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 初步厘定了滇西地区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宝石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 与第四纪表生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 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生了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并形成众多的伟晶岩, 发生了重要的岩浆-热液成矿事件, 稀有金属铍、铌、钽、锂、铷、铯等矿产成矿主要与其有关, 构成了特定的稀有金属矿产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初步总结了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及其特征、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分析了找矿潜力, 划分出找矿远景区, 深化了该区稀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2.
滇西处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西南缘,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发育,并沿区域构造带成群成带分布。滇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以铍为主,兼有锂、铌、钽、锡等。本文将滇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区划分为高黎贡山成矿带、腾冲-梁河成矿带、西盟成矿带和凤庆-临沧成矿带等四个成矿带。高黎贡山成矿带稀有金属伟晶岩可能为深熔成因,其矿体主要产出于中深变质岩的构造裂隙中;其它三个成矿带稀有金属伟晶岩与其附近的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其矿体主要产出于花岗岩体内部、内外接触带或远离岩体的围岩构造裂隙中。矿化时代集中于喜山期,涵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四个成矿时期,其年龄范围主要集中于62~15Ma。印度板块及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造成“三江”特提斯构造转换带强烈的挤压、走滑、逆冲推覆导致地壳加厚及深熔作用是滇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的主要地质背景。区域锂、铍、铌、钽、锡等稀有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展布区为首要勘查目标区,钠长石化及云英岩化等热液蚀变发育地段的伟晶岩脉应列为首要勘查目标,同时,滇西地区与淡色花岗岩密切相关的伟晶岩脉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花岗伟晶岩是Li、Nb、Ta、Be和Cs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要成矿岩石类型之一~([1]),其成矿作用也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国内花岗伟晶岩及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包括新疆阿尔泰、松潘-甘孜、江南造山带、滇西-藏南等伟晶岩成矿带~([2])。江南造山带中段的幕阜山地区已发现仁里~([3])、传梓源~([4])及断峰山~([5-7])等超大型-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图1-a)。近期又在复式岩基南端黄柏山及仁里外围分别发现了良好的Nb-Ta和Li矿化~([9-10])。由于这些重要Li-Nb-Ta矿床的发现,使该地区有望成为我国一个新的铌钽等稀有金属资源基地~([3])。南端的仁里等伟晶岩型矿床中铌钽矿化发育于富钠长石的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和钠长石伟晶岩中~([3,8,11]),其成矿与钠长石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2,4])。  相似文献   

4.
党坝矿区位于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东段,可尔因矿田的东南部,是我国超大型锂辉石矿床之一.为了解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查明工作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方向,梳理了现有工作成果和野外地质观察结果,总结工作区岩浆岩岩相的空间变化特征、控岩控矿构造力学特征,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党坝矿区主矿脉Ⅷ是2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形成的钠长石锂辉石+锂云母型伟晶岩脉,每期伟晶岩脉内构造分带明显,自外向内分别是锂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带、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带;(2)主成矿期的应力场为EW向挤压,形成了矿区内的NW向和NEE向2组剪裂隙,伟晶岩脉充填其中,形成了呈"X"型分布的伟晶岩脉带;(3)以Ⅵ矿脉为成岩成矿中心,NW走向的伟晶岩矿脉带向南东侧伏,NE走向的伟晶岩矿脉带向北东侧伏,为工作区开展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杰 《地质与勘探》2021,57(3):497-506
为进一步研究东秦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特征,指导河南省卢氏县蔡家锂矿的勘查工作,本文通过对蔡家锂矿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及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花岗伟晶岩成矿作用规律,对蔡家锂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矿石类型为微斜长石-钠长石型、锂辉石-钠长石型、锂云母-钠长石型;矿石矿物以锂辉石、锂云母为主,其次为磷锂铝石、铌锰矿、钽锰矿、铌钽铁矿、绿柱石等。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花岗伟晶岩矿脉的母岩和花岗伟晶岩密集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表明研究区花岗伟晶岩母岩为桃坪花岗岩体,具有高级分异特征,主要赋存在背斜带次级构造内。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铍矿床主要类型为伟晶岩型、岩浆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等4类,其中,以前3类最为重要,占云南省铍资源总量的95%以上。铍矿床在成因上与壳源高分异花岗岩关系紧密,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滇东南个旧、都龙地区和滇西高黎贡山、香格里拉地区。矿床的形成时代在滇东南地区为晚白垩世,在滇西地区为渐新世。滇东南铍成矿作用是对燕山晚期华南西部岩石圈伸展的响应,而滇西铍成矿的动力学背景则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贡山-腾冲-盈江、龙陵和马关-麻栗坡3个找矿远景区,在这3个远景区应以寻找伟晶岩型铍矿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忠利  丁建刚  李强 《地质论评》2016,62(S1):419-420
伟晶岩是粗粒至巨粒的各种类型的脉状体及团块状体,以矿物颗粒粗大为特征,常呈板状、透镜状、串珠状及不规则状分布(路凤香等,2002),主要可以分为花岗质伟晶岩和非花岗质伟晶岩。其中花岗伟晶岩多发育带状构造,表现为不同岩相带中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规律性变化,同时花岗伟晶岩也是稀有金属、宝石、非金属等矿产的重要赋矿岩石。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发育十万余条伟晶岩脉,可以分为哈龙—青河成矿亚带和加曼哈巴—大喀拉苏成矿亚带,蕴含以可可托海3号脉为代表的大量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宝石、工业白云母成矿区(邹天人等,2006;周起凤等,2013)。沙依肯布拉克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铍矿床,其成因研究对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中稀有金属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巴彦洪格尔地区位于蒙古国中部 ,由古生代俯冲体系构成。该体系包括前寒纪微板块 (白得拉格和伯得高尔构造带 )、逆冲蛇绿岩带、加积型沉积岩 (巴彦洪格尔和得扎格构造带 )和弧前沉积岩 (可汗盖构造带 )。巴彦洪格尔地区岛弧岩浆作用主要以早古生代钛铁矿系列和晚古生代磁铁矿系列花岗岩类为特征。许多诸如斑岩型、矽卡岩型及脉岩型等各种类型的热液矿床与这些花岗岩类伴生。该区四大矿床的 K Ar同位素测年显示 :南方 Cu Au斑岩型矿床、呼布金洪迪矽卡岩型 Cu Au矿床、罕乌尔含金剪切带和塔磁高尔伟晶岩 W Au矿床的形成年龄值分别为 2 40± 5 Ma、2 5 2± 5 Ma、2 83± 6 Ma、32 9± 7Ma。由此可见 ,前三个地区的矿床与二叠纪—三叠纪初期磁铁矿系列花岗岩类具亲缘关系 ,而塔磁高尔W— Au伟晶岩则与早石炭世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具亲缘关系。斑岩型和矽卡岩型 Cu— Au矿化作用发生在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初期 ,此时紧随着安第斯型岛弧岩浆作用 ,发生了白得拉格和塔巴嘎泰微板块的碰撞。  相似文献   

9.
四川甲基卡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板块西缘巴颜喀拉地块,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分布其中的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固体锂矿床,形成了Li-Be-Nb-Ta等成矿系列。通过对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分类、稀有元素矿物期次划分及产出特征、稀有元素品位变化规律及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锂矿的成矿规律,总结出了寻找甲基卡式锂矿的一系列重要找矿标志,对矿床外围及区域其他相似地质条件地区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玉门市三白墩硅石矿石英纯度高,杂质少,可以用作高纯石英的加工原料。通过对硅石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矿石质量的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硅石矿严格受华力西期侵入岩及接触带构造控制,属于岩浆伟晶岩型石英脉矿床。伟晶岩分带结构比较明显,其中石英核(带)SiO2含量最高达99.71%,具备高纯石英—云母等岩浆型伟晶岩系列矿产的成矿条件,对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高纯石英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伟晶岩矿床示踪造山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国内外伟晶岩及伟晶岩矿床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伟晶岩矿床在造山过程中的示踪更是知之甚少。但是,与花岗岩和玄武岩可以指示构造演化一样,伟晶岩及其相关矿床同样可以作为构造演化尤其是造山过程的示踪标志。世界上伟晶岩矿床最集中的阿尔泰地区从加里东期到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伟晶岩及伟晶岩型矿床形成,并具有从早到晚矿床规模越来越大、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越来越多、伟晶岩分带越来越完善、矿种从加里东期比较单纯的白云母矿床向燕山期超大型综合性矿床演化的规律,主要的成矿阶段发生在各造山运动之后相对宁静的时期。国内外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伟晶岩矿床尤其是规模大、分带性好、矿种多元素全的矿床代表了造山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廖诗进 《地质学报》2021,95(12):3790-3798
在东秦岭西官庄-镇平断裂带陈阳坪地区进一步发现稀有金属矿产后,为了解铍铷矿床特征,对陈阳坪花岗伟晶岩型铍铷矿石矿物电子探针特征及矿区地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本区发现伟晶岩脉11条,铍铷矿体4条,矿体长105~1100 m,厚4.26~7.00 m,BeO品位:0.035%~0.0445%,Rb2O品位:0.046%~0.123%.矿石有用矿物为钾长石、白云母、绿柱石、石榴子石等,钾长石晶体裂隙中可见绿柱石,为含铍的重要矿物;白云母集中于花岗伟晶岩中带,铯榴石不均匀出现于伟晶岩边部、构造裂隙、钾长石颗粒间隙,为含铯铷矿物.据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矿石中的铷主要赋存于钾长石、白云母矿物.产于晋宁期花岗伟晶岩中的铍铷稀有金属矿,矿体受伟晶岩脉控制,晋宁期的岩浆活动为本区铷矿、稀有元素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经后期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使岩体中的铍、铷元素活化富集形成稀有金属矿床.在矿区东部及南部也存在类似地质构造特征,陈阳坪地区花岗伟晶岩的研究成果对豫西南铍铷等稀有金属矿产取得进一步找矿突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5)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之一。通过对商丹地区不同类型铀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划分出花岗伟晶岩脉型、花岗岩型以及构造热液型三种铀矿类型,进而提出"依托地层、抓住岩体、控制岩脉(脉岩型)、查明构造(构造热液型)、注意岩体中矿物结构构造及主要矿物含量变化部位(花岗岩型)"等寻找铀矿的找矿判据和找矿方向。同时针对该地区铀矿的成矿地质特点,提出立体式综合勘查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衍景  韩金生 《地质学报》2024,98(5):1452-1472
花岗伟晶岩与稀有金属(Li、Be、Nb、Ta等)矿床关系密切。关于伟晶岩成矿模式、伟晶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等,已有大量研究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争议。新疆阿尔泰是我国著名的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集中区,研究资料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阿尔泰伟晶岩的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阐明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与花岗岩存在3种关系:① 缺乏成因联系,伟晶岩可能为变质脱水熔融形成的独立伟晶岩;② 可能为“兄弟关系”;③ 可能为“母子关系”,共同构成花岗岩 伟晶岩成岩成矿系统。作者提出一个包含多种成因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构造模式,可能在矿带、矿田、矿床尺度上都适用。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省的形成受到古生代地层的控制。阿尔泰造山带处于典型的幔坡带,为长期活跃的构造活动带,极易受到外部构造域的干扰,在晚三叠纪受到特提斯构造域的一系列陆块向北漂移并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的远程效应影响而发生大规模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在侏罗纪,其构造活动及成岩成矿作用则受新特提斯构造域和蒙古 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地质作用的远程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稀有金属等关键金属资源的地位日益不可或缺。花岗伟晶岩是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因机制是矿床学的热门研究话题。文章主要对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普遍富集挥发分(B、P、F和H2O)和成矿元素,具有低黏度、低成核率、强元素溶解能力和强迁移性。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形成温压条件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形成于高温高压条件,也有研究者认为可能形成于过冷却条件下,温度可能低至350℃。花岗质岩浆高度结晶分异演化和富成矿元素地壳物质小比例深熔是形成成矿花岗伟晶岩的两种主要机制。流体不混溶和组成带纯化是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稀有金属进一步富集的重要手段。中国规模最大的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研究该类矿床的理想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陈曹军 《地质与勘探》2021,57(4):751-761
滇西盈江地区是近年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突破较大的地区,典型代表为腾冲岩浆弧内新发现的新泡山稀土矿床,为一中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滇西高海拔地区新发现的典型矿床。新泡山稀土矿床的发现对今后高海拔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通过对新泡山稀土矿床的地质特征、风化壳结构特征、矿体垂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新泡山稀土矿床类型为富钕轻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并伴生有重稀土钇。滇西盈江地区与花岗岩有关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主要受控于母岩稀土元素丰度、气候以及地形地貌。"沟-谷-盆"地貌两侧及周缘低缓山丘和平缓山坡、山脊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区域找矿成果,认为研究区稀土矿找矿潜力较大,可达超大型远景规模,在后续的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重稀土元素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型材料、新能源在各个领域应用不断深化,稀有金属矿床迎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勘探热潮。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是我国最早开发利用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但对其典型矿物和围岩的热红外反射光谱的认识还很缺乏,制约了对同类型矿床开展遥感地质调查和遥感地质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本文采用便携式热红外光谱仪,对可可托海3号脉的典型矿物岩石开展热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红外光谱可以有效识别锂辉石、锂云母、绿柱石、电气石等典型的稀有金属矿物。其中,与锂云母相比,含锂云母伟晶岩产生了新的特征峰;含锂辉石伟晶岩、含电气石伟晶岩相比于各自单晶矿物,其反射特征峰均明显向短波方向偏移;含绿柱石伟晶岩光谱曲线反射特征峰比绿柱石单晶反射特征峰明显向长波方向偏移。本文初步建立了可可托海典型矿物和岩石热红外光谱特征数据库,总结了以锂辉石、锂云母等稀有金属矿床矿物、含矿伟晶岩及围岩的热红外光谱特征,可为热红外光谱进行稀有金属矿物的识别及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新疆康西瓦-大红柳滩伟晶岩带是西昆仑造山带重要的LCT型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密集区,其中康西瓦绿柱石白云母伟晶岩和大红柳滩锂辉石伟晶岩分别为矿带内具代表性的伟晶岩型铍矿床和锂矿床。该矿带受自然条件所限,研究程度不高。现有的对矿带中伟晶岩的研究主要针对大红柳滩岩体及大红柳滩锂矿床的地球化学及成岩成矿时代,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为220~210Ma,而对于康西瓦铍矿的研究成果很少。笔者在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康西瓦铍矿床的地质特征,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获得康西瓦绿柱石白云母伟晶岩结晶年龄为(209±4.4)Ma,与大红柳滩锂辉石伟晶岩及大红柳滩岩体形成时代一致,反映了三者为同一期岩浆活动产物。同时康西瓦伟晶岩中锆石还记录了200Ma左右经历了一次热液活动和160Ma左右的变质作用。前人利用白云母~(40)Ar-~(39)Ar法获得康西瓦伟晶岩的年龄为185~156Ma,明显年轻于该地区岩体与伟晶岩中锆石、锡石及铌钽铁矿的U-Pb年龄,可能为康西瓦伟晶岩遭受变质作用使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体系发生热扰动所致。  相似文献   

19.
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条各具特色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区内金沙江-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北衙、马厂箐、姚安、长安等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对比研究,发现带内金多金属矿床与经典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是:成矿岩体岩性以碱性系列为特征,w(K2O+Na2O)超过8%;成矿流体碱质含量偏高,流体阳离子(K++Na+)含量约占流体总量的87%~95%;成矿过程中,除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外,岩浆气水热液与围岩间的水岩反应,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体;自成矿岩体向外依次发育裂隙脉型、矽卡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组成多位一体。文章基于典型矿床特征的系统总结,提出了“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念,并对其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文章构建了滇西地区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并指导相关矿床找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对利用ASTER、RapidEye、QuickBird及ASAR等多种类型遥感影像在伟晶岩型矿床遥感找矿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探讨。云英岩化和钠长石化是阿祖拜矿田两类主要的蚀变类型。在分析其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ASTER数据对这两类蚀变进行信息提取的方法。利用ASTER热红外数据进行了岩浆岩类型的划分,为不同岩性接触带的准确定位提供了依据。伟晶岩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段的高反射率是伟晶岩的自动识别及遥感解译重要的物理基础。以QuickBird的伟晶岩解译结果为检验标准,得到RapidEye的伟晶岩自动提取精度约86%。构造交汇部位、岩性接触带以及伟晶岩富集区与蚀变异常的叠加部分是该区成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基于蚀变异常、伟晶岩富集区、地质构造等遥感找矿综合信息,圈定了4个远景成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详查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伟晶岩;蚀变异常;遥感;信息提取;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