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7,(5)
正山里人家丁酉二月初,我欣欣然踏青括苍。出台州府城望江门,先沿江,后顺溪,再溯源,盘旋而上。经行半小时,路稍窄,茅草巨石渐多。转弯处现一山洞,洞尽,豁然开朗。遂择地泊车,欢呼雀跃。此地大号"新树坑",九台位于上,方溪居于下,乃红尘净地也!缓步古桥,碧水潺潺,绿樟蔽日,石屋比邻。所有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莺歌海海相贝壳层和海滩岩的形成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乐东县莺歌海位于海南岛西南角。这里有一个被新砂堤-砂丘封闭的现代泻湖——咸塘。新砂堤之下,有一套含海相贝壳珊瑚碎屑的胶结砂砾层,系全新世时期形成的海滩岩(赵希涛等,1978,海南岛全新世海滩岩,地质科学,2期)。在泻湖相沉积之下,有一套海相贝壳层。为确定贝壳层和海滩岩的形成年代,探  相似文献   

3.
构造块体在球面上的运动及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讨论了构造块体在球面上运动的两种运动学模型。其一称之为“完全模型”,把构造块体视为刚体,把地球近似为圆球,则块体在地表的运动可用该模型完全描述。其二称之为“平移模型”,当构造块体上的观测点不足时,通过增加约束条件,可用该模型描述块体间的相对运动。阐述了两种模型的适用范围以及确定运动参数的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4.
李艳琴 《地球》2011,(3):80-81
2010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美国阿肯色州小镇比比的一位居民安迪·本顿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打保龄球。他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运动棉帽就出门了。刚走出一个街区,安迪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路面上多了许多黑色的不明物体,类似某种飞禽的尸体。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0,(4):52-53
上清溪位于泰宁县城东北部,大金湖的上游。它得名于道教,“上清”是道教“三清境”即太清,上清、玉清之一,后来被广泛用于指“仙境”。  相似文献   

6.
于莹  徐兴永 《地球》2009,(2):89-89
崂山东南频临黄海,素以“山海奇观”闻名遐迩,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崂山东侧和南侧约10公里的海岸广布巨型砾石,并延伸到海中形成“小岛”。《崂山志》中有“乱石滩,在翻岭村前,当璇心河入海处。巨石累累。横铺涧底。水至此,滢洄万状”的描述。对这些海岸巨型砾石的成因。生活在当地的先民和今日的学者一直存在疑惑:或认为洪水所致,或认为崩落形成。或认为球形风化成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圆球减振装置对风力发电高塔振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得到圆球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及其对单自由度系统的被动控制力,并推广至多自由度系统。进而将风力发电高塔等效为集中质点模型,建立了风塔-减振装置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得到脉动风速时程,分析比较了风力发电高塔在无控及有控状态下的动力响应及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圆球减振装置是一种简单、经济和实用的减振装置,能够有效减小风塔的动力响应,延长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
香港海滩岩与海滩风暴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香港大屿岛南岸贝澳湾和下长沙湾海滩岩的沉积特征 ,从风暴沉积的沉积过程与海滩动力条件的角度论证了海滩岩的形成与风暴潮沉积的关系 ,认为一部分沙质海滩中的海滩岩是由风暴潮沉积形成的 .风暴沉积的结构特征和海滩沿岸的动力差异直接影响海滩岩的胶结过程和分布特征 .  相似文献   

9.
正一部历史,两座名镇,三个小岛,无数美轮美奂的海滩,这就是希腊最著名的岛屿——圣托里尼岛。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火山爆发,公元前1500年最为严重,岛屿中心大面积塌陷,以前圆形的岛屿变成了今天的月牙状。据说,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古陆的湮灭便源于岛上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到圣托里尼岛旅游观光,你会看到黑色、红色、白色的火山岩,这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伊亚是费拉市西北尽头的一个美丽城镇,位于圣托里  相似文献   

10.
滕建彬  沈建伟 《中国科学D辑》2007,37(10):1338-1348
从地质微生物学和碳酸盐沉积学两方面对海南岛三亚鹿回头水尾岭海滩岩中的微生物碳酸盐沉积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三亚鹿回头海滩岩中含有微生物碳酸盐沉积, 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胶结物也很常见. 海滩岩中的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主要发育在珊瑚(碎屑和碎块)骨骼孔穴中或珊瑚体的表面, 而很少发育在珊瑚和其他生物碎屑堆积而形成的空隙中. 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一般呈叠层状、薄的结壳状、穹状、微生物石等多种形态生长, 黏结细小的生物碎屑, 大多具有微生物的管形丝状体和纹层状的生长纹. 珊瑚骨骼孔穴中的微生物碳酸盐沉积呈叠层的尖锥体, 生长方向不定, 随珊瑚骨骼孔穴的延伸方向生长, 具有清晰的生长纹层, 显示明显的阶段性, 是隐生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的一种独特发育形式. 微生物成因的胶结物多以针纤状方解石、钙化的菌类丝状体和莓状钙球的形式出现, 并以针纤状方解石最为常见. 这表明微生物活动和微生物碳酸盐沉积在热带海洋受季风影响下的以碳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海滩岩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工作第一次发现和描述了我国南海北部海岸海滩岩中的微生物碳酸盐沉积和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胶结物, 研究结果支持海滩岩中的胶结物部分是源于微生物成因的, 肯定了微生物在碳酸盐沉积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拓宽了海滩岩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11.
平陆,位于中条山下,大河之阳,因以古称大阳.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陕州太守李齐物为利漕运而开三门峡时,得一古刃,见上有“平陆”二字,随改名谓“平陆”.平陆,不仅以春秋诸侯虞公封地,继而为兵家争夺之地而著称,就在三门峡水库修筑之时,为抢救食物中毒的61位阶级弟兄所谱写的一曲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的凯歌,也曾轰动过全国.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测的科学(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晏平 《世界地震译丛》2009,(5):65-80,F0003
5地震预测的未来现在是地震预测的时间“现在是地震预测的时间”,电视中传来了地震预测人士的声音。他开始解说一天的地震活动。在通常情况下,播报的内容并不怎么让人担心。但有时也会用紧张的声音进行地震预测播报:“○○县近海板块边界的黏着状态发生了变化,除了深部低频颤动活跃以外,电磁和地下水的成分也都出现了异常,在位于20km深的假想○○地震的凹凸体上也发生了前兆滑动。  相似文献   

13.
刘扬武 《地球》2010,(2):64-65
金沙江转弯的地方,纳西语称“依古堆”,译成汉语就叫“丽江”。丽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中部,在2.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纳西、普米、彝、僳僳和白族等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三亚小东海发育有美丽的岸礁,岸礁礁坪环境向海延伸数十米,珊瑚礁生态沉积分带明显,从陆地向海依次为海滩岩、大块礁珊瑚带、礁坪内带、礁坪外带和礁坪前缘斜坡带,不同的分带有不同的碳酸盐沉积和造礁珊瑚生态群落.海滩岩的成分主要有珊瑚骨骼、藻类、腹足类、瓣鳃类和底栖有孔虫等生物砂颗粒;石英砂颗粒含量较少,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早期胶结作用.小东海的礁坪是一种向海进积类型的,礁坪靠海滩岩一侧为大块珊瑚带,平顶、原地、且已死亡的块状珊瑚分布其中,大块珊瑚周围是生物砂粒和灰泥沉积;礁坪内带以死亡的珊瑚居多,表面包有生物颗粒和灰泥沉积物,活珊瑚都以块状复体为主,枝状和其他生态类型的几乎没有.群落动态变化统计分析显示,礁坪外带强波浪作用带是造礁珊瑚生长最繁盛和分布最密集区域,除块状复体的珊瑚大量繁盛外,枝状的伞房鹿角珊瑚也大量发育,由于波浪强烈的冲刷作用,生物颗粒和灰泥沉积物极少.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一般发育在海滩岩的孔穴、珊瑚骨骼空腔和生物颗粒上,而以后面二者居多;从海滩岩到礁坪外带的波浪和水流作用变化,决定了小东海珊瑚礁的生态沉积分带,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一般不在波浪作用强烈和沉积物受冲刷的礁坪外带发育.  相似文献   

15.
董青  冬青图 《地球》2011,(4):22-23
2011年1月22日夜晚,一个长达3米的“大喇叭”被悄然运抵位于北京西四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这个“大喇叭”其实是一件来自美国的特殊装置,名为“聆听大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张发林 《高原地震》2007,19(2):26-28
嘉峪关市因位于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而得名,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素有“边陲锁钥”和“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嘉峪关市因企设市,是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新兴的工业城市,国家二类旅游开放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工矿资源性城市,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0,(5):111-111
日前,法国波尔多附近一个叫做阿瑞斯的村庄花了1000欧元,终于开通了位于村庄机场中的外星人机场,这不仅被认为是该国首个专门为外星人登陆地球建造的平台,而且也是当地议会在时隔34年后,终于能够完成这一“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8.
海滩岩是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近岸海水迅速蒸发,盐类从过饱和的海水中结晶析出,胶结贝壳类生物残骸而迅速成岩的一种岩石。我们在考察福建沿海泉州至汕头的地震活动断层时,继前人的工作,进一步发现较新时期和近代沉积的海滩岩成片地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高低潮间带之间(图1),并发现由于全新世时期的断块差异运动,海滩岩的出露高程发生明显变化。 众所周知,地震的发生与断块运动密切相  相似文献   

19.
“地震能否成为有益的东西?”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数理学博士索博列夫同笔者一见面便提出了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笔者惊奇地问:“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怎么会有益处呢?”索博列夫说:“地震也并非只有破坏性。不久前,我们研究所的学者们发现了一个费解的现象。在矿井建设中进行地下爆破之后的某一瞬间,灵敏的仪器有时测到无线电长波,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有几百个无线电信号灯在岩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已有褶皱的“主波长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位于有限厚介质上单层褶皱的“主波长理论”.此外,运用弹性材料的褶皱模拟实验对此改进理论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