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刘兵 《西北地质》2014,(4):264-268
阿尔金山北缘喀腊达坂地区位于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内,中酸性火山岩及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喀腊达坂断裂分布的褐铁矿化、黄钾铁矾蚀变带内已发现多处地质特征相似的铅锌矿床;通过分析喀腊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区铅锌矿床均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分析了该区的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该区硫化物型铅锌矿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新疆自治区若羌县境内,1999-2003年由新疆地调院第一、二地调所在喀腊达坂地区对进行化探异常查证,首次拉配泉组第三岩性段浅变质火山岩中发现。矿床位于阿尔金山东段喀腊达坂地区,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北接塔里木地块南缘,南与柴达木盆地毗邻。区内已发现主要矿床有喀腊达坂铅锌矿、喀腊达坂西铅锌矿、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喀腊大湾铁矿、万荣铁矿、阿北银铅矿、白尖山铁矿等(董连慧等,2007)。  相似文献   

3.
喀腊大湾铜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古陆缘地块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矿区位于阿尔金北缘断裂带南侧、喀腊达坂断裂与喀腊大湾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产于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火山岩地层中,是一个以铜为主,共(伴)生铅锌的多金属矿床.推测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旋回间歇式喷发期,岩石蚀变较强,蚀变分带明显,矿石类型主要为条带浸染状和条纹浸染状,成因类型属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4.
合理划分成矿区带对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和勘查具有指导价值,而正确认识构造单元性质和成矿时期的构造环境是成矿带划分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地质建造、地球物理、卫星遥感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阿尔金山的内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认为阿尔金山原属于南塔里木地块的组成部分,阿尔金造山带是在古老地块基础上活化以后形成的特殊造山带,其特点明显不同于秦祁昆造山系,阿尔金成矿带应划归塔里木成矿省。阿尔金成矿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次级成矿单元:红柳沟-喀腊大湾(裂谷)成矿亚带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阿尔金(陆缘地块)成矿亚带主要形成石棉矿和玉石矿;迪木那里克-苏巴里克(裂陷槽)成矿亚带则以沉积变质型铁矿和石棉矿为主。  相似文献   

5.
郭慧娟 《福建地质》2015,34(1):45-51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若羌喀腊大湾一带铁矿勘查区地处塔里木板块的塔里木古陆缘地块与塔里木南缘活动带接合部位,位于阿尔金金、铜镍及多金属、铁、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带内。根据区内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铁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勘查区内铁矿床的成因为火山喷溢-岩浆热液改造加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6.
喀腊大湾地区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属于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的中东段部分。研究表明,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首先,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一级矿带的分布和位置,阿尔金断裂400km左右走滑位移量将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左行断错至目前位置,构成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级成矿带。第二,区域构造环境控制二级矿带、矿床类型和矿种类型,喀腊大湾矿集区南带南侧岛弧构造环境控制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类VMS型),南带北侧弧盆过渡带构造环境控制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矿床,中带盆地构造环境控制与沉积岩有关的硅铁建造型铁矿床,北带南侧蛇绿混杂岩带控制与洋壳残留(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北带北部碰撞变形带控制与强烈韧性韧脆性变形有关的金矿床和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银铅矿床。第三,构造演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控矿作用,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其中:(1)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拉张扩张时期,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2)早古生代中期为红柳沟—拉配泉弧后盆地(裂谷)俯冲碰撞作用和最后挤压闭合,形成与中酸性岛弧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类VMS型)(如喀腊达坂铅锌矿和喀腊大湾铜锌矿)、与大规模韧性韧脆性变形带有关的金矿床(如大平沟金矿)和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中酸性火山岩477~488 Ma,中酸性侵入岩417~514 Ma)。第四,典型构造控矿形式有火山沉积构造控矿(铁矿、铅锌矿)、韧脆性剪切带控矿(金矿)、断裂裂隙控矿(银铅矿、铜银矿)、岩体及岩体构造控矿(铜镍矿)4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马玉周  姜杰岩 《新疆地质》2012,30(2):182-186
喀腊大湾铜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古陆缘地块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矿床位于阿尔金北缘断裂带南侧、喀腊达坂断裂与喀腊大湾断裂交汇部位。矿体产于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火山岩地层中,是一个以铜为主,共(伴)生铅锌的火山岩型硫化物矿床。综合本区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该类矿床找矿标志,为该地区寻找蓟县系海相火山岩中块状硫化物矿床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喀腊大湾地区位于阿尔金山脉东北缘,当地早古生代时期构造环境复杂并且伴随剧烈的花岗质岩浆活动.通过对区域内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5个岩体(大平沟岩体、阿北银铅矿岩体、阿北岩体、4337北花岗岩体、喀腊大湾南岩体)的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早古生代区域重大构造事件和构造环境.南部的喀腊大湾南岩体表现低钾性质,其余4个岩体样本为中高钾钙碱性中酸性岩,并且有向高钾演变的趋势,铝饱和指数在1.0~1.1之间,数据统计和分析大部分样品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少部分显示了I型向S型过渡的性质,代表了洋壳-陆壳活动性大陆边缘的环境.结合喀腊大湾周边地质背景,本地区应该是阿尔金古洋壳和塔里木地块南北向碰撞作用的火山岛弧区域.  相似文献   

10.
断裂和火山机构是虎形山金铅锌矿的主要控矿成矿因素。赛阳关火山活动晚期第二次侵入活动为该区金铅锌成矿提供了矿源及热液流体。矿床定位于东乡—广丰深断裂带次级NNE向、NE向及NW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和破碎蚀变带内(控矿构造),再次级近SN向断裂,为本区成矿构造(容矿构造)。该认识更全面把握构造对虎形山金铅锌矿成矿控制作用,可为下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小江深断裂东侧,受北东向断褶构造控制。尽管会泽铅锌矿研究程度高,但作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的小竹箐勘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基于构造岩中金属元素组合晕(MEAHFZ)找矿方法,通过地质测量和构造解析,认为该勘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其构造样式为银厂坡左行斜冲走滑断层及其上盘的倒转倾伏背斜组成的断褶构造,与矿山厂、麒麟厂矿床控矿构造样式基本一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厘定印支期以来该勘查区构造体系成生发展为北东构造带—晚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在此基础上,基于地表 1:10000构造地球化学、蚀变岩相精细填图及重力剖面勘查,绘制了铅-锌-镉元素组合和铅、锌单元素异常综合图,结合该区的重力异常,发现其综合异常沿银厂坡断裂上盘上震旦统灯影组、下石炭统摆佐组中的北北东—北东向压扭性层间断裂带分布,进而圈定了Ⅰ、Ⅱ和Ⅲ号重点找矿靶区。该成果不仅为该勘查区工程验证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同类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山岭铅锌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文庆  曹静平 《安徽地质》2006,16(3):190-193
黄山岭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是在已开采的黄山岭铅锌矿基础上,近年来又经过省财政投资勘查,新增的一处中(大)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以铅锌、钼矿为主,并伴生钨、锡,潜在经济价值较高。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地质构造特征、矿体赋存规律、矿化分带,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分析,初步认为“区域性滑动面”是该矿床主要构造控制因素,岩浆热液、海底火山喷发热液活动带来的成矿元素充填富集和交代作用,最终形成了中、高温成矿元素组合的热液充填—层控(间)夕卡岩型矿床。通过多方面控矿因素分析,初步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应为东南和北部沿矿体倾向和走向延伸的深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哈密市北山地区清白山铅锌矿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山增生造山带内,受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消减影响,产于造山带内古老块体(蓟县纪蚀变大理岩)中的铅锌矿体受后期构造-岩浆改造明显,矿体形态复杂多样。通过对矿区大比例尺构造-岩性填图,结合光薄片鉴定成果,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因素,系统分析清白山铅锌矿控矿要素,建立清白山铅锌矿"三位一体"勘查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后期矿区深部及外围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参与了云南省腾冲-梁河地区锡多金属矿整装勘查,按照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叶天竺等,2014),对典型矿床—梁河利山锡矿床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体为喜马拉雅早期的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成矿构造为北东向组断层;成矿结构面为北东向组断层的断层面或断层破碎带;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有蚀变分带、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平沟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区内出露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其中以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为代表的沉积岩系出露宽度3~5km,是相邻20km的东侧喀腊大湾地区出露厚度(约1km)的3~5倍。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特别是运用小褶皱分析方法、褶皱层理与轴面劈(片)理关系判别分析方法,首次对阿尔金山东段大平沟地区的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的沉积岩夹层沿剖面开展追索研究,恢复了大平沟地区褶皱构造的轮廓,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南侧喀腊达坂-阿克达坂断裂以南的元古宇碳酸盐岩系较强硬的岩层、北侧阿尔金北缘断裂以北的太古宇结晶基底的刚性岩块、以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为代表的细碎屑岩的柔性特点、冰沟岩体隆升造成其东侧盖层向东收缩是基础,而北北东向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北东东向卓阿布拉克断裂的左行走滑造成的卓阿布拉克组沉积岩系西端的侧向挤压是褶皱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休宁桃溪断裂破碎带构造解析及其区域控矿作用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休宁县-歙县整装勘查区北西缘的休宁桃溪构造破碎带,岩石破碎,矿化蚀变强烈。详细的构造研究从中解析出逆冲推覆、左行平移作用、正断层作用和右行平移作用等多起变形。带中花岗斑岩侵入及金多金属矿矿化与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北东向平移断层控制了区内岩浆岩的分布,以北东向为主的正断层是成矿期构造,而右行平移断层是成矿后构造。本构造破碎带的多期变形及其与成矿关系可以为休宁县-歙县整装勘查区的构造控矿作用提供勘查。  相似文献   

17.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方法在南秦岭汉阴黄龙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就矿找矿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找矿尤为重要。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范围就是矿区勘查范围,在填图过程中把控岩构造、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以矿区地质图为底图,把野外填图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分期次,分不同特征等标示在底图上,形成控岩控矿构造实际材料图,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编制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图,从而寻找主要的控矿构造和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相带,并为下一步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程布置提供靶区依据。黄龙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矿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并叠加有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本研究采用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的方法,在矿区填编出了3条脆-韧性剪切带和黑云母变斑晶化、硅化等蚀变岩相带,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黑云母变斑晶化带、硅化带及蚀变岩相叠加带等蚀变与金矿体存在密切关系,是矿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8.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1,30(2):374-376
铅锌矿资源缅甸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密支那至德林沙那约有50多处产地,其中以掸邦北部的腊戌和掸邦南部的东技一带最为集中(图1),规模也较大。铅锌矿床类型较相似,大多产于古生界,尤其是石炭系至奥陶系的灰岩中,呈似层状或层状,矿化可断续延长数千米。矿床附近从未发现侵入岩体,围岩蚀变较弱,而在含矿层下盘或上盘经常见有断续分布且厚度变化不大的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层,其产状与  相似文献   

19.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是大别山东段新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钼矿床。近几年,通过沙坪沟整装勘查项目实施,在其外围发现了构造蚀变岩型铅锌矿,该类铅锌矿明显受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其成因与燕山晚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具有走向、倾向延伸大、品位富等特点,找矿前景良好,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俊朋  吴鹏  韩润生  郭忠林  王雷  龚红胜 《地质通报》2019,38(11):1899-1911
高家阱勘查区位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北东侧,是矿山厂断裂NE向延伸的有利成矿地段。在1∶5000构造地质填图基础上,结合典型构造面力学性质分析,认为高家阱勘查区受NE向矿山厂背斜、矿山厂断裂控制,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印支晚期,在NW—SE向应力持续作用下,形成NE向牵引褶皱,构成高家阱控岩控矿构造格架——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通过蚀变指数计算,提取肉红色粗晶白云岩、米黄色粗晶白云岩、灰白色粗晶白云岩蚀变信息,划定3个强蚀变地段。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因子分析,绘制Pb-Zn-Cd-Ag、As-Sb-Hg元素组合异常图,提取异常信息并圈定4个主要异常区。除石炭系外,异常还分布在震旦系、泥盆系,具多层位找矿潜力。综合控矿构造-矿化蚀变-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组合,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