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提出一个包含旅游竞争潜力、现实竞争力和竞争影响力3个构成成分的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并使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区域旅游竞争力获得和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是目的地获取和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资源产品竞争力、市场服务竞争力、旅游保障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潜力进行横向上的测度,引入SSM模型,纵向测算1998~2008年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指标要素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在此基础上,评价指标要素的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时空格局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为中心的城市旅游竞争潜力较高,始终处于区域的高值状态,形成四强鼎立的空间格局,城市间旅游竞争潜力差异呈现扩大化,指标要素的结构上存在不合理,与之相对应的旅游竞争潜力并不完全匹配。通过横向纵向两方面清晰的对比反映不同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指标的弱项和缺陷,客观准确地表现不同城市旅游竞争潜力大小,为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提升旅游竞争潜力提供定量依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和距离的旅游国际竞争潜力评价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绪才  钟静  丁敏 《地理研究》2011,30(5):827-834
本文将旅游竞争力分为旅游竞争效力和潜力两个方面,并从旅游资源和距离两个方面构建旅游国际竞争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从特定区域客源市场视角对中国旅游国际竞争潜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世界主要旅游强国相比,中国旅游国际竞争潜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竞争潜力很大,且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但在与客源地距离方面总...  相似文献   

4.
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黄松  李燕林  戴平娟 《地理学报》2017,72(2):242-255
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南京、武汉、成都、大连、厦门等12个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通过模拟仿真运算构建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上述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 旅游科技创新竞争力是影响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关键的一级指标,其他一级指标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发展保障竞争力、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和旅游环境支撑竞争力;② 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极不均衡,根据评价等级和竞争态势分为5类。第一类北京市是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标杆,5项一级指标评价值均领先于其他城市,总评价值高达0.887,评价等级AA、竞争态势“优势”;第二类南京市旅游环境支撑竞争力评价值与北京市并列第1,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旅游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旅游发展保障竞争力评价值均位列第2,总评价值0.536,明显高于除北京市外的其他智慧旅游城市,评价等级BB、竞争态势“较强”;第三类武汉、大连、成都、厦门、镇江、温州、烟台7市代表目前中国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普遍水平,5项一级指标评价值偏低且差距不明显,总评价值在0.3~0.4之间,评价等级B、竞争态势“一般”;第四类福州、洛阳2市绝大多数一级指标评价值较低,总评价值在0.2~0.3之间,评价等级CC、竞争态势“较弱”;第五类黄山市总评价值仅0.176,评价等级C、竞争态势“弱势”;③ 构建的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评价值的大小判断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优劣,比照指标体系寻找差距并加以完善,同时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将是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是区域旅游业进行旅游规划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以竞争力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等为依据,从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业绩、竞争潜力3个层面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的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可以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旅游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其中竞争与合作是研究旅游区域之间空间关系最重要的两方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旅游者信息查询行为、知识创新、网络联系与旅游地竞争力、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6方面对区域旅游空间竞争进行综述。目前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利益主体、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与私有部门的合作以及旅游业与其他关联行业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多数研究是单纯对空间竞争或空间合作关系的探讨,而实际上旅游区域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空间竞合关系。与近年来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等研究热点相比较,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区域竞争力和旅游企业集群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旅游区域之间空间竞合的模式、区域旅游竞合的深层机制和区域旅游空间作用过程的研究则更少,亟待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
广西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市场现状、入境游客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发展总体上态势良好,入境旅游客源以外国游客为主;旅游活动季节性较弱,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与国内强省强市相比差距明显;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相比严重失衡,旅游思想意识落后,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制约因素尖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推动旅游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竞争力要素出发,对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阐述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由微观层面的旅游产品竞争力、中观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表现在宏观层上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竞争主体、竞争对象与城市竞争力均不相同的观点。“旅游吸引物”内容的宽泛性及旅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使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本影响要素与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高度重合,因而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致力于该产业的核心能力及其核心影响因素,界定“城市旅游”的范畴、区域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尺度,才能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更有针对性,使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及方法都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从城市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竞争潜力和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相关的数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并提出福建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向阳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5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基于国际旅游竞争力理论,选取18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5个大城市进行了旅游竞争力计算与排序,并将广州与各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方面,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第3位,广州在旅游市场、设施、企业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在旅游文化、城市环境质量、旅游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湿差距。据此从营销导向、产品升级、品牌带动、持续发展和区域联动等5个方面对广州旅游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红树植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岩  陈桂珠 《湿地科学》2007,5(3):266-273
盐度是红树植物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高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潮间带海水环境,红树植物形成了一套适应于一定盐度的耐盐机制。盐度会影响红树植物的组织结构,热值变化,从而对红树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盐胁迫时,红树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相容性物质的合成都增强,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也会发生改变。综述了盐度对红树植物的影响及相关机理,包括了生长、组织结构、离子水平、抗氧化酶活性、热值变化、相容性物质合成6个方面,指出了今后研究应重视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四叉树多分辨率地形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描述基于四叉树的地形可视化基本过程。为使四叉树多分辨率地形可视化方法适应于更多的应用环境,探讨四叉树多属性节点评价函数的构造方法,通过调节评价函数中各属性评价值前的权值,使得多个属性共同影响地形简化的同时,又能保证应用环境中重要的属性信息失真最小。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分析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GIS在区域规划研究中管理数据、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和表达规划成果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并就GIS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个探索性的实证研究,介绍了ArcGIS8.1和MapObjects2.0在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研究、规划成果表达中的应用,最后得出GIS在区域规划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空间推理是空间信息智能化处理的难题之一,目前的空间推理过程缺乏柔性化与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利用常识。该文中阐述常识、常识推理及常识的表示,研究空间推理、基于常识的空间推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在空间信息处理中的作用。最后结合基于常识的空间推理的空间可视性分析示例,提出利用空间常识提高空间信息处理系统智能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公共自行车出行的文献信息进行了分析,对该领域内高被引文献、热点关键词、热点期刊、热点研究区域、热点作者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①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研究主题聚焦于公共自行车用户及出行特征,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影响因素,公共自行车对其他交通方式以及健康、环境的影响。②不同地区公共自行车用户社会经济属性和出行特征存在差异。出行目的与公共自行车出行时空规律相关。③影响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因素主要有用户感知、气象特征和建成环境。公共自行车出行对交通系统、城市环境及居民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④中国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实践需要从经营运作、规划管理、系统服务、宣传推广4个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以往地层岩性、成因类型、结构、标志层1、4C、古地磁、钻孔等资料的重新分析与对比,依照《中国地层指南》对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修订。以2.58 Ma为第四系下限,以0.78 Ma为中更新统底界,以相当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开始的0.128 Ma为上更新统底界,以大体相当深海氧同位素1阶段开始的0.01 Ma为全新统底界,修订后的河北平原第四系厚度减小40~220 m。该文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的一次探讨,其成果为建立华北平原含水层结构模型搭建了平台。由于一些小区缺乏古地磁测年资料,而标志层、沉积物颜色特征界限又不明显,故影响了第四系下限和各统底界划分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在面向服务的分布计算架构中,企业服务总线(ESB)提供了服务间智能化集成、管理、中介和交互功能。在利用网格架构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中,总结如何利用ESB灵活、开放的集成异构多源的GIS平台和数据源。整体架构基于OGSA,服务集成采用ESB,网格门户和实际GIS平台通过ESB连接,形成基于总线消息驱动的智能化服务集成网格系统。该系统将在Internet平台上广泛互联现有的GIS资源,实现GIS"单系统映射"。通过细粒度服务搭建和配置,生成GIS实例,直接而简单地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以空间和非空间构成的城市新复合体理论为基础,把城市规划实施效率评价分成空间效率评价和非空间效率评价.构造空间转移率和吻合率指数,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价空间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中的综合效率指数评价非空间效率.以合肥市总体规划实施效率评价为实证,具体应用了基于GIS-DEA的城市规划实施效率综合评价技术,结果表明:基于GIS-DEA的技术方法能有效克服传统的主观定性评价技术的不足,可以更客观、理性和全面地评价城市规划实施效率,为城市规划实施效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岸风沙地貌台风响应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董玉祥  杜建会 《中国沙漠》2014,34(3):634-638
基于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影响研究发展的简要回顾,概括了国外近期在海岸沙丘风暴响应的差异性及其机理、风暴响应沉积特征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认为国内适时开展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形态与沉积特征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建议以华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台风前后不同类型海岸沙丘形态变化的高精度测量、非台风季风沙运动过程的定位观测以及沙丘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等,研究华南海岸风沙地貌形态和沉积变化与台风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台风对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作用规律,建立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的台风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20.
坡面对全球可照时间影响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汉群 《地理科学》2006,26(1):94-100
根据坡面日出日没时角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可得到在全球坡面可照时间的具体计算公式,它们是太阳赤纬、坡度、坡向和纬度的函数。根据各种情况下坡面可照时间对坡度或坡向的偏微分可以证明,全球的坡面可照时间总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或保持不变,而全球坡面的可照时间随坡向的增加则是或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使坡面可照时间有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坡向,这些坡向是纬度、太阳赤纬和坡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