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正城市立交桥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重要的交通节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立交建设发展迅速。郑州市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连续建成了京广快速路、三环快速路、陇海快速路与农业快速路等一大批项目,后期还要兴建多条高架快速路。立交匝道一般由两条车道或者一条车道外加一条停车带组成,立交的匝道照明成为了立交照明设计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是丝绸之路文明演变的聚焦和投影,研究历史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是理解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的有效视角,对解释丝绸之路沿线人地关系规律具有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兰州市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典型城市,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对历史时期兰州城市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丝...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地面交通拥堵情况非常严重。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畅通郑州"工程"大井字+环形"高架快速路逐渐建设。郑州市"大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中,京广快速路、中州大道为井字两竖,陇海路高架、农业路高架为井字两横,西三环、南三环、北三环和东边的107辅道高架(未来的东三环)则构成一个大环形。本文以农业路快速化工程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农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规划概况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是市区东西向城市快速路,是郑州市"环+井"型快速路网的重要"一横",该项目西起高新区雄鹰东路,东至郑东新区金源东街,横穿郑州市主城区,在东西两端和西三环、中州大道两条快速路相交,中部和京广快速路相交并在3条快速路相交处设互通立交。工程位置示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结合《畅通郑州白皮书》以及郑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布局构想,未来中心城区将形成"井字+环形"快速通道系统布局。"环形"即三环快速路,由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和中州大道合围。三环的建成将实现市区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接驳和转换,可有效缓解主城区道路拥堵状况,提高郑州市区向外辐射的交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工程概况郑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规划为"井字形+环形"的路网模式,农业路为郑州市中心城区的两横之一,是郑州市北部区域最重要的东西向交通通道之一。同时,作为郑州市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路(西三环-中州大道)的快速化也迫在眉睫。其中,西三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km/h,采用快速路高架+地面辅道主干路的建设型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4,(9):60-61
新开铺污水处理厂项目 所属地区:湖南 所属行业:环保水务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简介:新开铺污水处理厂(一期)拟建于新开铺渔场,市三水厂上游。汇水范围南起黑石铺、三环线,北  相似文献   

8.
正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是一条东西向快速路。其采用全程高架形式,全长13.4km,沿线设计3个互通立交,分别与西三环、沙口路、中州大道互通。弹性砼应用于中州大道(高架桥)拼宽桥和农业路(地面跨河桥)金江桥拼宽。中州大道现状高架两侧拼宽,东幅共3联11孔,桥孔布置: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马明国  王雪梅  李新 《冰川冻土》2002,24(5):652-658
建立青藏铁路沿线地理信息系统(GIS), 不仅可直接服务于青藏铁路建设工程, 也可为铁路沿线的环境保护以及建成后的铁路运营管理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信息系统数据库具有数据量大, 数据项目众多, 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等特点. 该数据库设计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新技术的运用: 应用实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数据库; 数据仓库的概念和技术在数据库集成中的应用; 面向对象技术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元数据实现数据资源的快速检索. 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项目设计、数据概念化设计、数据详细设计和数据的集成设计.  相似文献   

10.
紧扣福州"东扩南进、沿江面海"城市发展战略所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2011~2014年开展了闽江口地区地质环境调查(福州城市地质调查)。通过开展全域不同比例尺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及地铁沿线、应急水源地等11个专题调查,建立了福州市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总结福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意义,梳理主要成果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查阅便利,在全省城市地质调查的成果应用、拓展服务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09,(10):46-46
日前,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地温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基本完工。 该项目是国家气象局为了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温度变化的监测,以进一步提高青藏铁路沿线运输保障的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预报、预警青藏铁路冻土带地温变化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青藏铁路有关单位和交通部。  相似文献   

12.
为国家特大型能源运输管线安全提供科技支撑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经过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与工程沿线各有关项目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专家们认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总体布局合理,工程沿线土地适宜性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3.
整顿矿业秩序促进地质环境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在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工作中,突出重要交通沿线、海岸线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规范管理,促进了地质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分析了维护良好地质环境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岩溶塌陷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已对城市重大工程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岩溶水动力条件是岩溶塌陷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徐州地铁沿线岩溶塌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ArcGIS中的Model Builder工具建立了岩溶塌陷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地铁沿线划分了4个不同的危险等级,预测了岩溶水水源地现状开采和增加开采条件下地铁沿线岩溶塌陷稳定。结果显示: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岩溶塌陷不稳定面积增大,彭城广场站-徐州火车站由较不稳定等级变为不稳定分区,不合理岩溶水开采将增大不稳定性,对岩溶水源地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城市轨道沿线是发挥城市集聚功能、展现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地区。本文对长春市老城区轨道交通3、4号线交通站点周边的空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营造公共空间、改善交通衔接、搭建步行空间、强化标识系统与改造站点设施5个方面的空间解决策略,以期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心交通繁忙地带的老旧地下管道改造历来都是摆在管网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改造对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领域高新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本文通过介绍CIPP翻转内衬技术在北京西三环高压燃气管线改造中的工程运用,尝试为之后城市燃气乃至上、下水管道的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2005-2007年期间,先后3次对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考察,开展了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在各类融区、季节冻土和水系等分隔作用下呈片状或岛状分布,沿线岛状、稀疏岛状及零星岛状占多年冻土区段的40%左右;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随着气候的转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退化.地形地貌单元、植被分布、地表水分条件的变化等局部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地下冰的赋存产生重要的影响,管道沿线大约分布有50 km左右的沼泽湿地,其表层为腐殖质土及泥炭层,泥炭层下面分布着含土冰层或地下冰,是管道沿线最差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由于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水系发育多,冻胀丘、冰椎和冰幔等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科学考察的成果为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管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以及后期的长期检测系统设置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为即将开工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海轮 《安徽地质》2021,31(2):147-150,155
宣泾高速详勘工作涉及的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岩溶作用,因此详细查明沿线可溶岩发育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沿线岩溶发育地质地貌类型及岩性特征,划分了不同地貌类型,介绍了沿线区域地质情况.结合野外的大量钻探工作,划分了不同地质岩组的岩溶发育程度.通过现场物探成果资料解译结合钻探相互论证,为整个岩溶发育区域的空间判断提供了依据,为后续施工指导提供了较好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南部线性工程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南部工程项目种类多,大面积的占地会对项目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川藏线雅安至昌都沿线植被情况为例,通过现场资料以及遥感解译等手段对研究范围内的植被情况进行初步调研,得到了沿线植被种类以及分布情况,进一步的评价了植被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雅安至昌都段工程对植被的破坏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尺度归并和笛卡儿变换思想考察中国城市的宏观分布规律,发现中国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和规模尺度上具有双重对称性: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呈现双侧对称特征;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广州沿线为轴,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形成双侧对称局势。中国城市的宏观对称性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式有关,海陆差异、地表形态和水系构成是影响城市对称格局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对称分布属于广义的形态发育问题,对称形成的内在机制可能在于人类空间行为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