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定河,古称澡水,东汉称漯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历史上,由于河道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由于水能资源丰富,流域广泛,恩泽一方,永定河又以“北京的母亲河”、海河流域的七大水系之一、北京市第一大河、河北水系的最大河流而著称。桑干河因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2.
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排放是影响河流氮通量输出的关键,本研究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模型和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计算了山美水库流域2001—2010年人为氮排放强度,模拟估算了同期的河流氮通量,对山美水库河流氮输出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之间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山美水库流域年均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强度为11 023 kg N·km-2,其中氮肥施用量占NANI总量的60%,是NANI的主要来源;河流氮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深受河流年径流变化影响,与NANI并无显著相关;NANI、滞留氮库以及自然背景源对流域河流氮输出总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44%和4%,包括NANI和滞留氮库在内的人为氮输入是影响山美水库流域河流氮通量输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余炯  孙毛明  曹颍  林炳尧  严齐斌 《地理研究》2009,28(4):1115-1127
河流等级划分是认识河流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河流的治理和保护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河流等级划分难以反映河流的时空特性,有的人为影响较大,有的不具备河流地貌特征,有的仅具备物理特征,有的仅方便行政管理。本研究基于河流连续体概念,综合了河流的物理、生物特征,引用北美新近提出的"基于生态功能的河流等级划分",阐明了对浙江省河流进行基于生态功能的等级划分意义。从流域尺度上构建了浙江省河流的等级层次结构,分析了浙江省河流各等级层次的物理特征和生态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明确了河流各等级层次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相关对策。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等级划分,探讨了基于生态功能的河流等级划分在确定浙江省河流生态需水的作用及应用前景,并明确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浙江省水行政管理机构在河流等级层次的相关管理范围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于2017年10月4~15日,在官厅水库上游河流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官厅水库上游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辨析了流域上游河流水质空间变异的关键要素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上游河流的总体水环境空间变异明显,上游河流溶解氧和总磷含量都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其它值都低于Ⅲ类标准;水体pH平均值为11.19,水体呈强碱性,浊度的空间变异性较高;不同支流水体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差异明显;桑干河和洋河下游河水污染最严重,以有机物污染和氨氮营养盐污染为主,且氨氮营养盐空间变异强烈,污染物多来自生活和工业废水;洋河上游河水污染较严重,以总磷和浊度污染为主,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农药;清水河和妫水河河水水质较好。洋河和桑干河是官厅水库上游需要重点治理的支流。  相似文献   

5.
于2017年10月4~15日,在官厅水库上游河流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官厅水库上游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辨析了流域上游河流水质空间变异的关键要素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上游河流的总体水环境空间变异明显,上游河流溶解氧和总磷含量都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其它值都低于Ⅲ类标准;水体pH平均值为11.19,水体呈强碱性,浊度的空间变异性较高;不同支流水体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差异明显;桑干河和洋河下游河水污染最严重,以有机物污染和氨氮营养盐污染为主,且氨氮营养盐空间变异强烈,污染物多来自生活和工业废水;洋河上游河水污染较严重,以总磷和浊度污染为主,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农药;清水河和妫水河河水水质较好。洋河和桑干河是官厅水库上游需要重点治理的支流。  相似文献   

6.
陆地水文X5222005031964河流健康:概念、评价方法与方向=Riverhealth:concept,as sessmentmethodanddirection/赵彦伟,杨志峰∥地理科学.—2005,25(1).—119~124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严重干扰了河流生态系统,河流健康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在详细概括了有关河流健康概念的不同认识基础上,介绍了河流健康评价的生物监测法与综合指标法的优缺点与发展历程,并就有关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认为今后的重点是评价标准确定、河流对干扰敏感性、生态过程性指标及流域尺度上的健康评价的研究.图1表2参51(作者)Cha P3432005031965新疆…  相似文献   

7.
尼罗河是地球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非洲干旱区域重要的淡水补给源,是一条受到人类广泛影响的河流。本文博采以实地研究为支撑的文献,试图解释引起尼罗河流域环境广泛变化的诸多社会驱动力。主要关注点为下尼罗河,这里人类干扰的影响最为突出。我们认为,尼罗河流域的资源管理问题具有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纠结的特点,若想有效开展流域管理,必须将注意力由与水相关的问题转向整个流域范围的管理规划。这一整体规划在制订时,对环境历史的了解非常重要,并且,"利益共享"理念可以减轻这个极其敏感的干旱流域日益加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罗纳河历史上曾经是欧洲的一条典型的"野性"河流,洪水汹涌,桀骜不驯。后来,它又成了一条为法国近代的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驯服"的河流。在500多公里的河段,建造了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电站梯级开发之"世界之最"。然而,自从198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能源政策转向大力发展核电,水电站梯级开发时代的结束,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罗纳河的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时代。人们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等等。在这人与河流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历史中,河流流域整治的观念,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治的科技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罗纳河流域整治以"健康河流"和"河流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中国河流流域整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河流健康:概念、评价方法与方向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赵彦伟  杨志峰 《地理科学》2005,25(1):119-124
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严重干扰了河流生态系统,河流健康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在详细概括了有关河流健康概念的不同认识基础上,介绍了河流健康评价的生物监测法与综合指标法的优缺点与发展历程,并就有关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认为今后的重点是评价标准确定、河流对干扰敏感性、生态过程性指标及流域尺度上的健康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河流是联系地球系统各大碳库的纽带,其碳行为是解析地球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作为流域系统的重要"呼吸"窗口,河流 "呼吸"作用的特征依赖于河道水-气界面体系中各种理化性状和反应条件以及流域系统内的各种自然环境特征,反映了流域有机质在河道系统中贮存、分解、转化规律.影响河流"呼吸"作用的直接因子有河道水体的温度、总碱度、pH值及其水动力条件和周围大气的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的CO2分压等,而上述直接因子与流域的地理位置、形状、海拔高度、下垫面状况等相关.河流"呼吸"作用由于受上述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河流"呼吸"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应致力于在解决"大气碳源汇平衡"和"失踪的陆源碳"两个科学问题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珠江是中国南方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众多鱼类,近年来珠江流域上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造成河流生境破碎,这将严重威胁到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基于此,在水资源分区的基础上将珠江流域划分为22个子流域,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研究鱼类物种的多样性,构建河流生境破碎化综合指数(P)研究珠江各流域河流生境破碎化程度,再运用空间叠加分析探究河流生境破碎化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珠江流域的22个子流域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达到4.539,有18个子流域Shannon-Wiener指数值均大于4(Shannon-Wiener指数值超过4就意味着鱼类物种多样极高)。(2)珠江流域河流生境破碎化综合指数值在0.141~3.484,均值为1.519,总体而言河流生境破碎程度较高;不同子流域的生境破碎程度差异较大,生境破碎化程度较高的子流域较多分布在中游。(3)通过对鱼类物种多样性与河流生境破碎度进行空间叠加后,发现较多子流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程度与河流生境破碎化程度均比较高,主要分布在北纬24°附近。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地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来稿493篇,刊文98篇,出版1904页。2021年《地理学报(英文版)》组稿出版专辑/专栏4个:31卷第2期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专辑(Human Activity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31卷第5期"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专辑(Case Studies of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31卷第8期生态水文专栏(Ecohydrology)、31卷第11期河流与地貌特征研究专辑(Fluvi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3.
第三纪 ,恒山 -小五台山、管涔山和坝缘山地逐渐隆起。源于该山地的桑干河、洋河等河流全部汇入洋河谷地中。第四纪 ,大同 -阳原等盆地形成 ,逐渐吸引桑干河等河流向东流入该盆地。洋河仍循原河道。始成现在的水系格局。  相似文献   

14.
河流管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的河流管理需要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的观点,不仅仅局部地集中于河岸带,而且还涉及渔业管理和河流的外在因素。河岸带作为河流与流域之间的缓冲带的重要意义由丹麦和荷兰的实例所证明,那里(流域)的农业利用威胁着地表水的质量。另外,来自牙买加、津布巴韦和美国的实例证明了河流的生态价值,同时也阐明了历史上河流的错误管理,并用瑞典农业土地的例子探讨了作为养分过滤器的河岸带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晋北地区地貌演化看桑干河的古流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纪,恒山-小五台山、管涔山和坝缘山地逐渐隆起。源于该山地的桑干河、洋河等河流全部汇入洋河谷地中。第四纪,大同-阳原等盆地形成,逐渐吸引桑干河等河流向东流入该盆地。洋河仍循原河道。始成现在的水系格局。  相似文献   

16.
集成水资源管理(IWRM)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IWRM总体框架要求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总体目标,构建石羊河流域IWRM绩效评价体系,从调查问卷、水资源公报等获取数据,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多指标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石羊河流域IWRM绩效.结果显示:2000、2007、2017年石羊河流...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河流湿地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对河流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但是,在河流湿地对人类贡献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引发了其自身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到河流的基本功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解决内陆河流域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的"涂中"演变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涂"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余"。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读作tu,指发源于四川益州,流向云南一条河流(即今天的牛栏江)。江淮人借用同一个字"涂",而发出了不同的音称作"涂chu水",也只是声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镇扩张引起的水系衰减、结构单一化等问题,以湘江流域城市群为例,基于2001年、2015年两期同时期遥感数据,采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手段,运用拓扑学原理,选取河网密度、水面率、支流发育系数和面积长度比等水系数量、形态格局指标,研究湘江流域城市群水系形态格局演变规律。基于此,再结合三维城镇化,分析其水系形态格局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近15年来,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长度、河流数量、水面率和河网密度都呈现衰减趋势,河流长度衰减最为明显;(2)研究区一二级支流的支流发育系数下降,二级支流的衰减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主干河流面积长度比变化相对较小;(3)河流衰减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城市化程度越高,河流水系衰减越明显。研究区中,长沙市水系衰减最为严重,湘潭市水系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杰  贺秀斌 《地理研究》2012,31(12):2259-2269
流域产沙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反映, 受降雨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采用退 耦理论的思想和差分方法推导出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简易估算方法, 并对长江 上游的金沙江、乌江、嘉陵江、岷江分别计算人类活动总体贡献率。结果表明, 各流域人类 活动对侵蚀产沙变化的贡献率达72%~97%,总体上属于抑制侵蚀的正向活动。长江上游输 沙量呈阶段梯级变化, 根据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的距平累积变化的突变特征将 1955~2009年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其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河流输沙量较大, 主要与“一五”、“大炼钢铁”、“三线建设”、 农村改革前期不稳定因素等密切相关, 而70年代河流输沙量较小是受当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和采取“挑沙面土”、“边沟背沟”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 80年代中期后河流输沙量明 显减少, 主要受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水保工程的实施及大兴水库建设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