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农科院粮作所,省农业气象中心,远安县气象局、农业局和远安县苟家垭镇农技站今年联合在苟家垭镇姚河村进行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W8013S,W6184S等品种的繁殖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收成,W6154S每公顷2865kg,w8013S每公顷1155kg,w6184S每公顷3615kg,达到了今年亲繁工作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棉花营养体大棚育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棉花比对照棉花明显增产,平均每公顷籽棉增产2065.5kg,增产百分率达533%。  相似文献   

3.
1 种薯选择选择春季生产留下的 2 5g左右的无病小块茎作种薯。播种时不用刀切 ,可避免传毒、传病。如小块茎不够 ,可补充少量大块茎切块 ,切块时要用 95 %的酒精做好切刀消毒工作。2 催 芽为出苗整齐 ,可用质量分子数为 (5~ 1 0 )× 1 0 - 6 的赤霉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块茎上 ,而后埋入湿沙中催芽。待芽长 3cm左右时即可播种。如果芽白嫩弱 ,可暂时放在阳光下晒 3~ 5天 ,变绿老化后再播种。3 整 地秋季多雨要起垄栽培 ,便于排涝。整地时可每公顷施有机肥 450 0 0kg左右 ,复合肥 750kg。4 播 种孟州播期一般在 8月中旬。每公顷用种 3…  相似文献   

4.
全球每年损失耕地400万公顷,即每一分钟要损失40公顷。 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即每一分钟有11.4公顷土地被沙漠化。 全球每年有11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即每一分钟要消失掉4公顷森林。 全球每年有250亿吨泥沙流入大海,即每一分钟有4700吨泥沙流入大海。  相似文献   

5.
“FA旱地龙”是由新疆哈密黄腐酸厂研制生产的一种对农作物具有抗旱节水,抗寒防冻,提高作物产量等多种功能的植物生长营养剂。1997年进行了山地谷子FA旱地龙使用对比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设在缓德县田庄乡燕峪沟村的山坡旱地上,上质为黄绵土,肥力中下,前茬洋芋,小区面积600m’,供试品种为黄卡谷。5月5日播种,施炭铰750kg/hm‘作基肥,7月6日出苗(下种后因墒情不好,故一直至7月2日下雨后才出苗)每公顷留苗18万株,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10月15日收获,生长期仅100d。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法排列方…  相似文献   

6.
唐菖蒲本名菖兰、马兰花,日本人称菖兰为唐菖蒲。唐菖蒲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球茎花卉,主要产地为地中海一带,性喜温凉,为长日照植物。其植物学特征,地下茎扁圆,大小如荸荠或蒜头,叶片剑形,聚散花序。花茎从叶丛抽出,各花着生在每一苞叶中,地栽花期为6~10月,...  相似文献   

7.
推广大豆“永常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巴彦县大豆综合高产技术“永常模式”的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结果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末开始大面积推广的大豆“永常模式”,平均每公顷突破3000kg,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源子日本50年代,60年代日本应用于大田生产,使甜菜每公顷产量由20吨提高到50多吨,从而保持了世界甜菜产量的领先地位.我国东北近几年也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已推广10多万亩.为了给新疆推广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9.
满城防雹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满城5年(1986-1990)防雹试验期间,年平均雹灾面积为633.33公顷,比防雹前10年平均减少2193.33公顷,防雹效果达77.6%。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析满城防雹试验结果表明,满城5年防雹试验是有成效的。经济上投入产出比为1:17.6或1:23。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连州市的西江镇政府于1990年首先从湖南的汝城县引种亲李,以后又不断发展到临近乡镇,奈李的种植面积从33公顷发展到IO0公顷。1992年市林业局在阳山县小江镇建立亲李基地,种植面积266公顷,连山县也在禾洞乡建立亲李基地,面积33公顷。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3个亲李基地,面积400公顷,基本上形成了基地生产,规模经营。按正常管理水平,奈李从种植到挂果需时3年,第4~5年开始进入盛产期。株均产果40~60kg。亲李果大色鲜,成熟前为青色,成熟后为杏黄色,果肉金黄,肉厚质脆,风味香甜清爽,兼有桃李的香气。奈李单果重一般70…  相似文献   

11.
张璐  葛锦华 《贵州气象》2000,24(3):32-35
对毕节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高产品玉米地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小气候观测,初步总结出黔西北区高产玉米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表明玉米品种毕303每公顷296.3株这一密度群体结构,公顷产34.82kg,洋芋、玉米套作复合产量达45.11kg查对于其它品种及密度群体结构更为合理,能获得较佳的小气候环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高 ,口感好 ,上市早 ,无籽无核的肉质水果 ,深受人们的喜爱 ,且产量高 ,经济收入可观。华县以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 ,从1 980年开始引进 ,大面积种植草莓 ,成为我省种植大县 ,也成为华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 ,为提高草莓产量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不断进行品种更新和研究 ,逐步在当地推广拱棚、地膜双膜覆盖技术 ,使草莓提早成熟上市 1 5 d,采收期延后 2 0余天 ,生产出的草莓个大 ,色艳 ,质优 ,每公顷 1 95 0 0 kg,产值 5 2 5 0 0元 /hm2 左右。但由于有的农户在拱棚栽植中不注意气象条件的调控 ,加之管理措施不…  相似文献   

13.
干旱综合防御技术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进行的冬小麦大干旱综合防御技术集成试验表明,充足的底墒水、深耕、秸杆翻压还田、秸杆覆盖、喷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是防御冬小麦干旱、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的有效措施,对小麦叶面积、干物重和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可使冬小麦叶面积、干物重和产量形成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运用以上措施,可使冬小麦增产1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每公顷增收节支500-800元。  相似文献   

14.
田七也称三七,是一种名贵的稀有药材,根、茎、叶各具有独特的功效,我国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均有种植。茂名市在60年代中期至7C年代开始试种,助年代至90年代大面积生产,本市北部及东北部山区,约占种植面积95%。1986年至1991年,本市的田七生产已由92公顷扩展到258.6公顷,增加了1.8倍多。生产实践证明,发展田七生产,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市种植田七历年平均每公顷产值达230355元。信宜县大成镇北梭管理区农民苏灿章,1985年至1991年,收获田七0.95公顷,折合人民币24.2万元,年平均收入3.46万元。因此,种植田七,是山…  相似文献   

15.
肇庆地区香蕉生产起步较晚,70年代后期才有较大面积的种植。1992年全市香蕉面积为4333公顷(香蕉、大蕉合计7533公顷,收获面积6380公顷,总产量8839吨人根据十多年种植的经验,我市中南部地区为适宜香蕉生产。但近两年来受低温霜冻天气的影响,遭受到严重冷害。本文根据试验调查,谈谈肇庆市香蕉生产的气象条件与气象灾害。1香蕉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1温度香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温度,以25~32℃最适[1],≥35℃生理活动降低。当温度≤10℃时停止生长,≤5℃时吸芽、茎叶、花蕾和蕉果均受冻害。故香蕉适宜在年平均气温≥21℃和最…  相似文献   

16.
Pota.  YI 赵国庆 《山西气象》1995,(2):12-13,35
本文概述了moldova共和国防雹地区14年来催化剂在空气和水中含量的观测结果。观测期间,所用催化剂的数量和种类是变化的。数据表明,对云进行催化,每年在1公顷的范围内注入大气几克的催化剂,直起了值得重视的环境污染,自从用碘化银作为催化剂代替了碘化铅后,所用剂量每公顷少于0.5g,通过成冰核来看,环境污染的迹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我区属多林火的省份之一,林火次数多,受害森林面积大。1979—1988年的10年内,共发生林火23592次,受害森林面积549224公顷。林火年发生频率为3.64次/万公顷,森林年受害率为8.46‰,平均每次林火受害森林面积23.2公顷。其间共发生重大、特大林火394次,年均39.4次。同期全区共完工人造林318.51万公顷,火烧森林面积占完成造林面积的17.2%。  相似文献   

18.
王还忠 《山西气象》1998,(3):26-28,30
西红花,又名番红花、藏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因其生药由印度传入我国西藏,故称藏红花。又汉代张骞曾自西方带入我国,所以又称西红花。1965年开始由西德引进少量球茎试种,获得成功,以后上海、江苏、河南、北京等市相继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本文用Lieth法估算海南岛的农业气候生产力。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海南岛,植物的气候产量高,农作物的增产潜力至少为现在生产水平的一倍以上。水分是海南岛(尤其是西南部)农业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灌溉来补充所欠缺的水分(全岛平均每公顷需灌溉1778吨水),可期望达到最大气候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国家一级牧气站牧草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可食牧草最高产量达每公顷3571公斤,是2006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较2009年增加340公斤。2006年至今牧草最高产量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