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述了重力预报地震的概况。文章介绍了中国的重力观测现状,包括海城、唐山、龙陵、松潘等几次大震前后的重力变化及理论解释;还介绍了日本、苏联等国在一些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情况,以及有关的理论模型;最后,略述了中国重力预报地震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重力预报地震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的重力是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因为在地球内部,除了大量的物质迁移外(如火山岩浆活动),其密度似乎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增减。过去重力仪观测精度低,很难观测到地震前的重力微小变化。最近20年来,许多高精度重力仪出现了。激光绝对重力仪有:国际度量衡局SaKuma等人研制的固定式重力仪,其精度为1μgal;苏联研制的精度为3μgal携带式重力仪、意大利;美国研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绍燮 《地震学报》1993,15(2):239-252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是利用前期(包括大、中、小)地震的信息,以预报后期的大地震.本文报告了我国近年在这方面所用的多种方法中,经筛选认为是较好的一些方法,并将它们归纳为6类:(1)空间图象方法;(2)时间进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地震相关方法;(5)震源及介质参数方法;(6)合成方法.各项方法预报地震的效能用统一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各单项评分 R 值多在0.3-0.6间,但这是指内符情况.实际预报能力系属外推效能,一般均会低于上述内符合评分.但若以R=0.3估计未来实际预报中的能力,则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的能力可大体表述为:多数地震都要报出来,将需要有70%时间都处在预报期;报出半数地震,预报占用期为20%.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分带分段逐年危险概率与实发结果 表1—2分别给出了我国23条主要地震活动带及其活动段1985—1987年逐年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概率P(S)和P(T)以及相应实发结果,其中1987年截至12月底。 按不同概率积阈值预报之效果 按上篇概率积阈值定义,选取分带分段不同震级范围危险概率积阈值为:  相似文献   

5.
正地震预报一直是国际科学难题,"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被Science杂志列入21世纪125个前沿问题之一。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地震预报工作,组织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地震监测预报试验,主要开展了测震、地壳变形、重力、地磁、流体等观测研究。其中,全球独具特色地利用持续运行的重力监测网开展许多尝试,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尤其是近年来利用震例经验对一系列M6.0以上地震(如2008年汶川8.0级、2009年姚安6.0级、2016年芦山  相似文献   

6.
地震分析预报的重力变化异常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定义了描述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和量级的参数S和G。根据收集到的89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统计分析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和量级与震级的关系,得到了流动重力地震分析预报的量化参考指标。结果表明: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量级参考指标分别为50、70、90、120μGal,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参考指标分别为140、220、350、660km。此外,由于流动重力观测周期等方面的局限性,根据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尚难以获得震级与重力变化异常时间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引言 文献1从理论上提出了地震活动分区、分带、分段的三项定量指标,文献2—4对大华北作了初步应用。其中文献2,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华北地震活动阶段性相对同步活动特征及其中长期预报意义,据此给出了强度危险概率P(S)和时间危险概率P(T)两种概率模型,计算出“近期一两年内,大华北地区新的地震活动幕可能到来的危险概率:P(T)=0.8,P(S)=0.5”。从1985年以来大华北地震活动的实况来看,仅内蒙、河北、黄海发生  相似文献   

8.
选取青藏高原北部的西宁及周边区域(34°-40°N,96°104°E),以1°为步长,3°×3°作为窗口,进行空间扫描得出24个研究窗口,采用MAPSIS软件,进行各项地震学参数的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窗口中心点周边300 km以内的中强地震进行对照,发现9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周边Ms≥5.5地震有明显对应关系,且在2008年汶川8.0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前大多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同时,时间差与震中距之间,有近似线性的拟合关系,而与震级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较差.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震活动性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发生的MS≥5·0浅源地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特征,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综合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东北9次(组)浅震地震前,所研究的5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中,88·9%出现了持续3个月以上的短期异常变化,且5项参数R值评分结果都满足97·5%的置信水平;88·9%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有87·5%孕震空区在空区边缘或空区内部出现了ML≥4·0逼近地震,逼近地震以单个或成对的形式出现。66·7%的地震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地震条带异常。最后给出东北地区中强震的短期预报方法,这对未来东北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将起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研究1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提出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是一个难题,关于时间的预报更难。近几年来推出的实用化攻关及多种研究成果,使预报规范化了,但预报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地...  相似文献   

11.
一、磁偏角异常与震磁效应场强度大小和方向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设P为观测点,H为 P点地磁场水平分量,其方向即为P点磁子午线方向。H与地理北极N的夹角即为P点的磁偏角D。(?)为震磁效应场在P点的水平分量,其与(?)的夹角为d。H′为(?)与h的矢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中国震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17次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得到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异常的三个综合特征,在归纳出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判定孕震过程、前兆异常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定量的综合标志。据中期异常的追踪分析和短临异常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义并计算了综合预报指标S值,以此值作为是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判据。本文的重点是在分析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  相似文献   

13.
14.
苏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米·萨多夫斯基院士在谈到地震前兆和预测新方法时说,现在原则上可资预告地震的前兆的确很多.遗憾的是,无论哪种前兆,都不能单独起作用.要预报一次地震,必须起用十几种或几十种前兆.十几种前兆光在一个地方是观测不到的,而必须在与地震范围相符的面积上才能观测到.可能发生的地震越是强烈,观察这类前兆的面积就应当越大.要简要地说明研究震源的新方法是很难的,因为方法很多.但我想指出一点,地震的前兆可分为两组.一组是在地震发生很早以前便出现了的长期前兆.这主要是指那些通过地震学方法探测到的前  相似文献   

15.
湟源地震窗预报方法及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培玲  胡玉 《高原地震》2004,16(4):22-25
根据湟源地震台单台记录到的小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周频、月频的系统分析,发现小震活动周、月频次低值异常与周围300km范围内的5 0级以上中强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认为湟源台能以小震活动情况灵敏的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地震窗;并对该窗应震效能作出了评价,认为可以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地震临震预测预报的地应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和极移的惯性力的作用密切相关,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地壳岩石内产生应力应变。用四方位地应变传感器观测水平地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和临震前兆信息-地应力应变剧烈变化和地壳岩石出现微观断裂滑移及微观弹塑性应变应变波群,再根据主压应力作用方向和地质构造断裂带分布情况作综合分析,可以在临震前10 ̄72小时内初步预报出地震的时间、方向、地点和震级。对于震中距400公里内的中强地震预报对应率较高,根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模糊数学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特征因素和预报指标二个论域进行多相模糊统计;(2)对所得的隶属函数进行直积运算,并用条件概率公式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通过模糊变换和最大隶属优势准则得出预报意见。对云南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的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信息论的观点,通过华北近二十年中发生的Ms5级以上地震资料,计算出了各前兆手段的信息量,用这个量值对前兆观测手段的预报效能进行评定。应用熵的最小原理计算了用于地震综合预报的数据,并列成应用方便的表格,当有一定数量的前兆异常时,可以利用该表格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强度。文章最后还给出了预测地震强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