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湘东南汝城盆地基性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地球化学》2003,31(2):25-31
  相似文献   

2.
3.
武当地块基性岩度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秦岭构造带武当地块核部的基性岩席群,是在古生代地幔底侵作用导致地壳伸展过程中岩浆沿主拆离面及基底变质岩群内次一级滑脱面侵位形成。岩席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其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勉略缝合带发育的蛇绿岩组合中的辉绿岩和大洋玄武岩之岩石地球化学特点相似,结合同位素地质学资料,本认为武当地块基性岩席群所代表的这次拉伸作用与略洋的打开是同一构造背景下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地块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张成立  周鼎武 《地球化学》1999,28(2):126-135
武当山地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央珠大陆板内岸 浆侵入的产物,是古陆块裂并保存在造山带内基底岩块的重要证据,这表明南秦岭和扬子板块曾存在晋宁期固结的统一古陆块,该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早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裂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中寒武统莫合尔山组沉积地层中发现三条形成于二叠纪末到中三叠世的基性岩床。三条岩床沿沉积岩层面顺层侵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辉绿岩床(厚3m)、辉长岩床(厚20m)和粗玄岩床(厚2.5m)。三条岩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稀土含量高(∑REE=210×10-6~297×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 =13.54~17.96),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97~1.21),Ce稍具正异常(δCe=1.11~1.25)。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Sr)富集,Sr具明显正异常; Ta、Nb和Hf具负异常。低氧化度(0.13~0.40)。三条岩床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但有下陆壳成分混染。三个样品的MgO含量在4%~6%之间,Mg#值在37.6~55.6之间,固结指数SI值位于18.7~29.3之间,反映原始的岩浆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分异作用。粗玄岩床K-Ar年龄为255.2±7.3Ma,辉绿岩床K-Ar年龄为242.8±5.7Ma,辉长岩床Ar-Ar年龄为229.7±3.7Ma。本次岩浆侵入事件发生在南天山洋闭合之后,构造背景为造山后碰撞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新疆库米什北超基性岩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库米什北超基性岩的发现,为中天山南缘长阿吾子-古洛沟-吾瓦门蛇绿混杂岩带东延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该超基性岩主要为变质橄榄岩,呈构造岩块出露于韧性剪切带中。原岩以蚀变单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辉橄岩为主,属钙碱性岩系。岩石普遍蛇纹石化、片理化,与围岩呈构造接触关系。M/F比值平均15.1,大于7,MgO/(MgO+FeO)平均比值0.85,TiO2含量为0.03%~0.14%,小于0.22%。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Eu正异常特征。表明出露于中天山南缘最北部古洛沟-吾瓦门-拱拜子蛇绿混杂岩带与库米什以南地区榆树沟-铜华山-硫磺山蛇绿混杂岩带并非同一条蛇绿岩带。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本区现阶段的构造分区为:天山地洼区,准噶尔地洼区和阿尔泰地洼区,各区演化、发展各具特征,表明地壳演比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石炭—二叠纪分别处于地槽发展前期和后期,二者无论在沉积环境、古地理条件,还是在构造型式、岩浆活动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前期形成的聚煤盆地属海相环境,受近东西、北西西向地槽构造系的控制,火山话动强烈,系典型的优地槽沉积;后期形成的聚煤盆地属海陆交替相、陆相环境,为山间坳陷型盆地,受地槽褶皱山系的控制,以快速升降运动和快速堆积为特色,盆地中沉积了巨厚的磨拉式建造。石炭—二叠纪的沉积环境和构造条件不利于聚煤作用的发生和持续进行,致使海盆边缘和陆盆中未能形成良好的含煤岩系。因此,新疆北部地槽区与华北地合区相反,石炭—二叠纪不是理想的成煤时期,地槽期的海盆和地槽褶皱带期的山间坳陷也不是理想的聚煤盆地,这为该区的大地构造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9.
江西武功山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磊 《中国区域地质》1993,(4):371-374,T001
江西武功山变质杂岩体的北西和南东两侧分别分布着两条长约30km的大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组成岩石是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的花岗岩、片麻岩、片岩、沉积岩类。糜棱岩的各种显微构造标志指示剪切带的运动学方向为逆冲推覆性质。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代可能是早古生代后期,与这一时期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金沙江带硅质岩沉积环境的确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孙晓猛  聂泽同 《地质论评》1995,41(2):174-178
硅质岩是金沙造山带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岩石类型,其沉积环境的确定对金沙江造山带的深海沉积、大陆边缘地质以及构造格局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岩性特征、放射虫生态组合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沉积组合特征等方面对滇西北金沙江带硅质沉积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据此认为金沙江缝合带不能构成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相似文献   

11.
12.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正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杨树锋  贾承造 《地球化学》1996,25(2):121-128
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演化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内部岩浆作用的过程中首次发现盆地内部正长岩岩体,其39Ar-40Ar年龄为277.7±1.3ma,属于早二叠世。该正长岩为形成于板块内部的碱性正长岩,它与盆地内部的二叠纪玄武岩、辉绿岩岩墙一起构成了一套发育于裂谷性盆地的岩浆岩组合,说明二叠纪时塔里木盆地处于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转换形式及其成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摘 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褶皱 逆冲断层变形在平行于区域构造方向上通过构造转换而变化。 构造转换形式包括纵向(渐变)和横向(突变)两种。 变形缩短程度沿走向保持均一或渐变时发 生纵向转换, 其中包括雁列式断裂间的转换和逆冲断层向其他构造(末端背斜、 分支断层)的 转换, 横向转换调节变形缩短程度沿走向的突然变化。 在前陆盆地内, 横向转换带的发育主 要与沉积层厚度变化、 滑脱层分布、 造山带的作用程度和方式有关;前陆克拉通地区横向转 换带的发育则可能主要与板块边界形态等边界条件有关。 纵向转换带的发育与内在、 外在变 形条件沿走向的渐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阿克 1井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喀什凹陷乌恰构造带阿克莫木背斜北高点的第一口预探井 ,该井中二叠统比尤列提群 (P2 by)钻厚 2 5 5 .5 0 m(395 4— 4 2 0 9.5 0 m,未钻穿 ) ,为灰褐、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同色灰质泥岩近等厚互层 ,偶夹薄层浅灰、灰色泥灰岩、泥晶含泥灰岩及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产大量孢粉化石 ,可建立Florinites- Protohaploxypinus- Vittatina组合 ,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该井二叠纪地层的钻揭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质意义 ,不但完善了该地层小区的地层层序 ,而且丰富了二叠纪的孢粉化石资料 ,填补了该区二叠纪古生物研究的空白 ,还改变了对该区生油条件的评价 ,提高了对该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岩石薄片、物性等分析资料,对库车坳陷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中下侏罗统储层岩石类型均为岩屑砂岩、含长石岩屑砂岩。岩石学总体特征为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岩石成分成熟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好。储集空间类型在东西向也有所差异,东部吐格尔明地区主要为次生-原生孔隙型,西部依南地区主要为裂缝-次生孔隙型。储集性能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以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东部吐格尔明地区明显优于西部依南地区。影响本区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压实作用、沉积环境、岩石学特征、溶蚀作用及构造作用,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埋藏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的叠加加强了本区西部储层压实作用,但裂缝发育又使储集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塔东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分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国干  夏斌  王核  陈志勇 《新疆地质》2003,21(4):407-411
塔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边界断裂有辛格尔断裂带、雅尔当山断裂带、孔雀河断裂带、且末河断裂带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它们具有多期多类型构造变形叠加的特征.库鲁克塔格的褶皱变形包括韧性剪切褶皱和脆性褶皱2种类型:英吉苏凹陷北缘的构造变形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在罗布泊凹陷的北缘可以形成较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而且在推覆体前缘可以形成具有油气勘探价值的隐伏构造.塔东地区包括中央隆起东段的塔东低凸起、古城鼻隆、满加尔凹陷东部、英吉苏凹陷、孔雀河斜坡.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主要阶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经历了震旦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新生代3个一级构造旋回。这种旋回性主要与板缘的拉张裂解、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等板块构造运动体制有关。每个一级构造旋回一般是以拉张体制下的盆地形成开始,尔后转化为挤压体制下的盆地,最终以构造反转结束。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可进一步分为6个二级演化阶段,即震旦—奥陶纪克拉通内裂陷盆地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克拉通内挤压盆地演化阶段、石炭—二叠纪弧后裂陷盆地形成阶段、三叠纪弧后前陆盆地发展阶段、侏罗纪—老第三纪碰撞复活前陆盆地形成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碰撞后继盆地演化阶段,其划分标志是以盆地性质及其构造格局的重大转变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8.
据新地质资料 ,塔里木盆地和周边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 1)前震旦纪 :“古新疆克拉通”的形成 ;( 2 )震旦纪—中泥盆世 :“古南天山洋”的开合和“新疆克拉通板块”的重新拼合 ;( 3 )晚泥盆世—三叠纪 :“新疆克拉通板块”的局部裂解与拼贴 ,“新天山洋”的开与合 ;( 4 )侏罗纪—第四纪 :冈底斯地块北向碰撞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区域构造格局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The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CMTZ) is an important site for mass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everal kinds of CMTZ exist beneath the continent of China, which show different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rock associations.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three types of CMTZ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a) The CMTZ beneath the Tibet Plateau exhibits a grid-shaped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zed by random and reticular high and low seismic velocity lamellae. It is about 30 km thick, comprising both mafic granulites of lower crust and ultramafic rocks of upper mantle. Such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were inherited from the crustal overthrust and overlapping during the Cenozo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o-Asian continents; The corresponding crust movement is still very intense in this region. (b) The CMTZ underneath North China Block is usually composed of a thinner strong positive velocity gradient l  相似文献   

20.
对垣曲盆地原土坪阶地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土坪剖面地层自下而上由水下河湖相-漫滩相-风尘堆积构成,整个剖面记录了一个水位下降、由水下沉积环境转变为气下环境的连续堆积过程。剖面地层记录的1.84~1.62MaB.P.期间由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为典型风尘堆积的沉积转型及风尘堆积反映出的1.21MaB.P.前后古气候变化事件是对青藏高原青藏运动C幕和昆黄运动的区域沉积响应。开始于1.62MaB.P.的典型风尘堆积底界年龄代表了该级阶地的形成时代,表明该段黄河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