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中国地震学会第8届第5次常务理事会于2014年1月15日在北京召开。陈运泰、陈颙、张国民、张培震、陈晓非、郝记川、王兰民、张晓东、李小军、马胜利、金星、石耀霖、孙柏涛等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陈运泰理事长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地震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会议认为,中国地震学会2013年度举办的学术活动成绩斐然,在广邀国际同行参加学术会议方面、在重视学科交叉方面、在  相似文献   

2.
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关CT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地球物理、地质等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说明近年来CT技术的新进展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结论: CT技术在中国发展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CT方面拥有先进性,在世界上具有的竟争力.  相似文献   

3.
欣嫣 《地球》2010,(1):6-11
大多数人认识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最大的蛋糕连锁店好利来公司的掌门人,而是在喧嚣嘈杂、熙来攘往、焦躁无奈的北京地铁里,在等下一班地铁的间隙,在墙上一堆广告中发现一些特别的摄影作品,非洲肯尼亚纳库鲁湖的火烈鸟、马赛马拉的角马、乞力马扎罗的太象、纳米比亚埃托沙的长颈鹿、斑马还商美洲豹、犀牛、羚羊、鹅鹊、企鹅……在这些充满视觉震撼的作品旁边有一行并不显眼的小字,写着作者的名字:罗红。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1年度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S、SD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H、D、Z三个分量的S、SD在极夜期间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S在世界时UT6时左右出现极值。这是由于在5、6、7月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紫外辐射和X射线辐射减少,在11、12月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高层等效电流发生变化所产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焕启 《地球》2014,(8):62-65
盐湖资源是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世界上主要的盐湖一般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区域,如柴达木盆地、阿塔卡玛盆地等。中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区,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盐湖有731个,在这些盐湖中,钾、锂、硼、镁和钠的液、固盐类矿产储量十分巨大。在中国盐湖中,青海的盐湖以数量多、资源富、类型全而著称于世,更以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分布集中、开采方便的特点成为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盐湖。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即便是其中一个大湖的盐,也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因而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1983年11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20人,提交论文报告130篇,多属交叉学科范畴。论文反映了近十余年来我国部分科学工作者在探索和研究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石油、空间、地球物理、海洋、地理、环境、水文以及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探索了公元2000年  相似文献   

8.
范如张洪涛     
张佑一 《地球》2012,(3):21-22
这是一次科学创新的盛会。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出席大会并参加会见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令计划、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桑国卫、  相似文献   

9.
石彦民 《华南地震》2009,(Z1):129-129
尊敬的陈颙院士、郑德胜部长、周永章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正值2009年"两会"胜利闭幕之际,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广东省科协关心与指导下,在泛珠三角港澳地球物理研讨平台12家发起单位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今天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影像学检查在腰椎小关节退变损伤中的临床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比85例腰椎小关节退变损伤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关节面增生、关节面平整度、关节间隙变窄或真空征及小关节突骨质、关节脱位、关节突骨折、黄韧带钙化、关节面下软骨退变、关节囊肿胀、滑膜囊肿及滑膜囊疝等显示方面进行比较;并将退变引起椎体滑脱患者,在滑脱程度、部位及类型上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CT在关节面增生、关节面平整度、关节间隙变窄或真空征、小关节突骨质、关节脱位、关节突骨折及黄韧带钙化等显示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在关节面下软骨退变、关节囊肿胀、滑膜囊肿及滑膜囊疝等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在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变尖、骨赘形成及关节间隙变窄方面有一定的价值。X线平片、CT、MRI在椎体滑脱程度、部位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类型判定上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MRI。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腰椎小关节退变损伤的诊断上各有其优缺点,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和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磁感应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国内外电磁感应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迅速发展:国际和区域合作大尺度电磁感应研究;海洋电磁测深;能源、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应用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西向的宁河—北京—涿鹿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西段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以及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该段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壳幔深部构造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和东浅西深的倾斜状态,地壳厚度由香河以东的32~33km向西至北京西部的西山山区、怀来南部以及涿鹿迅速加深至39~40km,其中北京为36.5km左右,并且在香河的西侧存在着延伸至M界面的深断裂  相似文献   

13.
使用重力资料推断解释地壳深部构造,关键在于浅层影响的消除。作者广泛收集整理了研究区的浅层地质资料,用三维重力正演方法逐层消除其影响,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在正演计算中发现,一些构造在下第三系以下已基本消失;而另一些构造却在此深度才逐渐显露。我们认为,浅层地质资料越完整准确,则三维重力正演计算的结果也将越好。在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中,此方法与人工地震测深得到的地壳厚度基本一致,而花费却很低廉。它也是研究深浅构造关系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壳上地幔深地震探测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扬子板块北缘壳(慢)岩石圈结构与古生代盆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五”计划期间,在扬子板块北缘地带所作地震测深(DSS)和大地电磁测深(MTS)成果揭示了该地带壳(慢)岩石圈结构,提供了分析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的深部地质依据。本文据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探讨古生代盆地的深部地质结构与其所处大地构造背景之内涵。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北缘秦巴地区为被动边缘型盆地,江南大别区为陆内裂谷;晚古生代,秦岭大巴地区为前陆盆地,江南大别地区为陆表海盆。  相似文献   

16.
张先  张先康  刘敏  赵丽 《地震学报》2003,25(2):136-142
在地震地质、航磁反演及人工地震测深工作的基础上,阐明了华北地区8级大震的3个深部构造特征,即地震发生在深部超壳断裂的上部,地震发生在强度较大的构造块体的边缘,震源区深部存在低速、低密及高导层构造.同时对地震成因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构造运动和壳内爆炸两种地震成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邢台地震区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邢台7-2 级和6-8 级地震震中区的浅层和超浅层地震勘探结果,查明了震中区浅部铲形断裂的性质及活动年代,认为新河断裂(F1) 自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它不是发震断裂。另外,结合该区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讨论了震中区的深浅部构造形态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了发震断裂应为震源之下的高倾角超壳断裂①。邢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幔岩浆的上侵作用产生附加应力场,并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使该断裂重新活动,引发了邢台地震,并引起浅部断层及地表物质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震源断层与深浅构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地震资料(等震线、地表破裂带、地形变、余震平面和剖面分布及震源机制)描述强震震源断层的立体特征。发现震源断层的上界即为由地震测深资料得到的G界面,并与该界面之下的高倾角深断裂吻合,证明地震时深断裂发生了剪切错动。震源断层与G界面之上的铲形正断层构成不连接的两套断裂系统,它们之间存在有对应和无对应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山西高原北部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结构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狮  祝治平 《地震地质》1997,19(3):29-226
对自河北文安经山西大同至内蒙古岱海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厚度由太行山山前地带的36.0km向山西高原增厚至44.0km。在太行山山前基底断裂、紫荆关断裂的下方和大同盆地的东侧存在着延伸至莫霍面的断裂带;太行山隆起区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偏高,太行山山前地带和大同震区上地壳的下部有强烈的速度反转,大同地震与这里的异常的壳幔构造有关,太行山山前地带存在着发生潜在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用爆炸地震资料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速度分布的τ法反演进行了探讨,并且在Bessonova提出的平均值方法的基础上,就减少解的不确定性及简化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作法:1.τ(p)的上下界各自独立地参与反演而后再将所得到的结果合并起来;2.在τ法反演中,抽去地壳模型中的低速层。根据以上两种计算方案,改进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还用Bessonova的平均值方法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地壳-上地幔爆炸地震探测剖面的实例。该地区地壳厚度约为31 km,在18 km深处存在着低速层,厚度约6 km,速度为6 k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