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廖惠珍  许榕仙 《台湾海峡》1998,17(A12):175-177
本文首次对山东湾海水螺旋藻的营养成份进行较全面检测分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东山湾海水螺旋藻高蛋白,低脂肪,必需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需要,氨基酸评分80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极为丰富。除脂肪外,大部份营养指标远远大于高蛋白食品大豆的含量,尤其突出的是(每100g含量):β-胡萝卜素84.3mg,钙4100mg,镁2900mg,碘11200μg,也明显地优于淡水螺旋藻,是难得的天然营养资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2003年5月和8月对胶州湾进行的两次现场调查,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海域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5月胶州湾全湾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浓度为12.6μg/L,略高于8月份(10.3μg/L);各站位含量有变化,河口及邻近海域站位高于其他站位;表层海水含量高于底层海水。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营养盐与浮游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莱州湾4个航次调查的资料,分析了1989年6月、8月和2001年6月、9月莱州湾海水中营养盐浓度、Chl—a含量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研究发现这12a来莱州湾海水中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在升高,而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在下降;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含量是Chl—a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1993/1994年南极夏季对中国南极长城湾及附近海区表层海水四种营养盐浓度及其分布状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H4-N、NO3-N、NO2-N及PO4-P的大致浓度分别是2.13、7.07、0.74和1.12μg·dm-3。一般来说,湾内高于湾外氮盐于12月份常出现高值。四种形态的无机盐类之最高、最低浓度出现的时间和站位不尽一致。∑N/P递减次序大致是12月,2月,1月。水温变化与NH4-N、PO4-P浓度和∑N/P的变化常较一致,而与NO2-N则常不一,一些站位上营养盐浓度偏低可能与浮游植物摄取有关。结果显示了调研海区的浅水内湾特征。浮游植物所需营养充分。该湾仍维持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胶州湾海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探讨了胶州湾的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将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与该区周边岩石的重金属含量及国家环境标准对比研究表明,胶州湾海水中Cu和Cd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标准,Pb的污染最为严重。胶州湾东部表层沉积物中的Cd、Hg、Pb的含量均超过一类沉积物的国家标准。其主要污染区位于大港至李村河口一带,污染源主要来自陆源污染物,并由河流排出入海所致。胶州湾中部的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说明环境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三亚湾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及溶解无机氮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2000年4月-2001年3月在三亚湾的定点现场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6-8月份受外来冷水上升流的入侵和影响,使该湾水域在该季节形成明显的温跃层,底部和中部有明显的低温层。在上升流入侵期间,该湾水域平均温跃层强度为0.138-0.283℃.m^-1,最大温跃层强度为419-0.440℃.m^-1,底部最低水温在22℃左右。9月-翌年3月温跃层消失,海水混合流动充分,温度垂直分布均匀。3月份水温开始升高,至5月水温总体升至最高,并由于高气温及强太阳的辐射作用,5月份形成温跃层。溶解无机氮(DIN)的分布特征表明,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冷水上升流入侵季节,其含量明显提高,比平时分别提高:10.20%(表层)、37.20%(中层)、83.81%(底层)和60.04%(表层)、82.96%(中层)、119.41%(底层)。氨态氮不直接受上升流影响,但季节变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1991年进行的添加维生素B12对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围隔实验结果。初步探明,富营养的围隔生态系中B12异常增加,会提高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分裂速率,而增大了赤潮的规模。从长期的效应看,会影响整个浮游植物的结构;还可能影响演替的进程,甚至可能诱发需要维生素B12的甲藻赤潮。文中还针对这个实验方法作些评论.  相似文献   

8.
《海洋科学》1978,2(3):40-40
维生素是人类和动物营养上不可缺少的补助要素。它的存在,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海水中,已经发现维生素B_1、维生素B_6和维生素B_(12)等。人们认为,海水中维生素主  相似文献   

9.
利用 1 997年 7月的渔业环境监测资料 ,分析了福建省兴化湾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 ,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水产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 ,兴化湾海水和水产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但大部分沉积物Pb,Zn的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2年双岛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研究了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风险。结果显示,双岛湾海域海水中的重金属Cu和Pb在湾中部和湾底的部分站位含量较高,Zn和Cr含量在湾底最高、湾外最低,Cd和Hg在湾底和湾外的含量均高于湾中部,As的分布比较均匀;除Zn和Pb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周边其他海域。双岛湾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与区域背景值相近,其中重金属Hg和Cd在湾内沉积作用明显,而Cu、Pb和Cr在湾外沉积作用比较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对双岛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影响不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双岛湾海域海水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具有潜在的不利生物毒性效应,重金属毒性大小依次为Pb>As>Cu>Hg>Cr=Cd>Zn。  相似文献   

11.
铁、氮、磷、维生素B1和B12对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4因子,2水平(铁为4水平)正交试验表明:络合铁和硝态氮对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维生不B1,B12混合液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络合铁和硝态氮为大鹏湾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限制因了。而磷酸盐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及渤海湾海水的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磁力浮沉子法溶液密度测量装置,在15—25℃之间的三个温度下测定了黄河口渤海湾36个站位海水样品(于1989年7月和1990年7月采集)的密度,发现所有实验测定值与根据其盐度和温度由1980年国际海水状态方程的计算值比较,均有明显的正偏差,此正偏差随海水盐度降低而增大。在黄河口渤海湾海水样品全部盐度范围内,已发现其海水密度正偏差与海水[Ca~(2+)]/s,[Mg~(2+)]/s,[SO_4~(2-)]/s之间呈指数曲线相关,而与碱度之间呈S形曲线相关,但在盐度25.72—31.57范围内都可近似看作直线相关。黄河口渤海湾海水的高碱度、高[Ca~(2+)]/s为其特征,这也是其密度正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给出了计算黄河口及渤海湾海水密度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在东海北部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拖网采集资料,对这两个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杭州湾的10个站位和三门湾的6个站位共获得61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甲壳动物最多(22种),其次是鱼类(20种)、软体动物(14种)、棘皮动物(2种)、刺胞动物(2种),多毛类最少(1种)。杭州湾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出现3种,三门湾出现8种,脊尾白虾Palaemoncarinicauda是两个海域唯一的共同优势种。相比2017年,杭州湾和三门湾在2018年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长。根据大型底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杭州湾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而三门湾则较为平均。对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聚类分析和n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相似度低,Q8、Q9、Q10站位群落结构与三门湾的站位更为接近,三门湾的底栖群落在2017年和2018年存在较大差异。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可能与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厄尔尼诺事件等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The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vitamin B12, thiamine and biotin were investigated in waters of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bays and inlets along the Pacific coast of Japan, by use of microbiological assay methods. A marine diatom Cyclotella nana clone 3H for vitamin B12, and marine yeast Cryptococcus albidus for thiamine, and a marine bacterium Achromobacter sp. strain yH-51 for biotin were used as assay organisms.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Sagami Bay, monthly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the three dissolved vitamins followed closely that of chlorophyll a, being highest in July and lowest during late autumn and winter. The geographic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thiamine and biotin in the sea generally showed similar patterns to that of chlorophyll a, whereas vitamin B12 did not always follow the trend. Amounts of particulate thiamine and biotin corresponded to about 1 % of that of the dissolved form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n the coastal waters, however, they were at times found to be 144.0 % and 53.9 %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大鹏湾赤潮多发区的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90-1991年大鹏湾盐海田域4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赤潮我发区海水中叶绿素α含量的测值范围为0.06-8.28mg/m^3,平均为1.33mg/m^3。季切平均值以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表层的叶绿素α含量稍高于底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影响叶绿素α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Fe,COD,s,其次是DO,t,Tb;此,Mn,Si(OH)4,PO4,NO2与叶绿素α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Distributions of dissolved vitamin B12 and total dissolved Co were measured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ycling of these interdependent micronutrients in six marine settings including; an upwelling location, a semi-enclosed bay, two urban coastal systems, and two open ocean locations. Along the coast of Baja California, Mexico, concentrations of B12 and dissolved Co varied from 0.2 to 11 pM and 180 to 990 pM, respectively. At a nearby upwelling station, vitamin B12 and Co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3 to 7.0 pM and 22 to 145 pM, and concentration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upwelling intensity. Concentrations of B12 were highest within Todos Santos Bay, a semi-enclosed bay off the coast of Baja California, Mexico, during a dinoflagellate bloom, ranging from 2 to 61 pM, while Co concentrations varied between 61 and 194 pM. In the anthropogenically impacted Long Island Sound, NY, U.S.A., B12 levels were between 0.1 and 23 pM and Co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60 to 1900 pM. However, anthropogenic inputs were not evident in B12 levels in the San Pedro Basin, located outside Los Angeles, Ca, U.S.A., where concentrations of B12 were 0.2–1.8 pM, approximating observed open ocean B12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thern Ocean and North Atlantic Ocean, B12 levels were 0.4–4 pM and 0.2–2 pM, respectively. Total Co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thern Ocean and North Atlantic tended to be low; measuring 26–59 pM and 15–80 pM, respectively. These low Co concentrations may limit B12 synthesis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B12-requiring phytoplankton because the total dissolved Co pool is not necessarily entirely bioavailable.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维非线性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组,以多个分潮同步输入,做耦合数值模拟,进行潮汐数值预报。结果表明,K1潮波等振幅线分布与历史潮波图明显不同,此线呈舌状向北伸展,特别在湾的南部海域,其中央区振幅很小,10cm等振幅线可以伸至北纬19°以北。O1分潮的分布与K1分潮类似;北部湾北部以全日潮为主,湾的南部潮汐性质指标数2.0的等值线呈舌状向湾内神,两侧为不正规日潮,中间为不正规半日潮。4.0等值线向北推移,在19°N以南中央海区预报结果与前人的结果不同;南部海区中央一带潮差很小,最大可能潮差不超过2m,这种分布与前人结果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骨条藻数量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1990年及1991年3月30日-5月30日,在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设点测定骨条藻数量及各环境要素,以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该海区骨条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990年4、5月与1991年4,5月骨条藻数量差异与该期间环境因子值差异显著有关;初步提出用三维主成分分析图及判别分析方程作为盐田海域骨条材料潮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要以伊红染色法检测样品精子存活率为依据,研究了4℃下5种保存液及Ca2 、Mg2 离子对中华绒螯蟹精子体外保存效果的影响。5种保存液分别为人工海水(ASW)、2倍钙离子人工海水(2×Ca2 -ASW)、无镁离子人工海水(Mg2 -FASW)、无钾离子人工海水(K -FASW)、无钙离子人工海水(Ca2 -FASW),经4天保存后,各保存液中精子样品的存活率和精子密度均出现明显差异,K -FASW、ASW及2×Ca2 -ASW三种保存液中的精子因发生顶体反应而大量死亡,而Mg2 -FASW、Ca2 -FASW的保存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Mg2 和Ca2 浓度对精子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24h保存后各实验组精子存活率均随着两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上述结果表明:K -FASW、ASW及2×Ca2 -ASW不适合精子保存,而Mg2 -FASW和Ca2 -FASW均可作为该蟹精子的保存液;Ca2 因可引起精子顶体反应而造成保存液中精子的大量死亡,其浓度与存活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无K 的保存液中,Ca2 、Mg2 的存在与否对精子的保存效果起关键作用;无Mg2 人工海水之所以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可能与Mg2 的缺乏而导致Ca2 逆浓度差转运受阻,避免了因Ca2 进入而诱发顶体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溶解态的Ca2+,Mg2+,SO4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杭州湾河口海水地区性水化学特征,于1994年5月和1993年8月在杭州湾14个大面站和两个连续站采集表层海水水样,对Ca^2+、Mg^2+、SO4^2-及S,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黄河口长江口一样,杭州湾中溶解态Ca^2+、Mg^2+、SO4^2-主要受陆源径流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受北岸工业排废水的影响,Ca^2+与Cl线性相关比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