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治理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时,采空区位置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采空区和围岩间的导电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开展采空区位置的探测研究。研究表明:未充水的采空区出现α射线强度脉冲读数和视电阻率异常高值是探测采空区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利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手段对采空区进行探测,效果良好,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2.
3.
地热的运移和聚集主要沿断裂带进行,查明勘查区的断裂构造是地热勘探的重要目标。张掖—民乐盆地内断裂众多,且埋藏深,地表难以发现,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传统物探方法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活性炭测氡法抗干扰性强、探测深度大、成本低,在探测隐伏构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次勘查在张掖—民乐盆地应用活性炭测氡法进行隐伏构造研究,通过对氡浓度测量值的趋势分析,提取局部异常,确定了研究区地下热水勘查有利部位,并为进一步进行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频谱激电(SIP)法对豫西某铅锌银矿区已发现的激电中梯异常进行了评价。利用 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9道轴向偶极—偶极装置采集数据,经过视谱反演后,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总结了本区的物探找矿标识,确定了高充电率、中低阻梯度带、中等时间常数,低频率相关系数的视谱参数组合特征。根据地质矿产资料对具有“高—梯度带(中低阻)—中—低”组合特征的频谱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圈定了找矿靶区。根据圈定的找矿靶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结果表明在定位的Ⅰ类异常靶区中寻找到较大规模的深部隐伏矿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水系沉积物样品作为区域化探工作的主要测试分析物质,其成份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通过对元素含量数据进行滑动衬值标准化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该异质性造成的异常信息提取失真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利比里亚Harper地区1:25万区域化探数据为依据,以研究区优势成矿元素Fe2O3及其伴生元素V、BIF型铁矿的找矿指示元素Mn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滑动衬值法对Fe、V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以处理后的数据的85%、90%、95%分位数值作为各元素异常的外、中、内带值进行单元素异常圈定。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出低背景区的Fe及其它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结合Mn原始含量异常分布特征,本次共圈定出Fe2O3-V-Mn组合异常12处,通过对各组合异常的规模进行评序,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最终在研究区优选出Karloken-Kronoken及Harper两处Fe有利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土壤氡测量技术是地热地质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是确定隐伏断层和地热流体富集部位。本次笔者在研究区进行了点状网度控制和剖面线状追索两种方法的土壤氡测量工作,野外共采集1904组数据。根据松散堆积地层物质来源的不同,对数据采用了分区和分段处理方法,发现区内不同地层土壤氡值背景有很大差异:变质岩碎屑堆积背景值为392.1 Bq/m3,花岗岩碎屑堆积为1930.2 Bq/m3,正长岩和花岗岩混杂堆积为1571.1 Bq/m3。统计了数据的离散程度,确定了异常下限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内土壤氡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土壤氡高值分布对隐伏断裂位置和地热异常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对喇嘛苏西部、西北部成矿潜力给予肯定。但喇嘛苏外围属于草、松林覆盖特殊景观区,矿山企业针对2号斜长花岗斑岩岩体进行长期矿产勘查,面临矿产勘查瓶颈。文章以喇嘛苏外围2号斜长花岗斑岩岩体发现铜矿化为例,阐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喇嘛苏外围铜矿普查中的应用效果。认为在植被覆盖严重的西天山地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可以迅速圈定异常区;不同物探方法的组合可确定找矿有利地段,提高勘查效率。综合物探方法对于在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局部植被覆盖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火山岩型铀矿床既可以产于火山岩体内,也产于火山岩体附近下古生界浅变质岩和中生界陆相砂砾岩中,因此火山岩体发育情况的探测对铀矿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简要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和地面高精度磁测的工作方法以及在五里营地区的实际应用.结合地质资料和岩石物性特征,利用CSAMT测量资料,大致查明了安山玢岩和粗安斑岩的深部发育特征,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提高了识别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推测的可靠性.通过钻孔验证,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认为:CSAMT测量有较好的垂向分辨力,能够较准确得探测岩体的深部发育特征、断裂发育的位置及向深部延伸情况,地面高精度磁测可大致圈定岩体,识别岩体接触带、断裂等;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较为全面的解决地质问题,为火山型铀矿勘查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龙陵县杨梅田铜矿为中温热液型铜矿床,铜矿体的分布宏观上受上奥陶统第2层底部层位的控制,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在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和矿床的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探矿构造圈定有利成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原理,在有利成矿空间上方坑道或钻孔中的前缘晕叠加部位圈定盲矿体预测靶区,并对定位预测的靶区进行工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继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波龙斑岩铜(金)矿之后又一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作者以矿区探矿工程分析数据为基础,研究各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成矿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不明显,在平面上分带特征较显著,表现为自矿区中心ZK0001,向南西方向具有Cu+Au-Cu(Au、Ag)→Cu(Ag、Au)-Cu(Ag)的分带特征。同时,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从0线开始至31线(北东→南西)具有Mo、Cu→Mo(Cu、Au)→Cu、Au(Ag、Mo、Pb)→Pb→Pb、Zn分带特征,显示物质来源和热源位于0线附近,成矿流体是以0线、7线一带向四周运移,并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的特点。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分带特征研究,建立了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