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个关于产权的说法,就是我们所有的产权都是想约束关于稀缺资源使用的规则。这种规则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对行动主体进行约束,对物品可以不约束。比如原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所有财产是公有的,谁都可以用,但是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人对物品的使用权不一样。也可以不对人进行约定,我们就可以对物进行约定,就是现在的样子,我们有物权。现在的样子就是人权和物权之间怎么样界定都是一种产权制度,在现实中的产权制度也未必都是人的权力,也未必都是物的权力,两者可以混合。  相似文献   

2.
对雷州半岛旱地蔗田杂草进行2a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共有18科48种杂草相继发生为害,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和苋科为主,并经过杂草防除分析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雷州半岛旱地蔗田杂草进行2a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共有18科48种杂草相继发生为害,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和苋科为主。并经过杂草防除试验,分析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在风光秀丽的千岛湖畔,我们迎来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个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普及国土资源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毒草型退化草地具有群落演替特点,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反演毒杂草分布与退化草地群落结构能对该类退化草地进行有效监测,而光谱特征分析是毒杂草与优良牧草遥感识别的基础。本文选取了三江源区毒草型退化草地的8种典型毒杂草和4种优良牧草的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经过SG平滑、包络线去除、导数变换和光谱参量化对毒杂草种和优良牧草种的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马氏距离法提取其特征识别波段。结果表明:① 8种典型毒杂草和4种优良牧草的 “近红外峰值”差异较大,其中鹅绒萎陵菜的“近红外峰值”达到60.07%,而最小者早熟禾仅为17.53%;② 经包络线去除处理后,植被光谱曲线中吸收谷和反射峰光谱差异更加明显,且可减少环境背景对植被光谱的影响,如沼泽草甸的鹅绒委陵菜和驴蹄草,其“绿峰幅值”分别为6.46%和6.89%,经处理后其“绿峰指数”分别为0.2866和0.3671,而在2种环境下生长的同一草种(狼毒草1和狼毒草2)的峰谷特征差异不明显;③ 基于马氏距离法提取的毒杂草与优良牧草的敏感识别波段主要分布在680~750 nm和900~1000 nm波长范围内,以醉马草与矮嵩草为例,其基于反射率的敏感识别波段为713.1~737.1 nm和934.6~965.6 nm。该研究可为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大面积毒杂草草种识别和植被群落生长监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于三江源区毒杂草的监测防治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LUCC)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最早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向自然生态系统直接索取,如采集、狩猎等。定居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土地利用方式的第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带来了以砍伐森林、开垦耕地为主要表现的土地利用变化,其目的是缓解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这种变化过程延续了上万年,  相似文献   

7.
2014年的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为保护好自然生态空间,我们需要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走一条更加尊重自然的资源管理之路,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基础与财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就是保护人类自然生态空间即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的福祉与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正山西省阳高县总面积1678.26平方公里,人口28.8万人,共设13乡镇256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河南国土资源》2005,(B07):32-33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才能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权能合一、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权利体系转变,从农户所有向集体所有的归属主体转变,以及从自由流转向限制流转的处置方式转变。借助产权界定理论,以产权界定的相对性和渐进性为出发点,归纳得出影响产权界定的三个因素:制度环境、目标导向、主体关系。以动态配置的权利体系作为划分标准,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四个阶段,揭示贯穿其中的产权界定的多重诱因:总体性制度环境的转变,国家的目标导向的转移,以及政府、集体和农户间关系模式的转换。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当代中国宅基地制度的产权实践呈现出三个特征:产权的制度形态从攫取型转向包容型,产权的“公共领域”逐步缩小,产权的“国家悖论”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矿物浸泡中诞生人类最早诞生地和发源地众说纷坛,但是,任何生物演化的出生都离不开水,这是一条真理,换句话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因此,人们常说,大海、长江、黄河是我们母亲,它孕育了中华民族,这种说法是何等贴切呀!从生物考古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海洋...  相似文献   

12.
海洋和太空一样,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问题,每一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海洋。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春暖花开景色新,谷雨催耕水拍田。在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将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天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生物圈最大的灾难是人类对森 林的砍伐。对人类的这种盲动,恩格斯 无不痛心和担忧地说:“美索不达米 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 民把森林根除,以求得耕地时,根本没 有想到他们这样做会把这些地方弄得这 样荒芜的状态,因为他们竟使这里积蓄 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都随着森林一同消灭 了。” “‘人类的生命出自森林。”人类黎 明的火把首先从森林中点燃,然后一路 开跑,经过几百万年到了今天。假如从 这一意义上说,森林是人类的诞生地, 是最初的家园、森林哺育了人类,也养 育了我们,人类有今天离不开森林。森 林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大约五千余 种的实际用途,没有木材的日子我们怎 么过?但这还不是森林最本源的性质, 森林是大自然,或者说是地球最壮丽的 组成部分,人类的灵性和健康来源于森 林;没有了森林我们这个星球就将是一 片死寂;今天已富足的人类最需要的是 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和 幽雅而惬意的生存环境——这一切都离 不开森林。森林隔住了风沙的进袭,保 护了耕地;这个巨大的“地球之肺”净 化和丰富了空气,促进了水循环,森 林…… 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还不是主要 的。森林的庄严和雄伟是人类产生灵感 领略美好事物的思想生发地,由于有了 森林的神秘才诞生了许许多多卓越的思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球”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数字地球”——一个崭新的名词,把正在沉溺于迎接新世纪到来的人类惊醒。她就像跨世纪的警钟乍响,在人类感到无比震撼的同时,惊醒人类:你知道21世纪的人类星球将会是什么样子?人类能否适应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人类又该以何种姿态去应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星球变化? 毕业于美国哈福大学政治专业的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1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一篇《数字地球:对21世纪人类星球的理解》演讲掷地有声。他开宗明义地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使我们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信息的方法发生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16.
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43年前的今天,一个美国学生发起了保护地球活动,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时至今日,保护地球,守护人类家园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中,社会各界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永葆地球的健康,保护我们家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是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公共利益”。但是,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范围无明确的规定或界定,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其内涵,从而导致随意征收、非法征收,严重侵害被征对象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公共利益”的范围明确是征收制度完善的关键。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可以采取概括加正面列举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征收行为与目的有因果关系、宪法保障与相关法律的征收程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苏梅 《国土资源》2006,(9):22-30
人类的生态系统是循环的、可持续的。传统意义上的废物和垃圾都是可利用的。中美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黄柏峪在发展农村经济、转变生存观念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形象的喻为:“从摇篮到摇篮。”黄柏峪所选择的道路,是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借鉴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南方国土资源》2013,(5):10-11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我们共同携手,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到日常生活和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年的4月22日这一天,我们都会怀着敬畏的心情,互相传递一种理念: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今天,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向全社会郑重呼吁: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地球何止仅是人类的母亲,她是地球一切生灵的母亲。母亲给了一切生灵生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能量。这种能量来自大气中的氧、水圈中的淡水,而维系生命所需要的食物来自地壳表层的土壤。土壤是地球表壳岩石经过百万年的风化、搬运、沉积等各种地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