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矿工程》创刊30年来,为我国钻探、坑探和勘机等技术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藉此回顾与展望探矿工程发展之机,就发展岩土加固技术及工程的问题谈些情况和看法、以供探讨。岩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岩土加固技术是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一项专门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采掘、铁道公路、水电堤坝、地下工程及地表建筑基础等岩土工程。近代,随着大型隧硐、高层建筑的兴起,加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动压注浆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京500kV大胜关长江大跨越送电线工程,其跨越塔高约257m,距跨越塔500m处有耐张塔。南岸跨越塔和耐张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由我公司承建施工。钻孔设备使用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研制的GJD-1500型工程钻机。1990年9月开始试桩工艺,1991年2月正式施工,4月份施工结束。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11,(3):53-53
为做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井事故预防工作,提高事故处理技术水平,2011年3月14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工程中心在成都组织召开了"钻井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问题专家咨询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出席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WFSD工程中心副主任胡时友主持会议。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甘行平 《探矿工程》2003,30(1):11-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以下简称“勘探所”)成立于 1 957年 ,是我国第一个探矿工程 应用技术研究所 ,也是我国从事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应用技术研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究所。 2 0 0 2年 1 2月 3日在建所 45周年学术报告会上 ,李世忠教授作了题为《人才、成才与成果》的学术报告 ;耿瑞伦教授 主要从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施工、创新和探矿工程技术现状与对策等方面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王达副局长代刘广志院士宣讲了题为《探矿工程 53年来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是地质矿产勘查、工程勘察工作直接取得地下实物资料的唯一方法,是施工各种工程基础、各种隧涵洞、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治理等工程的重要方法,同时钻孔(井)、坑道为获取地质信息、观测深部地壳、开采(固、液、气体)矿产提供通道。我国探矿工程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991年地矿部系统探矿工程生产、技术管理的进展情况,指出了1992年改革开拓,振兴探矿工程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由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联合举办的“刘广志院士八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六年座谈会” ,于 2 0 0 3年 3月 1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工程院 ,国家专利局 ,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力资源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 ,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 ,吉林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现场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论述了地下竖向S型隧硐施工测量整体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并且推导了这种特殊工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微机在探矿工程中应用”的情报调研。这次调研走访了七个省(市)20多个单位,函调了3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地质、冶金、煤炭、建材、核工业部等系统。总的来说,微型计算机在探矿方面的应用都刚开始起步,地矿部还略为领先。目前,我部系统勘探技术研究所、武汉地院探工系、探矿工艺研究所都建立了微机室,可直接为探矿工程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地矿部系统除各高等院校和部直属研究所外,已有19个省局的探矿部门拥有微机,其中广东、湖南、河南、云南等省分别为JB-3000、IBM-pc、长城052  相似文献   

10.
DLSAS液体磺化沥青是地矿部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井壁稳定剂。它具有防塌、防卡、降失水和提高润滑等功能,在我队施工水敏性强、泥岩较多的深孔中,使用磺化沥青泥浆护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在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的指导与配合下,我队于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探矿工程所占人员最多,投资最大,施工时间最长。探矿工程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组织管理工作,即采用先进的探矿技术和不断完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与回顾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创于1957年,是我国第一所探矿工程专业性应用技术研究所,到1982年底已有二十五年历史。在这二十五年里,经过了不少变迁与曲折道路,但是这个研究所,沐浴着党的阳光,在部和各级领导关怀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前进,为地质找矿事业和探矿工程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07,34(11):61-61
“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10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探矿工程》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行平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处毛东林,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任子翔,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等数十家单位协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术交流年会"于2011年10月9~12日在广西南宁市成功举办。开幕式由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张金昌主持,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某人防坑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实际工程应用,结合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比较,研究融合了钢模台车、承重脚手架、钢桁架和定型钢模等施工方法,形成硐室大跨度钢桁架模板施工技术。对该系统在地下硐室中的施工做了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重点介绍了工艺原理、模架设计及受力分析、工程应用等。该施工方法能够提高工效,节省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探矿工程》与时代同行,见证了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推动了钻探、坑探(掘进)、钻掘设备的技术进步,交流了岩土钻掘工程的施工经验。50年来,虽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几度更名,但几代探工志士仁人锲而不合,共同谱写下了这部记载着探矿工程50年发展历史的巨著。五十年风云际会,五十年沧海桑田。今天,一些《探矿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回顾这50年曲折而辉煌的刊史,抒发对这本杂志深深的情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一九八四年,各地以整党为动力,认真地贯彻了全国地质局长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及关于全面完成一九八四年探矿工程任务的意见,工作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探矿工作连续呈现好形势。  相似文献   

20.
董欣 《探矿工程》1987,(5):61-63
一、概述GJD-1500型钻机是动力头式回转、冲击反循环钻机。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地矿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研制。1983年初,国家经委和地矿部下达研制任务。研制组提交设计方案后,在1983年9月和1984年2月,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和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主持,召开了两次地矿部内外十多个单位参加的方案审定会,并通过方案审定会纪要。1985年7月试制出样机、钻具和配套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1985年11月—1986年1月,广东省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队,在广东省番禺县珠江下游洛溪大桥五号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