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通过对贵州省内大量铝土矿床勘探及研究资料的分析,在对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和划分依据讨论以及对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铝土矿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方案采取五分法(即Ⅰ、Ⅱ、Ⅲ、Ⅳ、Ⅴ级)分级圈定,Ⅰ~Ⅲ级成矿带分属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上扬子成矿省和渝南-黔中古生代、中生代铁汞锰铝成矿带,Ⅳ级成矿带划分为贵阳-遵义-瓮安-凯里铝土矿成矿亚带和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成矿亚带2个,Ⅴ级矿田划分为贵阳-清镇铝土矿田、遵义-息烽铝土矿田、凯里-黄平-瓮安-福泉铝土矿田、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田4个。  相似文献   

2.
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潮  陈玉明  赵宏军  姚仲友  郭维民 《地质通报》2017,36(12):2134-2142
南美洲是全球成矿规律研究的热点地区,区内优势矿产资源铜、铁、铝土矿、锡、铌、锂、金、银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全球矿产勘查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实际矿床(点)空间分布、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成矿背景,对南美洲开展了三级成矿区带划分,共划分出2个Ⅰ级成矿区,9个Ⅱ级成矿省和42个Ⅲ级成矿带。阐述了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命名规则、优势矿种、主要成矿时代等。以圭亚那地盾成矿省(Ⅱ-1)泛亚马孙成矿带(Ⅲ-2)为例,概述了Ⅲ级成矿带的优势矿种、矿床类型、赋矿岩系、控矿因素等,总结了区域构造演化、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鉴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在分析了祁连山及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将祁连及邻区划分为5个Ⅱ级成矿省、11个Ⅲ级成矿带和19个Ⅳ级成矿亚带,并对划分出的Ⅳ级成矿亚带进行了成矿条件、优势矿种及矿床成因类型等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陕西铜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齐文  侯满堂 《西北地质》2005,38(3):29-40
通过对陕西铜矿成果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铜矿的研究总结,划分出8类铜矿成因类型,其中重要的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型、接触交代型、受变质型;划分出与铜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有9个.其中主要与铜矿床(点)有关的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划分出与铜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9条,主要铜找矿区(带)(相当于Ⅴ级)有14条,其中铜重点找矿区(带)有:勉县七里沟-宁强巩家河铁铜成矿带,铜峪-西骆峪铜锌成矿带,蟒岭-牧护关燕山期铁铜钼钨铅锌萤石成矿带、小河口-园子街铁铜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5.
陕西铅锌矿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2):1-20
通过对陕西以往和新发现铅锌矿资源成果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划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及叠生矿床;二级划为层控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沉积矿床、火山成因矿床、热液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及伟晶岩矿床,其中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矿床,次为区域变质矿床;与主要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6个成矿系列类型,9个成矿系列,其中主要与铅锌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与铅锌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5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7条,主要铅锌成矿区(带)有12条,其中铅锌重点成矿区(带)有7条,即铅硐山-黄柏源铅锌铜成矿带、银硐子-桐木沟银铅锌铜重晶石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成矿带、锡铜沟-板岩镇铅锌金汞锑成矿带、赵湾-黄石板铅锌金成矿带、阳平关-朱家坝古生代铅锌钴磷海泡石成矿区和勉县茶店子-宁强青木川金银铅锌铜硫成矿带。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铁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是"湖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方案划分到Ⅴ级。Ⅰ-Ⅲ级成矿区带主要参照《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1]划分;Ⅳ级成矿带是以本省大地构造分区的四级构造单元为基础,结合本省矿产、物化探自然重砂异常分布情况而确定;Ⅴ级成矿区带只涉及铁矿,它是在完成了全省铁矿资源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划分依据充分。本文对各级成矿区带的划分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与铁矿有关的Ⅴ级成矿区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市成矿区带进行研究和探讨,划分了2个Ⅲ级成矿区、5个Ⅳ级成矿亚带和19个Ⅴ级成矿预测区,并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广西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和规律,在对广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区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划分矿床成矿系列组5个,成矿系列19个、成矿亚系列25个,矿床式229个;按照成矿能力强弱(成矿地质条件优劣及成矿系列组合多少)、成矿信息多少(已知矿床、物、化、遥感信息),找矿潜力大小为依据,在8个Ⅲ级成矿带基础上,划分出Ⅳ级成矿亚带22个,其中A级11个,B级7个,C级4个;Ⅴ级成矿区82个,其中A级55个;B级19个;C级8个,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储量远景可观,找矿潜力很大,为今后勘查部署提供依据,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非洲中南部地区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刚果(金)和南非等12个国家,笔者根据非洲陆壳的形成、后期新元古代泛非运动及古生代—新生代的沉积作用等影响,将除非洲大陆西北缘,从摩洛哥到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以外的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构造单元;以新元古代泛非运动作为标志将非洲陆块划分为西非克拉通、东北非克拉通、中非克拉通、南非克拉通和泛非构造带5个Ⅱ级构造单元;将中南部非洲地区划分为28个Ⅲ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笔者将非洲大陆划分为Ⅰ级成矿域,中南部非洲划分为南非克拉通金-铁-锰-铬-镍-铀-金刚石成矿省、中非克拉通金-铜-铁-钨-锡-铌-钽-金刚石成矿省和泛非构造带成矿省3个Ⅱ级成矿省及32个Ⅲ级成矿区(带),其中12个成矿区(带)与铜矿床有关。从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方面对主要成矿区(带)中代表性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钴矿床、与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有关的铜镍矿床、与绿岩带有关的铜矿床、与碳酸岩体有关的铜矿床和与灰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缺乏重点地区物化探资料的条件下,笔者根据非洲中南部铜资源分布的国家、构造单元的划分、成矿区(带)的划分及代表性矿床特征,将非洲中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5个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区,并进行了初步的找矿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铝土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兰  王登红  熊晓云  易承伟 《地质学报》2014,88(12):2284-2295
我国铝矿资源丰富,铝土矿占绝对优势.铝土矿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等19个省(区市).矿床类型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其次为堆积型;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其次是新生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稳定陆块环境最为特色.本文从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划分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全国铝土矿成矿规律,划分了15个成铝区带,厘定了7个铝矿成矿系列,圈定了7个重要矿集区,为全国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整理湖南73处钨矿床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区带划分、控矿因素归纳、重要钨矿成矿区带的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定量分析,将湖南钨矿区带划分为5个Ⅲ级成矿区(带)、12个Ⅳ级成矿亚带(区)、20个矿集区。梳理Ⅳ级各成矿亚带(区)的矿床分布特征可知,万洋山—诸广山成矿区(Ⅲ-83-5)钨矿床数量最多,资兴—宜章成矿区(Ⅲ-83-4)的成矿强度最强,达212.74 t/km2。各矿集区矿床分布特征显示,千里山—骑田岭钨矿集区(Ⅲ-83-4-a)有9处钨矿床,矿床数量最多;瑶岗仙钨矿集区(Ⅲ-83-5-c)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均位居矿集区首位。燕山期为钨矿成矿的高峰期,该期形成的WO3累计查明资源量占全省累计查明资源量的78.78%。  相似文献   

12.
成矿单元是成矿意义上的地质单元。笔者在继承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发布的中国成矿单元Ⅰ级(成矿域)、Ⅱ级(成矿省)、Ⅲ级(成矿区带)最新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对秦岭地区5个Ⅲ级成矿单元(成矿区带)界线进行修正,以较明显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带特征及相关的主成矿作用为标志,划分15个Ⅳ级成矿单元(成矿亚区带),并概述各Ⅳ级成矿单元的地质矿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主要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分析贵州省区域成矿背景的基础上,将贵州的成矿单元分为4个Ⅲ级、11个Ⅳ级和10个Ⅴ级成矿区(带);参照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并结合贵州特点,按岩浆、深成热水、浅成热液、沉积、变质和风化6大成因类型,将贵州省主要矿床划分为20个矿床成矿系列和1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简要地论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探讨其区域成矿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1):1-10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陈喜峰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03-1215
非洲是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以产有多个世界级铝土矿矿床而著称。为分析该地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本文在总结非洲铝土矿资源禀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成矿条件、成矿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演化过程,划分了成矿区带。研究表明:①非洲铝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非地区,具有储量巨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②矿床类型为红土型,是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母岩、古气候、古地形地貌等多种成矿条件耦合下,铝硅酸盐岩及富铝变质岩发生深度红土化作用的产物;③成矿母岩以中新生代基性侵入岩、火山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古生代变质岩为主;④赋铝土矿红土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⑤成矿构造单元以西非克拉通为主;⑥主要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新生代。根据铝土矿的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将非洲铝土矿划分为西非铝土矿成矿省和东南非铝土矿成矿省2个成矿省及6个一级成矿带,这些成矿省、成矿带是非洲重要的铝土矿矿产地和找矿远景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主要的盐类存储矿带,有己发现并探明储量和资源量的矿产12种,氯化钾、氯化镁和氯化锂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同时不断有许多新地域、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的矿床/矿体被发现,显示出柴达木盆地具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全国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利用最新研究成果,以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质构造环境为基础,突出盐类矿产原则,综合分析赋盐矿产的岩相、古气候、水文条件和盐类成矿规律及成矿特征等,全面系统地划分了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成矿单元。本文提出柴达木盆地Ⅰ级成矿域隶属秦祁昆成矿域,Ⅱ级成矿省属昆仑成矿省,Ⅲ级成矿区带为柴达木盆地锂-硼-钾-钠-镁-盐类-石油-天然气-芒硝-天然碱成矿带;进一步划分为柴北缘硼-锂-钾盐成矿亚带、中央钾-石盐-镁-锂-天青石-芒硝成矿亚带、昆北硼-钾-石盐-芒硝成矿亚带、察尔汗钾-石盐-镁-锂-硼-天然碱成矿亚带、德令哈石盐-天然碱成矿亚带5个Ⅳ级成矿亚带以及21个Ⅴ级矿集区。  相似文献   

17.
陕西金矿床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4,22(2):1-8,106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驱龙矿床距川藏公路(G318)南侧约20 km,向西距拉萨市80 km。成矿区带划分上位于Ⅲ级成矿区带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Cu、Au、Mo、Fe、Pb、Zn、Sb成矿带,IV级成矿区带南冈底斯Cu、Mo、Pb、Zn、Au、Ag、Fe、W成矿亚带(陈毓川等,2006a)。本文拟从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进行总结,为探讨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岩  邢树文  肖克炎 《地质学报》2016,90(7):1353-1363
本文在全国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西昆仑-阿尔金成矿特征及其最新找矿进展,重新厘定边界并命名为"西昆仑-阿尔金Fe-Pb-Zn-Au-稀有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一步划分为2个Ⅲ级成矿区带,构建西昆仑-阿尔金Fe-Pb-Zn-Au-稀有金属成矿带成矿谱系。区内矿产以铁、铅、锌、金、稀有金属等为主,主攻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岩浆热液型铜矿,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甲基卡花岗岩型锂矿等。区带内铁、铅、锌、锂、金矿等矿种资源潜力巨大,划定7个远景区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成矿区(带)的划分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通过系统总结,将陕西省成矿区(带)进行了统一划分.该省与4个Ⅰ级成矿区(带)、4个Ⅱ级成矿区(带)和7个Ⅲ级成矿区(带)有关;在Ⅲ级成矿区(带)中.共划分出19个Ⅳ级成矿区(带);在Ⅳ级成矿区(带)中,共划分出44个Ⅴ级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