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世超  张东薇 《地球》2023,(4):18-21
<正>在我国大陆版图的正中央,自西向东矗立着一座巍峨而壮丽的山脉,这就是秦岭。秦岭中段还有一个诗意又传奇的名字——终南山。2009年终南山以其神奇且独特的自然山水登上了世界的舞台,成为西北地区的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古老的终南山有着悠久且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它不仅展示了秦岭中央造山带的典型断裂构造,规模罕见的山崩地质遗迹和第四纪冰川地貌等地质奇观,更有出土“蓝田猿人”和“公王岭动物群”化石的黄土剖面。它是部五彩缤纷,内容充实的“自然史巨著”,为研究中国大陆地质演化、  相似文献   

2.
秦锦丽 《地球》2023,(2):56-61
<正>打开中国地形图,有一条巨大的山系蜿蜒横亘中央,它西起昆仑山,经甘肃、陕西,穿越河南至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最终将中国大陆版图一分为二,中国南方和北方以此分野。它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秦岭,天下之大阻”记载的“秦岭”。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恰似祖国版图上一条横贯东西的金腰带,而秦岭山区的很多矿产资源就像腰带上的宝玉石。郭家沟铅锌矿就是这样的一颗“宝石”,为祖国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勉略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构造中划分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构造带. 同时还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除商丹缝合带外另一条古板块缝合带. 多学科综合研究, 确定勉略构造带现今构造几何学结构与运动学特征和恢复重建原秦岭-大别造山带等中央造山系这一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形成演化, 不仅对中央造山系, 而且对探讨中国大陆于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探索中国大陆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良好天然实验室与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伏牛山,它可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伏牛山老界岭的群山似奔腾的野马,尽显波澜壮阔之美。伏牛山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自然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山区。作为一位地质摄影家,我对伏牛山可谓情有独钟。几年来,在这头老"牛"的"脊梁"上我几番奔走。从老界岭、老君山到宝天曼、龙潭沟,木扎岭、白云山,五朵山等一个个景区,几乎走遍了伏牛山的众多景点,拍摄  相似文献   

5.
陕西西南部秦岭梁花岗岩体的矿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静 《中国科学D辑》2002,32(2):113-120
陕西西南部秦岭梁岩体被报道为Rapakivi岩体, 但其单矿物成分和岩石学研究以及与密云沙厂rapakivi花岗岩的对比表明, 秦岭梁岩体的岩石学特征、矿物组合、长石和镁铁矿物成分、副矿物类型等与典型rapakivi差距较大, 不属于rapakivi, 而是大陆造山带常见的石英二长斑岩. 多方面的讨论表明, 秦岭梁岩体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 而非拉张环境; 就位于扬子与华北板块全面碰撞造山的初期, 而非碰撞造山作用之后; 秦岭造山带属于印支-燕山期大陆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6.
陕西西南部秦岭梁岩体被报道为Rapakivi岩体, 但其单矿物成分和岩石学研究以及与密云沙厂rapakivi花岗岩的对比表明, 秦岭梁岩体的岩石学特征、矿物组合、长石和镁铁矿物成分、副矿物类型等与典型rapakivi差距较大, 不属于rapakivi, 而是大陆造山带常见的石英二长斑岩. 多方面的讨论表明, 秦岭梁岩体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 而非拉张环境; 就位于扬子与华北板块全面碰撞造山的初期, 而非碰撞造山作用之后; 秦岭造山带属于印支-燕山期大陆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7.
秦岭龙之脉     
刘奎峰 《地球》2012,(9):90-93
我幻想有一天登上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山顶,伸开双臂宣布,我的左手在中国的南方,我的左手在中国的北方。我也幻想有一天可以到秦岭的终南山,寻找那传说中终南山后的活死人墓,看看是否还有神雕大侠和小龙女的后人在练着玉女素心剑法。我更幻想如果可以"穿越",我要回到200万年前的秦岭,游走在那寒冷的第四冰川期,和我们的祖先一起在秦岭的南北间穿行。  相似文献   

8.
正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有着"亚洲水塔"的美誉,这里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目前,西藏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6处,共有各类湿地650万余公顷,居中国各省(区)第二位,其中玛旁雍错、麦地卡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日,西藏自治区又新增了一处国家  相似文献   

9.
李起彤 《内陆地震》1992,6(2):180-183
0 前言 昆仑山、秦岭和大别山造山带是中国一条最醒目的纬向构造带,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但在新构造期以来,它是否还是一条统一的新大地构造边界,对此认识就不同了。对秦岭向西如何延伸,是与昆仑山相连、还是与祁连山相接;在郯庐断裂带以东,分隔华北、华南块体的新构造边界在何处等问题我们做了研究。大量事实说明,在新构造运动上,秦岭向西应与昆仑山相接。大别山东端虽被郯庐断裂带突然截断,但从大别山北缘至杭州湾南岸一带,仍醒目地存在一条分隔华北、华南块体的新大地构造边界。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20,(6)
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核心保护物种命名。它所保护的"王者"东北虎、东北豹,因濒临灭绝而备受关注。它的建立,不仅仅标志着虎豹归林,而且作为第一个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也担纲着探索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东秦岭陡岭杂岩的形成与变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陡岭杂岩作为华北、扬子两大板块间边界地质体中一个早前寒武纪构造岩块,有着长期的形成演化历史。它由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组成,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它形成于2.0Ga左右的早元古代,经历了晋宁期和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它在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和环境及变质演化等方面都与北秦岭的秦岭杂岩有很大的可比性,很可能是由秦岭杂岩的一部分推覆而至。  相似文献   

12.
秦岭—桐柏—大别复合造山带(以下称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属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由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汇聚形成.对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周缘地区的研究,可以为这一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整合研究区域的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数据,采用H-κ叠加分析、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联合反演、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等方法,得到了沿秦岭东西方向具有高分辨率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研究结果显示:(1)莫霍面深度由西向东逐步抬升,由剖面西侧最深约55 km上升至剖面东侧最浅约30 km;莫霍面于东西秦岭之间起伏明显;桐柏以及东大别下方莫霍面局部加深.(2)西秦岭中下地壳观测到的高速异常阻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低速异常的向东扩张,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中下地壳流没有通过西秦岭继续向东流动.(3)西秦岭岩石圈地幔顶部高速异常延伸至100 km深度(剖面底部),桐柏—西大别岩石圈地幔顶部高速延伸至70 km深度,东大别、东秦岭岩石圈地幔顶部未见较大深度范围的高速异常.  相似文献   

13.
[秦岭地槽]我国古地理单法位名称.北秦岭以南的全部秦岭及大巴山的北缘都属于这一区域.它在古生代期间是一长期下沉的地区,大部分时间为海水淹没,并沉积有巨厚的岩层.志留纪时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南面发生褶皱,但整个地槽于三迭纪晚期始全部褶皱成山.  相似文献   

14.
秦岭及周边地区(图1)位于我国版图的中心,不但包括了我国三大主要构造单元(扬子地体、华北地体和青藏高原)的交汇部位和我国两大造山带(中央造山带与南北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也包括了华北地震带与南北地震带交汇部位,因此,该区域的研究是理解中国大陆内部的历史构造演化和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5.
秦岭北界岩石圈组成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北秦岭及华北块体交界处的明港地区发育有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群, 侵位时代为178.31± 3.77 Ma, 火山岩为亚碱性系列安山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中含有丰富的下地壳和地幔的深源捕虏体, 是揭示秦岭造山带边界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的理想地点. 对捕虏体岩套研究的结果表明, 其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榴辉岩、变辉长岩在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南秦岭块体的相似, 代表了南秦岭俯冲至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下部的组成; 滑石化的橄榄岩为上覆的华北块体的地幔楔物质, 遭受了下覆南秦岭地壳释放的酸性熔/流体的交代. 该区的深部模型为晚古生代以后, 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拆离俯冲, 它的上部垫置于北秦岭之下; 下部继续向北俯冲于华北块体之下. 中生代早期北秦岭向北仰冲, 华北块体呈鳄鱼状向南楔入到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16.
位于北秦岭及华北块体交界处的明港地区发育有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群, 侵位时代为178.31±3.77 Ma, 火山岩为亚碱性系列安山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中含有丰富的下地壳和地幔的深源捕虏体, 是揭示秦岭造山带边界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的理想地点. 对捕虏体岩套研究的结果表明, 其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榴辉岩、变辉长岩在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南秦岭块体的相似, 代表了南秦岭俯冲至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下部的组成; 滑石化的橄榄岩为上覆的华北块体的地幔楔物质, 遭受了下覆南秦岭地壳释放的酸性熔/流体的交代. 该区的深部模型为晚古生代以后, 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拆离俯冲, 它的上部垫置于北秦岭之下; 下部继续向北俯冲于华北块体之下. 中生代早期北秦岭向北仰冲, 华北块体呈鳄鱼状向南楔入到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17.
秦岭北麓断裂带太平口古地震剖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安良  种瑾 《地震地质》1990,12(4):333-334
秦岭北麓断裂带是秦岭断块山地和渭河盆地的边界断裂,也是鄂尔多斯周缘断裂系南缘断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沿带断层三角面、瀑布、悬谷、断层陡坎等十分发育,且在多处见有晚第四纪断层剖面。但沿断裂带无大地震的历史记载,近代弱震也很少,这与它所表现出的强烈活动性很不协调。1988年以来我们在秦岭北缘进行1:5万活断层填图时,于断裂中段太平口发现一古地震剖面。兹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临潭-宕昌断裂第四纪最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潭-宕昌断裂是西秦岭造山带内一条重要的分支断裂,其最新活动特征是分析西秦岭构造变形的重要依据.临潭-宕昌断裂的新构造活动强烈,中强地震频繁,但目前对于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研究程度较低,未见有其全新世活动地质地貌证据的报道.文中基于遥感解译、宏观地貌分析研究断裂的长期活动表现和分段性;同时通过地质地貌考察、无人机摄影测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NCAR/PSU的Reg CM4.0,取A1B情景对中国未来气候变化作了模拟估计,结合1981~2000年数据和中国未来时期(2041~2060年)的温度、降水模拟值,计算获得了中国相应时期及未来时期的蒸发量模拟值,并且计算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中国各地区可能达到的期望农业产量.通过比较1981~2000年和未来(21世纪中叶)时期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发现届时秦岭淮河一线仍然是中国农业生产潜力变化的重要分界线,淮河以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呈下降态势,而淮河以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未来农业生产潜力的南北差距将有明显的缩小,对中国东部地区而言未来以秦岭淮河作为中国水稻和小麦的地理分界线可能会北推到黄河一线.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上农业生产潜力分界线——胡焕庸线对中国农业的锁定正在被突破.突破主要在云南省北部地区和川西地区,农业生产潜力明显提高,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也有了提高.农业生产潜力降低最大的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浙江、福建、贵州等南方省份.胡焕庸线以东秦岭淮河线以北的东北、华北、关中地区,以及秦岭淮河线以南、四川盆地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上升幅度最为明显.此外,本文研究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冲击,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提高的原因,胡焕庸线以西省区的人口占比将增长1.03%.气候变化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胡焕庸线的人口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秦岭的由来     
秦岭山脉是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而形成的,但它在古生代-中生代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造山带演化过程.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弧后盆地扩张、不同陆块/地体分离与拼合以及造山期后强烈陆内变形.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大规模走滑变形、地体侧向挤出以及陆壳俯冲等地质过程最终奠定了秦岭造山带现今的平面几何形态和内部地质结构.秦岭造山带演化所形成的挤压构造地貌在晚白垩世-古新世阶段被完全夷平.秦岭山脉新生代的隆升与地壳伸展作用相关,而非挤压构造的结果.秦岭山脉隆升与北侧渭河盆地沉降同时发生,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山-盆体系.秦岭山脉的隆升速率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中期相对缓慢,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基本停止.中新世中期秦岭山脉开始重新隆升,并且在晚中新世-第四纪隆升速率明显增大.秦岭山脉的隆升主要受其北缘断层的控制.当秦岭北缘断裂为正断层时,它不仅导致上盘渭河盆地强烈断陷,而且造成下盘的秦岭山脉发生翘倾抬升.当秦岭北缘断裂为压扭性走滑断层时,它所引发的挤压作用则使渭河盆地发生抬升和剥蚀,秦岭山脉也停止了翘倾抬升.秦岭北缘断裂在1 0百万年左右演化为一个侧向连续的大型正断层,从而导致秦岭山脉自晚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