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侏罗纪叠加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巴山构造带是秦岭造山带南部发育的一个以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带。通过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渔渡地区进行的详细构造解析发现,大巴山构造带在侏罗纪以来经历了至少两期变形叠加,变形地层三叠系嘉陵江组—侏罗系沙溪庙组。早期变形以与滑脱构造相关的轴向北西—北北西向箱状或隔挡状褶皱为主,并在深部发育顺层滑脱构造,变形时代为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变形与北侧逆冲相关,导致右行走滑变形,主要形成右行走滑断层和北西—北北西向紧闭褶皱,变形时代比第一期稍晚,为晚侏罗世之后到早白垩世。两期变形形成的褶皱延伸方向一致,与区域构造线的方向协调,而且在远离北侧镇巴断裂的地区变形强度有减弱的趋势,两期变形叠加形成共轴或斜交叠加构造。研究表明,变形与大巴山冲断—推覆构造带向南逆冲有关。  相似文献   

2.
构造解析表明浙西南陈蔡群曾遭受5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每期构造变形都在基底岩系中留下各种不同构造形迹。变质变形关系研究和不同变质构造单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陈蔡群所遭受D1、D2变形与其主期变质作用同时,均为早元古宙末吕梁运动产物②,而D3、D4变形和D5变形分别为晋于运动和加里东运动叠加改造结果。  相似文献   

3.
辽宁庄河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变形样式多种多样,反映了在不同体制下,构造变形由下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的系统变化,从早期褶皱变形到后则破裂变形过程中岩石韧性递减的系统演变。笔者利用构造解析方法,初步确定了该区的构造序列并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连山关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主要经历了两期区域变形,形成了两个世代的变形构造组合。早期为塑性-准塑性固态变形构造组合,由多种位态的层理褶皱、结晶片理、矿物拉伸线理和韧性剪切带组成,并以大型平卧层理褶皱及其枢纽与拉伸线理互相平行为特征;晚期为难塑性固态变形构造组合,由中小型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组成,同早期褶皱近共轴叠加。  相似文献   

5.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分布着大量的飞来峰,为了解其构造演化过程,文章通过分析龙门山南段白石—苟家飞来峰和金台山飞来峰内部的变形特征,确定出其至少经历了4个相同的构造变形序列,并结合前人资料讨论了龙门山飞来峰的形成原因和构造演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面理的机理人手,在构造变形简单区建立模式,再在构造变形复杂区加以检验与补充,是区域变质岩构造模式建立的途径与依据。基本构造模式为下降阶段的岩石的压扁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流劈理,以及沿x-y面相对位移的晶体变形;上升阶段的沿x-y面发生的顺层剪切劈理,片内褶皱,滑脱型韧性剪切带,拉伸线理与线状构造;压缩阶段的沿x-y面发生褶皱,逆冲型韧性剪切带,逆冲断层,以及破劈理、褶破劈理与折劈理,反映了一个造山带在沉降、隆起和褶皱三个时期的变形规律。沉降与隆起,一次抑多次,关系下降阶段变形和上升阶段变形的次数,区域变质岩构造模式依此有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构造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构造 韧性和脆性构造变形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韧性变形以连续的塑性流变为特征,其主要变形机制包括晶体塑变、质量传递(如扩散、压溶等)和晶界迁移3种。变形产物为糜棱岩系列岩石,而脆性变形则以不连续破裂为特征,其产物是各类碎裂岩。大量证据显示这两种构造形变及产物可在同一构造带中共生,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构造可分为同期和后期脆性构造两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辽东青城子地区早元古宙辽吉岩套的构造变形作用与构造演化。作者提出了青城子推覆构造的三阶段演化模式。早期阶段,即第1变形幕形成了北西向转南西向的同斜倒转褶皱,构成了青城子推覆体的雏形;第2变形幕以剪切体制为主,辽吉花岗岩活化和底辟重就位形成了推覆体构造,并产生了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第3变形幕形成了叠加在推覆体构造上的北东向倾伏背斜、向斜构造,并使推覆体构造发生整体机械变位,最终奠定了青城子地区的宏观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个经历多期构造活动的复杂造山带,大致划分为昆北花岗岩浆弧带、昆中双型俯冲带、昆南混杂岩带。其地质特征反映了昆中断裂带在历次构造演化中的主导性。。晚元古代华北、华南两大古板块沿昆中断裂一线俯冲碰撞,为后期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别具一格。经整体分析、现位恢复,具有泥盆—早二叠伸展滑覆、早二叠纪末—中三叠纪B型俯冲、中三叠纪末—早侏罗纪A型斜向俯冲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 ,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造岩 ,其变形时的温压条件为中压相系的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12.
秦巴地区的构造单元若按习惯以五条深断层带为界划分成四个褶皱带,就使早古生代构造特征显得模糊不清。但若以下部构造层的特征为依据,以靖口关—丹凤—商南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单元,就显得十分明晰。在早古生代推覆构造的控制下,晚古生代使南部构造单元中形成山间槽,发育了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隆昌地区出露的岩石主要为早元古宙变质杂岩,其中碳酸盐岩十分发育。在多期构造变形作用下,碳酸盐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脆性破裂和韧性变形。作者根据区调资料,对隆昌地区的碳酸盐岩构造岩类型和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依据岩石中矿物的应力结构,将碳酸盐岩构造岩划分为4种岩类11种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磨刀石地区黑龙江岩群经历了深层次到浅层次的多期、多级变形作用,露头尺度和区域尺度上的主要构造形迹是糜棱面理、构造条带和紧闭同斜褶皱。经详细的构造解析,已初步查明其内三个世代的构造形迹组合,它们是不同变形发展阶段形成的不同构造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15.
建平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石发育,地质构造复杂。近年研究表明:区内太古宙变质杂岩是由多期变质、变形的中酸性深成侵入岩和少量上壳岩组成,可划分出变质上壳岩组合、叶柏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和二长片麻岩4个岩石单位。本文主要对区内太古宙变质杂岩的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了早期韧性变形阶段(鞍山期划分4个变形幕)和晚期脆性变形阶段(印支—燕山期)。构造层次由早期深部层次向晚期浅层演化;其变形由流动机制—压扁机制—弯曲机制—韧性剪切机制到剪切破裂机制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质杂岩顶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在盖层与基底不整合面形成剥离断层;在盖层内部形成中间韧性构造变形层和上部脆性构造变形层。在不同的构造层次中形成样式各异的构造群落,同时伴随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侏罗纪到新生代彰武盆地构造发展可分为8个阶段。早新华夏系属成盆期构造体系,控制了以八道壕煤系为代表的晚侏罗世九佛堂组的聚煤作用;北西构造系同沉积构造控制了彰武盆地早白垩世小型断陷盆地的聚煤作用;中新华夏系等成盆后构造通过后期形变控制了盆地内现今煤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营口—盖县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经历了三个世代的构造变形。第一世代为枢纽近南北向的具轴面片理的平卧层理褶皱;第二世代为与第一世代近共轴的具轴面褶劈理的近水平直立片理褶皱;第三世代则为东西向的倾竖片理褶皱。  相似文献   

19.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对以褶皱构造为主要构造型式的突出矿片来说,用褶皱变形系数这一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煤和瓦斯突出褶皱构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率。本文针对平顶山东矿区煤层褶皱变形的特点,分别用剖面变形系数法和平面变形系数法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取得了较可靠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