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余安平  石江南 《测绘》2011,(5):238-240
本文通过雷达影像测图生产实践,探讨了雷达影像测图的基本生产流程,为雷达影像测图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雷达影像测图生产实践,探讨了雷达影像测图的基本生产流程,为雷达影像测图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机载雷达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雷达技术作为影像制作方面的新技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及优势,阐述了雷达影像与传统光学影像的差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摄影测量方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及时性、准确性上对可见光影像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不同控制点数量生产出的国内卫星雷达正射影像精度分析,研究利用国内SAR影像进行正射影像生产时控制点的选点方式,进而达到利用国内SAR影像进行摄影测量生产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结合雷达影像纹理特征进行作物叶面积指数(LAI)估测的可行性,分析了作物LAI与多极化雷达纹理特征的相关性。将ENVISATASAR影像6种纹理特征与实测玉米的LAI进行相关分析发现,HH极化影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与玉米LAI的相关性较VV极化的高;HH极化影像的对比度、异质性,VV极化影像的偏度、均质性等纹理特征与实测LAI均有较大的相关性。分别对两种极化影像雷达波散射强度及纹理特征与实测LAI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H极化方式的相关系数达到0.68、VV极化的为0.87。说明结合纹理特征的雷达估测作物LAI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材质、管径的地下管线的雷达图成像规律,利用地下管线探测生产项目进行了研究验证,选取钢管、玻璃、砼、塑料等不同材质的地下管线进行雷达探测实验,验证不同管线材质的雷达探测成像规律。然后在材质相同的条件下选取管径不同的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分析,通过影像变化规律辅助判断识别管径大小,同时实现了典型的管径大小计算,并进行现场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地震后建筑物毁伤程度,构建了一种结合灾前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和灾后高分辨率SAR特性的评估方法。首先,通过震前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提取矩形建筑物的位置和长、宽、高等三维信息;然后,通过GPU加速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雷达影像模拟;最后,通过计算仿真SAR影像与震后灾区雷达真实影像的相似性,判断建筑物是否毁伤。选取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时的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加剧了部分地质灾害的产生,尤其是矿产行业,如何对矿区的地表沉陷进行有效监测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雷达卫星的陆续布置,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方法(D-InSAR)的高精度、全天候、成本低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矿区沉降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D-InSAR技术对试验区域的雷达影像...  相似文献   

9.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作为一种新的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在西部测图中有效地解决了光学影像在困难地区因云雾、冰雪、阴影等遮蔽所产生的地形要素缺失问题。结合雷达影像立体测图的生产实践,介绍雷达影像在横断山脉区域地形测图的实际应用,重点阐述基于雷达影像的测图方法及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光学遥感在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信息难以识别提取的问题,利用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L波段PALSAR双极化雷达数据对福建寿宁地区开展了研究。对双极化雷达图像进行了假彩色合成、滤波增强,针对HH极化通道将灰度图像变换成HSV彩色图像,突显了地质信息,并与该区ASTER多光谱影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雷达影像优劣。结果表明PALSAR雷达构造解译结果与研究区的区域主要断裂方向基本一致,PALSAR雷达数据可以作为高效、准确的方法 ,在植被覆盖区开展遥感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探测对于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探地雷达具有高效、精确度高等优点,目前多采用探地雷达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但在进行影像研究时,许多影像场景生产成本高昂、条件不够便利.本文利用gprMax电磁波模拟软件,构建了探地雷达天线和地层模型,进行了常见地下空间的仿真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和实测雷达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有利于实测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泰国水稻种植面积月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峰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04,8(6):664-671
介绍了光学和微波遥感影像相结合进行泰国水稻种植面积监测方法。泰国雨季雨量充足 ,气温适合 ,同一时间耕地上水稻的物候多样 ,每月水稻种植面积都发生变化。利用旱季的TM影像 ,获得耕地信息。同时利用TM影像覆盖的雷达区域进行非耕地去除 ,进行非监督分类 ,提取反映水稻种植不同生长期的雷达影像后向反射系数特征 ,建立各种类型的分类模型 ,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全景雷达数据进行水稻种植情况调查 ,并分别予以识别和统计 ,反映研究区水稻月种植情况。分类结果通过类别检验和面积量算检验进行精度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西部测图工程某测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及地形和地表覆盖等基本测图要求,采用机载雷达图像处理、内业加密、影像纠正、镶嵌与裁切、调绘片整饰等相关测绘技术,进行机载雷达影像调绘片的制作,并结合外业调绘情况对雷达影像上相关地物类型的识别与判读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机载雷达影像调绘片制作的整体工艺流程,以及解译雷达影像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多云、多雨地区,可见光获取遥感影像数据不能满足对土地利用实时监测的需要,而雷达卫星可以不受天气条件影响获取数据。对TerraSAR-X雷达数据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和解译,判断出变化的区域并到实地验证。高分辨雷达卫星数据作为光学数据源的补充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雷达图像作为一种主动式传感器所获取的图像,有别于人们熟悉的航空、航天摄影或者某种扫描仪所获取的反映地面信息的图像。由于2种类型的传感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雷达图像和光学影像上所表现出的色调、纹理、阴影等特点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主要从2种图像的辐射特性、几何特性以及影像分辨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深入理解雷达图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黄艳  张永利  刘志铭 《测绘工程》2012,21(1):30-33,38
提出一种空间性能指标和辐射性能指标相结合的基于点目标的雷达强度影像质量评价方法。利用空间分辨率、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指标对雷达影像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并利用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雷达影像几何构像距离-共面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何构像方程是遥感影像摄影测量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式,简洁性和严密性是其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姿态对侧视雷达影像成像的影响,以传感器位置和姿态(外方位元素)作为定向参数,根据侧视雷达成像的距离和波束中心共面(Range-Coplanarity,R-Cp)条件构建了一种简洁严密的几何构像方程。该方程考虑了姿态参数对雷达影像严密定位的影响,反映了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成像几何原理,避开了复杂的成像参数,实现了雷达影像与光学影像严密构像模型定向参数的统一。定位试验精度优于LeberlF模型和KonecnyG模型。该方程的特点表明其在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领域中有着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侧视雷达影像距离-共面模型严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春泉  张继贤 《遥感学报》2012,16(5):881-894
本文对现有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几何构像模型在摄影测量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外方位元素作为定向参数,依次建立了像点坐标显函数形式的距离-共面(R-Cp)方程、地心直角坐标系中星载侧视雷达影像的距离-共面方程、以及星载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严密定位模型,并进行了稀少控制点条件的星载TerraSAR-X影像定位试验。理论和试验表明,本文所建立的R-Cp严密定位模型,使得雷达影像像点量测坐标作为摄影测量观测值的属性得到体现,容易吸收和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基于共线方程模型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雷达遥感影像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严密性、稳定性、可靠性及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包括航天和航空对地观测体系、地面卫星数据接收体系和遥感空间数据处理。涉及机载POS、三维激光扫描与成像、遥感成像机理与定量化反演、高光谱卫星影像处理、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多时相多传感器卫星影像处理、雷达影像处理与雷达干涉测量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D-InSAR技术中影像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对其中复影像配准、干涉图滤波、去除平地效应等进行了说明,然后利用三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影像数据成功地获取了Bam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场,对形变场进行了详细的解译,并生成了地形3维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