温、加密和换填等措施,以减小作用于基础的冻胀力。但迄今为止,尚缺乏防冻害措施效益的定基数据。由此,设计者在选用某种防冻害措施时,往往难以决断。为了获取基础防冻害的定量数据,我所自1982年以来,在强冻胀性土区的阎家岗试验站,进行了中粗砂换填地基的防冻害效益试验。应该指出,该试验结果仅适用于冻结期地下水位低于冻层低面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季冻土区临水内、外拱护墙结构冻胀平位移冻害机理,测试隔离层防冻害装置的有效性,在20101110-20110531、20131110-20140531、20171110-20180531三个观测年内,以长春某湖泊临水内、外拱护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选择内、外拱护墙结构和设隔离层防冻害装置的试验内拱护墙结构三者相对比,用钢尺量距法观测三者寒期的平位移状态。结果表明:内拱护墙结构出现倾斜、裂缝导致的内向冻胀平位移冻害,其内向平位移曲线随气温均呈"半驼峰型",对应观测年持续降温-持续低温-持续升温-正温时段,内向冻胀平位移呈减小-增大-减小-稳定残余的位移运动,诱因是平冻胀应力的生成-增长-减弱-消失作用;外拱护墙结构出现较小的外向冻胀平位移,外向冻胀平位移曲线均呈"波浪型",无冻害发生,冰凸拱平冻胀应力推动外拱护墙结构压缩冻土凹拱形成外向冻胀平位移,冻土凹拱限制了外向冻胀平位移发展;设隔离层防冻害装置的试验内拱护墙结构未发生平位移冻害,其内向冻胀平位移较自然冻胀的内拱护墙结构减小83.92%,较外拱护墙结构减小51.74%,表明隔离层防冻害装置防治冻胀平位移冻害有效。  相似文献   

8.
涵闸保温基础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工建筑物涵闸基础,往往座落在冻胀土地基上。规范规定:在冻胀土地基上,涵闸基础的埋深要超过当地最大冻深。采用深基础,其基础工程量往往占整个建筑物工程量的40—60%。冻深越大,问题越突出。而另外,加深基础也并不一定都能保证建筑物安全。黑龙江省绥化县津河闸,1.8m厚底板的冻胀上抬就是典型的例证。黑龙江省五十至六十年代修建的涵闸遭到冻胀破坏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在季节冻土地区强冻胀地基上,修建涵闸工程时,采用防冻措施,实现基础安全浅埋,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是一项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防冻方面,对涵闸保温基础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土的冻深与基础浅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的季节冻结深度是进行工程建设和研究各种冻土现象时的基本指标,它关系到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换填等冻害防治措施。本文根据一些实际观测结果对冻深与冻胀间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并探讨强冻胀区的基础埋深问题。 一、关于几个冻深特征值的定义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有必要从工程应用的前提出发,对以下几个常用的冻深值定义作一规定。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填方边坡上新建建筑物时,要以边坡体的整体稳定为前提,同时选取适宜可靠的地基基础形式。针对实际高填方边坡工程案例,根据拟建建筑物及边坡特性,在勘察阶段,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边坡进行计算分析。拟建建筑物拟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桩基础结合边坡防护结构,共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浅潜水对冻胀及其层次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冬季季节冻结层的潜水补给是造成建(构)筑物冻胀破坏的主要因素。当前,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浅潜水地区的建设中,对于冻害问题,用封闭系统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主冻胀带”等一些概念,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浅潜水条件下,不同土壤的冻胀及其层次分布规律,对于正确处理浅潜水地基上建(构)筑物的防冻害问题,如基础浅埋、基土换填、隔水、排水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某建筑物距离地铁车站深基坑较近,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产生了不均匀沉降,采用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对建筑物进行加固。通过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注浆孔位,合理选取注浆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注浆效果,使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在寒冷地区,挡土墙受冻胀破坏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渠系水工建筑物的挡土墙,它们多建于松软土基上,在凉融作用下,墙体常常发生上抬、倾斜、断裂等冻害现象。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渠系水工建筑物挡土墙的冻害破坏约占挡土墙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调查了解现有渠系水工建筑物挡土墙的冻害情况,研究分析软基上水工挡土墙冻融破坏的基本规律,总结整理现有防治挡土墙冻害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季冻土区临水轻台结构冻拔冻害破坏机理,测试套筒防冻拔冻害技术的有效性,以长春某临水轻台群为研究对象,选择基土自然冻胀轻台结构与装有套筒防冻拔冻害装置的试验轻台结构相对比,用精密水准仪观测二者的寒期竖向位移动态。结果表明:基土自然冻胀轻台结构出现了冻拔位移冻害,各观测年冻拔位移曲线随气温均呈"半驼峰型"姿态发展,对应观测年的持续降温-持续低温-持续升温-正温时段,冻拔位移呈下降-上升-下降-稳定的变化特征;冻土的冻拔力推动轻台桩上拔引发冻拔位移冻害。观测装有套筒防冻拔冻害装置的试验轻台结构发现,其竖向位移长期在±5 mm的小位移区间平位波动,比自然冻拔轻台结构的平均冻拔位移减小了98%,表明套筒装置隔离了冻拔力对轻台结构的冻拔作用,冻拔位移冻害被有效遏制。勘验装有套筒防冻拔冻害装置的试验轻台结构,未发生"错动""台板拉裂"等典型冻拔位移冻害,印证了套筒防冻害装置对防治轻台结构冻拔位移冻害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浅析倾斜建筑物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由建筑物倾斜的主要原因、倾斜建筑物纠偏扶正的基本方法和倾斜建筑物纠偏程序三大部分组成。首先从①基础埋深较浅、岩土承载力受大气降水和斜坡坍塌影响较大;②建筑物受人类活动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③在建筑物附近开挖深基坑引起侧向卸荷;④建筑物所在斜坡失稳;⑤地震;⑥地下水流动带走地基土细颗粒等6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造成建筑物倾斜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和倾斜建筑物结构特点,按浅基倾斜建筑物、深基倾斜建筑物和不稳定斜坡上的倾斜建筑物三大类型,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纠偏加固方法及适用条件、优缺点;最后提出纠偏需要遵循的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16.
王府停车楼位于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地区,是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立体停车楼,基础埋深18.25m。在深基坑施工中,采用三个方面的技术,有效地保证了周边密集建(构)筑物的安全。主要有:①选择适当降水方案,并配合以旋喷止水帷幕,防止了因降水施工造成地面(建筑物)沉降,②调整支护结构刚度,控制边坡土体位移及由此导致的建筑物颜料、沉降;③利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等支护手段的有效结合,解决了在没有护坡桩施工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基础防水土腐蚀的措施.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物基础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评价问题进行归纳与论述.并针对不同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等级要求,给出了天然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铁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都地铁一期工程全长14.975km,埋深1-14m。隧道围岩为饱水的Q3+Q4砂卵砾石层,物理力学特性总体较好。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埋深3-5m;含水层厚度8-27m,渗透系数15-40m/d。地铁建设可能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有:疏干引发的地面沉降及建筑物破坏;隧道结构引起的雍水及其对中、低层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等。初步研究表明,疏干排水的影响宽度一般为300-600m;根据抽取的地下水类型、含水介质的构成、结构特征及既有高层建筑的疏干降水实录等综合分析,疏干排水诱发显著地面沉降并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可能性较小。由于部分路段隧道走向与地下水流向正交或大角度相交,地下水过水断面大幅度减小,可能引起部分路段雍水,但通过地下水渗流场的自身调整并采取适当措施,不致产生大范围的壅水。  相似文献   

19.
深基础平板载荷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一级建筑物建设发展需要开展的深基础平板载荷试验,是在保持地基天然状态下,模拟深基础工作条件的原位测试。实践表明,这是确定深基础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判定场地类别是岩土工程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科学地确定场地类别可以用来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判定场地类别的方法目前主要依据规范法进行。在按规范法进行判定场地类别时,由于场地沉积土层的差异、建筑物基础埋深的不同或采用基础型式的不同、场地标高的不同,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对这些矛盾提出了初步解决的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及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