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带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地区。自1820 年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黄金地质储量150 吨左右。该金矿带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缘的碰撞对接部位附近。区内发育5 条平行的NW 向含矿构造带,其北端均以锐角交汇于挥发河断裂。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夹皮沟金矿带恰好位于高级区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的接触部位,形成以夹皮沟金矿化带为中心的矿化分带。夹皮沟金矿带为中生代成矿,夹皮沟NW 向弧形构造片理化带及其上盘扇状断裂系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在主要NW 构造带之间,还存在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构造,它们与扇状断裂的交汇点及扇状构造系中的横向应力集中带是金矿化定位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吉林金银别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夹皮沟金矿带的南东延长部分,清茶馆—白水滩断裂构造带与北东向溜河构造带交汇处。区内金矿床、金矿点多分布于太古宙、古生宙表壳岩中,矿体分布主要受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通过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总结分析,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碧乐  金巍 《世界地质》1998,17(1):22-25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金矿赋存在夹皮沟北西向韧性带内,控矿构造为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构造。中生代中酸性脉岩为成矿期脉岩,且与黄泥河花岗岩岩基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分异,金丰度值高的暗色岩类提供部分矿质。  相似文献   

4.
夹皮沟金矿与老牛沟铁矿位于吉林省夹皮沟金矿Au-Fe找矿远景区中东部.通过对典型矿床及远景区的ETM数据图像处理及遥感地质特征解译,总结出夹皮沟矿点分布与华北地台北缘断裂关系密切,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及环形构造控制.根据区内已知地质矿产以及遥感地质特征,在本远景区内圈出8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金、铁、铜、铅锌.通过总结预测区遥感预测依据,为在该地区成矿预测及寻找该类型矿产提供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5.
夹皮沟金矿带盲矿体赋存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海西地槽褶皱带毗连,辉发河断陷带南东侧的石棚沟—夹皮沟—海沟—金城洞金矿带中段,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带之中(图l、2)。矿带具一百六十年的探矿、采矿历史,地质工作程度高,表露或浅部找矿难度大,开展盲矿体赋存条件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已成为打开深部空间、扩大深部盲矿远景、解决矿山生产资源来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老牛沟在桦甸东约70公里,自潘吉线磐石站东行76公里至桦甸,再东行65公里至老金厂,老牛沟在老金厂东北约5公里,东南距夹皮沟金矿约10公里,可通汽车,交通尚称便利。根据野外观察,本区岩石依其生成先后次序,可分五类:  相似文献   

7.
吉林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矿床深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绝大多数金矿床产于夹皮沟花岗-绿岩带中,不同构造层次中形成的矿床沿不同的标高富集,深部具尖灭再现,侧状,元素垂直分带等规律。总结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矿床深部变化规律的同时,进一步归纳出深部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桦甸市夹皮沟金矿区八家子金矿,产于太古界夹皮沟群下部四道砬河组的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岩体为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矿体受构造控制,具有一定的成矿规律。夹皮沟群的下部岩组,由斜长角闪岩、变质安山岩、混合片麻岩夹绢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成。该组是我省最大的金矿产出层位,控制着夹皮沟—板庙子等一系列大中型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岩性—构造—事件法论述了夹皮沟金矿田地质演化历史,并建立了夹皮沟金矿田成矿模式,对金矿田成矿理论和金矿预测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认为,该矿田金的物质来源具多源性,金矿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区内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是金的主要控矿构造。总结出该矿田具有“一型三式”的特点,即花岗—绿岩型,包括板庙子式、大线沟式和三道岔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太古宙绿岩带是世界上主要含金岩系,有“金矿带”之称。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同样是驰名中外的金矿带,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就产于其中。该带呈向北凸弧形,西起石棚沟,东止金城洞,长约250km,宽3.O—30km。它由下部镁铁质基性火山岩、中部中酸性火山岩及上部火山—沉积的含铁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在漫长的地质史中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程度为中高—中低角闪岩相。该带中矿床(点)均产于下部或中下部。金矿带被花岗岩和两江断裂截成三段,即西段石棚沟金矿田(Ⅰ),中段夹皮沟金矿田(Ⅱ)和东段金城洞金矿田(Ⅲ)(图1)。大中型矿床均产于Ⅱ矿田中,因此Ⅱ矿田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周朋富  徐光龙  刘格非 《吉林地质》2019,38(2):32-35,55
夹皮沟金成矿带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同胶东半岛典型金矿的类比,浅析夹皮沟地区金成矿带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侯树桓 《吉林地质》2005,24(1):34-38,50
在夹皮沟金矿南部的溜河地区,通过认真详细的地表地质调查,发现规模较大、矿化蚀变较强的NW向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带,据此提出在带内寻找金矿的地质找矿设计。经数年勘查,终于发现了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六批叶沟金矿床,实现夹皮沟金矿外围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这对在太古宙高级区找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吉林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侯树桓 《矿产与地质》2003,17(5):589-593
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位于吉林夹皮沟金矿以南的三道溜河一带,属夹皮沟金矿NW向控矿构造的南东延伸。通过对含金剪切带的空间展布、岩石组合、变形结构特征和金矿化特征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剪切带内的金矿(化)体是多次含矿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产于脆—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床,具有大型规模远景。初步认为主要成矿期是中生代微晶闪长岩定位之后的晚印支期。  相似文献   

14.
桦甸大线沟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线沟金矿床位于吉林省夹皮沟-大砬子北西向构造带中段北盘,金矿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密切;构造对金矿床具有多级控制特点:①夹皮沟-大砬子北西构造带是区域上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着金矿带的空间展布;②大线沟区近南北向韧性剪切带是引导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的导矿构造;③剪切带中非连续的脆性系统是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5.
夹皮沟金矿位于吉林省烨甸县东部,是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矿山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至今,地质学者对夹皮沟金矿的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在多年来生产、科研实践资料基础上对夹皮沟金矿的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背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夹皮沟地区Au以自然金为主,夹皮沟金矿成矿属于中温成矿,成矿流体及含金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呈碱性,Au的含量从正常场→近矿围岩→蚀变带→含金石英脉依次增加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夹皮沟金矿位于吉林省烨甸县东部,是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矿山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至今,地质学者对夹皮沟金矿的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在多年来生产、科研实践资料基础上对夹皮沟金矿的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背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夹皮沟地区Au以自然金为主,夹皮沟金矿成矿属于中温成矿,成矿流体及含金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呈碱性,Au的含量从正常场→近矿围岩→蚀变带→含金石英脉依次增加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界定及其资源潜力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金矿集中不仅应包括太古宙花岗-绿岩带,而且还应包括高级变质区。为此,作者重新界定了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8.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俊建  程玉明 《地质学报》1996,70(4):335-341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与中生代敦化一密山断裂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NE向敦化一密山断裂与次级平行分布的两江断裂左行平移,使早期形成的夹皮沟压性断裂显示左行压扭特征,诱导应力场派生出一系列NW向、NE—NEE向的剪切断裂,以及近SN向的压性断裂。这3组断裂成为本区员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20.
夹皮沟金矿为百年矿山,资料丰富。经对已知矿体标高和夹皮沟金矿本区各矿体金属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矿体标高和金属量的空间分布显示了一些较明显的规律。据此认为:夹皮沟金矿按标高可分为3个成矿带。主矿带在本区东西延伸区,为有利的靶区。主矿带之下也可能存在另一个很有希望的新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