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赣杭火山岩带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喷发及浅成-超浅成潜火山岩浆侵入,造就了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矿床成矿作用。与潜火山岩具空间和成因关联、成矿作用受潜火山岩浆活动控制的铀矿床,应归属为潜火山岩型铀矿床。潜火山岩型铀矿床赋矿围岩以酸性潜火山岩为主,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共伴生Cu、Ag、Au等元素,矿石金属矿物及围岩蚀变特征与我国东部潜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具相似性。火山-潜火山岩浆活动及分异演化完善,促使成矿物质在热液体系不断浓集及成矿流体演化,在成矿流体温度、压力、化学成分改变及气液沸腾机制作用下,铀在断裂构造及其旁侧裂隙构造、潜火山岩内外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隐爆角砾岩及其内发育的隐爆裂隙带等容矿构造空间内沉淀。  相似文献   

2.
赣杭构造带前寒武纪构造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家瑞  张志平 《铀矿地质》1997,13(6):321-326
对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认识,在长期的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本文通过对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元古代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地区是华夏古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武陵运动是华南一次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沿赣东北断裂带发生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晚元古代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加里东期本区为浙西-赣东北坳拉槽。  相似文献   

3.
赣杭构造带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确立,是在长期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并完善的。通过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表明: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前寒武纪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在赣东北断裂带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晚元古代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碰撞后的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赣杭断裂带是一条晚元古代早期“A”型俯冲带  相似文献   

4.
赣杭构造带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赣杭构造带若干铀矿床的同位素年龄研究及铀源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赣杭构造带几个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进行了U-Pb同位素体系研究,证明铀源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岩系。铀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矿化类型发生的年代不同,可划分3期:碱交代型铀矿化年龄为110—120Ma;绿泥石-硫化物型铀矿化年龄为90-100Ma;硅质脉型铀矿化年龄为75Ma。在同一铀矿床中铀的成矿作用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这是寻找富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赣杭构造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赣杭构造带主要受赣抗断裂带控制。它主要由永丰-诸暨坳陷带、赣杭构造火山活动带和赣杭红盆断陷带构成。赣抗断裂带是由绍兴-江山深断裂发展演化而来,它主要由绍兴-江山、广丰-东乡和抚州-永丰三条深、大断裂构成。该断裂带是一条长期活动带,但各时期地质构造的表现形式和各段动的强烈程度、深度、形成时间并不完全相同。赣抗构造带具明显的继承性。自加里东运动以来,它长期屎持相对坳陷或低地特点。这一特殊构造环境,对铀成矿有利。区内铀成矿经历了漫长的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均与赣杭断裂带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赣杭构造带铀边缘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杭构造带是我国一条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对该带内铀矿田空间定位、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及其特征、铀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铀矿在时空分布上具边缘成矿特征。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岩浆岩带、地质体的边缘部位分别控制了矿带、矿田、矿床和矿体,这些边缘部位属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尺度的大地构造单元或地质体的异相交接带。另外,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年龄有两个峰值,即:120~140Ma和80~100Ma,宏观上大体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交接过渡期相当,表现出了铀成矿的时间边缘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红盆几种常见断裂构造:“犁式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裂。提出:“犁式正断层”系由两部分组成,地表为断裂面,稍深为侵蚀盆地的一翼。因此,其主体实为一侵蚀面。逆断层的形成与垂直向上的动能有关,早期以上缓下陡“马刀式”逆冲断层为主,当前所见陡角逆断层,多为其根部。逆断层和正断层在红盆振荡演化过程常可相互转换。平移断裂则形成于一对垂直力偶,其空间仅局限在盆内,不涉及盆外。  相似文献   

9.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 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赣杭构造带金衢盆地内发育有燕山期基性脉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玢)岩.K-Ar年代学研究显示基性脉岩产出时代为69.5~131.7Ma,为白垩纪岩浆活动的产物.SiO2含量范围为46.70%~50.23%,K2O+Na2O为4.01%~7.82%,可分为碱性和亚碱性岩两类.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  相似文献   

11.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阶段玄武岩浆喷发均发生于白垩纪时期,但对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认识与之不同,且赣江断裂带对这期活动有限制和转换作用。早期((143±1.1)~(139±0.7)Ma)在赣杭带西端没有酸性岩出露,赣江断裂带附近的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没有地壳物质混染,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晚期(105~98 Ma)的玄武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有俯冲陆壳成分的不均匀混染,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玄武岩浆喷发伴随着强烈的区域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红层盆地。  相似文献   

12.
赣杭构造带(简称赣杭带)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结合部,是中国重要的铀多金属矿成矿带,发育一系列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前人对岩浆喷发和侵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文章对赣杭带中段(盛源盆地)及邻区收集的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利用MT相位张量分解技术、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反演获得到了研究区可靠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已有资料分析表明:赣杭带中段浅部火山—侵入杂岩带存在东南方向下倾的高导带和深部软流圈高导区且相连,揭示了该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受区域江绍深断裂控制,在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作用下沿着区域深断裂上升侵入和喷发形成火山—侵入杂岩;该岩浆活动处在伸展构造环境与同期Izanagi板块俯冲后撤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归纳总结了前人对该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认识:燕山晚期区内构造环境由挤压转变为拉张,是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铀成矿作用的重要阶段;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赋矿围岩普遍ω(SiO2)较高,属钙性岩钙碱性岩、强过铝岩石、碱性钙碱性系列,铀矿化与稀土元素富集呈强烈的正相关;赋矿主岩是壳幔混源的产物,但也有人认为成岩物质来源于硅铝壳;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4.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星蒲 《铀矿地质》1999,15(1):18-23
本文主要讨论了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模式;论述了盆地内外两侧截然不同的演化规律,坳陷、断陷、塌陷式火山盆地与火山穹窿等火山构造的相互关系,火山盆地盖层间破碎带的形成及与火山盆地演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的形成是区域构造环境演化的产物,晚中生代强烈的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孕育了大规模铀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上北东向的构造岩浆成矿带。通过对铀矿时空分布、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不同级别成矿单位的铀矿受火山构造、断裂构造联合分级控制,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定位既有受构造控制的普适性、亦有受其它因素控制的特殊性,并进而提出了赣杭构造火山岩带新一轮找矿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赣杭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铀成矿带。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在该带承担的科研项目《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获奖项目代表了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的科研水平科技实力.凝聚了该局4队1所广大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裂谷发生在岩石圈很薄的位置上,是拉张作用下岩石圈被断开的地方,一个相对坚硬而具相当厚度的岩石圈要发生巨大的引张应力作用,形成几百公里,乃至近千公里的断谷带,其形成原因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大陆裂谷产出特征及岩石圈构造应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地壳变薄机制。建立起“地幔隆起”和“板块碰撞”都是大陆裂谷的成因机制。在大陆裂谷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纵观“赣杭带”地质特征,认为“赣杭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元古代和  相似文献   

19.
赣杭构造带中西段中生代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赣杭构造带中西段发育的基性脉岩以辉绿岩为主,SiO2质量分数为46.88%~53.69%,从西段至中段总体显示亚碱性至碱性的变化规律。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稀土元素总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分布,即呈中段(广丰)—中西段交接部(余江、东乡)—西段(永丰、峡江)的递减趋势。西段永丰地区有明显的负Eu异常。Sr、Nd同位素变化比较大((87Sr/86Sr)i为0.704 635~0.708 769,(143Nd/144Nd)i为0.512 173~0.512 758,εNd(t)为-6.8~ 5.6),暗示其源区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具体表现为中西段结合部(东乡、余江)及西段(峡江)为亏损地幔,而西段(永丰)和中段(广丰)为偏向EMⅡ型富集地幔来源。基性脉岩总体表现为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西段(永丰)受到较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影响。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下产生的弧后拉张作用以及造成的构造带重新活化作用对基性脉岩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地区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主要与流体对岩浆源区交代程度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描述了赣杭东段天绿尖盆地铀矿化特征,提示了钿矿分布模式,论述了层位岩性、构造、岩浆体系及蚀就变带的控矿特征,并通过区域铀成矿条件分析,指明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