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传统认为中国的长城以北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与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相异的游牧社会。这一观念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到近代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两千年来为国人所深信不疑。《匈奴列传》开篇就谈在所谓的"北蛮"之地从传说中唐尧虞舜时代的山戎、猃狁与荤粥到汉代的  相似文献   

2.
仕女图《昭君出塞》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昭君出塞创作的。王昭君,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家子"被选入宫,成为西汉元帝时的宫女。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成为巩固汉朝稳定,通免战争的使者,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为了纪念她,后世画家以她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昭君出塞》仕女图,成为绘画界的千古绝唱。《昭君出塞》与《西施浣纱》《貂婵拜月》《贵妃醉酒》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王昭君以"落雁"之美著称。汉元帝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08,(3):59-59
匈奴在秦朝建立之初,仍辖战国时期活动范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它的管辖之内。匈奴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单于庭,于现今阴山地区。公元前214年匈奴败于秦后,北退700公里,放弃了鄂尔多斯高原和乌加河河套地区,主要活动在阴山山脉及其以北地区,以秦长城与中原地区为界。  相似文献   

4.
文化视点     
战国时期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的北方民族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221),在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民族。匈奴战国时期见于史书记载的北方游牧民族,是最早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区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匈奴单于国的民族。它兴起于战国时期,衰落于东汉时期,共活跃了约三百年。匈奴初期活动在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及河套地区。战国中后期,匈奴广泛分布于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邻内蒙古东部的东胡,西毗河西走廊一带的月氏,南隔长城望燕、赵、秦诸国。战国末年,秦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南北为匈奴所有,成为赵、燕、秦战国…  相似文献   

5.
南阳 《中国地名》2013,(1):72-73
呼延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7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这样记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在史籍《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虽在《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正史中有所记载,但是,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0,(1):26-26
<正>东汉时期,内蒙古地区有郡县辖地的汉人,还有匈奴人、乌桓人和鲜卑人。匈奴东汉初年,匈奴大力扶持占据中原北边诸郡的割据势力,并重新进入塞内,占据了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公元46年前后,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匈奴贵族因争权夺利,发生分裂。原驻牧于漠南地区的八部匈  相似文献   

8.
王丰龙  刘云刚 《地理科学》2019,39(9):1407-1415
《盐铁论》是记录汉朝时期关于盐铁酒榷均输及对匈奴关系的辩论的一部重要著作,能够较典型地反映中国古代地缘战略制定中的“权衡”过程。构建中国古代地缘战略制定中的“权衡”理论分析框架,继而基于该分析框架对《盐铁论》中的地缘战略辩论进行详细解读。《盐铁论》中辩论双方“权衡”的要点包含匈奴对汉朝产生的威胁程度、领土扩张所带来的收益大小和相应地缘战略的合法性3个方面。从思想、方法、目的等比较中西方地缘政治研究差异,指出“权衡”思想为西方主导的地缘政治理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热播,使苏武这一历史人物重新浮出水面。苏武于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年)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遭到扣押,威武不屈,被迁至北海边牧羊。坚持19年之久,才被遣回。当时的北海,就是今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泊,蓄有世界淡水总量的1/5,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发达地区版《世界地理》(下称新教材),同人教版《世界地理》(下称旧教版)相比有很大改进。其中,图象数量之丰富,功能之完整,是很突出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明万里长城的中部,是明代边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是当时综合自然-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结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地貌、气候、农牧业界线三个方面分析了明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明长城一线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界线,长城南北地貌类型、地貌特征差异显著。明长城处在中国夏季风的尾闾,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干旱区的分界线。明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是农牧业的分野,同时鄂尔多斯高原明长城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中部的中轴位置,明长城两侧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显著不同,具有农牧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明长城价值的认识并促进长城的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环境变迁与下游水患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淑贞  任伯平 《中国沙漠》1998,18(4):346-349
地质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在史前即已存在,史籍也记载北魏时期该地区有大沙漠,"人造沙漠"的论点不能成立。东汉以后游牧民族入迁,使该地区及陕北、陇东草原破坏加剧,所谓"改农归牧使森林草原植被得以恢复"的论点与事实不符。由于上述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北魏中期黄河下游决、溢水患频繁,灾情极重,所谓"长期安流"史实无据。  相似文献   

14.
邓辉  卜凡 《地理学报》2020,75(11):2332-2345
“塘泺”是北宋时期分布在冀中平原中部的巨大湖泊群,由大小数十个湖泊组成,东西绵延260 km,今天的白洋淀、文安洼、东淀、团泊洼、北大港,均属于“塘泺”的残余。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历史文献记载、大比例尺地形图、ETM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古地图数据,系统复原了北宋“塘泺”的空间分布范围与内部水系结构。研究表明,北宋“塘泺”的自然地理基础是分布在冀中凹陷带上以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为代表的三大洼地,以及分布在这些洼地内的天然湖泊和河流。北宋朝廷出于军事防御目的,利用这些洼地和湖泊,开挖渠道,修筑堤坝,开辟水口,导引水源,调控水位,把位于今大清河以南的各条河流几乎全部导入了各区湖泊,把原有湖泊的水面尽量扩大,并将其串联成为相互连通的湖泊水面,从而形成了历史上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15.
惠民河是北宋东京(开封)“四大运渠”之一,在航运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 惠民河由三河段组成:闵河、蔡河、自合流镇大流堰至长平镇入蔡河的运河.除蔡河外,共余两河段均为北宋时开凿.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及野外调查,论述惠民河的几个问题:北宋开凿惠民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水源不足及西南部地区的航运问题. 开凿惠民河的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颖昌府(今许昌)凿渠引潩、洧二水至京城(开封),以通京城西南之漕,并补给原有运河的水源;二是从合流镇(今西华县逍遥镇)大流堰开渠至长平镇(今西华县东北).并在方城廊道开挖渠道,试图打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淮河流域间的交通.但因设计不够周密,工程质量低,方城的渠道未能开通. 北宋开凿了惠民河,实现了区域性的南水北调,对航运及灌溉起了积极的作用.惠民河的设计,线路的选择及其他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今天中线南水北调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1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同时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系统起作用的,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过渡带附近对峙时,气候向寒冷方向的变化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触发因素,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惠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 《地理科学》1999,19(2):176-180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惠州城市和形成和发展,重点考察了腹地和职能的演化,基于动力学分析,认为惠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石化,电子等行业的工业化和以惠州港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元代广州作为建制城市的历史地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城市的建城和建制关系出发,阐述广州在从秦到唐宋等朝代建需基础上,于元代设置广州录事司,是一个与县同级的行政区域和市政管理机构,此即广州作为建制城市之始,并在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上反映广州这种变化,是广州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北宋中期耕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格局重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何凡能  李士成  张学珍 《地理学报》2011,66(11):1531-1539
以北宋暖期为研究时段,依据历史文献中有关“田亩”与“户额”的记载资料,通过对赋役、户籍、土地等制度的考证,订正了北宋中期各路耕地面积和府级人口数量;并以地面坡度、海拔高程和人口密度作为影响土地宜垦程度的主导因子,网格化重建了北宋中期境内耕地空间分布格局(60 km×60 km)。结果表明:(1) 北宋中期境内耕地约7.2 亿亩,北方占40.1%,南方占59.9%;人口数量为8720 万人,北方占38.7%,南方占61.3%;境内土地垦殖率为16.6%,人均耕地面积为8.2 亩。(2) 垦殖率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两湖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其垦殖率基本在40%以上;而岭南、西南(除成都平原外)、东南沿海和山陕黄土高原等地区垦殖率较低,其垦殖率大多小于20%。(3) 耕地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低海拔(< 250m)、中海拔(250~1000 m) 和高海拔(1000~3500 m) 地区的耕地分别为4.43、2.15 和0.64 亿亩,其相应平均垦殖率为27.5%、12.6%和7.2%;而平耕地(≤ 2°)、缓坡耕地(2°~6°)、坡耕地(6°~15°) 和陡坡耕地(>15°) 的面积分别为1.16、4.56、1.44 和0.02 亿亩,其平均垦殖率分别为34.6%、20.7%、8.5%和2.3%。  相似文献   

20.
沙漠系指第四纪时期由于自然因素所形成, 而沙漠化乃是在具有沙漠化发生潜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 于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为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 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换言之, 也就是人为活动对干旱及半干旱生态系统的过度干予所造成不平衡的环境退化, 生产力下降的一种方式。因此研究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发展和演变趋势, 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