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基坑日益普及的今天,对基坑稳定性的监测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快捷地完成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的4种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并对轴线法、小角法、极坐标法、自由设站法进行精度分析,当提高精度的措施在施工场地受限时,采用极坐标法结合自由设站的方法不仅计算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的各种方法及新技术,重点讨论和分析了视准线法、极坐标法与角度交会法,结合误差传播定律分别对各方法监测点精度进行推算;在极坐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测精度更高的双极坐标法。论文结合具体基坑监测工程,分别利用每种方法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进行精度估算,并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适用情况,为类似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对自动全站仪自由设站观测原理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利用TC 2003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自由设站加极坐标法对某高层建筑的一级基坑进行变形监测,通过监测结果精度分析,验证了自动全站仪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快速、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以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并叙述了该系统差分测量的原理,探讨了差分测量的精度。实际应用表明,监测系统组成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能达到亚毫米。  相似文献   

5.
通过超站仪在作业方式、监测精度、工作效率等方面与传统全站仪极坐标法开展基坑变形监测的比较分析,说明了大家最为关切的监测精度问题,指出超站仪在基坑监测专业领域的观测精度、自动化、智能化、及时高效的优势必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6.
常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如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极坐标法等受场地条件限制较大,应用中受到一些限制。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空间基准线法,此方法受场地限制小,设站灵活,并能保证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已在工程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自动极坐标差分测量系统在小浪底大坝上游EL283视准线的监测过程,探讨了数据后处理的方法,并对该系统的实际精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测量结果易受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和列车振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而对某一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是极为困难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极坐标二次基准实时差分方法。基于新方法构建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并进行精度评估,案例分析表明,新方法可有效削弱外部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能够精确获取监测点三维坐标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能够更加精准反馈地铁外部施工对轨道交通结构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SOKKIA NET05AXⅡ测量机器人为基础平台,结合边坡监测实际需求,以“工作基点后方边角交会+监测点极坐标测量”原理为基础,设计开发边坡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整体框架、拓扑结构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设计,以期解决边坡监测过程中数据时效性较差、恶劣天气下无法监测等问题;并对极坐标测量原理及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测量机器人测角和测距误差、测量机器人与监测点之间的斜距和竖直角,然后通过某边坡监测项目对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及成果准确性进行综合验证,采用人工监测方法对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复核,结果表明:系统监测数据与人工复核成果基本一致,满足规范和边坡安全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
魏波 《北京测绘》2017,(6):117-120
目前,建筑水平的提高以及基坑施工期间事故频发等因素,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以及监测精度也越来越重要。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有小角度法和极坐标法等多种方法,随着全站仪仪器开发生产的先进性,其仪器中的点投影测量方法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应用中表现出更加方便、快捷、直观的优点,在节省外业观测时间和提高内业处理效率的同时,也更加精确地反映了基坑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对基坑变形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