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地面脉动的特性及其分析方法,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地面脉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实际观测资料研究了泉州市区的地面脉动特征,及脉动频谱特性与场地有关参数的关系。当场地土及场地类别较好或场地覆盖层较薄时,场地脉动卓越周期相应较小,反之则较大。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场地脉动卓越周期的重要因素。本文还探讨了脉动卓越周期在场地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地震小区划的80个地面脉动观测点所得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地面脉动具有明显的频谱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场地土类型密切相关,随着场地土不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根据谱型把市区分为四个小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复盖层厚达400—900米以上的西安市地面脉动观测及深孔钻探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1) 影响地面脉动频率特性的是土层的组合类型;(2) 影响地面脉动频谱卓越频率的场地土层深度为140—190米;(3) 不同频率特性所对应的场地土层组合类型不同;(4) 影响地面脉动频率特性的主要是近地表这一层的土层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了1975年海城地震时在辽南地区得到的地震记录的富氏谱与地面脉动的富氏谱,并指出场地的卓越周期在地震的地面运动中有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行兰州市区的场地小区划,在市区75个点上做了地面脉动观测。观测表明,地面脉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市区不同地点的傅氏谱多少都有相似之处,多数谱峰值出现在0.3—0.45秒范围内。但是在兰州市的不同地段,谱形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根据谱形,可将市区划分为5个地区。由此可以想见,地面脉动特征取决于整个区域的综合自然条件,局部表土层的条件反居次要地位。地面脉动的最大幅值显然取决于表层较软土层,如黄土、亚粘土、亚砂土等的厚度,这些软土层的厚度越大,地面脉动的最大幅值也就越大。地面脉动观测结果可用之于场地土小区划分中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水市建筑场地地面脉动的观测与分析,说明地面脉动幅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並随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变化。水平向脉动明显地有一个卓越方向,水平振动的卓越方向在整体上受场地周围的地形所约束,局部场地条件只具有次要的影响。地面脉动频谱特性一般是在大区域范围内才能反应出变化来,且受区域地质和新构造运动的情况所控制,地面脉动的特征是局部地形地貌对谱型的影响迭加在区域背景上的结果。地面脉动与强震时地面运动特征的对比及二者的相关性是今后研究场地地面运动的重要问题。按场地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和谱型将测区场地作了区段划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龙湖地区地面脉动的测试结果,结合该地区的土层剪切波速度Vs,第四纪复盖层厚度H,进行分析研究。求得了本地区地面脉动卓越周期T的统计计算式:T=1.8H/Vs。应用这个计算式,根据实测的地面脉动卓越周期,剪切波速度的数据,推算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文的统计计算式与日本学者金井清提出的计算公式T=4H/Vs,有相同的比例关系,但有明显差别的比例常数。文中对此及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定性讨论。 综合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而且有可能反应小区域范围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昌吉地震小区划中地面脉动观测结果与实测的场地土弹性波速、钻孔资料分析研究认为:地面脉动频谱特征在区域上受地貌单元的制约,在同一个地貌单元,不同测点脉动频谱特性无多大差别,峰值都几乎接近。不同地貌单元,土层类型不同频谱形状也不尽相同。在层状土层组合的场地中,脉动谱形态还反映了土层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矿山爆破,进行了地形对地面运动影响的观测研究.9次爆破的结果表明,山顶处位移和速度的谱曲线的峰区较山前和其它测点的集中,振幅的量值也大,其放大倍率约为3,其中与山体走向平行的水平分量放大得最大,与之垂直的次之,而垂直于地面的最小;山顶测点不同分量上最大位移所对应的周期接近,其对山前的放大量值近于2,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处地面运动的延续时间取决于爆破的药量和方式,山前等测点延时的放大为3—4倍,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上地面运动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入射波所激发的山体共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地面应变场变化图像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来的地震预报,应该像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有预报不准的时候,但是有明确、可靠的观测依据,其中之一就是地面应变场变化图像。提供观测应变场变化图像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等值线图,而是要遵守可比、一致和有限3个原则。能够给出这样的图像,就是跨越性的、巨大的成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规划“十一五”地震预报实验场项目。应该循序渐进地分两步走:第一步要建立相对稀疏的、均匀的观测网,同时建立一些不同间距的试验性观测点;第二步再根据设防地震要求、构造影响以及试验性观测点的实践补充观测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大连市的地面脉动观测情况,并用卓越周期和最大合矢量振幅作为指标进行了场地土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矿山爆破,进行了地形对地面运动影响的观测研究.9次爆破的结果表明,山顶处位移和速度的谱曲线的峰区较山前和其它测点的集中,振幅的量值也大,其放大倍率约为3,其中与山体走向平行的水平分量放大得最大,与之垂直的次之,而垂直于地面的最小;山顶测点不同分量上最大位移所对应的周期接近,其对山前的放大量值近于2,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处地面运动的延续时间取决于爆破的药量和方式,山前等测点延时的放大为3-4倍,也是水平分量大于垂直分量.山顶上地面运动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入射波所激发的山体共振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米.  ΗΗ 《内陆地震》1995,9(3):321-325
在北天山地区工作着一个由34个点组成的强运动观测台网,不同仪器在纸、胶片载体上进行着记录,所记录的参量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按照所选择的系统参数把得到的资料进行统一处理。首先,直接从记录上量取横波最大振幅、相应的振动周期和它的相对持续时间。其次,对数字记录进行数学加工,包括计算反应谱和确定它的参数,其目的是建立断裂作用面并对所有地震震源进行详细的分析;综合研究了震源机制、余震的分布、主震的资料及不  相似文献   

15.
风荷载是不可忽略的结构设计参数,而风荷载大小是由风速决定的,所以风速时程的模拟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实测的近地面脉动风速时程,计算了其分形盒维数,进而采用具有分形特性的随机函数模拟了脉动风速时程。然后,提出了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脉动风速时程分形模拟方法,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脉动风速进行了分形盒维数、概率分布、功率谱和互相关系数的对比,发现两者很相似。本文所提出的近地面脉动风速时程的分形模拟方法弥补了传统模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日地脉动台阵联合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改进地脉动观测技术、探讨利用地脉动反演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的技术途径,中、日双方研究人员在河北滦县响堂和福建厦门市进行了地脉动台阵的联合观测,成功地获得了一批宝贵的地脉动观测记录,为地脉动分析和反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批地脉动观测记录将在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网站上公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实测场地脉动记录进行数字滤波、波形平滑等方法的对比分析 ,得出了对场地脉动数据处理的一些有效手段 ,指出 ,这些手段有效地突出了场地脉动的卓越频率 ,可方便地确定场地脉动的卓越周期  相似文献   

18.
地基土质条件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地基土的脉动观测是研究地基土质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昆明的地形,地质构造和市区的地层概况,进而简述了地基土质条件与震害的关系,最后对昆明市九个点的地基土的脉动观测结果作了一些分析,根据脉动的周期分布得出:昆明盆地边缘靠山基岩出露地区、市区北部丘陵地带的园通山,五华山基岩出露地区、属Ⅰ类地基土。市区冲洪积地层上的地基土、脉动的平均周期和卓越周期分布在0.2—0.4秒之间,属Ⅱ类地基土。盆地近湖地区的湖相沉积地基土,脉动的平均周期和卓越周期分布在0.4震1秒之间,且地下水位又高,属Ⅲ类地基土。一般来说,Ⅲ类地基地上的震害是比较大的。为了防止建筑物地基土的自振周期和地震波周期相近而引起共振加大震害,在Ⅰ类地基土上最好不要建筑固有周期在0.1—0.2秒的结构物。在Ⅱ类地基土上避开固有周期在0.2—0.4秒的结构物,在Ⅲ类地基土上避开固有周期为0.4—1秒以上的高层建筑、高大的烟囱和跨度较大的厂房等。  相似文献   

19.
深低频脉动(Deep Low Frequency Tremor,即LFT)的观测近年来引起地震科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观测和研究在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常规地震观测对板块内部和碰撞型板块边界地区LFT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与间歇性地震脉动与滑动(Epidemic Tremor and Slip,即ETS)相联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技术上已逐步成为可能.为此,本文讨论了目前用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LFT观测的现状和方法,并对将LFT的系统调查引入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常规观测提出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是为开展地磁测深及地磁脉动观测工作而研制的。该系统由高灵敏度磁通门磁力仪、多路数据采集器、盒式磁带记录与回放器,以及时间服务装置等部分组成。系统具有大动态、低噪声、高精度、低功耗,以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可直接与计算机接口,也可直接回放进行模拟恢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次野外观测,取得了较好的野外观测资料,并显示出比进口的模拟系统能记录到较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