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叶万超 《地下水》2022,(2):247-248
近年来,顾洞河在汛期洪水容易泛滥,造成当地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顾洞河现存问题以及治理的必要性,确定了以疏浚河水为主要目的设计思路,遵循防洪标准和堤线布置的相关原则设计了工程方案。该河道设计疏浚河道长度为10.498 km,右岸险工险段防洪堤达到2 km,同时对该河道的堤线选定及坝线方案进行选定,建Ⅴ级堤防。顾洞河河道工程治理以后,可有效保护该河道内荒地及小白窑等营子八个自然屯,其中保护人口为1.2万人、耕地为1.0万亩、林地为0.8万亩,对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和美化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9,(6)
彰武县养息牧河的本次治理段起点为大伙房村邓家水库,流经后新秋镇西旧府水库,终至二道河子乡王包铺屯,工程总长度约48.48 km。通过分析彰武县养息牧河(章古台镇~二道河子乡段)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彰武县养息牧河(章古台镇~二道河子乡段)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得出了该河道治理段的建筑场地稳定,适宜该河道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工程建设时应当进行实际分析和处理,确保河道的整治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并发挥河道工程的作用,从而获取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兴华 《地下水》2020,(1):253-254
柳河彰武县段地处丘陵地区,两岸多有连续土丘,受柳河行洪冲刷兑岸影响,临河土丘岸坎林立,随时有崩坍岸可能,险情比较突出,在控导柳河河势发展的同时,对现状陡峭的岸坡进行治理,消除岸坎上群众通行坠落的风险迫在眉睫。通过对柳河彰武岸坎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坎段险工实际特点,重点对高岸坎险工治理模式和护坡、护脚型式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治理方式,完成柳河彰武县段重点弯道险工的治理和防护工作,解决柳河对两岸村庄和耕地威胁和河段岸坎崩塌后退过快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柳河治理的进程,为柳河全面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2)
通过对柳河彰武县段险工护脚型式的比选以及护脚排长的计算,为险工段的治理及使城市核心区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并在现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完成柳河彰武县段重点弯道险工的治理和防护工作,基本解决柳河两岸河势发展最快、对两岸村庄和耕地威胁最大、两岸群众最为关心的河段岸坎崩塌后退过快的问题[1],进一步推进柳河治理的进程,为柳河全面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牛萍 《地下水》2022,(1):251-253
本文探讨了聚集地型、山溪型、平原型等农村中小型河道生态治理设计结构类型,并结合河道整治现状提出全新的施工方法,主要涉及断面设计、水污染治理、护坡构造、植物类型等内容,然后以抚顺县东洲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系统分析了生态治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植物恢复系数,河道治理可以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郭超 《地下水》2022,(1):119-1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区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城区黑臭河道的治理工作对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城市建成区黑臭河道问题,通过对大量典型工程案例总结分析,探究形成黑臭河道的原因以及当前治理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为规划咨询设计单位以及城市主管部门黑臭河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毛祁河位于海城市南部的毛祁镇。毛祁河是毛祁镇的一条主河流,属于山区河系,河道弯曲,水冲、沙压、河底淤积很严重,河床不固定,致使毛祁河河道的河床逐年抬高,降低了河道泄洪能力。毛祁河治理工程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对毛祁河的治理必要性、工程治理段的工程地质概貌、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分析,为该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供详实的地质方面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6)
河道治理工程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更是为了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面对河道问题,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以辽南地区的海城河为例阐述我国河道以及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与改善方案,以保证我国河道的良性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晓峰 《地下水》2019,(1):255-256
城市河道关系着防洪及生态环境安全。以城市河道整治为入手点,依据城市上、下游河流段开发情况,对某地城市河道治理、已有河道整治项目及河势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基于城市河道整治现状及景观建设优势,设定城市河道整治规划,并依据城市河道景观设计需求,对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融合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全面提升城市河道水网生态面貌及防洪排涝能力,为区域水系建设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城区河道防洪景观生态治理工程行洪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维 《地下水》2011,33(3):116-117
作为城市河道蓄水景观工程,如何解决蓄水与行洪的矛盾,是蓄水景观工程的难点,一方面要保证汛期洪水、泥沙的安全下泄,另一方面又要蓄水形成景观水面,但一般蓄水景观最佳时段与汛期基本重合,二者矛盾更为突出.武威市杨家坝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河道现状和已建堤防高度,结合上游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综合考虑河道行洪、排沙...  相似文献   

11.
冉浩然 《地下水》2022,(5):309-311
为探究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河道建设管理问题状况,基于崆峒区河道现状,对河道生态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远期发展对策。分析结果认为:崆峒区河道生态治理中主要存在突出工程效益,忽略了河道生态赋性及水系连通和护岸的景观价值,大部分护岸工程均为砼挡墙式结构,“渠化”“硬化”过多,河流水域岸线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针对河道治理及管理问题,应从重视河湖水系连通、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注重护岸的景观价值及水文化元素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加大河道管护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加强治理及管理,补齐河湖监管的短板弱项。分析结果为后期河道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1,(3)
由于承载着防洪排涝、城市供水、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和景观娱乐等多重功能,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大凌河义县段治理工程为例,针对大凌河义县段河道存在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系统阐述了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并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钟立君 《地下水》2020,(1):287-289
城市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财产和城市安全中河道防洪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合理的设计理念,如何一体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和防洪体系,可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以葫芦岛市绥中县六股河防洪工程为例,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研究城市河道一体化景观与防洪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而言,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河道防洪,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可为河道景观建设、生态改造及防洪安全提供基础依据,保证绥中县居民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0,(3)
生态河道是现代河道综合治理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理方案。本文以生态理念探讨了无锡市现状中小河流的设计理念与治理原则,并从生态河道总体布置、河道堤型及断面设计、生态护岸设计,以及河道缓冲带构建设计等方面对河道治理进行了分析,以期在生态河道治理中将现有自然河道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王润宁  梁海东 《地下水》2011,(6):157+159-157,159
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如何开展河道水土保持工作,关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搞好河道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分析了目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河道治理的特点,将水土保持思想贯穿与河道治理,提出了生态治理河道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李山  杨建明  郭新 《岩土力学》2006,27(Z2):553-557
新疆河流洪水具有陡涨陡落、泥砂含量高、突发性强等特点。冲积扇河道纵坡大,上、中游河道表现为冲刷或冲淤基本平衡,河道防护工程洪水期冲刷问题突出。河流中下游纵坡明显减缓,河道加宽变浅,频繁摆动游荡。河流纵向、横向输沙不平衡引起河势改变,引起河道冲刷崩岸及洪水灾害。通过对新疆河流、河道特征,水力学要素及河床演变、河道冲淤规律分析,根据新疆河道特点及防洪实践,提出了河道治理思路及防护工程布置方法,对不同河段防护工程设计参数的选取、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型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彰武县河流流域总面积约为3 486 km~2,多以中小河流为主,多年来存在河道泥沙淤积现象严重、冲刷侵蚀严重、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影响明显和区域水体污染物严重超标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彰武县中小河流分布特点,结合该县拦河水闸、提防以及护岸工程等许多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施状况,对区域内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方案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河道的平面布置技术要点、横断面设计原则以及纵向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对彰武县河道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为该区域的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以大凌河凌海段水源保护区为例,针对该流域河道存在的防洪体系不完善,行洪能力不足、河道侵占问题突出,河滨缓冲过滤带缺乏、水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退化和水污染问题突出等问题。从水质保障、生态修复、规划保留区、生态防护和生态保护5个方面提出河道生态治理规划措施及方法,以期为大凌河生态治理规划及水源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4)
通过分析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河道治理现状,理清河道治理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设施不配套、治理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充分考虑现状已成工程及高岸坎,结合河道特点,提出尽量利用已有工程,沿河道天然岸坎进行防洪治理,共修建防洪工程3.67 km。工程建成后在保证设计洪水安全下泄的基础上,改善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1,(1)
安河为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口镇夫子岭,在凤州镇凤州村汇入嘉陵江,全境均为凤县内。本文在探讨安河凤县全段河道防洪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防洪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具体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各段河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堤线布置方式和工程治理措施。为安河后续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