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全国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其中,不动产权籍调查测绘是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有效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加强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测绘工作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8)
本文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的成果核查实施为例,详细介绍了成果核查的目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在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后进行成果核查,可以保证最终上交成果正确、完整、一致,对提高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成果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房屋建筑数据是地震重点危险区预评估工作的基础,需基于获取到的房屋建筑信息开展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救援物资需求等预评估工作。历年地震重点危险区预评估工作能够通过现场调查得到的房屋建筑信息占比极小,仅能进行抽样调查。因此,为批量完成危险区内全部房屋建筑损失估算,需基于遥感影像获取房屋建筑矢量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为实现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预评估工作中大批量建筑物矢量化数据的快速获取,本文采用基于遥感影像的建筑物空间分布数据批量获取方法,得到地震重点危险区内建筑物空间矢量数据,结合现场抽样调查得到的建筑物属性信息,建立地震重点危险区建筑物空间分布数据库,进而为地震重点危险区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本文采用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地震重点危险区房屋建筑信息获取工作中,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升预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口地区市抗震设防要求相对较高的宣化区为对象,对宣化区14个乡镇的住宅民居抗震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重点调查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抗震性能等。利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模型,并对每一个评价单元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抗震性能参数值的计算,发现研究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和对策,为提升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综合数据网站的研发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圈三维结构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的深入,我国已经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相关探测数据资料和成果数据资料.本文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总结分析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发建设了一个有关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的专业化综合数据网.它将有效地提高这些数据资料的利用率,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6.
肖遥  丁浩  王超  齐鑫 《震灾防御技术》2017,12(2):369-382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辽宁省盘锦、海城、营口地区农村住宅抗震性能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从房屋的结构特点、建造年代分布、房屋的大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鉴于该区域结构特点和建造年代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给出了该调查区域的农村住宅分类方法。提出基于调查中发现的进深与分类之间的相关性,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片判读能够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建立农村房屋存量数据库的成本。最后,本文结合震害中农村民居砌体墙破坏模式及《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2008)指出了盘海营地区农村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油气藏成为了重点勘探对象之一,但陡倾角的大断层、非均质性强的砂砾岩体使得常规的叠后偏移成像方法成果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采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开展针对性的叠前预处理技术、精细的速度模型建立和关键参数的合理选取等研究,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较常规三维叠后时间偏移处理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成像剖面,且输出的道集可以用于砂砾岩体储层描述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大地电磁非线性反演的稳定性、运算效率及准确度,将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引入大地电磁反演.首先针对大地电磁二维地电模型建立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基本框架进行学习训练,网络输入为已知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参数,输出为该地电模型参数;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过程进行优化,计算出多种地电模型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最优解;最后将最优连接权值和阈值对未知模型进行反演测试,网络输入为未知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参数,输出为该地电模型参数.模型实验表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充分结合了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性和神经网络的局部寻优性,相比单一神经网络算法,在网络学习训练中提高了解的收敛成功率和计算速度,在反演测试中能更准确地逼近真实模型.将遗传神经网络算法与最小二乘正则化反演进行对比,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都验证了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在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姣 《地球》2012,(12):93-95
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是落实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耒阳市农村的土地调查基本现状,在二次土地调查以及201 0年新一轮土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责任人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县农田耕地面积及分布情况、耕地质量,根据内外业相结合方法同时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数据库,并对有关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建库及入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测震站网仪器标定管理的效率,研发一款仪器标定管理软件。该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开发,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信息查询、标定结果录入、表格输出和后台数据库5个模块。该软件设计完成并应用到山西测震站网后,可优化原有的标定流程,缩短标定时间,提升了测震站网的标定效率,实现测震站网仪器标定信息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华北构造区活动断层探测和调查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为例,讨论了通过Web GIS实现活动断层数据发布与共享的可行性,Web GIS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活动断层数据的共享问题。共享系统总体目标是快速安全地共享高精度、专业化的活动断层数据。系统采用B/S模式流行的3层架构结构:GIS服务器+Web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后端数据库是将多个华北地区的活动断层子库集成后的总数据库。系统不但具有基本的浏览、查询功能,还可以进行条件查询、点击查询、断层定位等细粒度的操作。现阶段系统建设重点放在了"数据共享的实现"和"数据精度"上,借助GIS的强大功能还可以实现更多,比如在线编辑、自定义GP模型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大跨度桥梁的抗震性能水平,基于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和工程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抗震设防措施。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大跨度公路斜拉桥的研究和应用,在山区的非规则高墩钢桁连续梁桥研究的较少。以云南省元江大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建立弹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元江大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采用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粘滞阻尼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并且总结了粘滞阻尼器参数对高墩连续梁桥的减震作用规律。最后,通过有控和无控结构的地震动响应对比分析,评价了安装阻尼器后的结构主控部位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减震控制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对农村的影响巨大,如何提高农村民居工程的抗震性能变得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查、对比的方法,重点阐述全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现状,在对比基础上提出各地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优劣情况,并探寻提高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区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是东莞震害预测与防御系统建设的组成部分,该数据库共存储了50张基础电子地图或专题图、198个数据表,涵盖了地震地质、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及震害预测的各种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数据。在数据库建设中,针对其中35 km2的电子地图进行的成批更新处理技术,解决了无属性数据的空间数据更新的难题。由于引用了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建库工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华北地区40多年来完成的50条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利用分层插值并拼合的数值化方法对二维速度等值线图进行数字化,建立基于经纬度信息的二维速度结构模型和主要界面深度模型.基于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web浏览器对模型数据的快速查询功能.华北深地震测深成果库的建设为深地震测深成果的转化提供条件,为地球科学相关领域提供精细的地壳模型参考,也提高了该项数据资料服务于社会的水平.地壳二维速度模型和主要界面深度模型数据为深入研究华北地区地震发震构造、华北克拉通破坏等科学问题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王椿镛  楼海 《地震学报》1994,16(1):89-95
对大量的地球物理资料采用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门新技术。本文扼要叙述了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及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功能。它是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汉字FoxBase作为支撑软件建立的。已经建成的数据库具有冗余数据少, 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好的特点, 相应的管理系统具有高效率和使用方便的优点。这一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库可进一步扩展为深部地球物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数字三分量反射地震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简要介绍在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进行数字三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鉴于结晶岩地区波场的复杂性,在剖面调查之前要先进行波场特征调查,才能确定三分量地震调查观测系统采集参数.数据处理中与水平分量处理有关的三个困难环节包括静校正、速度分析与动校叠加,必须有所创新.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三分量数字地震调查之所以放在终孔后才进行,主要是因为三分量地震解释要以钻孔资料和VSP成果为基础.如果没有岩芯物性测定资料或VSP纵横波速度计算曲线,横波速度剖面模式就难以建立,水平分量数据处理和解释就难以进行.与单分量地震调查相比,水平分量采集处理提供了转换波信息,可反映独特的很有意义的地质信息.在三分量数字地震调查X分量深度叠加剖面左半边深度2600~3400 m区段出现密集的水平反射层,与Z分量反射剖面和变质岩片倾向不一致.对比主孔气体异常曲线可知,这些水平反射是地层中流体含量升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丁旭华 《地球》2012,(7):90-91
为保证同一涉密点域保密处理成果数据一致性,通过基于数据库的样本管理系统对样本采集、入库、浏览、下载、历史数据管理等建立涉密点域样本库,样本库具体分为影像样本库、矢量样本库和样本元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以"陆态网络"科学研究专辑的出版为例,阐述组建地震学专业专家团队来提高科学研究专辑的学术水平、多渠道的约稿与征稿、组织策划出版的过程,简要介绍专辑的主要内容.该专辑具有较好的行业代表性和学术影响力,同时也得到地震相关行业学术同行们的关注与认可.认为,地震科技期刊应密切跟踪行业重点科技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成为反映防灾减灾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互联网数据建设更新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简便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实现的基本步骤进行了介绍。其基本步骤为:采集互联网城市房屋信息数据并与地图数据有效融合,可快速地获得城市住宅类房屋的基础数据,将互联网街景地图、遥感卫星图片与专家经验识别相结合,可有效提取大多数公共事业类房屋基础数据,再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补充核实数据,初步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采集目标区不同期次的互联网地图进行叠加对比,定位地图中的显著变化区,开展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通过该方法可高效快捷地建立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并能够实现数据库的持续更新,这为其他城市房屋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数据采集受到互联网数据本身准确度、可靠度及完整度的客观制约,由此建立的数据库其精度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