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兰兰 《地下水》2022,(1):274-275,290
清河橡胶坝工程是以拦河蓄水形成水面,结合开发旅游、美化环境、改善自然景观及灌溉的水利工程.本文通过对橡胶坝工程进行研究,对充排水管路设计、电气控制方式过程及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认为:橡胶坝采用充水式坝袋充排方式,充水式橡胶坝控制系统包括坝袋的充胀、排空,坝袋的超压排水,以及坝袋内压和上、下游水位观测等.整个控制系统由深井...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1)
橡胶坝在北方地区技术成熟,采用橡胶坝方案对于河流总体防洪调度和运行管理比较方便。以辽宁十家子河橡胶坝为例,结合该地区地形及河流发育特点,对橡胶坝的布置、泄流能力、消能防冲及坝袋设计等方面进行水力计算,并对各个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明确橡胶坝的设计过程及要点对合理采用橡胶坝方案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3)
针对现有水利施工工程当中存在的牢固性差的问题,对施工工程进行改进,引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以提升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钻孔取芯、冲洗、压水、灌浆、封孔5个步骤设计基于灌浆施工技术的水利工程施工流程,并在岩溶地形以及严重漏水的工程环境下实现水利施工工程。经过与传统水利施工工程的对比实验发现,传统水利施工工程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500 MPa,而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下的水利施工工程可以承受1500 MPa的压力,由此得出结论: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下的水利工程牢固性更强、质量更高、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悬挑式网格格栅坝是从工程实践中在传统网格格栅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格栅坝体类型,该种坝型继承了网格格栅坝的各种优点,并且通过悬挑格栅的独特设计,更具突出在非排导泥石流时对河流沟谷地的常态水流进行非拦截性排流,使河流沟谷内常态水流更为通畅,不会干扰河流沟谷的正常流通,是传统网格格栅坝的优化坝型,均适用刚性和柔性网格材料筑坝。目前国内还没有该种坝型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技术资料,文章通过阐述其在以水流为主的稀性泥石流和挟带大量推移质的高含沙洪水的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得出该坝型的优缺点和相关技术成果,作为进一步工程实践和研究提供基础技术依据,从而进行悬挑式网格格栅坝在泥石流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上向弯曲双向槽孔排渗管技术在新厂沟尾矿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矿山生产需要,凉山矿业公司经过综合比较后,对即将达到原设计坝高的新厂沟尾矿库进行加高扩容改造,以延长尾矿库的服务年限。由于该尾矿库在使用过程中,坝体浸润线一直偏高,在堆积坝坡面上经常有水渗出,坝坡面出现沼泽化、局部坍塌等。现场勘察揭示坝体浸润线埋深较浅。因此,在实施加高扩容前,需要对坝体过高的浸润线进行治理。综合考量后,决定采用上向弯曲双向槽孔排渗管技术,分别在初期坝坝顶、第5级和第8级子坝处施工三排上向弯曲钻孔,孔内安置双向槽孔排渗管,实施坝体排渗加固。2009年底排渗工程竣工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检验,经现场踏勘和坝体浸润线观测,结果表明,该项排渗工程效果显著,使该尾矿库能够满足加高扩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进行滑坡治理、边坡锚固等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常用技术,传统锚索内锚头自由地搁置在内锚固段孔内,在无预应力状态下进行内锚固段注浆;而自承载式预应力锚索在有预应力的状态下注浆,有利于充分发挥浆体材料及岩体的力学性能。对于中硬以下碎裂岩层,采取在锚固段进行扩孔,在扩孔段安装自承载式锚索承载体,承载体扩体后,利用孔壁的摩擦力和扩孔段端部的承载力进行初张拉锁定。因此,研究了一种适用于中硬以下岩层(抗压强度<30 MPa)且适合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的扩孔钻具和钻孔工艺,通过进行扩孔钻进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扩孔钻具和工艺能够实现在锚固段进行分段扩孔。  相似文献   

7.
昆河线402+200~450m路段的地层是元古宇变质云母片岩,历次的构造运动及长久的风化作用,使该路段地表形成不稳定的堆积层滑坡体,虽然做过数次抗滑挡墙治理,但路基仍然发生多次滑坡。对滑坡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板框架工艺作为该项处滑坡治理方案。通过对预应力锚固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分析,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作用。工种治理中进行了如锚索抗拔试验、压浆柱质量检验和钢绞线极限强度试验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证明,该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大于设计要求,治理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潘剑辉 《地下水》2018,(6):214-215
水利设计信息集成平台是对水文状况进行治理和监测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传统方式设计的水利设施对水文状况进行测算时存在较大误差和时间延误。为此,对传统方式进行改进,搭建数据整合技术支持下水利设计信息集成平台。建立数据整合技术支持下的数据库,在建成的数据库基础上设计平台架构,搭建起水利设计信息集成平台;设置实验论证其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数据整合技术支持下水利设计信息集成平台搭建具有极高可行性,使用这一平台对水文信息进行监测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当河流流量发生大幅度变化时也能稳定反映变化趋势和幅度,相比传统方式减少0.2~0.4 h的反应时间,降低测算误差率66.7%。  相似文献   

9.
孙军平 《地下水》2011,33(3):120-121,155
充水枕式橡胶坝袋实现及时塌立坝的关键环节是可靠的充排水系统方案的选择,从"泵站动力充排、依靠水头差自流充排、动力抽排与自流充排相结合"共三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第二种方案的设计计算,从节约投资、确保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动力抽排与自流充排相结合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宁区某退役小型硫铁矿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对该尾矿坝进行了抗滑以及抗渗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指出坝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并提出具体治理方法。治理的方案包括降低坝体高度减载,在坡脚处反压坝体增加坝体稳定性,设置排渗设施降低浸润线高度,修筑排水沟阻止地表水停留在库区表面。最后需验证治理后尾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运用时程分析法对设计后的坝体进行了动力有限元的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内部和整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6,(3)
针对王家湾橡胶坝第一跨气坝下游海漫实际被冲刷破坏情况,提出海漫修复工程的可行办法,即主要从材质上改变被破坏海漫型式。经过比选后,决定选用既可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还可以起到生态环保作用的格宾石笼海漫替代原有模袋混凝土型式海漫。工程的实施效果将对今后海漫的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有针对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的方法或不具备物理过程模拟,或缺乏对风险随机性的探讨。以沂沭河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在水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连通河网不同河流洪峰相关性,创建随机水情条件下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模型。通过1 200组水情条件,对沂沭河水系上游进行洪水过程模拟,针对橡胶坝可能造成的洪峰叠加问题,提出不同洪水重现期下橡胶坝运行调度风险管控建议。结果表明:① 50年一遇与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条件下,均呈现出橡胶坝坝址处水位风险极高(概率P>0.8),流速风险较低(P < 0.3)的规律,且每当橡胶坝高度升高25%的设计坝高时,沂河与沭河坝前水位风险皆提高约70%,沭河坝址处流速风险降低约50%。②若在汛前塌坝下泄蓄水,人为洪峰的叠加会使沭河中下游河段产生极高风险。③通过划分水位、流速综合洪水风险安全域,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时,建议沂沭河橡胶坝在汛前调节至低于50%设计坝高,且控制沭河水深和流速分别在12 m和2.23 m/s以内,可以降低水位和流速风险至低风险(P < 0.4);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时,需将橡胶坝调至25%设计坝高以下,或者汛前尽早缓慢塌坝下泄蓄水,才能有效降低沂沭河水系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5)
浑河右岸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属于沈阳市城市段,河道现状岸顶高于河底12~14 m,岸坡缺少防护,多年来受浑河洪水冲刷、雨水冲刷以及王家湾橡胶坝下泄洪水的影响,岸坡整体稳定性差,危及岸边滨水路及河道行洪安全。本文针对河道现状及问题,对浑河王家湾橡胶坝下游段右岸治理思路进行探讨,以河道治理原则为基础,对岸坡治理工程进行计算和合理设计,选择生态格网护坡结合混凝土桩基础作为岸坡防护的型式。从工程建成后的成效来看,治理工程建设后可提高该段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河岸冲兑,确保河岸安全,保护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环境。  相似文献   

14.
紫山灰坝迎灰坡裂缝成因分析及灌浆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罗长军 《岩土力学》2004,25(4):666-670
因曝气池漫顶溃坝,使紫山灰坝排渗盲沟和迎灰坡无砂混凝土面遭到局部破坏,造成排渗盲沟出口处排水量增大,有时漏灰,在排渗盲沟进口处灰面出现漏水漏灰漏斗,先在无砂混凝土面(刚性体)、后在迎灰坡坡面(柔性体)出现多条裂缝。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滑坡形成的,在实施临时抢险保坝措施和选择防治方案前提下,做了充填式灌浆可行性试验,从而对裂缝进行了灌浆处理,随后接受了当年夏季特大暴雨的考验,至今该坝运行正常。灌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上游法尾矿库堆坝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上游法堆坝方法,即高浓缩分级尾矿上游法堆坝方法。基于尾矿库堆坝模型试验,以高浓缩尾矿堆存技术为指导,分别进行传统上游法和改进上游法的高浓缩尾矿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堆坝过程,测试并得出了堆坝过程中滩面尾矿沉积情况、尾矿颗粒分布规律及浸润线变化规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不同堆坝方式下坝体的最小安全系数。结果显示:高浓缩尾矿堆坝使沉积滩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分级不明显,减少了互层和细泥夹层的出现,改善了坝体内部结构;改进上游法堆坝可以形成有利于排渗防洪的良好沉积滩滩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上游法堆坝方法可以使尾矿坝的稳定性提高19%~33%,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尾矿库工程提供试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及滑坡工程的加固,并获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但预应力的不稳定变化关系到工程运营期的安全性,因而研究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显得非常重要。锚固工程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把不利因素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对岩土体加固中采用的预应力锚固体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变化因素,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设计施工问题的危害,总结了目前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滑坡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传统滑坡支护治理方案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有必要进行方案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基于退火策略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对二密滑坡锚固支护方案的锚索结构进行细部优化设计。针对锚固方案,选取锚索布设道数、锚索水平间距、锚索钢绞线根数、锚索锚固角、锚固孔径5个因素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工程造价作为优化目标,同时保证滑坡稳定安全,进行方案优化分析。经过优化后的设计方案造价比规范法设计方案的造价减少33.17%,并且采用优化的支护方案锚固后的滑坡体稳定系数提高,潜在滑动面稳定系数提高3.31%。经过比较分析,混沌优化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薛建  易兵  成锁  金念  朱士 《物探与化探》2008,32(1):83-86
探讨了灰坝渗漏的探测方法、效果及其实施过程.在灰坝渗漏治理中,如何准确地测量浸润线和渗流在坝体内的分布及其与溢出点的关系,对分析灰坝的稳定性和确定加固处理方案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自然电位、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可以确定坝前入水位置、坝体内的浸润状态和浸润线位置,是灰坝渗漏探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橡胶坝的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秦安 《地下水》2005,27(4):313-314
橡胶坝是一种低水头轻性薄壳柔体挡水建筑物,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造价低廉.本文对国内外已修建的橡胶坝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阐述了该坝的特点和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碳丝维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分析了有机聚合物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融合机理,通过抗拉试验、抗弯试验、抗扭试验等验证了碳丝维锚固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锚固性能;依据Mohr-Coulomb强度准则建立边坡模型对渐进式扩展破坏、材料参数演化等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滑体内特征点运动学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不同锚固材料治理边坡后的安全系数变化,验证了新型碳丝维锚杆在治理渐进式滑坡破坏工程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①碳丝维锚固材料作为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抗弯性能、抗扭性能等物理力学指标,其耐腐蚀性及可靠的锚固效果均优于传统的钢筋锚固材料;②边坡的滑体、滑带、滑床等特征变量变化决定了渐进破坏的过程,其有效残余黏聚力的大小取决于锚固材料性能优劣;③相比与传统钢筋锚固材料,碳丝维锚固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能够适应渐进式的破坏过程,确保了治理前后较高的安全系数指标,表明新型碳丝维锚固材料在边坡渐进式破坏治理工程中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