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青藏高原以其强烈的构造变形-变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热水流体活动,为各种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晚碰撞造山成矿作用期,与热泉有密切成因关系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2]。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对扎西康矿床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勘探,已经探明为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且成为藏南Au-Sb成矿带内唯一一个具有如此规模的矿床。在整个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内,铁帽带星罗棋布,经过工程验证,部分铁帽带具有指示矿床寻找的意义,然而  相似文献   

2.
<正>马扎拉岩金矿是藏南金锑成矿带的知名矿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过预查和普查等工作,提交了资源量(333)金845.58 kg,锑6160.42 t(张能军等,2000)。但由于后续找矿工作未取得明显效果,矿山开发陷入困境。2014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作为扎西康整装勘查的主要实施单位接受了西藏雪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开始在矿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2014年至2015年,项目组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后碰撞阶段发生了大规模地壳尺度的伸展作用,并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内发育了淡色花岗岩、南北及东西向断裂等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系列的铅锌锑金多金属矿床.扎西康铅锌锑金多金属矿是带内已发现唯一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应用多尺度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开展扎西康矿区的找矿预测,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铅锌锑金成矿带内的矿床勘查提供借鉴.首先,通过穿越错那洞穹窿、藏南拆离系(STDS)及扎西康典型矿床的南北向MT剖面(长72 km,基准点距1 km),初步建立了扎西康矿床深部构造-热事件的空间关系,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时间关系,提出了构造-热耦合成矿作用模型,为扎西康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基础.其次,通过1∶5万区域重力(线距500 m,点距400 m)和MT剖面(点距500 m)浅部信息的联合解译,对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尺度的导矿构造开展研究.最终,通过激电中梯扫面测量(线距100 m,点距40 m)、AMT剖面(点距50 m)及重力剖面(点距20 m)的联合解译,对扎西康的含矿断裂开展研究,定位深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立足服务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引导企业增储勘查,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4年设置了"整装勘查关键基础地质研究"计划项目(2014—2015年),2016年设置了"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示范"项目(2016—2018年)。通过两阶段地质调查工作,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102 864km2,在甘肃大桥、新疆玛尔坎苏、青海沱沱河、西藏扎西康和江西大湖塘等整装勘查区取  相似文献   

5.
<正>姐纳各普金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床的北西侧,是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扎西康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内新近发现的金锑多金属矿。由于整体工作程度较低,尚未有关该矿床的详细研究报道。本文简要介绍其地质特征,并对成因类型进行初步探讨。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之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的中段,其  相似文献   

6.
王英超  刘志逊  刘玉霞 《地质论评》2016,62(S1):131-13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重要和紧缺矿种新增资源储量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增强。通过近5年的探索和努力,找矿效果显著,新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发现并查明了大湖塘钨矿床、大营铀矿床、沙坪沟钼矿床等一批世界级矿床,西藏甲玛铜矿床、多龙铜矿床、青海夏日哈木镍矿床等一批超大型矿床,并有望形成西藏扎西康铅锌矿床、贵州铜仁锰矿床等一批新的资源基地,对于立足国内资源保障,优化矿产资源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总额为899.3亿元,新发现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产地144处。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及邻区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菊兴 《岩石学报》2019,35(3):617-624
西藏四大成矿带是特提斯洋漫长演化的产物,尤其近年来一系列超量富集铜金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评价的成果,使得西藏不仅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和开发基地之一,更是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基地。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质工作艰辛、工作程度较低等原因导致带内众多关键地质问题仍未解决,尤其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简称班-怒带)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受到严重制约。针对上述问题,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和主导的多个项目,与国内外12个高校、研究所、地勘单位、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以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为技术手段,以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性科学问题为目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认识:(1)从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沉积、岩浆耦合等多方位出发,对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特提斯洋演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认识,为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2)对多龙矿集区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厘定、成矿动力学机制及矿床保存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建立了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深化了多龙铜资源基地成岩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指出多龙矿集区作为藏北"明珠"般地潜力及特色,做实了藏西国家级有色金属储备基地。(3)对班公湖-怒江成矿造山带野外填图工作方法进行了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班-怒混杂岩带的1∶5万岩性+构造填图理论和方法,并付诸实践。同时研发的"短红外光谱+高精度AMT+高精度磁法+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在多个矿床的勘查评价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4)对班-怒带、冈底斯带新发现、新突破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完善和丰富了大洋俯冲-大陆碰撞的矿床成矿系列,识别出多种新矿床类型,为西藏主要成矿带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成矿作用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侯增谦  王二七 《地球学报》2008,29(3):275-292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目(2002~2008年)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为总体科学目标,经过70多位科技人员历经5年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笔者初步总结了项目在成矿动力学背景、壳/幔深部过程、大陆成矿作用及战略新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项目详细再塑了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创新性提出了碰撞造山二阶段演化模式,即主碰撞聚合(65~41 Ma)、晚碰撞转换(40~26 Ma)、后碰撞伸展(25~0 Ma)二阶段连续演变历程,发现主碰撞期发牛岩浆大规模底侵与地壳垂向增生,晚碰撞期出现地幔物质测向流动与幔源钾质岩浆组合,后碰撞期出现岩石圈减薄与伸展岩浆组合.伴随碰撞过程,应力场出现自挤压(压扭)到伸展(张扭)交替更迭变化.综合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地球动力学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体系新框架,包括三大碰撞成矿作用(主碰撞汇聚成矿作用、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和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10种重要的成矿系统和12种大陆特色的矿床类型,揭示了大陆碰撞带的区域成矿规律.初步提出了以大陆型斑岩铜矿新理论为代表的5类矿床成矿新模型,揭示了大陆碰撞带金属成矿机制.在系列地质、矿产综合编图和数据库建没基础上,提出了成矿预测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交了7处找矿战略新区,并在若干靶区取得找矿突破,探索出一条科研带动勘查突破、勘查提升理论认识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唐菊兴 《地球学报》2017,38(5):569-570
西藏高原是东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际地学研究者向往的天然实验室, 也是我国找矿突破行动的主战场.数十年来, 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的部署实施, 基础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商业性勘查的及时跟进, 特提斯洋开启、俯冲、大陆碰撞理论创新, 找矿勘查评价方法与技术组合, 找矿突破实践等研究成为西藏地质工作的主旋律.短短20年间, 先后实施地质大调查、青藏专项以及三轮国家973 项目, 我国地质学家创建了特提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构建了特提斯洋俯冲成矿模式、东特提斯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 新评价了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产于陆相火山岩地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发现了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叠加斑岩成矿的矿床新类型, 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新类型, 新发现了还原型、氧化型岛弧斑岩铜(金)矿床; 在基础地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 扎实推进了国家铜资源储备基地建设.因此, 本文集的主题是: "成矿背景与超大型矿床、新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环境,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东西成带展布,如驱龙、达布等(Wu et al.,2014;Zheng et al.,2015),而始新世碰撞环境斑岩矿床目前报道的只有沙让钼和吉如铜矿(Zhao et al.,2014;Zheng et al.,2014)。沙让钼矿床位于中部拉萨地块,西藏工布江达县境内,是冈底斯带上发现的首例独立斑岩型钼矿床,目前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地质、  相似文献   

11.
受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藏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极为强烈,但在靠近主中央逆冲断裂带(MCT)的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成矿带,目前报道的岩浆岩出露相对较少,而前人研究表明该成矿带内的诸多矿床成因与岩浆岩关系密切。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正是位于该成矿带东部,近期在勘查区内发现众多的侵入岩浆岩体或岩脉/墙,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岩体具有酸性岩或基性岩的特征,缺失中性岩,具有典型的双峰式岩浆岩特征。这些成果为科研工作者今后探讨勘查区内乃至整个藏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构造演化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进而为准确地建立区内新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提供了初始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2.
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发现了多个以斑岩铜矿为主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这些矿床均形成于青藏高原板内隆升过程,主要成矿年龄为17~15 Ma,其矿床类型、矿床规模、成矿部位和成矿时代与作者10 a前的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突破板块碰撞造山和板块碰撞成矿模式,按大陆动力学和成矿动力学的新思路,认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特提斯开合转换、板块碰撞造陆之后的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下地壳层流、板内造山、地壳增厚、热隆伸展的动力改造成矿过程.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倡导创新科学思维、发展地质与成矿理论对于中国西部的找矿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藏南金-锑成矿带上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矿床,其矿床特征及成因等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李金高,2002;杨竹森,2006;张建芳,2010;朱黎宽,2011;王艺云,2012)。笔者在扎西康矿区长期进行野外地质研究工作,并结合前人资料,对扎西康矿床Ⅴ号矿体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扎西康矿床的认识,并对整个矿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藏南扎西康Sb-Pb-Zn-Ag矿床Sm-Nd、Rb-Sr成矿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田  丁帅  郑文宝  林彬  杨超 《矿床地质》2019,38(6):1336-1346
由于成矿作用的多期性与复杂性,如何精确获取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一直是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矿物提纯技术及分析测试手段不断完善,基于Sm-Nd及Rb-Sr体系测定热液矿物年龄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定年方法。通过测定西藏南部扎西康超大型Sb-Pb-Zn-Ag矿床中热液成因菱锰矿Sm-Nd与黄铁矿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菱锰矿和黄铁矿对应等时线年龄分别为(99.1±0.9)Ma和(98.0±1.8)Ma,记录了一次重要的热液成矿事件。此外,菱锰矿初始143Nd/144Nd值在0.512 301~0.512 849之间,经99 Ma球粒陨石CHUR计算出εNd值在-6.573 84~4.115 965之间,黄铁矿87Sr/86Sr值在0.714 021~0.719 708之间。这2种矿物均具有盆地流体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前人对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扎西康矿床主成矿期形成于印度板块向北偏移过程中产生的张性构造系中,矿床属于盆地构造环境控制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正>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构造带上扎西康-柯月矿集区发现的大型铅锌锑银矿床,其以构造背景特殊、矿物组合复杂、成矿元素多、资源储量大等特征备受众多地质学者的青睐(郑有业等,2012;王艺云等,2012)。虽然众多地质学者对其详细的S、Pb、H、O同位素、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米拉山地区位于世界三大斑岩铜矿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其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是东特提斯构造域中晚古生代以来具有独特演化历程的一个多岛弧碰撞造山带(潘桂棠,1997)。不同演化阶段所形成的"火山弧"、"弧内盆地"、"岩浆弧"等成矿构造在空间上叠置,构成了"重叠式"火山-岩浆弧(姚鹏,2002)。笔者从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出发,结合区域地球理化特征等分析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矿化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原生晕法在长期大量的勘探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能有效研究异常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剥蚀程度,推测隐伏矿体,评价深部潜力,进行找矿预测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实际勘查基础上,研究矿体的元素分带性特征,即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可为研究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围岩蚀变、成矿期次、矿床成因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本文通过采集扎西康矿区0号线剖面ZK006、ZK007、ZK009、ZK010等4个钻孔的岩石样品,选取Cu、Pb、Zn、W、Mo、Sb、Bi、Ga、Sn、In、Au、Ag等成矿元素进行分析,来研究该矿床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元素异常及原生晕集中分布在4400m以下,成矿物源不仅由周围地层提供,还可能来自于深部的隐伏岩体,成矿过程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暗示扎西康的工业矿体在深部还有继续下延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扎西康铅锌银矿床位于北喜马拉雅大陆边缘褶冲带内,是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中大型铅锌锑银共生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容矿岩石为含碳钙质板岩、钙质板岩和构造角砾岩,矿体严格受近SN向和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通过岩石物性分析,认为矿体具有中低电阻和中低极化的物性特征。在矿集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激发极化法试验,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初始模型,从地质背景、勘查模型角度分析,含矿走滑断裂的围岩具有中低极化率、断裂走向与极化率条带一致的特征;认为在中低极化率区域存在断裂,且断裂走向的垂直方向存在高极化、低电阻区,赋矿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邓军  张静  王庆飞 《岩石学报》2018,34(5):1229-1238
"973"项目"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实施3年多来,在成矿动力学背景、复合造山与复合成矿系统、大型矿集区的成矿深部驱动机制、成矿预测理论和勘查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工作完善了西南特提斯大地构造演化格架;构建了西南特提斯域岩浆时空序列;明确了复合成矿系统的理论概念,在西南特提斯成矿域内厘定出增生造山海底喷流型Cu-Pb-Zn-Ag、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碰撞造山盆地卤水-岩浆热液型Pb-Zn-Ag-Cu和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Au-Cu-Mo四类典型复合成矿系统;深入剖析了代表性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深部驱动机制;总结出典型矿床相应的最佳勘查技术集成,并在羊拉铜钼矿床(矽卡岩叠加型)、普朗铜矿床(俯冲型斑岩矿床)、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碰撞型斑岩矿床)等不同构造背景、多个构造单元、多种矿床类型勘查中予以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本专辑论文覆盖了上述各方面的研究进展,涵盖成矿动力学背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深部驱动机制等主题。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处于秦祁昆造山系和北羌塘—三江造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拼合部位,先后经历了基底形成、发展及原—古—新特提斯洋扩张消减、闭合碰撞的复合造山及高原隆升过程,并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中,在特定的时空域相伴发生不同的成矿作用并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矿床系列。本文根据青海省“358地质勘查工程”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最新矿产勘查成果,通过对已发现的137种矿产、895处矿床和4 597处矿(化)点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特征、成矿作用、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成矿规律的系统总结研究,运用陈毓川等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按照5个成矿系列序次(层次),划分出青海省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组14个、成矿系列46个,成矿亚系列76个和矿床式131个。最后提出了最具找矿前景的11个成矿系列组、25个成矿系列、44个成矿亚系列及其63个典型矿床式,并按成矿区带做了简要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