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上林钒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矿床严格受泥盆系塘丁组中下部层位的炭质泥岩夹薄层含炭硅质岩控制,同时还受台间海槽相古地理控制,为浅海槽盆相近陆带的同生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凤太盆地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盆地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两类矿床δ(30Si)分布范围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接近,表明其属热水沉积成因。矿床δ(34S)比较接近,但铅锌矿矿石中硫源来源更广。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两类矿床均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金矿的样品更趋向于火成岩,表明受后期岩浆热液影响更大。经过流体包裹体测温,金矿床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矿床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金矿床与铅锌矿床在成矿物源、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性,反映出热水喷流作用与两类矿床成因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存在差异。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认为铅锌矿的形成与定位受区域热变质改造和动力作用控制,而金矿的形成主要受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由此建立了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上林钒矿位于大明山背斜南东翼,矿体赋存于塘丁组(D1t)中下部,目前已达大型矿床规模。早泥盆世早期,海水由南西进入该区,形成了早泥盆世早中期的滨海碎屑相沉积;早泥盆世晚期(塘丁期)海水加深,由郁江期的浅海潮下带发展为台间海槽相,沉积了灰黑色含钒炭质泥岩夹薄层硅质岩及泥晶灰岩。上林钒矿属海相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甘肃徽县郭家沟铅锌矿床成因,分别对赋矿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及叠加热液碳酸盐矿物的 C、O、Sr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 D、O 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硅质岩常量元素 Al/(Al+Fe+Mn)比值为0.08~0.30(平均为0.19),介于纯热水硅质岩与正常海相沉积硅质岩之间,靠近热水沉积端元; 其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明显的 Eu正异常,与海底热水沉积物 REE配分曲线类似,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为泥盆纪同生喷流沉积的产物。后期叠加的热液碳酸盐矿物的 C、O 同 位 素 组 成 特 征,指 示热液中的 C、O 主要来自地层中沉积灰岩,并通过灰岩溶解作用过程获得。热液碳酸盐矿物与灰岩Sr同位素比值部分重叠,而高于糜暑岭岩体初始Sr同位素比值,指示热液中的 Sr主要来自灰岩而非花岗岩。石英流体包裹 体
的 D、O 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流体接近,指示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综上所述,郭家 沟 铅锌矿床为一经历泥盆纪同生喷流、印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的复合型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桂北龙胜地区晚元古代硅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比、认为上元古界丹洲群三门街组中与海底枕状基性熔岩相伴产出的硅质岩及震旦系老堡组硅质岩属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参与了33条地层剖面测制工作,并对其岩石、测试分析和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广西晚泥盆世硅质岩系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并探讨其成因。认为广西晚泥盆世硅质岩系主要是受同沉积活动断裂构造所控制,并与之伴随产生的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大量的SiO_2,在海槽、海沟较深海沉积环境,经热水(热卤水)作用沉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广西泥盆纪早埃姆斯期盆地相和台地相两条含矿岩系剖面的研究,认为:早埃姆斯期沉积事件主要是风暴事件、缺氧事件和生物礁的兴衰交替和消亡在盆地、台地环境中反映不尽相同;根据沉积事件的发生、发展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由弱到强的周期性风暴事件,在缺氧环境的盆地中形成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角砾状泥岩、碳质泥岩、硅质岩互层的岩石组合与石煤、钒银(铀)矿床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形成一套礁、滩、坪、凹交替的碳酸盐岩和风暴岩与成岩—后生铅锌矿床共(伴)生。晚期,为海侵缺氧事件,在盆地中表现为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泥岩与石煤、沥青煤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表现为碳质泥岩益复礁云岩组合与成岩型铅锌矿床共生。因此,研究沉积事件与矿产关系,对于泥盆系沉积、层控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硅质岩在广西具有多期发育 ,从Z2 、C~1、O2 、D3 、C1、P1到T1,尤以上泥盆统最普遍 ,常呈线性展布 ,与基底深大断裂有关。岩石均为海底中基性火山喷出物或潜火山残余物经水解或脱玻化产物。硅质岩与含锰建造有直接成因联系 ,并为一些锑矿床及锡多金属矿床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故硅质岩不仅具有岩石学意义 ,也具有构造演化与成矿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西银山震旦系包括蓝田组和皮园村组。蓝田组主要为一套硅质泥岩+含硅灰岩+硅质粉砂岩的组合地层,是银铅锌
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皮园村组为一套浅海相的硅质岩沉积。为了解矿床的形成规律,对震旦系沉积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
究。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蓝田组w(SiO2)较低(19.64%~69.43%),SREE较高(36.44×10-6~265.04×10-6),Al/(Al+Fe
+Mn)值为0.50~0.67,富含As、Sb、Bi等热水元素;皮园村组w(SiO2)较高(90.12%~95.56%),SREE较低(5.3×10-6~
28.29×10-6),Al/(Al+Fe+Mn)值为0.29~0.33,与典型的热水成因硅质岩相似。分析表明:蓝田组含硅沉积岩是碎屑沉积和
热水活动的产物,而皮园村组硅质沉积岩主要是热水成因,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古环境的判别表明研究区在蓝田期以大陆边缘
沉积为主,在皮园村期海平面上升,以浅海-半深海沉积为主,这种转变很好地解释了蓝田组与皮园村组的成因差异。最后对蓝
田期的热水活动和矿化事件进行了探讨,认为银山地区在蓝田期可能存在着3期较强的热水事件,热水事件的发生引发了Cu、
Pb、Zn等金属元素初步富集与矿化,对银铅锌矿床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银山银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蓝田组中。地层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蓝田组沉积期间存在3个热水沉
积阶段,银多金属矿床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经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成。区域断裂带及其两侧具有热水沉积作用特征岩石组合(含
锰白云岩+硅质泥岩、粉砂岩+含硅白云质灰岩)的蓝田组是寻找本类矿床的最佳区段。   相似文献   

11.
镓是煤中可利用的伴生元素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煤田中镓的分布特点,将其在煤层中的富集情况划分为区域富集和全段富集,并从煤岩类型、矿物组成、元素对比等方面分析得出镓在顶底板附近煤层富集时,与煤灰产率、灰中w(Al2O3)等多为正相关关系;当镓富集于其他位置时,该相关性不明显。对相应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的对比分析表明,无机矿物和有机物质对镓在煤中富集有不同的作用意义,在以无机成矿作用为主的背景下,强调有机质在镓的富集初期具有重要作用。煤中镓的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后期地下水等作用对其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Variation of pH in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n cities of Jilin provi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idrainhasbeenaglobalenvironmentalprob-lem.SouthChinaandthesouthwestpartarethetwomainacidrainareasinChinawiththerangeof'pHvariationfrom4.5to4.O,andseientificstudiesonacidrainfocusontheseareas(WANGetal.,l997).Inre-centyears,however,inthenorthpartofChinaacidrainoccurred'notunusuallyandevenmoreseriouslysuchasincitiesofTumenandHunchuninJilinProvince.Itisessentialtodelveintothetemporalandspatialvariationsofatmosphericprecipitationacidityandthevariationscausesintheseareastoprovidesci-entificba…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基于Landsat-TM影像等基本数据源,提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类型、位置和面积.采用RS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从数量特征和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动态监测,揭示了不同阶段下通州区土地利用的转移规律和总体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受城市化影响在...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地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收集、井间地震、钻探验证等方法手段,分析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采空区解译推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高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基岩完整区域;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低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采煤采空区域。经与钻探工程比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推断的采空区位置与钻探揭露深度较为吻合,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煤矿采空区勘查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该地区同类型的采空区勘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法勘探在寻找浅层地下水时,主要利用含水地质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来间接找水,通过综合分析日照市不同地下水类型50余例物探找水定井资料,总结了其含水层的测深曲线特征,若围岩为高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表现为平缓上升或变异下降;若围岩为低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为明显上升段。对于含水性特征不明显的,开展激发极化法多参数测量,依据视极化率、半衰时等参数综合判断。对于日照市丘陵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的不同电性特征,选择利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含水构造,多参数激电测深法确定储水构造位置,经验系数法推断富水地层深度,能够快速、高效的确定井位,为今后日照市丘陵区的找水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地质学领域的10种中文核心期刊相关科技论文开展文献计量分析,着重分析了近五年来所刊载科技论文的发表量、基金资助、学科分布和关键词等特征及变化趋势。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基本信息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把握学科领域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崔昊  王筱明  滕磊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2):42-45,49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的变化态势,并运用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的方法,建立划分状态的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波动较大的数据拟合较好,在预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济南市耕地面积在15年的时间中呈现出波动下降变化态势,虽在近年趋于稳定,但在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矿断层导水是引起煤矿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价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煤矿开采初期查明矿区内断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含导水性,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收集新安煤矿矿区地质、水文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瞬变电磁技术,对区内断层等构造的含导水性进行了勘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的开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有效地预防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烟台市宋家沟牟平区金矿区内发育有莱阳群林寺山组砾岩,该组砾岩分选性较差,既有近椭圆磨圆度极高砾石,也有棱角分明无磨圆砾石,反映了砾岩源区复杂的特点。该文对砾岩内碎屑锆石U-Pb年龄段的分析得到碎屑锆石年龄分别落入640~770Ma,540~570Ma和(228±4)Ma,通过对这些年龄时段的分析,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事件的花岗质片麻岩、震旦纪时代的岩体、柳林庄序列喷出岩都可能是其母岩。根据研究区内此类岩石的出露情况分析得到其近源与远距离搬运沉积两种结果,并与前人研究相对比,得到该组砾岩物源区为苏鲁造山带,说明在胶莱盆地形成之初,东北缘的物源区就以苏鲁造山带为主。该认识对于研究胶东地区的造山带不同时期地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