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坑石膏矿床位于赣中南吉泰盆地的泰和县,是目前在赣中南早禾凹陷中发现的唯一石膏矿床,3层中层状含膏层赋存于晚白垩世周田组地层中。按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东、西二个矿段,东矿段(8~22线)、西矿段(7~0线),总矿化面积为29km2。初步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等因素的控制。以往对矿床的地质评价工作程度较低,今后需对矿床重新评价,扩大矿床规模,其潜力巨大。矿区外围的泰和凹陷、早禾凹陷和桐坪凹陷,成矿地质条件与南坑类似,而且在泰和凹陷已发现石膏矿层,是外围找矿最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依据矿山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矿带划分、矿化分带、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矿石组构特征提出新的认识,指出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海底三级盆地是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即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层、位、相”。用新的认识指导矿山找矿工作相继在矿区空白区,深部及近外围中发现几十条隐伏矿体并积累了宝贵的就矿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3.
粤北曲仁构造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集中区,区内已有凡口、乐昌等大-中型矿床。其中凡口铅锌矿床以碳酸盐岩为赋矿地层,隐伏产出,覆盖层发育,矿床深边部及外围地质结构复杂,其成矿机理、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尚未有效把握。从区域成矿学角度,在丰富的地质、物探和化探等资料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该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4.
刘玉强 《矿产与地质》2003,17(3):191-197
从出露基底找金走向隐伏基底找金的新思路出发,对胶莱盆地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运用物—化探信息和深钻资料给予深刻明晰的解译,发现其与胶北隆起区有着相似的地、物、化背景条件。指出胶莱盆地是座落在太古—元古宙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基底与盖层的双层结构,它们分别形成金矿的矿源层和衍生矿源层,展示了胶莱盆地的找矿前景。结合矿化信息以及典型矿床实例的地、物、化特点的解剖,指出矿化规律和控矿因素,建立了矿床地质一地球物理一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圈定了1:20万预测靶区以及靶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耀辉 《地质与勘探》2020,56(3):667-674
罗恩铜矿床产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南东端卢安夏盆地的东端,为该成矿带内一个典型的铜矿床,其矿床分布和产状严格受区域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条件控制。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矿床勘查、开采历史地质资料整理,研究其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指导卢安夏盆地深边部找矿。经对罗恩铜矿床矿体就位空间、容矿岩石、控矿构造、矿化富集规律、矿化分带等特征的研究总结,建立了罗恩-穆利亚希盆地地质矿体模型,指出矿床位于盆地东南部紧窄部位,矿体定位于沉积建造盆内的下罗恩亚群RL6地层泥质板岩和白云质片岩中,明显受后期构造变形作用影响,含矿地层与褶皱同步褶曲、折叠形成厚大矿体,"盆"、"层"、"相"、"位"、"带"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四川九龙笋叶林铜矿床位于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北部,是里伍铜矿外围一个矿区。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进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通过钻孔深部验证,着重对S-3和S-4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笋叶林矿区围岩蚀变十分强烈;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品位、厚度等在深部变化较大,深部发现多层矿化体,矿石品位普遍不高;硅化石英脉、绢白云母化、石榴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最后,认为在外围的笋叶林矿区寻找铜矿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该文论述了小屯石膏矿的地层、岩石和构造等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小屯石膏矿是山东省首次在奥陶纪东黄山段地层中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和经过详查的小型石膏矿床。该矿床的发现突破了以往的地质认识,拓宽了寻找石膏矿的领域,对以后寻找同类型的石膏矿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新课题。盆地演化过程中,压实流体系统温度场、动力场和地球化学场可以通过地质研究和数字模拟来重塑。粤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存在三种类型的矿化流体。大宝山型流体与岩浆热动力作用有关,形成海底火山热液沉积多金属矿床;凡口型流体与深部建造的循环热液有关,形成中低温海底热泉喷溢沉积铅锌银汞矿床;红岩型流体与盆地成岩压实水有关,形成低温单一黄铁矿矿床。粤北晚古生代盆地沉积物主要由透水性较好的粗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组成,沉积建造厚度较薄,数字模拟结果表明,盆地压实流体系统难以形成较高的地热储和流体势,不可能形成自身的突发喷溢。但在同生断裂作用引导下,流体在沉积层的特殊部位汇聚形成红岩型低温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9.
罗大有 《辽宁地质》1998,(3):185-194
灯塔海积石膏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馒头组-碱厂组中。70年代在本区进行地质勘查时发现了馒头组I号石膏矿(层),近年在找矿工作中所获得的重大突破是在碱厂组中发现和评价了新的膏层(V号石膏工业矿层),V号膏层厚度大、品位高、质量纯,且储量可观。这一发现为今后寻找和评价新的石膏层位,研究其地质特征、规模、矿石类型,以及矿床分带规律、成因与找矿标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雄盆地的"南雄层"和"丹霞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沿用263地质队资料,将南雄红层底部出现的第Ⅰ沉积旋回划为松山组;重新厘定了南雄群的含义,阐明其间各岩石地层单位顶、底界线标志;沿用罗佛寨群;指出不必用丹霞群(组)表示南雄盆地边缘相的粗碎屑岩层,并认为丹霞盆地的丹霞组相当于南雄盆地的园圃组下段,建议南雄盆地弃用丹霞群(组)一名.在此基础上提出,粤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岩石地层序列是由松山组,南雄群(园圃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组成.  相似文献   

11.
黄定堂 《矿产与地质》2003,17(Z1):263-265
文章就地勘单位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寻找适销对路矿产,积极参与矿权流转,开辟地勘延伸矿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多项建议,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自己开辟一条再创辉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因素序贯试验,对湖北董家湾铜矿矿石的可选性进行了研究,获得董家湾铜矿浮选铜的最佳操作参数为:磨矿细度-200目68%,氢氧化钠用量为1378g/t,硫酸锌用量为417g/t,乙黄药用量为62g/t,在以上最佳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取得了铜精矿品位22.07%,回收率93.55%的结果,为该矿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辉铁锑矿产于广西茶山矿区28号脉。脉中主要矿物共生组合是毒砂-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铁锑矿-辉锑矿及石英-辉锑矿。其爆裂温度为:265—210℃,203—187℃,202—180℃,124—120℃。此外,还有少量石英-白钨矿及铅锑硫盐矿物组合。 辉铁锑矿呈柱状或针状自形晶,具强的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计算分子式为Fe_(0.93-1.07) Sb_(2-2.17)S_4,含少量As、Sn、Au.X射线衍射的强线有、(100)3.6405,(80)3.1643,(80)2.9901,(80)2.5996。晶胞参数 α=11.46,b=14.04,c=3.74。 辉铁锑矿的穆斯堡尔谱是一个对称的四级双峰。其同质异能位移=0.788—0.822mm/s,四级分裂=2.66—2.727mm/s,穆斯堡尔谱的研究表明,辉铁锑矿中的铁为Fe~(2 )并处于畸变八面体中;Fe~(2 )与S为离子键合。这与晶体结构的研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对该区板块缝合带的空间位置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沿雅鲁藏布江呈弧形展布。笔者以ETM+为主要信息源,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南峰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分析,从构造统计分析的角度对断裂构造进行定量研究,从分维值及趋势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认为缝合带的南东段、北段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展布,而北西段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北西侧,沿东久-米林(断裂带)展布,这也与近几年来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上二叠统林西组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内蒙古西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岩石特征,原生沉积构造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该地区沉相的特征,为赋矿层的研究和区域上研究林西组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舟曲8.7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和降雨条件入手,分析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特征与成因: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形成区在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降雨量达77.3m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和泥沙总量分别为 144.2104m3和97.7104m3; 泥石流携带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巨石冲毁房屋5500余间; 在白龙江内形成长约550m,宽约70m,高约10m的堰塞坝并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回水长3km,使县城一半被淹; 泥石流造成1744人死亡和失踪。分析研究表明,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如果在近期遭遇强降雨还会暴发泥石流,但规模比87特大泥石流小;如果强降雨发生在数年后,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比87特大泥石流略小;在20a或更长的时期内,没有发生新的地震影响下,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经历一次大规模泥石流暴发后,泥石流的规模将回到汶川地震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青田山口叶蜡石传压介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青田山口叶蜡石作为超高压高温合成金刚石的传压介质,分析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青田山叶蜡石粉压块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传压介质的粒度组成。超高压高温人造金刚石试验表明,青田山口叶蜡石的传压介质理想,金刚石合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新疆可可托海伟晶岩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了某些伟晶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参数,特别是在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发现了熔融、熔浆-溶液两类流体包裹体的共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流体特征、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并取得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地质力学这一我国独立建立的地质学科形成的背景、基本特征、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指出:地质力学是在地质学三大论战, 特别是大陆漂移学说影响下, 独辟蹊径提出的; 地质力学有4个基本特征, 即3个立论依据, 9个基本概念, 7个研究步骤, 4个基本观点(本质的、联系的、发展的和实践的)。全面论述了地质力学10个理论方面、5个技术方法和5个生产实践方面的突出成就。地质力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质上被裹挟于"固定论"泥潭中, 在认识新发现和接纳新观念上裹足不前; 古构造时期鉴别上存在重大误区, 过分强调了造山带的"长期继承活动"; 深部地质和全球海洋地质研究十分薄弱等。因此,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走向全球是它当前3个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ummer of 1936,Prof.C.L.Camp and the present authorexcavated important parts of a Sauropoda skeleton at Hsikuashan n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