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临朐县山旺的镁铁质火山岩,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作者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了详细报道(王方正、金隆裕,1985)。本文仅利用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对火山岩中的大量斑晶和基质的主要矿物进行矿物化学方面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岩石演化及结晶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2.
当今岩石学已成为研究地球及其动力学的“探针”或“窗口”。岩石物理化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方向。它的主要任务是模拟自然界的温度、压力、化学条件,再造各种岩石形成的作用过程。岩石物理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方向。对岩石的形成过程的全面认识,不仅要从化学过程去了解,还必须从物理过程去探索。岩石物理学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今后的发展将是岩石物理化学与岩石物理学的交叉结合,特别是可供化学与物理过程同时进行实验研究的新的仪器的诞生,以及地球深部物质的化学与物理学实验研究的新突破,将可能导致岩石学理论,以至地球科学的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由周珣若、王方正编著的《岩石物理化学基础》试用教材于1983年由武汉地质学院出版。 全书共十二章,正文223页,共约34万字,插图262幅,收集参考文献137篇。1—4章着重介绍岩石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热力学数据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等;第5章氧逸度的估算及其应用,主要涉及成岩过程中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问题;6—10章主要讨论了相律和岩浆岩石学中相图的解释和运用,对一元、二元、三元系各类相图作了详尽的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4.
梁祥济 《地球学报》1992,13(1):85-95
近年来,作者对水热交代形成的岩石及其铁、金和银矿床进行了一系列的高温高压实验和相平衡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实验过程中交代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是应用经典和经验公式进行。对实验矿物稳定性和相关系,根据吉布斯f=C+2-P的相律公式,利用Schreine-makas方法作拓扑学图,从而获得了交代岩及其铁、金和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揭示了交代作用体系的一些热力学性质、特征和成岩成矿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变质相平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魏春景  周喜文 《地学前缘》2003,10(4):341-351
变质相平衡是变质岩石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即利用内洽性热力学数据库、THERMOCALC程序以及合理的矿物相活度模型定量计算模式体系中的岩石成因格子(P-T投影图)和有关的各种剖面图,如共生图解和针对特定岩石组分的p-T、p-x和T-x视剖面图等。尤其是在p-T视剖面图解上,可以定量计算矿物成分、矿物摩尔含量及岩石饱和水含量等值线,从而可以定量地阐述天然岩石在p-T-x空间内的相平衡关系、确定岩石形成的p-T条件和p-T-t轨迹。  相似文献   

6.
岩石物理化学是当代理论岩石学的理论基础,是化学热力学与岩石学(特别是岩浆岩与变质岩)有机结合的边缘性分支学科,是岩石学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学位课程。中国地质大学的周珣若、王方正编著的《岩石物理化学》一书已由河南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12月出版。这本书是在他们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可以说是他们智力劳动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24(4):323-323
实验岩石学研究岩石和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各种特征和变化,在模拟各种变质过程、地幔和地壳各层圈物质组成和相变、岩浆生成及岩浆演化规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岩石学与岩相学相结合构作了岩石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实验岩石学研究得出的成果、从实验中获得的思想成为理论岩石学的精髓。本书从介绍岩石物理化学知识和高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华麦饭石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REE地球化学、岩石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地学研究,为今后麦饭石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目的是使岩浆岩的岩石化学计算能与一般岩石学(矿物岩石学)互相密切结合,以促进岩石学的研究.结合的途径是通过岩石化学计算,得出一套判别数值,作出图解,其结果应可大致确定深成岩所属的族,且与岩矿鉴定的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就能大致地确定喷出岩所属的族.用这个方法,还可以从岩石化学角度,对岩浆分异系列和  相似文献   

10.
火成岩岩石成因研究包括确定岩石性质、源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源岩熔融过程和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同化混染作用、分异作用及流体对岩石的怍用等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以前多由实验岩石学来承担。近几年来,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包括浠土元素地球化学的进展,使火成岩成因研究工作大大推进了一步。稀土元素定量模式是稀土元素地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化学成份对宁镇地区的安基山石英闪长玢岩和石马岩体斑状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条件进行丁讨论,并结合野外及室内的岩石学工作和实验结果讨论了暗色造岩矿物对两个岩体形成条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利用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化学成分所确定的温度、压力、氧逸度和水逸度条件是基本正确的。黑云母和角闪石是花岗岩类岩石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暗色造岩矿物,它们的化学成分与岩浆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可以作为岩浆结晶时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剂。本文试图通过列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和石马岩体的黑云母及角闪石研究,探讨这两个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2.
岩石颗粒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颗粒度是岩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矿物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特征与岩石形成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岩石的结晶作用、重结晶作用、沉积作用乃至变形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一种标志。本文介绍了三种岩石颗粒度测量的方法:直线截距法、单位面积/颗粒数法和标准圆量板法。测量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三种方法之间存在系统的差别,其中单位面积/颗粒数法相对最好,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实际的颗粒大小。  相似文献   

13.
岩石(或造岩矿物)是否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化学平衡,这样的问题经常有人提出来。近年来,在岩石学和造岩矿物的研究方面,关于这一点已在不同条件下层开具体研究。火成岩和变质岩与它们的造岩矿物之间关系的概念已与前大不相同了。这是由于自1970年左右电子探针分析普遍使用以来,可对岩石矿物进行微区化学分析。同时利用X光或电子显微镜对造岩矿物微区组织的研究工作亦大大发展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摆在地质作工者面前的任务是,不仅要确定矿物和岩石的种类、分布和矿床的类型,而且要知道这些矿物、岩石和矿床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和怎样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查清形成它们的物理化学条件.相图是研究各种物理化学条件下矿物相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愈来愈多的矿物、岩石和矿床学家正在用这种方法研究岩石和矿床的形成条件. 构筑相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实验方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所需设备比较复杂,费用较高,控制条件要求严格,并且实验所需时间也  相似文献   

15.
邓亮鹏 《地质学报》2023,97(2):613-622
下地壳岩石的深熔作用不仅与麻粒岩和花岗岩的形成具有紧密关联,而且在某些构造环境下会对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对深熔岩石的变质P-T条件的准确估算及对其熔融机制的限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洽性热力学数据库、THERMOCALC/Perple_X等程序以及适当的固溶体活度模型,变质相平衡模拟已逐渐成为变质岩石学的常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推断天然岩石的矿物共生序列、估算岩石的变质P-T条件等。不仅如此,如果有适当的熔体活度模型,变质相平衡模拟还能估算深熔岩石的熔融温度、压力及熔体比例,以及限定其涉及的熔融反应,并计算熔体、转熔矿物及残余矿物的成分等。针对不同成分岩石,包括花岗质岩石、变泥质岩、变基性岩及橄榄岩在不同压力下产生的熔体,前人陆续提出了对应的活度模型,并且其有效性得到了相关实验数据的验证。随着近年来熔体活度模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变质相平衡模拟有望成为研究自然界深熔岩石的常规方法,为相关的麻粒岩和花岗岩成因研究、相关地球动力学演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充分展示、交流和总结中国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拟定于2015年6月23~29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及主办单位会议主题: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相似文献   

17.
矿物生长过程(或之后)捕获(或沿裂隙浸入)的成矿流体(或熔体)被圈闭在晶体缺陷、窝穴(或愈合裂隙)中与主矿物有相界的物质称为矿物中包裹体,其中的内含物随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出现的盐析物(固相)谓之子矿物。子矿物是在相对封闭体系中由流体或熔体直接生长的固相;在流体中生长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子矿物常呈自形晶;在熔体中生长时,首先沿包裹体腔壁析出与主矿物成分相同的子矿物;随后按吉布斯(Gibbs)相律演化(Романцев 1977)。可见,研究子矿物是了解成矿溶液(或熔体)特征的天然样品,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主要有石盐、钾盐等卤化物,其次有硫化  相似文献   

18.
《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 :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 ,探索自然奥秘 ,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 ,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 ,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岩石学报》主要报道有关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以及边缘交叉学科包括岩石地球化学、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前各种矿物组成换算法系统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换算方法。该法基于岩(矿)石化学成分与其所组成矿物成分之间的质量平衡原理,并考虑岩石学相平衡原理、矿物结构-晶体化学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适步迭代以逼近实际矿物组成及其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化学成分。本方法在思维上脱离了受“标准矿物”的限制,所计算结果基本上与实际岩(矿)石的矿物组成、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成分相吻合。其计算由计算机进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一、变质作用P—T—t轨迹基本概念传统的变质岩石学研究主要是将变质岩作为一种天然平衡体系,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组合的观察,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某些矿物和矿物组合代表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