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鲈鱼的人工催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近些年在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人工育苗方面的工作成绩较为突出,已能够利用野生亲鱼和人工养殖亲鱼进行规模性育苗生产和全人工养殖。我国有关鲈鱼繁殖的基础研究工作较多,如孙帼英等1994年报道的对鲈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详细地描述了鲈鱼卵巢的发育分期以及产卵类型和产卵期等,万瑞景1988年和毕庶万等人[1]的调查研究均对鲈鱼的性成熟年龄和产卵习性进行了描述。但鲈鱼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成熟,有关规模性人工育苗的文献报道还很少看到。作者认为目前鲈鱼人工育苗的关键还在于优良亲本的获…  相似文献   

2.
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989-1993年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捕自天然海区、围垦内 网箱培育的亲鱼注射LRH-A与HCG诱导能顺利排卵,产卵率70-100%,受精卵卵径1.25-1.40mm,浮性卵、受精率21-89.0%,在水温18.0-21.2℃、盐度31.0-34.0的条件下,一般经50.67h孵出仔鱼,孵化率46.0-90.0%。人工育苗在室外土池进行,最高成活率11.7%。初孵仔鱼全长3.53-  相似文献   

3.
花鲈亲鱼人工培育与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花鲈人工培育及促熟催产中的技术措施。采用海捕的天然苗种 ,逐年筛选、精心培育 ,共获得 4~ 6龄的成熟亲鱼 50尾。在外源激素 HCG(70 0~ 150 0 IU/ kg)及 LHRH- A3(2~5μg/ kg)的作用下 (雄鱼减半 ) ,共人工采卵 156 0× 10 4粒 ,卵的平均上浮率为 6 1% ,平均受精率为78% ,平均孵化率为 85.7%。  相似文献   

4.
斜带髭鲷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带髭鲷(HapalogenysnitensRichardson) ,隶属于石鲈科髭鲷属 ,系浅海中下层鱼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 ,且市场销路好、价格高 ,近几年深受福建、广东等地广大网箱养殖户的青睐。1995年以来 ,一些单位和不少的个体育苗场相继开展了人工繁殖、育苗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但有关报道很少 ,在亲鱼培育、催产及人工育苗方面的技术尚不成熟 ,作者于1998~2000年进行了亲鱼的培育及人工促熟催产实验 ,并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以期为斜带髭鲷大规模的人工育苗提供有关的基础数据和…  相似文献   

5.
6.
点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陈国华  张本 《海洋与湖沼》2001,32(4):428-435
采用经埋植外源激光法诱导所得的点带石斑鱼功能性雄鱼和人工养殖的雌鱼进行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在1999-2000年的两年中,繁殖仔鱼7103万尾,结果表明,雌鱼的绝对生死力为535.01万粒卵,相对生殖力为810.21粒/g体重,水泥池中培育的点带石斑鱼能自然产卵与水温相关,水温高于24℃时,产卵呈一定的周期性,即连续产卵5-7天,停产数天后再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水温低于24℃时,产卵受到抑制,水温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水温25.5-28.5℃胚胎发育时间为21h53min,仔鱼活力好,盐度为30-33时,胚胎发育正常盐度降低造成孵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防治药物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海水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病原菌-哈氏弧菌(Vibrio harueyi)对24种化学疗剂及15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盂多、磺胺+TMP、磺胺甲基异恶唑等6种化学疗剂及地榆、石榴皮、五味子等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物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8.
红鳍笛鲷亲鱼培育及产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温、营养强化的方法培育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亲鱼 ,并结合激素诱导使其在1周年内每个月不间断产卵。实验亲鱼454尾 ,培育成活率为96% ,共采卵147150×104粒 ,平均每尾雌鱼年产卵量为541.0×104粒 ,人工催产卵的受精率为40 %~86.2 % ,自然产卵的受精率为68.3%~91.2%。  相似文献   

9.
海水养殖亲鱼的营养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水养殖亲鱼的营养和饲料研究 ,国内基本上是空白。近年来 ,国外已有较多报道 ,特别是对亲鱼营养状况和生殖的关系、亲鱼营养在改善生殖性能和卵子质量以及仔稚鱼生长与存活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视 ,已取得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金鲷(Sparusaurata)、狼鱼 (Dicentrarchuslabrax)等鱼类的研究表明 ,饲料蛋白质 (主要是必需氨基酸 ,EAA)和脂肪 (主要是n 3多不饱和脂肪酸 ,n 3PUFA )的成分与含量显著影响雌鱼的生殖性能及卵子的成分和质量 ,进而影响仔稚鱼的生长和存活[4 ,10…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29日至2013年11月21日全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对松江鲈鱼仔、幼鱼进行了投喂研究,在水温18.2~22.6℃的室内循环水中,松江鲈鱼通过升索S1~S8苗种料投喂,体重由平均0.084g/尾增至23.55g/尾,体长由平均1.95cm增至12.45cm;最大个体体长14cm,体质量33.5g;最小体长8cm,体质量14.5g。研究表明:仔鱼开口摄食外源性营养时,应以投喂卤虫幼虫为主,逐步减少卤虫幼虫,增加S1人工饲料,直至养到2cm左右,全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松江鲈鱼达到成熟规格完全可行,其平均日增长量0.115g/尾,饲料系数平均为1.1,总特定生长率(SGR)为2.76%d~(-1)。期间定时测定养殖水体的温度、pH、盐度、DO、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还表明,在盐度范围20.3~27.1的条件下松江鲈鱼可以养至成熟规格。  相似文献   

11.
渤海鲈鱼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军 《海洋科学》1994,18(3):39-44
对渤海353尾鲈鱼的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鲈鱼为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游泳动物占其胃含物总重量的63.58%;(2)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其饵料种类主要包括口虾蛄,Ti鱼,凤鲚,黄鲫等;(3)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呈现明显的月变化;(4)幼鲈主要摄食小型鱼类,甲壳类及其幼体,在相应月份里,与成鲈的食物组成相似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980年以后的海冰资料和卫星云图照片,对黄、渤海沿岸11个海冰测点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评述,浅析了测点的优劣及使用资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黄、渤海海冰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渤海、黄海北部冰情等级、冰面积资料和大气环流逐月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海冰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结果发现黄、渤海海冰具有多尺度变化特征,存在低频变化、高频变化和无明显周期的演变过程。西太平洋副高、亚洲极涡以及纬向环流是影响海冰生成与变化的直接因素。黄、渤海海冰还与印度洋副高、北美副高,以及大西洋副高存在显著年代际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海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守勋  滕军 《海洋预报》2003,20(3):31-39
本文根据1950~1995年共46年西北太平洋船舶资料,以5°×5°网格为统计单元,绘制的累年各月风、温度、气旋、降水、能见度、雷暴、雾等气象要素图,并结合国内外其它资料对菲律宾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海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了北极海冰1972~1989年的资料,分析了北极海冰的区域特征、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征。发现由于北极海冰南侧被殴亚和北美大陆所包围,处于基本封闭状态,只有通过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连和格陵兰海和娜威海与大西洋相连的两个通道,其环境条件与南极海冰绝然不同,因此其特征也明显不同。1、季节变化小。净冰面积冬季是夏季的2倍左右,而南极海有6倍之差。2、海冰寿命较长。以多年冰为主,平均寿命为1.3年。  相似文献   

16.
渤海蓝点马鲛食物链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0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鱼类食性的研究(杨纪明、郑严,1962;杨纪明、林景祺,1966),并且开始以食性分析的方法,对特定海区内的鱼类食物关系进行研究(邓景耀等,1986;张其永等,1981),这为海洋食物链研究提供了初步资料。但至今尚未见有单种鱼食物链结构的研究报道。 蓝点马鮫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为暖水性、洄游性、中上层鱼类。通常每年6月进入渤海产卵,11月前后离开渤海,向深海做越冬洄游(韦晟,1980)。蓝点马鲛作为渤海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些年来资源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韦晟,1982;朱德山、韦晟,1983)。进行蓝点马鲛的食物链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进行蓝点马鮫资源的预测、增殖及管理,另一方面对阐明渤海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试图对蓝点马鲛食物链结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末次冰消期以来黄海海平面变化与黄海暖流的形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YSDP102孔和YSDP103孔位于南黄海东南侧冷涡所对应的泥质沉积区,它们揭示了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侵沉积序列:海侵滞留沉积→潮流砂脊/潮坪~海滩沉积→陆架泥质沉积。该沉积序列上部的陆架泥质沉积厚度可达50余米,在浅地震剖面上其内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反射界面,从而将泥质沉积体分为上、下两个单元。泥质沉积体呈灰绿色调,含少量自生黄铁矿,但其内反射界面以上的沉积物含水量高。根据两个钻孔岩心中有孔虫的分布规律、泥质沉积层的化学组分、沉积磁组构特征以及现有测年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黄海暖流形成于大约6kaB.P.,(2)泥质沉积层内反射界面以上的沉积物是与黄海暖流伴生的冷涡沉积,(3)黄海地区末次冰消期海侵自略早于14kaB.P.之前开始,至约6kaB.P.海平面达到最高位置。从6kaB.P.至今,海平面经历了几次波动,即在6~4kaB.P.和3~1.9kaB.P.海平面超过现今海平面位置;在4~3kaB.P.和1.9kaB.P.~现代,海平面有所降低,可能与现今海平面高度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东海海域海表温度场的EOF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EOF分析方法,分析了东海26.5°N~33.5°N,122.5°E~129.5°E范围内自1984-2003年的年平均海表温度,结果显示出代表厄尔尼诺和黑潮、对马暖流、伸入黄海的高盐暖水舌的各种空间模态和时间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9.
南海南部海区气候要素的变化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部海区属较典型的区域性热带和赤道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与冬、夏季风气流的转换关系密切。汇集沿岸各站和海岛站以及近15年来的考察资料,对气候要素的变化和分布特征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科研和海洋天气预报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