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山西省平定县下南茹紫砂陶土矿的赋矿层位、地层特征和矿床成因,以及矿体规模、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物理化学性能,对矿石的工业应用性能及产品开发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同类矿床勘查及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王世明 《湖南地质》1995,14(4):243-245,249
衡山紫砂陶土矿位于浏阳-衡东北东向断裂隆起带南西端,含矿层为中侏罗统跃龙组上部,属一近南北轴向冷水冲向斜的两翼,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化学成分Al2O3、Fe2O3含量较高,矿石可塑性好,干燥与烧成收缩较小,可单独成坯,适合开发紫砂陶,日用陶,化工陶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3.
马龙县平海子磷矿其工业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三段第一层(∈_1y~(3-1)),该磷矿层层位稳定,矿体沿走向、倾向连续性较好,矿区地表矿石以Ⅰ~Ⅱ级品为主,深部矿石以Ⅲ级品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磷块岩矿床,其特征的含矿层位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赵青友  陆益成 《江苏地质》2013,37(2):327-332
通过对江苏宜兴黄龙山陶土矿外围普查工作,分析了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黄龙山矿区外围甲泥(陶土矿)、紫砂泥矿矿床系三角洲-滨海相沉积型黏土矿床,属地层、构造及蚀变优化复合控矿,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晓店陶瓷矿床位于郯庐断裂带内,并分为瓷石,陶土和陶瓷土三大类型,其中瓷石矿产于下白垩统青山组火山岩中,陶土矿产于上白垩统王氏组中,瓷土矿产于上新统宿迁组中。测试结果表明,该陶瓷矿是较理想的建筑陶瓷原料,并可望成为江苏新的陶瓷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省永安市佛仔岬钠长石矿床的野外勘查,查明钠长石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成群分布于鸡公岩复式岩体中,且多发育带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钠长石矿石、石英钠长石矿石、石英钾钠长石矿石三种类型。显微镜下发现钠长石中保留环带结构假象、残留辉绿结构以及残留辉石矿物等现象,显示矿区经历广泛而强烈的钠交代作用。研究表明钠交代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酸性岩浆环境中的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陶土粉作为填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和塑料工业中,但效果较差,探讨了陶土表面改性条件,使普通陶土转变成活性陶土。并借助于物理化学、X-射线衍射、差热、红外吸收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活性陶土的特性与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活性陶土用作橡胶填料,不仅可以取代部分白炭黑,增加充填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制品的性能,具有比较好的补强效果,是一种成本低而性能较好的功能性填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一带膨润土矿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龙江组的岩屑晶屑凝灰岩及角砾岩中.矿体分为东西两部分,根据埋藏深度和成矿条件,东部矿体分为4层,西部矿体分为3层.通过对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析,确定了该区膨润土矿石类型属钙基、蒙脱石型,并初步确定矿体的成因类型为火山碎屑蚀变型.  相似文献   

9.
二门大理石矿床位于鄂尔多斯拗陷区和汾渭地堑断陷区之间,属于韩城-永寿隆起区。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崮山组。通过对该矿床进行的1:2000地质勘查和综合研究,按岩石颜色、花纹、结构构造等将矿体划分为9个矿层,矿石划分为三大类型10个品种;分析了矿石的岩石化学成分,进行了抗压,抗折等一系列物理性能实验;探讨了矿床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据悉,最近在奉新—高安地区找到一个大型含锂瓷石矿,初步查明5条矿体,预算储量共获D E级1317万吨,矿石质量达到高档陶瓷1级品要求,锂含量超过工业的品位,可作稀有金属及瓷石详查基地。  相似文献   

11.
文中阐述了故县石英岩矿化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矿体规模及矿化地质特征。测定了矿石的显微地质特征和矿石品级及化学成分.其质量已达到国标规定的Ⅲ~Ⅳ级品指标.可以用于玻璃、陶瓷、建材、冶金、化工及磨料等工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预测江苏西南地区的潜在陶土矿产资料储量,指出泥盆系茅山群上段、五通组至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及和州组各个层位都产陶土矿。矿体存于各岩性段或半韵律层的偏上部,为粉砂质粘土岩,并分出四个主要含矿层,即五通组一段上部、二段上部、三段上部和高骊山组。同时以五通组二段底面为界:以下层位主要赋存白泥陶土,以上层位主要赋存甲泥陶土。叙述了主要含矿层、矿体及矿石特征。最后还讨论了其成因(沉积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赋矿岩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论羊拉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将羊拉铜矿床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分出9种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大理岩型、砂板岩型、角岩型、凝灰质流纹岩型、玄武岩-辉绿岩型、花岗质碎裂岩-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绢英岩型。矽卡岩型矿石是构成矿体的最主要矿石类型,但在不同矿段可由碳酸盐岩(里农)和凝灰质火山岩(贝吾)两种原岩形成。矿体在赋矿岩系中有3种产出形态:顺层呈层状.似层状;沿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面呈透镜状;贯穿岩体和沉积岩呈大脉状。它们均与后期构造密切相关,矿体无确定的顶、底板岩石,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矿床相对赋矿岩系显示出明显的后成性,属于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与古生代混杂岩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粤西大降坪硫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家永  张乾  张宝贵 《矿床地质》1994,13(3):231-241
大降坪矿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矿石类型,Ⅲ号矿体条带状矿石是同生热水沉积作用形成;Ⅳ号矿体块状矿石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两者在微量元素、硫、铅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性质方面各具特征。通过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一典型的同生热水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湖北鹤峰县杨家坪滑石矿位于走马—东山峰背斜南西段之南东翼,是新发现的具有中型规模的滑石矿矿床。通过对滑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矿体赋矿层位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三段中上部,分为黑滑石、白滑石两层矿,两者上下相距7~10 m,均呈似层状大致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沉积特征的鲕粒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滑石、片状滑石,黑滑石矿工业类型为白云石—滑石型,白滑石矿不具备工业价值。矿体特征、矿石成分、矿石结构特征以及稀土配分模式等共同表明,矿石为同生海相沉积成因,而矿石的片理化构造显示矿床叠加有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滑石矿床。研究成果可为走马—东山峰背斜一带滑石矿进一步找矿和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永丰县长田坑滑石矿床产于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第四段滑石(泥)岩夹灰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根据风化程度矿体分为风化矿体、半风化矿体与原生矿体三种类型,矿石矿物组成以滑石为主,次为蒙脱石、高岭石、石英及少量氧化铁、方解石、绢云母、白云石等。按照矿石自然类型和工艺性能,将矿石划分为原生滑石矿石、风化残余滑石矿石。原生滑石矿石以显微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风化残余滑石矿多为土状、多孔状构造。矿床类型为残积型、沉积和残积过渡型、沉积型。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第四段、第五段局部及其风化带为其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划分矿石类型是正确连接矿体和探讨成因的基础。小热泉子铜矿床原生硫化物矿石类型复杂,主要有纹层状和碎屑状闪锌矿矿石,稀疏浸染状黄铜矿矿石,石英脉型铜矿石,硅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岩型铜锌矿石和具塑性流变构造的次块一块状黄铜矿矿石等。反映该矿成矿作用复杂,先后经历了喷流沉积一成岩成矿期,混合热液叠加期(分为石英硫化物、绿泥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硫化物3个阶段),构造改造富集期和风化淋滤富集等成矿作用。主要成矿期为热液期,所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隐伏似层状及鞍状矿体在空间上呈“立交桥式”展布。  相似文献   

18.
李建红  罗毅  王明太  孙志富  周青生 《铀矿地质》2001,17(3):168-173,149
本文从矿床的地质评价入手,对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矿床溶浸天然地质条件研究;通过对低品位、大块度的铀矿石进行柱浸工艺试验,获得了一系列溶浸工艺参数;归纳分析出高昔、牛尾岭矿床的矿石灰第2类有利溶浸类型;提出常规采治法、原地破碎浸出和堆浸相结合的采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邯邢地区符山铁矿床矿体赋存层位、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矿石的物质组成、类型及结构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灰岩与闪长岩的接触带上,矿石类型主要是磁铁矿矿石,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铁矿床,与岩浆热液活动和钠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林国珍 《福建地质》2002,21(3):130-136
福建福安上后洋叶蜡石矿呈似层状,赋存于晚侏罗世南园组中部火碎屑岩中,共发现有4个矿体,矿石可分为2种类型。即石英叶蜡石型和伊利石质叶蜡石型,以石英叶蜡石型为主,矿体明显受地层岩性控制,属火山热液顺层交代蚀变的似层状叶蜡石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