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约200个样品的矿物,着重分析重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形态特征等,把珠江口重矿物的平面分布划为五个重矿物区。指出珠江口为现代陆源物质充填的河口湾,沉积环境控制了重矿物的特征、分布及分区,重矿物沉积过程的规律性,可供寻找地质时期和现代的浅海(古滨海)砂矿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南海西部海域的物源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对中段的物源有较大的争议。通常认为中部没有大河注入,其物源主要来自其南北的湄公河和红河。笔者通过对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系统取样及碎屑矿物分析鉴定认为,碎屑矿物主要分布于南部陆架区和中部陆坡区域。根据因子分析,南海西部碎屑矿物可以明显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区。南区陆架碎屑矿物主要由重矿物金红石、锐钛矿、白钛矿、锆石、透闪石、十字石及轻矿物石英、长石等组成,原岩应以岩浆岩类为主,包括部分变质岩;中区陆坡以十字石、透闪石、电气石、褐铁矿及黑云母、白云母为主,原岩可能主要为变质岩类;北区陆坡碎屑矿物少,组合特征不明显。各区不仅组合特征明显不同,且各区分界明显,表明其物质来源明显不同,南区物源主要来自红河和加里曼丹岛;中部海域的碎屑矿物组合与中南半岛大量出露的变质岩基本吻合,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中南半岛,而不是来自其南北的湄公河和红河。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黄海中北部和渤海东部的2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轻矿物含量、分布特征和矿物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对其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轻矿物组成主要是现代黄河物质与海区周边近源物质相互叠加的结果,黄、渤海潮流系统对轻矿物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现代黄河物质主要分布于渤海南部、环山东半岛泥质区、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以高含量的云母为典型特征。辽东半岛东南侧近海一带的高成熟度细砂质沉积则可能为全新世海侵所形成的残留沉积。钾长石是近源花岗岩等酸性岩浆岩的敏感指标。云母分异指数可用来指示云母类矿物的搬运路径,表征云母类矿物之间的水动力分异程度。以云母为示踪剂,本文揭示了两条黄河悬浮物质的运移路径:大多数云母主要沿山东半岛北侧,绕经成山角,向南黄海输送;另有少部分在北黄海西部冷涡环流的驱动下,从山东半岛北侧近海向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搬运,然后再沿黄海暖流的路径向渤海东部输送。 相似文献
7.
摘 要: 对东海沿岸陆架CJ08-630、CJ08-923、CJ08-1185三个柱状岩心56个重矿物样品63-125μm粒级重矿物的研究表明,重矿物种类有56种,最高含量可达53.1%;平均含量较低,为8.5%,;矿物组成以闪石类、帘石类、辉石类、片状矿物、自生黄铁矿及金属矿物磁铁矿、褐铁矿等等为主。重矿物来源复杂多样,包括陆源、火山、自生等各种来源的矿物。其中沿岸河流输入物是主要陆源矿物来源;此外还有沿岸和岛屿等的剥蚀物、冲刷物。沉积环境是影响重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东海陆架区的沉积物物源及水动力环境,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区共鉴定出49种重矿物、8种轻矿物。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结合矿物形态特征,将东海陆架区划分为三个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外陆架矿物区及虎皮礁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动力分选是影响碎屑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物质来源相对单一,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长江物质,闽浙沿岸近岸河流的输入,人类活动也对该区的矿物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陆架矿物区,重矿物分布的主控因素是长期的分选作用,主要是长江物质经后期改造形成,现代长江物质可从内陆架中北部扩散至124.5°E左右,此外外陆架东南部地形的变化也对碎屑矿物的分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虎皮礁矿物区,有来自黄河、长江、火山物质的多重影响,且水动力环境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9.
对东海沿岸陆架CJ08-630,CJ08-923,CJ08-1185三个柱状岩心56个重矿物样品63~125 μm粒级重矿物的研究表明,重矿物种类有56种,最高含量可达53.1%;平均含量较低,为8.5%,;矿物组成以闪石类、帘石类、辉石类、片状矿物、自生黄铁矿及金属矿物磁铁矿、褐铁矿等等为主.重矿物来源复杂多样,包括陆源、火山、自生等各种来源的矿物.其中沿岸河流输入物是主要陆源矿物来源;此外还有沿岸和岛屿等的剥蚀物、冲刷物.沉积环境是影响重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江汉平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对三峡贯通的指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汉平原是长江穿过三峡区的第一个大型卸载盆地, 其沉积物必然反映长江流经的物源区的物源特征.通过对盆地中心周老孔第四纪岩心的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含量变化、ATi、GZi、ZTR指数和重矿物组合分析, 发现从钻孔岩心深度110m开始向上, 水动力条件加强, 沉积速率加快, 重矿物的数量特征发生明显突变, 特征矿物的组合与现代长江相同.表明在周老孔岩心深度110m (古地磁年龄1.1Ma左右) 位置处, 长江三峡开始贯通, 江汉平原开始接纳长江带来的三峡上游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海洋碎屑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是海底沉积动力环境的直接体现,是用来研究海洋动力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陆架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对于研究沿岸和水柱底边界层现今海洋动力环境可起到重要作用。该项研究通过调查遍布泰国湾至湄公河口海底表层沉积物陆源碎屑的粒度分布特征,以期获得影响现今特定海域沉积作用的海洋动力环境过程。粒度分析的结果显示,泰国湾表层沉积物的陆源碎屑以细砂-细粉砂为主,分选总体较差,频率分布以正偏为主。其中,细砂-极细砂组分主要分布在曼谷湾和柬埔寨沿岸。湄公河岸外沉积物为细砂,且分选比泰国湾区域的沉积物要好。这些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具有良好的环境变化指示作用。湄公河岸外分选较好、近于正态分布的中砂沉积物指示了波浪作用下的沉积环境。曼谷湾和柬埔寨沿岸分选较差的中砂-细砂粗粒沉积物反映了潮汐和波浪的共同作用;泰国湾东西沿岸区域分选中等、呈正偏态的极细砂-中粉砂沉积物体现了潮汐的控制作用;而泰国湾中部分选较差的沉积物则指示了表层洋流作用。研究表明,泰国湾和湄公河岸外表层沉积物陆源碎屑的粒度分布特征可用于区分不同海洋动力因素的控制作用,揭示出泰国湾的沉积动力环境主要受潮汐、波浪和洋流的共同影响,湄公河岸外的沉积动力环境主要受波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特征及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比分析台湾海峡及周边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特征,讨论长江、福建和台湾河流对海峡黏土矿物的贡献程度。福建河流(闽江)的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40%),其次是伊利石(30%)和绿泥石,不含蒙脱石;长江和浙闽泥质区的黏土矿物特征是伊利石含量最高(61%~66%),其次是绿泥石(16%~17%)和高岭石(10%~13%),少量蒙脱石(6%~9%)。台湾河流(浊水溪)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70%)和绿泥石,不含高岭石和蒙脱石为特征。台湾海峡高岭石含量由西向东明显减少,说明高岭石主要来自福建的河流。〖JP2〗台湾海峡50 m等深线以东区域的黏土矿物具有高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低的蒙脱石和高岭石含量,且伊利石的化学指数和结晶度值都明显低于长江和福建的河流,反映台湾河流的物质来源。在台湾暖流作用下,台湾河流为台湾海峡中北部提供了大量的伊利石和绿泥石。福建近海的黏土矿物主要是由福建河流提供的,但在平潭岛周边海域的黏土矿物可能有长江物质的混合。〖JP〗 相似文献
15.
选取长江下游世业洲的第四纪钻孔资料,研究了重矿物的垂向分布特征,以此探讨长江镇江段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类型以及物源演变。结果显示,该区自中更新世开始接受沉积,依次形成河床相、边滩相、漫滩相、河口三角洲相。重矿物自下而上分为2个组合段,分别对应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地层以角闪石、蓝晶石、石榴石等作为特征矿物,且不稳定矿物含量高于稳定矿物,表明沉积物以近源居多;全新世特征矿物为辉石和钛铁矿,稳定矿物含量高于不稳定矿物,重矿物种类与现代长江中上游类似,表明此阶段沉积物以远源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汉平原主要河流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特征矿物以及能够反映沉积物稳定状况、物源及成熟度的重矿物特征指数(ATi,GZi和ZTR)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江汉平原范围内,长江和汉江及其长江主要支流的沉积物中重矿物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江的重矿物组合模型为: 锆石+绿帘石+辉石+绿泥石+金属矿物,特征矿物是锆石和辉石; 汉江的重矿物组合模型为: 绿帘石+角闪石+石榴石+绿泥石+金属矿物,特征矿物是角闪石、石榴石; 另外,清江、漳河、沮水和玛瑙河的重矿物组合及特征矿物也都完全不同。而且各水系的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与其源区的岩性分布显示出极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江汉平原利用重矿物特征及组合模型来进行物源示踪的方法开展水系演化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18.
贵州剑河圭深铀矿床位于南明向斜东南翼,含矿岩系为老堡组和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围岩为老堡组硅质岩。为了探究该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和碳质页岩的Zr/Hf和Y/Ho值变化较大,且具有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受大陆风化和海水作用共同控制;硅质岩和碳质页岩都具有较低的Th/U值(最大值为0.25)、较高的δU值(最小值为1.84)和V/(V+Ni)值(最小值为0.87),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具有Ce负异常,指示圭深铀矿床形成于缺氧还原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村港位于海南省陵水县东南部, 面向南海, 是海南岛不可多得的天然避风港, 同时新村港是一个为潮汐所控制的近封闭状的天然潟湖。 本文在海南陵水新村港采集33个表层沉积物, 同时, 在各站位使用多参数水质仪(YSI)测量了水层的水温、pH值数据, 通过对海南陵水新村港的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和无机碳数据分析, 研究了该地区表层沉积物无机碳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结果表明, 新村港的平均粒径是在0.8~7.9ø之间波动, 平均值为4.4ø, 湾内粒径较细并向岸边逐渐变粗; 分选系数是在1.1~2.5之间波动, 平均值为1.8, 分选较差。同时研究表明温度、pH值以及人类活动都对新村港的无机碳含量产生影响。新村港的无机碳含量具有北部高、西部低, 湾内高、口门低的特点。其高值区出现在湾内以北的水域, 最大值可达10.6 %, 并随着离口门距离的减小而逐渐降低; 低值区出现在研究区的西部及其南部, 梯度变化较小。其最大值十分接近于珊瑚礁的碳酸钙的无机碳含量(12 % ), 说明在湾内表层沉积物中珊瑚礁碎屑是主要成分, 主要来自附近的珊瑚礁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