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因民组与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因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步高 《云南地质》1996,15(2):220-229
论因民组与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因联系薛步高(云南省乡镇企业局)近年,以东川式铜矿为主题的科研报告和发表的论文,多数阐述“裂谷一喷流”成矿说。无论是论证因民期火山提供铜源,还是以因民组为矿源层(杨蔚华,1984),由循环热水从中吸取铜质,焦点都是因民组。...  相似文献   

2.
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沉积-改造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因,前人多持“沉积-变质”观点。通过研究,本文提出“沉积-改造”成因的新认识。新观点认为,沉积阶段铜不是在落雪组富集,而是在因民组红层中富集。在成岩阶段或成岩后,沉积岩中的水分被裂谷的高热流所加热,并由于深断裂的减压作用所驱动而产生对流循环。这种盐度较高的热液能淋滤汲取因民组中的铜质,并在断裂带附近向上运移。当含铜热液上升到达落雪组底部时,便与那里由细菌还原的硫结合形成硫化物沉积,形成层状铜矿。这个由热液将因民组(矿源层)中的铜转移到过渡层和落雪组底部(赋矿层)中成矿的过程,就叫做“改造”作用,它既不同于成岩作用也不同于变质作用。本文由此总结了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矿模式为“红层预集一改造热液转移一藻白云岩成矿”。  相似文献   

3.
李希绩 《云南地质》1991,10(3):323-355
本文回顾了滇中地区前震旦纪铜铁矿找矿过程中的失败和成功实例,总结了找矿取得进展的关键在于领悟到它们的层控性并对各赋矿层在区域地层柱中的位置及控矿构造有所了解。以东川式铜矿床为重点,探讨了区内铜矿成矿时代由老到新的继承、发展过程,强调了昆阳群底部因民组红层作为古砂岩铜矿的矿源层、赋矿层及其逆断一底辟构造中控矿在找矿中的重要性。对东川矿区可能存在超大型铜矿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找矿工作方法的探讨。本文对区内铁矿的分布规律和找矿前景也作了概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东川铜矿的紫色泥砂质白云岩进行了有机质萃取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溶液从白云岩中萃取出的铜浓度大大低于矿区主要矿石沉淀所要求的最低浓度。白云岩中大量Ca、Mg、K、Fe、Mn离子的存在,制约了成矿流体中有机和无机络合剂对岩石中铜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白云岩是矿源岩说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沉积-改造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因,前人多持“沉积-变质”观点。通过研究,本文提出“沉积-改造”成因的新认识。新观点认为,沉积阶段铜不是在落雪组富集,而是在因民组红层中富集。在成岩阶段或成岩后,沉积岩中的水分被裂谷的高热流所加热,并由于深断裂的减压作用所驱动而产生对流循环。这种盐度较高的热液能淋滤汲取因民组中的铜质,并在断裂带附近向上运移。当含铜热液上升到达落雪组底部时,便与那里由细菌还原的硫结合形成硫化物沉积,形成层状铜矿。这个由热液将因民组(矿源层)中的铜转移到过渡层和落雪组底部(赋矿层)中成矿的过程,就叫做“改造”作用,它既不同于成岩作用也不同于变质作用。本文由此总结了东川式层状铜矿的成矿模式为“红层预集—改造热液转移—藻白云岩成矿”。  相似文献   

6.
廖炳勇  张建岭  张强 《云南地质》2013,32(2):145-149
元古界绿岩系及阿克哭狼铜矿等是察尔其铜矿的"异位矿源层",康村组含铜层是该矿床的"同位矿源层",形成于深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交替沉积旋回的湖河交替相中的铜矿是典型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大姚铜矿六苴矿段位是滇中中生代红层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矿区含矿地层为上白垩系统马头山组和下白垩统高峰寺组。其工业矿体是在初始矿源层的基础上,后经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控制的热卤水叠加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区之一。前震旦系东川群落雪组白云岩中的铜矿,1941年谢家荣曾命名为东川式铜矿。其中有一种铜矿石呈细脉状,李洪谟、王尚文称为“马尾丝矿”,并认为它是岩浆热液沿灰岩叶理交代生成。谢家荣提出它是藻类组织,“为铜矿所交换或充填者”。1947年孟宪民也作了详细的研究。 1981年龚琳、王承克提出铜矿沿叠层石基本层分布,密集时可连成纹理,构成特有的“马尾丝”构造。“马尾丝”铜矿是富矿,含铜品位一般为1~3%。1984年,笔者在东川穿天坡东川群落雪组,采到一些铜质叠层石,现提出一些看法,对研究叠层石与铜矿  相似文献   

9.
中非铜矿带地质勘查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锋 《矿产与地质》1992,6(6):448-453
介绍中非铜矿带地质勘查或成矿研究的新进展,对比了中非铜矿带和我国云南东川铜矿区的地质特征,对东川铜矿区的勘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汤丹铜矿是东川矿区探明的大型铜矿床之一,已探明铜储量超过129万t。矿床位于东川矿区东南部,是典型的东川式铜矿床。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少量矿体赋存于黑山组碳质板岩中。矿石类型按产状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产在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石,矿石矿物以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为主;另一种为与菱铁矿和石英共生的脉状富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斑铜  相似文献   

11.
分析大姚铜矿砂岩类的常量元素,反映其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砂岩铜矿中碎屑岩的常量元素特征主要受物源区控制。大姚砂岩铜矿成矿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分析大姚六苴矿床岩石和矿石样品的Fe^2+/Fe^3+值与铜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砂岩铜矿的氧化-还原环境特征,从而建立大姚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相。  相似文献   

12.
东川澜泥坪矿区的热水沉积岩及其硅质岩铜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云南东川澜泥坪存在一套热水沉积岩,是昆阳裂谷早期张裂断陷阶段,次级构造盆地中局部半深水-深水局限盆地沉积产物,并受同生断裂与海底火山活动所控制,与之相伴的硅质岩铜矿是东川铜矿成矿系列的一个新类型铜矿。硅质岩铜矿的发现,有利于在东川扩大找铜远景。  相似文献   

13.
肖剑  赵志丹  祝新友  张雄  曾瑞垠  张敏 《岩石学报》2021,37(4):1270-1286

东川式铜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中北部的康滇地区,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型容矿铜矿床,以东川地区的东川铜矿床铜储量最大。东川群是东川式铜矿的主要赋矿围岩,查明东川群物源对于识别沉积作用的源区、沉积构造环境和Cu成矿作用以及对于研究沉积岩型容矿铜矿床的成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东川地区东川群的因民组、黑山组、青龙山组样品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东川群绝大多数碎屑锆石属岩浆锆石,且来自S型花岗岩源区。所有锆石显示了~2.7Ga、~2.5Ga、~2.2Ga、~1.8Ga和~1.5Ga等5个年龄峰值,首次确定青龙山组最大沉积年龄为~1220Ma。东川群含矿地层成岩和成矿物质具有二元特征:地层主体成分来自于毗邻的哥伦比亚造山带的S型花岗岩,而金属Cu应为同一造山带内先期存在的Cu矿床或者富Cu岩石经过剥蚀、搬运和沉积成矿作用富集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姚铜矿砂岩类的常量元素,反映其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砂岩铜矿中碎屑岩的常量元素特征主要受物源区控制.大姚砂岩铜矿成矿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分析大姚六苴矿床岩石和矿石样品的Fe2 /Fe3 值与铜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砂岩铜矿的氧化-还原环境特征,从而建立大姚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相.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的关系研究,提出玄武岩铜矿存在两个阶段成矿作用,即火山活动阶段和后期热液活动阶段成矿。控矿条件有:(1)喷发中心地区火山沉积富铜矿源层;(2)具相当规模的水循环系统;(3)与矿源层有较大接触面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6.
东川铜矿床是我国重要的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SSC),具有显著的多层位成矿特征和典型的铜硫化物分带。本研究以不同层位铜矿体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发现东川群多层位铜矿体存在浅色和深色包裹体2种类型:浅色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含丰富的石盐子晶和少量钾盐、硬石膏子晶,代表了氧化型含矿卤水,具中低温(140~300 ℃)、中高盐度(12%~44%)的特征,属于Na +、K +、Ca 2+-Cl -(SO4 2-)型盆地卤水,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的溶解和层间建造水;深色的含有机质包裹体代表了还原型流体,来源于黑山组碳质板岩和落雪组中的藻类生物分解。东川铜矿床以落雪组的含叠层石砂质白云岩作为主要沉淀系统,黑山组碳质板岩为隔挡层,形成一个流体封闭的物理化学圈闭,氧化含矿卤水通过供给系统运移到具还原性质的沉淀系统中,与还原型富硫流体和含有机质的地层发生混合反应,形成多层位的层状铜矿体和层控脉状铜矿体。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东川昆阳古裂谷型铜矿的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泰  包昌良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42-344
从东川铜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的角度入手,对东川昆阳古裂谷演变的整个过程作了简要的说明.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东川矿区铜矿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确定了东川铜矿区以寻找稀矿山式、东川式、桃园式和滥泥坪式铜矿为主要目标.同时根据东川矿区各类型铜矿的分布特点,预测了东川铜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及靶区位置,为东川铜矿区的找矿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论证东川铅矿含铜“礁-硅岩组合”中的含铜硅质条带-硅质白云岩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因;提出了该类层状铜矿的深源含铜富硅混合热液海底喷流-生物富集的沉积成岩成矿模式,并提出了东川落雪层状“马尾丝”铜矿合矿岩系为“含铜礁-硅岩组合”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40Ar-^39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获得了810-770Ma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这是首次获得的“东川式”铜矿的成矿年龄。这些年龄与作者以前获得的脉状铜矿石英的年龄范围一致,远远小于赋矿围岩落雪组的年龄,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式”层状铜矿并非沉积成因,与脉状铜矿一样,也是热液成因,并且再次证实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20.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东昆中断裂北侧新生代陆相盆地中 ,与西部且末县嘎其哥洛德和克孜勒小型砂砾岩型铜矿组成近2 0 0km长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化带。铜矿化赋存于石马沟组上段 (E3 S1)砂岩中。围岩中铜含量一般低于地壳丰度值 ,南部火箭山地区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昆中结合带也发现规模巨大的铜矿化带 ,它们可能是本区铜矿化的矿源层。铜矿化呈透镜状、似层状 ,剖面上已发现三层铜矿化 ,其中上部铜矿化较好。地表氧化矿石矿物组合简单 ;矿石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团块状 ,填隙结构。铜矿化受湖泊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近岸砂坝、远岸砂坝的砂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