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乐清市继高质量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后,于2020年启动了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管理转变。一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排查,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组织开展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仙溪镇、龙西乡、智仁乡、岭底乡等8个重点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焦作市以防治重大地质灾害发生为重点,强力构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群测群防、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走出了一条地质灾害防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浙江国土资源》2020,(全省汛)
正一、充分肯定"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和去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内容略)二、清醒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一,地质灾害从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省委、省政府针对去年"利奇马"超强台风防御工作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切实纠正和克服灾害防御"四种错误思想",切实加强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预报预警、风险管控和应急指挥,努力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充分肯定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一是交出了一份能力提升的高分报表,初步建立了"六个一"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提升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二是交出了一份全国试点的高分报表,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新机制,并率先出台了《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手册(临安版)》,对全国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工作贡献了临安标准和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台州市围绕精细化风险调查、数字化预警处置、集成化综合治理,构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机制、新体系、新格局.2021年以来,全市投入防治经费6400余万元,启动地灾风险调查数、地灾监测网络建成数、完成治理数等各项任务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切实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地质灾害的科学防控能力,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精干力量,以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监测一张网、管控一张单、指挥一平台、应急一指南、案例一个库"等"六个一"工作任务为抓手,建立了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初步实现了地质灾害从静态隐患管理向动态风险管控的转变。一是实施地质灾害"除险安居"工程,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7.
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国土资源局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抓好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确保平安度汛.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监测网建设、风险预报预警、风险管控、综合治理、管理制度保障六大工程,建立"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新体系,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浙江省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消除已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目标。2020年,随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进,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已初步实现从隐患管理向风险隐患双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地质灾害防范的关键环节,对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避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和基于CF的权重确定方法,计算了各评价单元的潜势度.通过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将基于潜势度、预报雨量、有效雨量的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方法应用于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中,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数...  相似文献   

11.
"十五"时期是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改革力度较大、发展速度最快、总量增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完成各项科技成果150多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12项,科研成果突出.200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12月被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天台县目前已发现隐患点119处,其中市级重点地质隐患点2个(全市7个),涉险692户、2358人.近年来,尽管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但该县以"不死人、少伤人"为底线,通过关口前移,探索完善"五前"机制,不断促进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日常化、正规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年初以来,我们坚持"两线串并"(国土资源部门的"天线"、基层村居组织的"地线"),"两腿走路"(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主体)、"两轮驱动"(国土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两套嫁妆"(水利防汛器材、村居自购器材),"两手并握"(一手抓群测群防,一手抓灾害治理),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为抓手,使"十有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得到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今年5月份,<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地处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内,州内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地质灾害频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本文根据灾害系统学原理和灾害风险分析理论,综合考虑恩施州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构建了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灾害系统学原理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的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诱发因子为强降雨,恩施州降水丰沛,恩施市中部与鹤峰县东南部属于致灾因子高危险性区域;(2)选取地形地貌,基础地质,水文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环境要素,耦合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恩施州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恩施州孕灾环境敏感性较高,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巴东县,恩施市和鹤峰县;(3)选取工程建筑,居民人口,社会经济,耕地等承灾体进行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承灾体脆弱性较高区域与人口集中地区在空间上重合,利川市和来凤县有更多的高脆弱性区域;(4)综上可知,恩施州的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风险总体较高,其较高,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巴东县和恩施市.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12日,是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其传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当天,广西国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大沙田客运站广场,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等各种防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摆放在广场上近20块图文并茂的地质灾科普宣传展板,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许多市民主动向工人员索要各种防治地质灾害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并向作人员咨询防灾事宜。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现解答群众的问题及面对地质灾害该采取的措施。同时,通举行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大大提高群众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典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以广西金秀县为例对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说明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但是,建议在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地质灾害的种类与评价类型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浅谈广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在源头上预防或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及危害的前期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广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地多,岩溶发育,河流切割强烈,山体边坡岩土体性质差,稳定性差,是地质灾害多发的省区之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涉及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丘陵山区,下辖14个乡镇街道、183个行政村,人口40余万人,山地丘陵多,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占到全县面积的近90%,是地质灾害高发、多发、易发地区.截至2015年底,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43处,作为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前不久,河南水文一队地质人员在进行红旗渠沿线地质灾害调查时惊奇发现,在红旗渠一侧的石板岩乡韩家洼村冰冰背一带约6000平方米的地方,发现一惊人"冬夏倒置"奇观:盛夏,这里洞隙中寒气逼人,滴水成冰;严冬,这里洞隙中和风习习,四周鲜花怒放.据权威人士说,在这么大面积中出现如此鲜明的的"冬夏倒置"景象,目前在国内还是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部分市、县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等基本情况,提出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注意的几点意见,为灾后重建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