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最大距离权落差方法计算河流流向,根据流向数据计算汇流累积量,对汇流累积量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分割,得到不同密度的陕西省河网信息。此种方法提取河网信息较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获取信息更加灵活快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均值变点分析的三峡库区河网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值变点是最常见最直观的一种类型,它以平均值为分析对象,通过计算整个样本数据的方差(S)与分段样本的统计量(Si)之差来确定变点,变点的存在会使S和Si的差距增大.本文以SRTM DEM数据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借助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研究基于地表径流漫流模型的数字河网提取方法,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提取河网的阈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经对比发现,提取的主干河网与1∶250 000地形图主干上吻合较好,次流上更具真实性,提取结果可以用于各种地形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数据源提取数字河网的方法,本文从地形图、DEM和遥感影像三种不同来源的数据源,选取天水市麦积区颖川河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对地形图的数字矢量化、Hc-DEM水文分析和遥感影像解译等不同方法分别提取数字化河网,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ANUDEM软件和1:5万地形图研究了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方法,从派生等高线与原始数字化等高线对比等方面对建立的DEM进行了质量评价。并且与传统TIN方法建立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DEM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由等高线、高程点、河流和陡崖线在ANUDEM5.1中生成的DEM质量优于由等高线、高程点和地形特征点用TIN方法生成的DEM。ANUDEM建立的DEM更能精确地反映水文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确定集水面积阈值的方法,通过在Arc/Info环境下运行AML程序自动提取了基于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流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汪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7):134-136,143
在分析SRTM、ASTER GDEM数据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融合了一种直接面向河网提取的数据——SRTM-ASTER,利用SRTM数据较高的垂直分辨率修正ASTER GDEM,弥补了SRTM水平分辨率上的不足;引入Landsat-8遥感卫星数据提取真实河网,分析在有(无)河网辅助条件下融合数据的提取效果,并以总长度、支...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南流江流域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介绍了Arc GIS中进行河网提取的一系列过程,并利用其图解建模工具,提取南流江流域的不同汇流累积面积的水系河网,实现了提取过程的流程化处理。分别统计河源密度和沟壑密度,并分别计算它们与汇流累积面积的几何函数关系,并对其进行二阶求导,确定其二阶导数关系,得到合适的汇流累积阈值,并借助分形分维理论对河网的分维值进行了验证。利用函数关系和分形分维确定汇流累积面积提取水系河网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人工选择汇流累积面积的主观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知道研究流域河网分维值的前提下,可快速获取准确的汇流累计面积阈值。 相似文献
11.
12.
以黄河中游重点水土流失区——秃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讨论了如何利用RS和GIS相结合的技术,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顾及密度差异的河系简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河系简化是地图综合中经常需要处理的任务,其难点主要在于依据上下文环境对河流进行结构化选取,以保持河网密度差异等宏观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河流等级规则,依据河流的各级支流的数量确定河流的等级,以反映河流的密度差异;设计一种结合河流等级、长度与所在层次的综合指标进行河流选取;探讨在自动构建河系树的基础上计算河流等级、所在层次等指标的方法;最后使用综合指标进行河流结构化选取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等级规则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切实可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河网密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的地貌晕渲表达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讨论基于DEM的自动晕渲的表现方法,针对效果的不足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方法绘制的晕渲图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一些特殊地貌的特殊表现要求,更好的展现制图区域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小城镇星罗棋布。为了更好地指导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规划,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城镇现状对比分析就是其中之一。利用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河口区、仙河镇、孤岛镇、垦利县城、东城和西城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其土地利用差别。逐步分析的方法为:①地球资源一号卫星图像数据几何纠正,图像子区裁切;②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ISOD-DATA)将6个图像子区各分为10类;③利用滤波器对分类结果进行去小地块处理;④对滤波后分类图像进行自动矢量化;⑤利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矢量编辑,分别统计各主要城镇各地类的面积;⑥分析与讨论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压缩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DEM数据压缩、DEM地形压缩误差(Ep)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DEM地形压缩误差影响为选取资格的数据压缩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为DEM的数字综合提供一种技术手段,减小DEM的存储数据量,提高DEM后续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