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渭南通往大荔的公路旁,有一座九级砖塔。塔身底宽六米,高约二十余米。塔底南面正门砖制门额上端书“镇风宝塔”四个大字。大字两旁有两行小字。东边是:“维大明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忽大震地裂摇倒舍利宝塔壹所”。西边是“后至嘉靖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吉重修”。塔的二层上镶有一块石碑。题目是:“大明国陕西西安府渭南县来化里来化镇庆安寺重修屋塔记”,落款是:“嘉靖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吉旦”。内中写道:“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三更三点地大振焉”。  相似文献   

2.
雷州半岛地裂与地震活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运恒 《华南地震》1989,9(3):50-55
本文叙述了该区17年来出现的地裂现象和特征及地震活动情况。从地裂发生与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空间分布以及地裂与地震孕育的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对地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认为,雷州半岛地裂与地震活动无关,不属构造成因地裂,而是干旱、暴风雨、滑坡等营力引起的。但雷州半岛大面积分布玄武岩风化壳,其土力学性质可以形成相当规模的干裂而破坏和影响建筑物,因此,在工程建设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3.
在对西安地裂进行了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各种不同的地裂灾害进行了归纳分类,並对其各自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各类地裂在中国的宏观分布及地裂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汾渭盆地的地裂分布。提出了在地裂的研究中,理论上要认识在多因迭加下浅部地层的非均匀、软弱、多相介质中断裂的失稳、扩展及终止的规律;应用上要解决各类建筑的防裂减灾技术问题,並能服务于环境、资源保护和城市规划,同时,还可以为地震预报、开发地热等工作提供某些基础资料。地裂学就是旨在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将作为地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国际减灾十年”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邯郸市地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地裂由三个地裂带组成,呈北北东走向。1968年地裂急剧发展,1978年以后,邯郸市多处新建筑又受到地裂破坏,造成地面、房屋、管道、围墙破裂。地裂缝表现为张性,裂缝两侧伴随重直位置,个别点有顺扭现象。根据对邯郸市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邯郸断裂全新世活动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邯郸地裂特征与因地下水下降漏斗形成的地裂不同,邯郸地裂的形成是邯郸断裂现今活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薛店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荣县薛店村地裂缝出现于1983年7月29日10时左右。裂缝总体走向北东,总长约1400米(图1),裂缝通常为一条,个别地段为两条或三条,间隔5—6米,一般宽为1米,局部段落陷为深坑。裂缝穿过果园、村庄,使道路、院墙、房屋裂缝或倒塌,有67户受灾,破坏房屋220余间(见封二、封底)。地裂发生前因暴雨薛店村内积水达1米多深,众多院落进水,供销社一带洪水漫入房内。地裂后约半小时,洪水主要沿裂缝泄完,从而又减轻了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 类似薛店村的地裂缝,在万荣县多次出现,群众称为“流海缝”,是指水可经  相似文献   

6.
据当地人反映,海南岛通什自治州北西约12公里,报隆村附近的龙岭山上,1924年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地裂(地裂后该山又得名土裂岭),在当地影响较大,一些人认为这次地裂可能和地震有关,为此笔者趁今年在海南工作之际考察了龙岭山地裂,进行了访问调查,证实该地裂不是地震引起,而是由滑坡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山西峨嵋台地万荣城区一带的挤压型地裂,发现其呈北西-南东的条带状,1985年发生,至今仍在发展。地裂带上墙砖、水泥地砖拱曲翘起,水泥地面条带状拱曲,土体发育呈波浪条带状垅岗;墙体开裂,墙体裂缝中间宽上下两头细,地裂带上X型破裂发育。分析了万荣城区一带地裂的特征,讨论了万荣挤压型地裂的力学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8.
太原盆地的地裂及其灾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原盆地的地裂于1976年出现,至今仍在活动。地震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边界断裂附近下降盘一侧的榆次至祁县一带,地裂带断续延伸达50km,其次是分布于盆地西侧汾阳县杏花村一带山前断裂附近。地裂带空间位置和地震的运动受活动控制,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强降雨过程又影响地裂发生的时间、地段和发育程度。太原盆地地裂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耿大玉 《内陆地震》1991,5(4):305-316
给出了西安地裂的构造模型,并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地裂的形成与扩展过程,准定量地比较了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以及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裂位移在地裂总位移中所占的比例。提出了构造对地裂发育不但有静态控制作用而且有动态控制作用。认为西安地裂是构造地裂,而西安地裂的致灾作用主要是由过量抽取地下承压水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景北科 《地震》1995,(2):161-165
西影井水位自1974-1978年三次井溢后,1989年9月以来又出现了一次大起大落的特异变化。很多学者都十分关注这罕见的现象,并认为是区域应力增强所致的。经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与地裂并由此导致地下岩层的层间错动与井管变形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山西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有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81次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除了在地震区引起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以外,还引起喷沙冒水、地裂地陷、滑坡和崩塌等地面破坏。根据山西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的资料,讨论分析了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的分布特点以及与震级的关系,这些结果对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的地裂缝灾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大玉  李忠生 《地震学报》2000,22(4):433-441
无震地裂现象常与地面沉降相伴生,在中国的7个省、美国的6个州致灾严重.中国现代地裂灾害观察研究滞后于美国约半个世纪.两国地裂的形成、演化、致灾及对策诸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地裂灾害属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相叠加而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构造因素决定了地裂出现的位置,而人类活动因素,即过量开采地下水、石油等,决定了地裂致灾的强度.因而,相应的减灾措施既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社会管理方面的.本文给出的两国减灾实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晋江地区地震办公室于1983年10月编辑了《石结构建筑物防震抗震科普画册》,已于1984年初出版。该画册为16开本,共约50页,图文并茂,印有110余幅图,其中彩色照片和水彩画约40幅、黑白照片约20幅、图画约70幅。该画册从房屋结构抗震的角度,较全面地收集介绍了古今各种石结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资料,展现了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和1918年广东南沃7级强地震的历史背景。内容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古建筑”,包括:“经受8级大地震考验的宋代石结构建筑”,其中有余敏的“玄妙壮观的泉州东、西塔——兼议建筑结构抗震》,介绍安平桥、姑嫂塔、日湖塔和崇武古城等的“抗震史话”;还包括陈泗东、琴簧的《从震后重修重建的部份石结构古建筑看古代劳动人  相似文献   

15.
内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形成叫“内生态”的规则组合。这些状态是:地槽的、造山的、地台、裂谷、构造岩浆活动(地洼)、地裂作用的、高原玄武岩、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内生状态与整个构造层的结构、组分和状态的特殊性有关,也就是说,不仅仅与地壳有关,而且也与上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华侨大学常务副校长陈觉万今天上午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该校开学一周以来,教学、生活秩序正常,学生照样上课.轻信“泉州地区近期将发生大地震”谣传擅自外出的学生现在已经陆续返校.2月25、26日夜间泉州要发生大地震,然而  相似文献   

17.
野外沿山西清徐地裂缝的展布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和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地裂缝的分布范围、活动特征,分析成因类型,确定建筑物避让距离。勘察区范围内地裂缝的展布大部分地段局限于交城断裂带东侧200 m之内,方山村、西梁泉、东梁泉村在200 m之外仍有地裂缝分布,其地裂带影响宽度为244 m。清徐地裂缝有两种成因类型,即构造地裂和非构造地裂。构造地裂为清徐西边山一带主要的地裂缝类型,受交城断裂带的控制,分布于交城断裂带及其附近,具有规模大、破坏性强的特点;非构造地裂位于六合村和大峪村,六合村地裂缝主要是由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而产生,大峪村地裂缝是由于采煤引起的采空区地裂,非构造裂缝呈规模较小、分布范围小的特点。分析认为,清徐一带建筑物避让交城断裂带的距离为:方山、西梁泉、东梁泉3个村乙类建筑避让带的宽度确定为280 m;其他各村乙类建筑避让距离仍为200 m,丙类建筑按规范确定的100 m避让,且不得跨越地裂缝;交城断裂下盘(西侧)避让带宽度为:西侧的乙、丙类建筑的避让距离为100 m。  相似文献   

18.
渭河地震带地裂与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景明 《地震学报》1985,7(2):190-201
近年来,渭河地震带10个县、市发现地裂缝,其中西安市区有7条,共长26.3公里,危害城市建设。作者在咸阳、西安、渭南发现了埋在地下的汉、唐、明等朝代的古地裂缝,它们与史料记载的18次地裂共同组成四个完整的长周期,各长700——800年,与地震活动周期相一致。 这些规律为该区地裂与地震活动的预报提供了一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9.
1786年四川康定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发生于川西地区的一次大震,据《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及有关现场巡视奏折、县志等史料记载,震区内康定“城垣倒塌不存一雉……”、“沈边所属老虎岩地方因初六日地震,大山裂坠,壅塞河流……”,十日后”决堤势如山倒,沿河沟港水皆倒射数十里,沿河两岸居民一扫俱尽……”并造成了有名的”水打嘉定府(今乐山)”  相似文献   

20.
刘汉雄  非明伦 《地震研究》1990,13(3):283-290
如果在昆明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强烈的破坏性地震,当地震波传播到盘龙江江岸这一特定的场地条件时,对震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根据在强震考察中看到的一些河岸破坏的情况和对盘龙江江岸地区的一些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及局部地区脉动观测结果分析指出:(1)强震时江岸地区易发生地裂,地陷和塌方等地基失效现象而加大震害。(2)由于江岸地区的土层含有饱和的砂土层,强震时易引起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失效而加大震害。(3)由于江岸地形的影响,强震时对振动起放大作用而加大震害。所以在昆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盘龙江两岸在离岸边30米内最好不要建筑任何结构物,以免在强震时造成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