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重的使命     
"古村落"的概念,我是在十年前才接触到的;十年的时间,"古村落"或为我生命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古村落,一个鲜活的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博物馆。透视一个古村落,可  相似文献   

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终于揭晓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极富民族特色,极具文物价值的古村落被冠以"中国景观村落"或"经典村落景观"的品牌。无疑,这道光环不仅有利于这些古村落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保护这些古村落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婷  万芊 《今日国土》2012,(5):6-14
三届中国景观村一落授牌颁证大会暨奋纷单位第"次全体奋六、·厂:;矛位第。合约单位江泽言向7个省的10个人邃衬落授萍颐证发展进程对古村落保护构成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是中国数十万个行政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果不是全社会关于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理念,我想古村落将面临的冲击和毁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古村落因其特有的文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岳阳市素有"民问故宫"之称的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古村落位于湖南省岳阳县青山环绕、溪水淙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网经过审核与投票我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诞生为摸清我国古村落遗存现状,让这些景观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中国国土经  相似文献   

7.
崔婷 《今日国土》2009,(11):1-1
古村落特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落是昔日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见证,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作为一种文化和自然遗产,古村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是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许多专家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9.
张红岩 《今日国土》2008,(10):39-42
本刊讯(张红岩)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08年年会,于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召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兼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柳忠勤致开幕词,著名中国文物学界泰斗、"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罗哲文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全国政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林业局、中国文物  相似文献   

10.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广大的山野乡村,在那些聚族而居的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常把那些地方称为古村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古村落”也形成了自己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性群体.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民族民情和经济基础条件下,开始着自己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显然,这些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古村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候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共同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时代的挑战、生存的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的作品”,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至今富有顽强的生命活力的文化景观,使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与共、协调发展。时值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组专家的文章。这些专家从各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视角,或以丰富翔实的社会素材、或以严谨缜密的学术观点、或以敏锐犀利的针砭,对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特别令本刊荣幸的是我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收到了国家文物与古建筑学方面的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来信,并欣然为中国景观村落题词。我们在情真意切的墨宝中感受到了一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对中国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炽热期待!本刊隆重首发罗老的信函和题词手迹,并将积极酝酿和筹备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1.
乡土培田     
伊瑜 《地图》2010,(1):106-111
<正>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  相似文献   

12.
继2002、200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已经是第三次为中国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组织举办研讨会了。不同的是,这次与会的嘉宾,不仅有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诸葛村等中国古村落保护较好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更加注重了国际化,这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与传播部、日本九州大学、德国援华规划专家等国际嘉宾的演讲,对于放在世界的视角,来探讨和推动中国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现编发一组与会专家关于中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客家历史的重要载体--客家古村落正在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风险问题,该文对其开展了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以进行数字化保护。通过分析客家古村落的建筑特点,首先对客家古村落中的建筑群整体布局展开研究,合理划分出单体古建筑;其次,将单体古建筑拆分成不同类型的子构件并研究各自建模规则,创建了面向客家古村落的建模体系与框架;最后采用CityEngine的规则建模技术为主,结合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对子构件进行三维精细建模,构建了基于模型库的客家古村落三维建模方法。并以白鹭古村为例,利用此方法完成了白鹭古村古建筑群的三维精细模型的展示,并开发出了白鹭古村三维仿真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三维建模效率,快速完成对客家古村落的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14.
(记者红岩) 11月9日至12日,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江西省婺源县隆重召开。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古村落”也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性的社会群体。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古村落也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条件、民族民情与不同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开始了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虽然,东  相似文献   

15.
黄檀硐村     
浙江省乐清市黄檀硐古村落座落于四周群山环抱之中,布局要素由寨门、村口、街巷网络、溪河沟渠、宗祠、庙宇、院落构成,形成了"两溪穿村,石桥横卧,巷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张红岩)4月11日上午,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兼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柳忠勤在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隆重举行的活动仪式上宣布:"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评审活动启动!"  相似文献   

17.
从理坑、汪口看婺源古村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之一的江西省婺源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由于地处山区,众多古村落较少受到战乱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侵害,保存较为完好,其中的理坑、汪口古村落的格局保  相似文献   

18.
黄檀硐古村落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布局要素由寨门、村口、街巷网络、溪河沟渠、宗祠、庙宇、院落构成,形成了"两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毗邻相接、寨门险要狭窄"的肌理形态。村落布局巧妙自然,高处俯瞰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地图》2011,(3):106-111
三个古村落遥相呼应,鸡犬相闻。三村之间由人称"福禄寿三星道"的长寿大道、祈福大道和丰禄大道三条麻石古道相互连接。这是一座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的古村群落,交错纵横的巷陌是历史的坐标,高大巍峨的牌坊是岁月的背影。  相似文献   

20.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