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金属矿床的分布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贺昌 《矿床地质》1983,2(4):19-25
一、矿床地质简况 1.地质构造轮廓云南在大地构造上为中国板块之一部分,属于扬子板块、青川滇次板块及青藏滇次板块三个次级板块。扬子板块西界、金沙江-石鼓-点苍山-哀牢山、澜沧江及高黎贡山等四条板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构造带及其邻区的宽频带地震探测和航磁异常研究结果表明,西昆仑构造带的南部(亦即青藏板块)的岩石圈向塔里木盆地下部俯冲,西昆仑的蛇绿岩带是闭合于加里东造山时期的古特提斯洋的残迹;青藏板块在向塔里木盆地俯冲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北部坚硬、古老的塔里木地体的强力阻挡,使得向北俯冲的岩石圈产生裂解,发生拆沉;在青藏板块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的同时,南部青藏板块岩石圈的回弹及软流层的浮力作用导致上部地壳发生引张断陷,深部熔岩上涌造成了碱质型熔岩沿断陷裂隙喷溢,同时也形成了构造带两侧反逆冲构造格局;西昆仑中央断裂是青藏高原的“第四缝合带”,北昆仑构造带仅仅是由于在青藏板块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时,西昆仑构造带中地壳浅部物质逆冲于塔里木前陆之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亚五国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褶皱带以北,主体为哈萨克地块,局部为土兰地块,南部边缘属板块缝合带山系,又以三条缝合带划分5个板块,分别是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欧板块、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和青藏—中伊朗板块。其中,石炭系煤层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吉克地块(阿姆河地块)等古生界地质单元上,侏罗系煤层分布在中生代盆地中。目前,中亚五国均发现煤炭资源,预测资源量836.704亿t。  相似文献   

4.
盐源—丽江构造带是新生代陆内造山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源-丽江构造带处于扬子大陆与青藏特提斯的结合部,其造山时代的确定,不仅对正确认识该区的构造性质与发展历史及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判定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对欧亚板块内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系列构造-成矿测年,结合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证实盐源-丽江构造带是新生代陆内造山带,而不是印支造山带。其造山作用主要发生于中-晚始新世之交的喜马拉雅期,与欧亚-印度板块碰撞触发的扬子大陆岩石圈向青藏特提斯岩石圈俯冲有关,表现为地壳多层次拆离、剪切和沉积盖层的滑脱、褶皱和推覆,属陆内造山,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的一种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5.
盆地实例分析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鸿彪  罗志立 《地学前缘》1995,2(4):231-237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  相似文献   

6.
滇黔桂地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黔桂大部分地区属中国板块,在哀牢山—藤条河缝合带及昌宁—双江缝合带以西属青藏板块。前者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海相台、盆序列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后者在二叠纪至侏罗纪早中期沉积了一套深海、半深海槽盆相地层。在海相沉积之后接受了陆相沉积,中生代盆地环特提斯洋分布,属南前陆盆地带。全区发育了众多的中—新生代盆地,对其中七个盆地进行了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提出了有利选区依次为:楚雄盆地、十万大山盆地、南盘江盆地、思茅盆地、绥江地区。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分。基底深断裂对盆地的形成与盖层构造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阿什库勒火山的起源: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ISC地震台网以及布设在青藏高原临时台网记录到的地震到时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阿什库勒火山群及其周边的P波速度结构。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显示印度板块呈明显的高速异常俯冲到了青藏高原之下,该高速异常的前端到达青藏西部的北缘、青藏中部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及青藏东部的金沙江断裂带,表明印度板块在青藏高原内部南北向的俯冲距离并不相同。成像结果显示印度板块已经俯冲到了西昆仑山阿什火山附近,其北的塔里木地块呈明显的高速异常。阿什火山的正下方存在明显低速异常及岩浆上涌的通道。在阿什火山下的地幔转换带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体,我们认为软流圈物质的减压熔融以及岩浆上涌是阿什库勒火山群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柴达木板块和青藏板块的交汇部位,先后经历了三个大的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形成三个区域性的巨型构造层.自中生代以来盆地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以砂岩型为主,煤岩型、泥岩型、地沥青型次之的铀矿化类型,产铀层位以中下侏罗统灰色含煤岩系为主,其次为下白垩统、古近系、新近系红杂碎屑岩系,产铀盆地主要位于天山造山带及其两侧,铀矿化时期、矿化类型及空间展布直接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期次、强度及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10.
金平多衣梁钨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青藏滇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交接拼合部位,挟持于北西向的阿墨江断裂和哀牢山深大断裂之间2的南东边缘。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初步研究,综合地质成矿信息总结出了找矿标志,并以此提出了有利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