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铁克里克铁、铜、金、银及多金属成矿带中矿床多赋存于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中段的前寒武纪埃连卡特群中(周小康等,2009)。本次研究在布琼铁矿区对这套含矿地层开展1∶2000剖面实测约420 m,共划分出25个岩性段,采集45个样品。开展的主微量测试显示,布琼铁矿床围岩埃连卡特群样品(n=18)中的挥发分(LOI)介于1.54~38.11(大多数10),表明围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蚀变作用。其中,  相似文献   

2.
<正>新疆南阿尔泰构造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北以阿巴宫-库尔提断裂为界与北阿尔泰构造带毗邻,南以额尔齐斯-布尔根板块缝合带为界与南部的准噶尔板块相接;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古生代地壳双向增生和中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金、铜、铁、铅锌多金属带(Sengor et al.,1993;秦克章等,2000;Mao et al.,2008;Xiao et al.,2009)。新疆  相似文献   

3.
正黄陵穹窿位于华南扬子克拉通核部地区,出露有华南前南华纪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崆岭杂岩(崆岭岩群)(高山和张本仁,1990;马大铨等,1997;Gao et al.,1999,2011;Qiu et al.,2000;Zhang et al.,2006;Zheng et al.,2006;Jiao et al.,2009;Guo et al.,2014),受后期新元古代黄陵花岗杂岩体侵入影响,大体以雾渡河大断裂为界分隔为南、北部两部分(也称为南、北崆岭群),是扬子克拉通前南华纪基底最具代表性的岩石记录,一直受国内外地质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对其大地  相似文献   

4.
<正>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经历了多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基性岩(Jiang et al.,2006;江思宏等,2007;Zhu et al.,2009;曾令森等,2012;Zeng et al.,2012)。这些基性岩主要以岩墙群或岩席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特提斯沉积岩系中,厘定这些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代表的构  相似文献   

5.
正黄陵穹窿位于华南扬子克拉通核部地区(彭松柏等,2016),地处兴山县高岚镇、水月寺镇-宜昌市夷陵区殷家坪镇和雾渡河镇一带,出露有太古宙-元古代崆岭杂岩(崆岭岩群)(魏君奇等,2009;魏君奇和王建雄,2012),亦称崆岭高级变质地体,是目前扬子克拉通已知出露最广、时代最老的基底岩系(高山和张本仁,1990;Qiu et al.,2000;高山等,2001;Zhang et al.,2006a;焦文放等,2009;魏君奇和王建雄,2012;Guo et al.,2014;胡蓉等,2016),能够精  相似文献   

6.
<正>条带状铁建造(BIF)是早前寒武纪特殊环境的产物,记录了当时地壳演化、大气、海洋和生物等方面的重要信息(Bekker et al.,2010)。同时,BIF形成高潮与地壳增生、地幔柱活动和VMS矿床的峰期存在对应关系(Isley and Abbott,1999;Rasmussen et al.,2012)。其原因可能是早前寒武纪地壳快速生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广泛发育、海底火山-热液大规模活动,为海洋中溶解-沉淀巨量BIF铁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环  相似文献   

7.
<正>铁克里克铁、铜、金、银及多金属成矿带中矿床多赋存于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中段的前寒武纪埃连卡特群中。作者们在布琼铁矿区对这套含矿地层开展剖面实测,对剖面中埃连卡特群钙质片岩和大理岩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和C-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8件方解石样品δ13C最大峰值集中在2‰~6‰之间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新疆北部的东天山成矿带隶属于中亚成矿域,是中国最重要的铜、镍、金、铁、铅锌等大型矿床集中区之一(芮宗瑶等,2002;王登红等,2006;王京彬等,2006;Chen et al.,2012)。近年在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勘查发现的红海VMS型铜锌矿床,其层状矿体上盘酸性火山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东准噶尔北缘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Windley et al.,2002;Xiao et al.,2004)。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包含有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哈腊苏斑岩型铜矿床、喀腊萨依斑岩型铜矿床、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索尔库都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以及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床等。其中老山口铁-铜-  相似文献   

10.
<正>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环境,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东西成带展布,如驱龙、达布等(Wu et al.,2014;Zheng et al.,2015),而始新世碰撞环境斑岩矿床目前报道的只有沙让钼和吉如铜矿(Zhao et al.,2014;Zheng et al.,2014)。沙让钼矿床位于中部拉萨地块,西藏工布江达县境内,是冈底斯带上发现的首例独立斑岩型钼矿床,目前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地质、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对于斑岩铜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温度区间为200800℃范围内矿床的成因问题,例如岩体形成时代及顺序、矿化和热液蚀变时代以及热液活动时限等(Barra et al.,2002;Masterman et al.,2004;Deckart et al.,2005;Pollard et al.,2005;Campbell et al.,2006;Mao et al.,2006;Baumgartner et al.,2009;Redmond and Einaudi,2010;Sillitoe and Mortensen,2010;Vry et al.,2010;Shen et al.,2012;Zhu et al.,2012)。虽然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仍然不足以全面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中甸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义敦地体的最南端,属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古提斯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Hou et al.,2007)。近20年来,随着普朗、浪泥塘、浪都、红山牛场和铜厂沟等一批大-中型斑岩、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该地区的铜资源量已达到1000万吨(Leng et al.,2012),并逐渐成长为我国一个新兴的铜资源集中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介于塔里木板块与西昆仑造山带之间,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变质火山岩系,前人将其厘定为早元古代卡拉喀什群[1].   ……  相似文献   

14.
<正>霍各乞大型Cu-Pb-Zn多金属矿床地处内蒙古西部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大地构造上属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狼山—渣尔泰山地区产出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为著名的Cu-Pb-Zn多金属成矿带,霍各乞矿床被认为是该成矿带的典型代表。传统上认为霍各乞是中元古代热水沉积矿床(如彭润民等,2007),然而近年来的矿石学(Zhong et al.,2012)和流体包裹体工作(Zhong et al.,2013)显示其具有受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矿床特征。霍各乞矿床赋矿围岩为中元古代裂谷沉积,经历高  相似文献   

15.
<正>1 Introduction Many high yield shale gas areas in the World are discovered carbon isotope reversals:Barnett,Fayetteville(Zumberge et al.,2012),Marcellus(Tilley et al.,2013),Haynesville(Ferworn et al.,2008),Albany shale gas(Gao et al.,2014),Utica shale gas(Xia et al.,1999;Xia et al.,2012;Xia et al.,2013),the Foothills(Tilley et al.,2011),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东部到云南西北,形成了著名的三江-特提斯成矿带,有着丰富的铜、铬、钴、铅、锌及金、铂族元素和稀土元素储量(邓军等,2010)。三江成矿带内成矿类型丰富多样,如斑岩型铜钼矿床、喷流沉积型铁矿、剪切型金矿等(Hou et al.,2007)。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形成金沙江-哀牢山-红河走滑剪切带,沿此构造带分布着众多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入体,与许多具有前景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存在密切联系(侯增谦等,2004;Hou et al.,2006;Liang et al.,2007)。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阿尔泰造山带分布着近十万余条伟晶岩脉(吴柏青等,1989),据近年的研究(Zhu et al.,2006;Wang et al.,2007;任宝琴等,2011;陈剑锋,2011;Lv et al.,2012;Liu et al.,2014;秦克章等,2014;马占龙等,2015;刘文政,2015),显示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于二叠纪和三叠纪。其中,侵位于地层中的伟晶岩其主要围岩是奥陶纪哈巴河群和志留纪库鲁木提群地层,赋存在这两套地层中的伟晶岩在  相似文献   

18.
江拓  高俊  王信水  翟庆国  杨红梅 《地质学报》2015,89(Z1):297-298
<正>江南造山带西起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至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1500 km,宽约120km,呈反S状弧形展布,是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重要拼合带(Charvet et al.,1996;Li et al.,2014),也是新元古代和晚中生代显著的铜-金成矿  相似文献   

19.
刚果(金)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初步划分为太古宙刚果克拉通(>2500Ma)、中元古代活动带(1800~1100Ma)和新元古代(1100~550Ma)活动带。刚果(金)共划分出11个Ⅲ级成矿区带,其中新元古代中非铜-钴成矿带(Ⅲ-8)、中元古代基巴拉锡-铌-钽多金属成矿带(Ⅲ-5)和中元古代卡拉圭-安科莱锡-铌-钽多金属成矿带(Ⅲ-6)是世界上著名的成矿带。最后分析了刚果金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金刚石、铜、钴、钽、铌、铀、金和铁。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东西向河口复背斜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区内广泛分布一套古元古代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可细分为三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Zhu et al.,2013),其中,每一旋回的变质火山岩段通常赋存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简称IOCG,Zhu and Sun,2013),而变质沉积岩段则赋存沉积岩中的层状铜矿床(简称SSC,Zhu,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