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滑坡学     
滑坡学可分为理论滑坡学和应用滑坡学.前者的分支有:滑坡发生学、滑坡运动学、滑坡组构学、滑坡形态学、滑坡断代-周期学、滑坡分类学、滑坡分布学、滑坡制图学、滑坡编目学和滑坡数据库系统等.应用滑坡学含滑坡研究方法论、技术手段和滑坡防御工程等.  相似文献   

2.
张溪滑坡--台风诱发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社琴  陈明东 《山地学报》2005,23(6):725-728
14号台风“云娜”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张溪滑坡便是其中个案。通过对张溪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张溪滑坡是在一定厚度覆盖层、特定地形条件、植被条件下,台风风力加载作用及暴雨的淘蚀、软化、增重等一系列过程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它与暴雨型滑坡的形成机理有显著不同,这一分析成果对类似滑坡的研究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论拱溃型顺层岩质滑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才开展研究的拱溃型顺层岩质滑坡,是一类独特的滑坡。它的滑动方向总是沿层面顺坡下滑,这属推动式滑坡。滑坡所在的斜坡岩层倾向与斜坡坡向大体一致;坡脚处岩层逐层拱起,并开裂脱层,发展成抗滑段,其与沿岩层层面发育的主滑段相贯通,由此呈现崩溃与滑动。滑坡经历蠕滑→滑动→剧滑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河流对岸坡的侵蚀作用是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黄土地区。因此,探讨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早期黄土滑坡灾害预警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甘肃省天水市清泉村滑坡为例,分析5年内沿岸边坡形变速率与季节性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时序形变信息,借助MNDWI与DEM获取边坡底部时序水位信息,并结合GPM降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降雨增多、河流水位的上涨,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明显增大,在夏季时滑坡形变量增长较快,并且边坡形变相较于水位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水位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46,降雨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39,表明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与水位变化更相关。因此,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对滑坡形变速率具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河流对沿岸滑坡的侵蚀作用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研究揭示的黄土滑坡与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揭示河岸边坡的演化过程、滑坡识别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新丽  殷坤龙 《山地学报》2001,19(2):175-17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重庆钢铁公司古滑坡为例,提出了大型水平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研究的思路,定量地再现了滑坡从夷平面一斜坡形成一滑坡产生的全过程,并利用不同模拟组合方案分析了作者首次引入的膨胀力以及水压力、地震力等等因素对滑坡形成的作用,分析出该大型水平顺层滑坡的形成机制为牵引-平推式滑坡。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部滑坡坝的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谷的滑坡成坝已成为美国西部山地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985年作者们考察了美国西部六州九个滑坡坝的特点。这是执行1979年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特别是1980年地学合作补充议定书)的部分内容。中美两国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考察九个滑坡坝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即论述了滑坡坝(尤其是近代滑坡坝)的成因与稳定性,并列举了灾变性溃坝防止措施的若干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澜沧江下游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闫满存  王光谦 《地理科学》2007,27(3):365-370
澜沧江流域是中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对澜沧江下游区滑坡灾害及其控制因素分析,建立基于G IS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实现澜沧江下游区滑坡危险性区划,为该区滑坡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滦平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南侧的滑坡灾害对学校产生的安全威胁,本文对滑坡灾害特征和诱发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滑坡变形特征较为明显,前部滑坡区的崩滑、张拉裂缝发育,后部变形区的张拉裂缝发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的危害对象,对滑坡的治理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格构梁坡脚支挡、锚杆加固岩层坡...  相似文献   

9.
川藏公路拉月滑坡的块状破坏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孔纪名  张小刚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2):228-233
拉月滑坡位于东久河左岸,为典型的高位岩质滑坡。1967—08—29拉月一带山体突然发生特大型滑坡,体积超过千万立方米,是川藏公路线上著名的“拉月大塌方”灾害。文章应用块状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同结构岩石块体相互嵌合、形成具不同稳定状况的的岩体结构、控制了滑坡的发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判别岩质滑坡的稳定性是非常有效的。岩质滑坡在西藏与西南地区都十分普遍,因此,通过对拉月滑坡块状破坏过程的分析,对其它岩质滑坡的稳定性判别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山体滑坡发生的降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马力  曾祥平  向波 《山地学报》2002,20(2):246-249
本文通过对重庆自70年代以来覆盖全市的153个山体滑坡个体进行与降水相关的统计分析,得出重庆市山体滑坡与降水的基本关系。从而为开展重庆市的山体滑坡预报业务打下基础,并得出了开展山体滑坡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要介绍长江上游宜宾—宜昌干流两岸山地城镇座落的自然环境,重点论述山地城镇滑坡灾害,最后提出了区域防灾战略的新途迳。  相似文献   

12.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与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解明恩  程建刚  范菠 《山地学报》2005,23(5):571-578
根据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资料,分析了其形成环境与分布特征,给出了典型降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研究了滑坡泥石流灾害与气象环境的关系。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出现在盛夏7~8月,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有切变线、冷锋、西风槽、西南涡、孟加拉湾风暴、南海西行台风和两高辐合区。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前期降水类型有3种,即暴雨型,中~大雨型和连阴雨型。得出了云南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区域临界雨量指标,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监测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良好植被区泥石流防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晓清  崔鹏  韦方强 《山地学报》2006,24(3):333-339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在良好植被区的几次重大泥石流、滑坡灾害的考察,发现植被在泥石流、滑坡形成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认识。通过分析,当中小强度降雨激发下,植被能够削减泥石流、滑坡灾害的规模,甚至抑制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发生;当降雨超过一定阀值后,在水作用下,植被不但不能削减灾害规模,反而增大灾害的规模。在这类地区,简单地使用一般的防治措施,已经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客观要求针对这些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特征,研究防治对策。经初步研究提出3点防治措施:1)加强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2)在重点区域设置自动雨量记录报警装置;3)特别针对漂木拦挡,采取新型结构减轻泥石流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怒江流域主要的地质灾害,对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本研究针对研究区内滑坡灾害主要诱发因子进行判识。利用1991~2006年云南省减灾年鉴、长系列流域内相关站点的年平均降雨量、2006年云南省1:5万的TM影像数据等,以GIS技术为平台对其相关因子关联性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沿怒江干流发生的滑坡灾害主要受到坡度、植被盖度、降雨强度及公路建设等因子的影响,分析灾害点的分布与相关因子间的相关性,发现相关性比较密切的是坡度〉25。的地带;植被盖度为30%~70%的地带;年降水量达到1250—1500mm的地带,以及公路沿线的地带,并以相关性作为灾害发生风险度评价的权重,建立了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怒江干流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相似文献   

15.
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分析了影响黄土滑坡的各项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包括各因子图的空间数据库,对各因子进行分级赋值,然后进行因子加权叠加分析,完成三种超越概率下(50年超越概率2%、10%和63.5%)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图。黄土地震滑坡灾害最严重地区一个是宁夏南部及与其相邻的甘肃白银地区,另一个是甘肃天水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对"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首先,选取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两个指标,提取研究区滑坡灾害安全区域。其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并计算各因子综合权重,基于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损失和风险。最后,运用滑坡灾害点和近百年"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分别验证评估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损失。结果表明:(1)滑坡灾害安全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沙漠等地区,仅有4.7%(56个)的滑坡灾害点分布在安全区域内,提取结果较为合理。(2)"一带一路"地区容易诱发滑坡灾害的条件为坡度介于25°~45°之间,地形起伏度大于900 m,距河网的距离小于500 m,多年平均降雨量介于400~800 mm,地震密度3×10-4~2×10-3个·km-2之间,工程地质岩组为中等硬质岩体、软质岩和土质岩体。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以中、低危险性为主,危险性评估结果精度AUC值为0.823。(3)"一带一路"地区容易造成潜在损失的滑坡灾害承灾体条件为:人口密度为80~160人·km-2,公路线密度为0.2~0.9 km·km-2,夜间灯光指数为20~60。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潜在损失普遍较低,损失区划结果与近百年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4)"一带一路"非安全区域,滑坡灾害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风险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5.5%、15.3%、10.3%、4.2%,以极低和低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7.
On 10th Oct.and 3rd Nov.2018,two successive landslides occurred in the Jinsha River catchment at Baige Village,Tibet Autonomous Region,China.The landslides blocked the major river and formed the barrier lake,which finally caused the huge flood disaster loss.The hillslope at Baige landslide site has been still deforming after the 2018 slidings,which is likely to fail and block the Jinsha River again in the future.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of 2018 flood disaster at the Baige landslide is of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a classic case for flood assessment and early warning for the future disaster.The detailed survey revealed that the outstanding inundations induced bank collapse disasters upstream the Baige landslide dams,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Baige landslide were seriously flooded due to the two periods of the outburst floods.On these bases,the early warning process of potential outburst floods at the Baige landslide was advised,which contains four stages:Outburst Flood Simulating Stage,Outburst Flood Fore-casting Stage,Emergency Plan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Stage.The study offer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mitigation of landslides and flood disasters in the high-relief mountain-ous region in Tibet.  相似文献   

18.
易顺民 《热带地理》2007,27(6):499-504
系统分析了近20年来广东省的滑坡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主要受降水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滑坡活动呈现与暴雨过程及工程建设活动相关的同发性和滞后性、日内活动的夜发性、继承老滑坡活动的重复性、突发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从区域性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看,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周期性和随机性,降雨作用是影响滑坡活动年际时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从滑坡年内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每年6-9月的雨季发生;从日内发生的具体时间看,以傍晚及夜间发生居多。研究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对滑坡预警预报工作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贵州省毕节地区滑坡、泥石流的特征、形成原因、危害.运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将该地区划分出4类危害区.根据滑坡、泥石流危害状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