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2.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一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3.
锡铁山铅锌矿床网脉状蚀变管道相的识别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属喷流沉积型,赋存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形成的滩涧山群火山-沉积岩中.矿床中产有非层状和层状两类矿体,其中非层状铅锌矿体呈不规则状产于大理岩中,是锡铁山矿床的主要矿体类型,层状铅锌矿体产于大理岩边部,规模较小.在矿床深部大理岩层上盘滩涧山群b岩组的绿泥石英片岩中,深部整合发育有强烈的钠长石化与硅化,主要呈角砾状和网脉状结构,构成网脉状蚀变带,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钠长岩、蚀变的绿泥石英片岩以及硅化石英岩等,其连续长大于2 km,宽大于200 m,呈不规则岩筒状.石英钠长岩交代结构普遍,与绿泥石英片岩呈渐变接触关系,广泛发育热水爆破角砾.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网脉状蚀变岩并非侵入岩或火山岩,而是形成于热水交代作用,代表了喷流沉积系统的管道相,相当于矿体下部供给带.结合容矿大理岩及矿体研究发现,锡铁山矿床发育规模巨大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长>2 km的管道相、大规模的喷流沉积岩-大理岩,以及近喷口相未喷出海底地表的非层状矿体.现已发现的层状矿体与非层状矿体比例的倒置显示出锡铁山矿床仍然存在巨大的铅锌矿找矿潜力.网脉状蚀变带分布于矿体及大理岩的上盘,也表明锡铁山矿区容矿的滩涧山群a和b岩组产状整体发生了倒转,网脉状蚀变岩最初分布于铅锌矿体及大理岩之下.由于网脉状蚀变岩(石英钠长岩)与成矿系统的密切关系,它可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滩涧山群中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徐强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4):647-652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一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一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一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隙之中。矿体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受地层产状及接触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部分呈脉状。矿石品位较高,以铅锌矿石为主,次为黄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磁铁矿石。矿床物质来源于地层、岩体特别是沉积岩中的火山质夹层。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5.
东山钨矿床产于尖峰岭花岗岩体与泥盆系和石炭系石灰岩的接触带中,钨矿体的形成与接触带构造及古岩溶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矿床成因为夕卡岩-热液充填交代型白钨矿床.采用地质与物化探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陈金良 《福建地质》2013,(4):282-288
光泽羊角尖锌多金属矿产于加里东期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与晚元古代下峰组接触带及下峰组黑云斜长变粒岩中,目前发现的2个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及蚀变类型,分析认为矿体与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关系密切,属沉积变质-热液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7.
矿床地质简况黔中铝土矿分布于黔中隆起的南北两侧之滇黔浅海边缘沉积区,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分布于遵义、息烽、开阳一带,昔称“息烽式”铝土矿;南矿带分布于修文、清镇和织金一带,昔称“修文式”铝土矿(见图). 铝土矿层产于寒武系碳酸盐岩侵蚀面上,沉积于早石炭世大塘期旧司段.矿层被称之为铁铝矿系,其下部为铁矿系,由铁质页岩、粘土质页岩、绿泥石岩和结核状赤铁矿组成;其上部为铝矿系,由粘土岩、铝质粘土岩和铝土矿组成. 矿体的形状、规模以及含矿系的厚度受下伏寒武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凹凸面之制约.矿体一般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类型及其物质成分见表1和表2.本区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8.
大溶溪白钨矿床产于辰山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下震旦统南沱砂岩组热变质晕(带)内,矿体沿南沱砂岩组作层状、似层状及厚大的透镜体状自然延伸,矿床规模为大型,产状稳定.矿体严格受断裂及不整合面的控制,岩体和特定层位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由岩体与围岩作用形成的高温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成矿.矿床为与夕卡岩化...  相似文献   

9.
石屏法乌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的近矿围岩均为峨山花岗岩体之二长花岗岩,成矿与花岗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联系。矿区KT5与KT9两个主矿体在成因上有明显不同,KT5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约明显,为与花岗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矿床。KT9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受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控制,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新桥Cu-S-Fe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一重要矿床。该矿床主要由两类矿体组成:一是约占矿石总量近90%的层状矿体,产于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组间的顺层滑脱带中,黄龙组地层在矿区内均被该矿体所替代;另一种是产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与矶头岩株石英闪长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体。新桥层状矿体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观点有三种:(1)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由海西期海底喷流作用所形成,层状矿体及其下盘网脉状矿化即为SEDEX矿床的典型二  相似文献   

11.
王林  柳忠杰 《地质与资源》2014,23(6):564-566
安昌岘钼矿为隐伏矿床.矿体产于夕卡岩中,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大致平行分布.钼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其次为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符山石、透闪石、阳起石、石英.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夕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夕卡岩化.侏罗纪钢屯超单元花岗岩是主要含钼矿源岩.安昌岘钼矿属夕卡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一香花石是在我国发現的一种新矿物;产于我国南部某地泥盆紀石灰岩与花崗閃长岩的接触带內;在該接触带中,含鈹的綠色与白色条紋岩甚发育;香花石晶体卽产于白色条紋岩中的黑鱗云母脉內,与螢石共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其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吉尔吉斯斯坦柯克苏矿田内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石炭—二叠纪岩浆活动强烈,以发育矽卡岩型铜金矿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及热液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等,产于岩体及地层接触带上,受岩体、岩脉、地层及裂隙带共同控制。通过对左岸等5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的总结分析,认为在矿床深部具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小柳沟铜钨矿田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小柳沟铜钨矿田现已发现矿床4处,小柳沟铜钨矿床以赋存于云母角闪片岩,夕卡岩,夕卡岩化灰岩中的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大,品位高,矿物成分复杂,围岩蚀变发育,世纪铜钨矿床仅以云母角闪片岩中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物成分较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祁宝铜钨矿床以赋存于岩体接触带中夕卡岩型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小,品位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贵山铜钨矿床以云母角闪片岩中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小,品位较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其找矿方向为:小柳沟铜钨矿床西部,世纪铜钨矿床西部及北部,贵山铜钨矿床东部云母角闪片岩,灰岩及Ⅰ-Ⅱ级重砂异常分布区,花岗岩体接触带各石英脉。  相似文献   

16.
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地质及相关成矿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白马山-龙山-紫云山E-W向构造-岩浆岩带,包括锑金、锑砷金、砷金等不同矿物组合的矿床.金矿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和隐伏岩体上方.其成因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和热接触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规律性强,找矿标志明显,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17.
锡钨矿体产于志本山岩体外接触带、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下段砂板岩层间破碎带的蚀变闪长—辉长岩脉带中,少数矿体产于岩体内接触带上.矿床成因属于与混合岩化后期派生岩浆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大安山铁铜矿床位于宁芜断陷盆地中段。该矿床铜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于龙王山组火山岩及黄马青组砂岩的破碎带中;铁矿主矿体产于闪长岩体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矿体在空间上呈"上铜下铁"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分析,并将其与宁芜地区类似的矿床地质特征对比,认为大安山铁铜矿是一个兼具大平山式铜矿、白象山式铁矿的一个复合型矿床。在大安山矿区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一) 矿体形态 206矿区矽卡岩白鎢矿矿床主要分布在甲区和乙区兩个地段,如图1。矿体呈层狀、条帶状、扁豆狀产出。所谓矿体不仅有矽卡岩而且也包括了矽卡岩上、下圑岩(石灰岩、角頁岩和板岩)的工业矿化部分。矿体产状与矽卡岩体基本一致,矽卡岩化則又与岩层产狀一致。矿体走向在甲区大致为北东30~35°,傾向南东,倾角由30°至35°;在乙区略偏东而为北东60°左右。倾向亦为南东,傾角由35°~40°。本区矿体在产狀上較为特殊的是:这种接触交代式的矿床并不产于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帶上,而却产于石灰岩与砂岩的接触帶中(这是主要的),或者产于  相似文献   

20.
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丹池大背斜的东翼,矿床主要由3个工业矿体组成:0号矿体、21号矿体和22号矿体。其中,0号矿体为陡倾斜切层大脉状矿体,长1200余米,深500余米,厚2m左右;21号和22号矿体为产于下泥盆统泥质页岩中的似层状矿矿体,长600~1100m,宽200~400m,厚1.5~2.2m。本矿床主要工业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铁闪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