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玉争辉、新玉斗艳.这是记者在日前开幕的“江苏玉器精品展”上的所见所闻。该展中既有商代、西周的古玉,也有清代的精美玉,更有获得大奖的现代玉器,荟萃了几百件古往今来的玉器佳作,涵盖了中国玉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也向世人展示了江苏民间古玉与现代玉作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在中国古玉器中地位显著.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到清代,和田玉一直是中国古玉器的主要玉材;而和田玉又具有其他产地软玉无法比拟的颜色,具有独特的羊脂白色;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3.
金华武义县有两座神秘园:俞源素有“星象太极村”之称,郭洞则是按《内经图》规划的村落。人们对“星象太极”、《内经图》之类也许无从领悟,或一知半解,或有所研究。可是,当这些玄妙融入了村庄,演绎为人间烟火,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难懂的符号了。它们变得“人性化”起来,那两座村庄却蒙上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石雕琢技艺,是古人在漫长的生活与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成的。在数千年的玉石雕琢史中,中国玉石雕琢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的古拙,到唐、宋时期雕塑艺术的成熟,秦汉时期的粗犷豪放,明清时期精巧玲珑的演变历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玉文化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玉石雕琢技艺实际教学,从中国玉石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对玉文化观念、玉雕的发展和繁荣进行了探讨,进而针对玉雕造型能力培养以及在玉雕、绘画、技法和加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根据玉雕课堂教学情况,提出了对学生玉雕技艺培养与实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华八千年玉文化研讨会”目前在苏州明琴缘国际翡翠珠宝旅游城举行。这次研讨会以探索玉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市场推广为主题,旨在更好地传承玉石文化精髓,并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石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所构拟的一枚具有神力的玉石。《红楼梦》通过对"通灵宝玉"的情节设计,对我国传统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既没有全面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红楼梦》对玉石成因和功能的理解带有浓重的神话和宗教色彩,对玉石的自然美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歌颂,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玉石的态度进行了准确的描绘,对玉石市场上赝品流行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并对平民百姓制作玉石赝品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同情。"通灵宝玉"不仅是一块美玉,也是一个象征符号,具有封建世袭继承制的象征意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权力、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婚姻选择,曹雪芹对此做了巧妙而深刻的批判。《红楼梦》中的玉文化是曹雪芹对他所处时代的玉文化的立体写照。  相似文献   

7.
成都平原西部汞异常探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而今却承受着污染的困扰。早在70 年代,有关部门就已发现汞污染十分严重。通过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之后,仍然对汞污染的来源不甚明了而成为谜团。本文通过对地质背景来源,汞的地球化学特征,新一轮地化测量工作的启示,并结合成都平原的基底断裂特征进行探索,初步认为成都平原的汞污染除人为来源之外,还可能与成都平原下,沿基底断裂所产生的地球脱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中国人忙忙碌碌又一年,眼下又到了喜迎新春过大年的大吉大利之日了。  相似文献   

9.
《湖南地质》2012,(6):18-18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封建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君主专制”。但是,这种理解却与古典封建制度的实际隋形大相径庭。美国历史学家汤普逊认为:“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人起源的实证──颅骨特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振标 《第四纪研究》1999,19(2):113-124
本文用数学方法系统地检测了从早期智人到现代人时期中国人颅骨测量性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从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演化过程出现逆向变化、不连续;同时,长江以北的和长江以南的颅骨特征时态变化趋势也呈现显著差异。这两种现象的存在,揭示了现代北方的和南方的中国人可能由各自地区的早期智人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局工贸总公司于4年前组建的九九福珠宝公司,如今已拥有5个经营网点。在江西省境内独家代理国内第一珠宝品牌“潮宏基”,成功打开江西商场业最具高端和最具时尚商场的市场,各项经营指标每年以30%以上的幅度递增。九九福珠宝公司何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他们快速发展的经验能够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2.
干热岩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指埋藏于地球表面3000 m以深,不含或含少量水或蒸汽等流体,温度在180 ℃以上且渗透率极低的岩体。对干热岩的应用主要是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进行发电。目前对干热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干热岩的热源、热储、形成机理、埋藏机制等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干热岩的开发过程也面临诸如储层改造、高温钻探以及随钻监测等一系列的技术“瓶颈”。干热岩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高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优质清洁能源,但是干热岩研究程度低,开发难度大,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积累。本文从科普的角度列举了干热岩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让更多的人对这一“能源新星”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13.
14.
宁奎斌  胡文寿 《陕西地质》2000,18(2):72-76,100
通过对国务院矿产资源管理三个办法中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含义,收取目的以及对矿政管理实际操作中的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的讨论,提出了矿业权人和地勘单位在矿产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歌 《广西地质》2009,(9):38-40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出无以计数的词汇。有这样一个词,叫“鬼门关”,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缘何?因为其撼心慑魄!言“凶险”、“危殆”、“惊悚”,无出其右者。透过它,甚至还能映射出中国人的生死观,以及对生命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学说在中国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2006,26(5):702-709
关于现代人起源主要有两种学说:多地区进化说和近期出自非洲说。文章介绍了中国人类进化的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构成这个假说的基础的中国资料为多地区进化说提供实证。其直接证据来自人类化石,包括中国人类化石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直立人与智人之间有形态学上的镶嵌,中国化石中有表现西方基因的形态学证据。另外,本文还简略介绍了用DNA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目前达到的结论,并从体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环境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诸方面的资料对这个结论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产于湖北清江流域泥盆纪云台观组的清江石因其独特"形、质、色、纹、韵"而在国内观赏石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艳丽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灵动的纹理图案成就了清江石之美.清江石以紫、红、绿、灰白为主,色彩差异由沉积时期和成岩期Fe2+、Fe3+含量变化所决定,成岩期后的铁质浸柒使之进一步明显.清江画面石的纹理主要分为线型、条带型、梳型和斑块型等四种,一种或多种纹理的随机组合构成了清江画面石的美丽图案.线型纹理主要为生物扰动或铁质浸染充填成因;条带型纹理是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等沉积构造的呈现;梳型纹理主要是碟状构造、沙纹层理、铁质浸染充填的表现;斑块型纹理为成岩期后铁锰质浸柒充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哥伦比亚超大陆在扬子陆块西缘的探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扬子陆块西缘的拉拉、小关河-东川、大红山等地区出露了3套古元古代Statherian期(1.6~1.8Ga)的浅变质岩系,被分别命名为河口群、通安组-汤丹群-东川群、大红山群。从2.0Ga至1.4Ga期间,其地质历史演化经历:(1)约2.2~1.8Ga的造山运动;(2)约1.7~1.5Ga发生的非造山裂解事件群;(3)约1.7~1.5Ga侵入到古元古代地层的基性岩墙群、层状侵入体事件;(4)因民、落雪地区,约1.5~1.2Ga发生的陆架裂陷事件;(5)上扬子古陆块西缘,约1.0Ga发生的碰撞造山事件。本文重点阐述了扬子陆块西缘1.8~1.6Ga时期大规模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同位素年龄数据,认为上扬子陆块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时代等特征与华北、北美、西伯利亚和西北欧有很大的相似性,并提出了古元古代扬子陆块与其它陆块曾经联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辽宁地质》2011,(4):64-64,F0003
"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之重要性的界定。在经历了去年的夏季洪涝、秋冬干旱之后,如何更好地"兴水利、除水害",愈加引发热议与关注。中国有着数千年治水历史。  相似文献   

20.
季强  季燕南  王旭日 《江苏地质》2018,42(3):349-350
科学界普遍认为海德堡人是现代人、尼安德特人以及神秘的"杰尼索娃人"的共同祖先。就在海德堡人发现之后25年,即1933年,中国东北哈尔滨的一位农民被日本军队强征去当劳工,在修建东江桥时发现了1件非常奇怪的人头化石,该化石显得十分粗壮,而且眉骨特别厚。这位农民虽然对海德堡人一无所知,但意识到这件人头化石可能非常珍贵,没有将其交给日本兵,而是偷偷地带回家,包裹好后扔进了自家的水井中,连夜用土将水井封埋。2017年,他的孙子在桂林遇见了季强并讲述了此事,经劝说,将这件人头化石捐献给了河北地质大学,永久性收藏于该校的地球科学博物馆。这件人头化石十分完整,许多形态特征与欧洲发现的海德堡人非常相似。目前,季强正在组建研究团队,对这件珍稀的古人类头颅化石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有望改变人们对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