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处于我国西北边疆的新疆,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巩固国防和反修战备。解放以来党和政府把粮食生产放在首要地位。为着促进自治区粮食生产,加速商品粮食基地建设,我们在对《新疆农业地理》的编写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特整理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不同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有不同的战略目标,着重阐明了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战略对策。关于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与呼伦贝尔盟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土地研究的几个主要概念,即土地、土地分类、土地分级作了简要讨论,并结合黑龙江省及呼伦贝尔盟的具体条件,对为农、林、牧业服务的土地分类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还拟订了该区土地分级系统——土地类和土地型,及适合于大比例尺制图的土地组。在此基础上,将全区分为18个土地类、71个土地型。文章还从水平带性、垂直带性和土地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了该区土地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程叶青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5,25(5):513-520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粮食生产地域变化的差异明显,南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较大,八大产区和省区间变化较小。农业生产条件、技术、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应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穆棱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过程特征是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运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对黑龙江省穆棱市1991—2001年和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空间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1年间,耕地是主要转入地类,增加232.25 km~2,林地作为最大转出地类,减少290.35 km~2,林地与耕地的转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占最大比例,其他用地均发生变化,但面积小且散乱,整体上该时期土地利用呈现出开发混乱、效率低下的特点;2001—2013年间,受还林还草的影响,耕地减少179.01 km~2,林地增加171.45 km~2,其中坡耕地的退出占较大比例,且分布面积广,该时段内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由2001年前的"两大一小"模式,演变为以市区和中心乡镇围成的重点区域;1991—2013年间研究区自然因子变化较小,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受退耕还林等国家政策的主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一般山地滑翔伞基地的要求,分析了林虑山地所具备的适于建立滑翔伞基地的主要自然地理条件,通过与其它国际滑翔伞基地的对比与实践,提出应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其建设成为国际上最优良的山地滑翔伞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自然环境相对独立,且有着优越的生物气候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取得较大成效,生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福建自然生态环境有其特殊的潜在脆弱性,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浪费与局部环境污染的问题仍较突出,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8.
福建建设生态省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自然环境相对独立,且有着优越的生物气候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取得较大成效,生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福建自然生态环境有其特殊的潜在脆弱性,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浪费与局部环境污染的问题仍较突出,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9.
在呼伦贝尔盟东南部(主要指阿荣旗、布特哈旗和扎赉特旗)的甸子地约有668万由,占本区荒地总面积的91.5%。开垦后的甸子地,土质肥沃,单产较高。但是,在农业生产上,群众普遍反映甸子地“地凉”,比坡地易遭初霜危害,单产不稳。因此,进行甸子地低温  相似文献   

10.
项目区基本概况项目区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涉及新胜、如意兴、打不素太、民胜、乔圪堵、打圪坝等6个行政村,总规模为558.7hm2。  相似文献   

11.
朱自安 《干旱区地理》2009,32(5):806-811
新疆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特殊组合,适宜构建多样化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合新疆实际,如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当前新疆经济转型初期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对国家研究新疆建设棉花、粮食、特色林果业和畜产品四大基地的背景下对其现状及优劣势,并综合政策、管理、资源和技术等多因素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前景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蔡运龙 《地理学报》1992,47(2):146-156
本文论述了土地结构(包括要素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并以贵州省的调查研究为例,说明了各种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区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cEngine的城市土地供应分析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供应作为一项基本的土地管理制度,其供应数量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一直未得到重视,针对此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城市土地供应辅助分析系统的背景,描述了城市土地供应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分析过程的基本要求及供应分析对制订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探讨了以软件工程相关方法为指导,基于Ar-cEngine技术建立城市土地供应分析系统的主要方法、结构特点及具体的开发实现过程,最后对该系统在未来的应用及城市土地供应分析内容的扩展方面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丘陵山区面积多达3.5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在农耕地中,坡耕地面积达4900万亩,这些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分布范围广,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据统计,全省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万亩的有58个市县,其中坡耕地面积100万亩以上的有克山、拜泉、海伦、望奎、巴彦、龙江、讷河、宾县、五常九县。全省多年调查分析,平均每年每亩坡耕地因水土流失危害,少收粮食50—80斤。如果按3000万亩流失严重坡耕地每亩少收80斤、1900万亩一般流失坡耕地每亩少收50斤算,每年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周嘉  战大庆 《地理科学》2021,41(7):1266-1275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增加,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各时期耕地数...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海 《地理科学》2015,35(3):293-298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基地,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和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结论如下:① 1978 年以来,中部地区水稻和小麦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而玉米和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其中水稻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10 以上;小麦综合优势表现为稳中有升,从1978 年为1.00 上升到2012 年为1.1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小于0.80;大豆的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 年为0.90 下降到2012 年为0.80。② 整体从横向来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 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水稻 > 大豆 > 小麦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玉米 > 大豆;综合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2012 年规模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综合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③ 中国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均有波动,唯有中部地区的粮食集中度保持稳定上升,其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集中度由1978 年的28.65%、38.13%、28.83%、16.16%分别上升到2012 年的30.08%、39.87%、42.40%、17.16%,2012 年中部地区粮食、水稻、小麦的集中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④分析表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唐家会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准格尔煤田中部,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比较发育,给矿区安全生产带来风险。依据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水、白垩系保安群孔隙裂隙水、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雨渗入为主,地表水渗漏补给为辅。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陷落柱以及导水裂缝带、煤层底板矿压破坏带和封闭不良钻孔。  相似文献   

18.
司马慧 《福建地理》2002,17(4):50-52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文化特征既不同于闽中的三山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又不同于闽北的理学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山海兼备的区域文化。本文正是从闽南的特殊地缘背景来论述其所具有的诸如冒险性与保守性并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备等一系列文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研究县域土地是否可持续以及可持续利用程度如何为目的,对托克托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因素过程分析法对县域土地可持续性程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显示托克托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极弱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