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指导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勘查和战略选区工作,本文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查明铀源体和铀源层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铀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初步建立了铀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区域内铀含量最高的地层是铁船山组,其次是郭家坝组、龙马溪组和大隆组;(2)含矿主岩物源分析表明苍溪组沉积碎屑来自米仓山和龙门山两大蚀源区;(3)蚀源区含铀岩石在地表风化解体过程中,岩石中的铀被释放出来,进入地下水形成含铀溶液,含铀溶液在苍溪组砂岩层中流动,在碳质和黄铁矿发育的沼泽和停滞水还原环境,铀发生沉淀并能够保存形成铀矿体。  相似文献   

2.
在犹他州圣胡安郡的蒙特朱玛谷(Montezuma Canyon),赋存于莫里森建造(Morrison Formation)的萨尔特·瓦什(Salt Wash)组中的铀-钒矿床具有带状分布,这种带状分布是由于扩散作用引起金属元素迁移的结果。同心圆带包括褐色非矿化核心、灰绿色矿化层和灰色非矿化外带。褐色带是铁染的多孔砂岩,常含大量的含碳物质。弯曲的矿化层由浸染砂岩的已氧化铀-钒矿物组成,它紧紧地包围着褐色带。灰色带内的岩石是由方解石紧密胶结的浅灰色砂岩,在这个带中常出现褐铁矿斑点。矿床最可能是在晚白垩纪或早三迭纪形成的。在那个时候,含矿砂岩埋藏在深处,并饱含封存水。在褐色带中有机物质的富集表明,在该带内曾经充满着含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例如从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醇和醛)的还原溶液。另一方面,在灰色带中可能充满着含铀和钒的氧化溶液。在两种溶液相互接触的地方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低价铀和钒的矿物沉淀下来。矿层呈椭球形状,流动溶液没有任何出入口,这一切都说明,由于扩散作用,溶解的金属经过灰色带而沉淀在还原带的周围。现代风化作用和氧化作用使原来的低价矿物变成高价矿物,而矿石中的金属并没有显著的淋失。  相似文献   

3.
浅析柴达木盆地东部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东部发育有侏罗纪的含煤建造,侏罗纪及第三纪含油气建造。第三纪红色陆相碎屑岩建造中发育良好的“泥-砂-泥”结构。在盆地的北部有较地地地下水承压和循环系统,尤其是在盆地西部的石油勘探中发现了第三纪地层中有明显的铀矿化。近期的工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存在大片的地表航放异常,显示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具良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缘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的成岩环境、铀沉淀机制及成矿机理,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含铀砂岩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分析,对研究区砂岩岩石类型、碳酸盐胶结物类型、成岩阶段以及碳、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含铀砂岩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可分为3个期次,以第一和第二期次为主,胶结物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见极少量含铁白云石。δ~(13)C_(PDB)值为-22.45‰~-13.65‰,平均值为-18.33‰,δ~(18)O_(PDB)值为-17.56‰~-9.46‰,平均值为-13.52‰,揭示有一定有机质参与;古盐度Z值介于75.98~90.97之间,为淡水沉积;古温度介于67.31~94.92℃之间,结合以上岩石特征、胶结物类型及成岩作用判定成岩环境处于早成岩—中成岩阶段A期。综合分析认为:早成岩阶段砂岩的压实、胶结作用使含铀砂岩孔隙度减小,抑制含氧富铀流体运移;随着成岩作用进行,埋藏深度增加,有机质成熟度升高发生热脱羧基作用,与压实作用产生的吸附水形成酸性溶液对长石、碳酸盐胶结物等进行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增大砂岩孔隙度,促进含氧富铀流体下渗运移,下伏油气由断裂向上逸散,为地层提供还原剂,使铀在四方台组底部大规模沉淀和富集。  相似文献   

5.
黄少华 《地质与勘探》2023,59(6):1182-1193
选取经济高效、轻便无损的分析技术是当前砂岩型铀矿绿色勘查和研究的现实需求。本文基于便携式色度、X荧光(XRF)、高光谱的光谱学技术,全面表征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特拉敖包铀矿产地环河组红杂色含矿建造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建了不同颜色砂岩的定量标准色度区间,查明了红色砂岩具有赤红色强氧化、褐(紫)红色较强的差异后生氧化作用;过渡带褐灰色和灰绿色砂岩普遍具有一定的弱氧化性,红度a的曲线发生多次渐变过渡,矿带内部存在多个氧化还原的地球化学界面,形成了多段的铀-钼-钒-铌等变价元素的共伴生富集。以上信息指示了研究区氧化还原作用的主成矿机制;绿色还原砂岩的红度值最小,是后期碱性还原流体渗出改造的产物。流体活动导致环河组地层发育绿泥石化、铁的还原-迁出、局部碳酸盐化等蚀变。该研究为沉积盆地不同地球化学性质含铀建造多尺度的铀成矿环境快速评价提供了案例及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原地区赋矿砂岩下白垩统环河组下段的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基本特征,分析了赋矿砂岩与铀矿形成的关系,旨在促进该地区找矿工作。通过地表调查、钻孔岩心观察、电子显微镜对赋矿砂岩进行观察和鉴定,环河组下段是该区主要的含矿层位,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棕红色、浅黄色、灰色中细砂岩和灰绿色中砂岩,填隙物主要为碳酸盐和少量高岭石和绿泥石等黏土矿物,见有少量褐铁矿、黄铁矿等;灰色岩系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有利于铀矿的还原成矿。环河组下段NWW—SEE向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铀矿化分布,与NE—SW向断裂关系密切。晚白垩世以来,伴随盆地西缘及周缘岩石中的铀顺层向盆地中心发生层间渗入作用,深部油气藏的大规模排烃沿断裂上涌发生油气渗出作用,富氧含铀流体中的铀离子与油气中的还原剂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作用,导致铀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7.
从古构造、古地理重塑入手,系统分析伊犁盆地各沉积时期的沉积建造特征,并探讨其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研究表明,伊犁盆地双基底建造形成了盆地的富铀基底,盆地早—中侏罗世在弱伸展环境下形成的暗色含煤碎屑岩建造成为盆地的含矿建造形成期,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在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红色碎屑岩建造有利于铀的后生改造富集成矿。经统计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化与含矿层的沉积相类型、单层砂体厚度及岩性结构等建造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郭宁 《地质与勘探》2017,53(1):54-62
川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四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区内蚀源区发育多种含铀建造,为盆地盖层提供了丰富的铀源;沉积盖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不整合面成为含铀、含氧地下水的渗流通道,为区内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储矿空间;褶皱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已探明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侵蚀不整合面之上0~10m范围内,受地层、岩性岩相、有机质、不整合面、冲刷构造控制,是赋存于下白垩统底部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下一步区内铀资源勘查应按照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开展工作:中部龙山-巴中地区沿区内两条支流古河道开展钻探查证,落实铀资源矿产地;西部苍溪-清水铺地区开展铀资源区域评价,落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且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经典的水成铀矿理论和评价准则认为断褶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索证明断褶带后生铀成矿既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推覆构造带中的反冲带多见东倾的反冲断层,最东部反冲断层的上、下盘是铀矿化集中的地方。正是这些反冲断层使找矿目的层上升,接近地表与含氧含铀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地下水得以对目的层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改造,形成层间氧化和铀矿化。在综合分析该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铀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周边板块离散、汇聚的影响,中-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西缘构造应力场发生了多次转变,造成不同时期盆地类型与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据此,将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7个阶段。其中,晚三叠世强烈的挤压,使盆地西侧阿拉善地块上富铀岩石剥出地表,并为盆地提供铀源;早-中侏罗世弱挤压构造背景下辫状河发育,形成了有利的含矿建造;晚侏罗世的强烈挤压,使中-下侏罗统发生构造变形并遭受地下水的渗入改造,但构造变形太强烈,影响了铀成矿的潜力;晚白垩世-渐新世早期盆地西缘整体隆升,使区内目标层长期遭受地下水渗入改造,形成了主要的铀矿化;渐新世之后,银川断陷隔断了盆地与蚀源区的联系,铀成矿作用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1.
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杰敏 《地球化学》1994,23(C00):76-83
滇西砂岩铀成矿带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边界的邻近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基底的晚第三纪盆地中堆积了浅色古煤碎屑岩建造,砂岩铀矿即产于其中。本文从富铀花岗质基底岩石、铀矿源层、断裂系统、地热流体和铀成矿时代与地热活动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滇西砂岩铀矿是一种热水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2.
罗梅 《铀矿地质》1996,12(4):197-203
本文从中国北西部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含铀建造的形成与分布、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古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同时,从含铀盆地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条件、含矿主岩的地层时代和铀成矿时代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四方面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含铀层位为下白垩统苍溪组,主要矿化产在苍溪组第一韵律层下部砂岩或砾岩层中.岩矿鉴定表明,主要含矿岩性为细—中粒砂岩,砂岩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含少量黄铁矿.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含矿岩石中除了矿物碎屑石英、胶结物方解石和黄铁矿外,还含有钛铁矿、方铅矿和铀石.铀石为岩石中铀...  相似文献   

14.
李万华 《矿物学报》2011,(Z1):258-259
陆相暗色碎屑岩建造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相对优越,如我国北方侏罗系含煤碎屑岩建造,找矿目标即氧化带前锋可以准确预测和追索,相关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已成熟。相反,红色碎屑岩建造目的层不仅沉积相复杂,原生岩石地球化学类型多样,且铀成矿也具一定特殊性。依据近年来的找矿实践与最新研究成果,试图探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渗出成矿新思路进行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时,对盆地中提供铀源的黑色富铀有机质建造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在系统梳理松辽盆地烃源岩特征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富铀有机质建造的产出层位、分布规律与铀含量的研究发现:松辽盆地区域上分布上、中、下3套富铀有机质建造,分别与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底部、嫩江组底部烃源岩对应,其中上部富铀有机质建造对盆地中北部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大,而盆地南部主要受下部富铀有机质建造的制约;松辽盆地铀工业孔空间多产于具有深大断裂沟通的富铀有机质建造铀含量高值中心区边缘,表明富铀有机质建造对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化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推断黑色烃源岩不但为铀成矿提供了一定的还原物质,而且可能是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重要的潜在深部铀源。该研究可为以红杂色建造为主的姚家组、四方台组等主攻层位的渗出成矿预测提供“下黑”成矿要素的支持,更好地指导松辽盆地渗出型砂岩型铀矿的勘查。  相似文献   

16.
影响地浸采铀的矿层渗透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认为砂岩型铀矿含矿层的渗透性是地浸开采技术是否可行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地浸采铀的可行性和提高砂岩型铀矿含矿层渗透性成为重点。系统探讨了影响砂岩型铀矿含矿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即:碳酸盐、黏土矿物、夹层、隔层、地下水矿化度等。这为进一步研究砂岩渗透性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浸采铀的浸出率和资源回收率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二连盆地在近20年已探明多个砂岩、泥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产铀盆地。位于二连盆地边缘西北部隆起区的卫境岩体,是一个多期次(海西—燕山期)的复式岩体。其分布面积广(>1000km2)且有多个铀矿床围绕分布。为查明卫境岩体与盆地内铀成矿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详细地野外地质调查,采取了卫境岩体出露地表、钻孔中揭露的岩石以及盆地内含矿目的层砂岩样品。露头观察和镜下鉴定结果表明,卫境岩体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似斑状花岗岩。其在地表已被强烈风化、剥蚀乃至夷平。含矿目的层砂岩中主要碎屑颗粒为石英、长石(斜长石与钾长石),部分为花岗岩岩屑,它们主要来自花岗岩岩体。卫境岩体和哈达图铀矿床目的层(赛汉组)砂岩样品稀土元素及其参数对比表明,含矿层砂岩物质成分来自于卫境岩体。卫境岩体与赛汉组砂岩样品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卫境岩体原始铀含量(U0)较高,平均达15.17×10–6,丢失的铀含量平均达到–45.47%。赛汉组氧化带砂岩中铀明显丢失,平均铀的丢失率为–41.42%,而还原带砂岩中铀多为获得,平均铀获得率达66.80%。由此可知,目的层铀矿化中铀的来源有两...  相似文献   

18.
李晓红 《新疆地质》2008,26(2):180-183
阐述了中新生代山间坳陷盆地--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盆地具有完整独立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为正向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的渗入型盆地.盆地经历了长期的水文地质淋滤作用,存在含铀含氧水不断渗入补给,认为在地下水交替缓慢的水动力区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分析了盆地的铀成矿条件,并优选出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剖析和预测查干诺尔盆地铀成矿的有利地带,运用放射性水文地质研究方法,通过对所采集的53个上升泉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铀与硒、钼、铼和钒等元素含量的测定,系统地分析了铀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查于诺尔盆地西部地下水中铀与硒、钼、铼和钒含量等值线呈NE向展布,并从NW向SE方向铀含量具有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地下水样测试数据及其在外生后成砂岩型铀成矿作用方面的成因联系,结合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成矿条件,认为盆地西部构造斜坡区具有良好的铀成矿前景,并圈定出5片成矿远景区:古宁浑迪、冲果勒浑迪、哈沙廷呼都格、安达特浑迪和那尔图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李森 《国外铀金地质》1996,13(4):289-296
板状砂岩型铀矿床是美国最大的铀矿资源类型,地下水流的性质和方向一直是该类型矿床最主要的争论点,本文给出了圣胡安盆地上株罗统莫里森组谷段和砂岩段铀成矿期区域地下水域地下水流的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