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鲁迅和张爱玲 ,创造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个神话。对照各自的文学创作与人生观 ,两者有着颇含默契的互补意味。不同的文学视角与精神关怀赋予彼此人格我不同的深度与质感 ;乡镇意识与城市情结使得两者的文学创作风格各异却又相得益彰 ;迥异的文化背景与人生阅历造成了彼此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媒体深深介入文学领域并困绕既往的文学习惯,造成文学困境的时候,希利斯.米勒提起的“文学终结”论无疑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波动,并让人深省造成文学困境的原因。事实上,造成困境是多种力量合力的产物,而不能仅仅归源于现代媒体,文学创作者与文学研究者对大众群体文学接受视野某种程度上的漠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广东女性文学一直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与岭南文化关系密切。文学作品充满着浓郁的岭南风情;文学题材日常而冷峻,文学语言既通俗又富有诗意,文学叙事是传统与现代并存;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莫不平凡普通、求利务实。广东女性文学创作在地方风情、艺术风格、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岭南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4.
广东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素来发达,繁盛的贸易往来推进了广东的城市化发展,有关广东城市的文学表述历史久远,但不同时期的城市想象因社会要求与城市发展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图景。广东古代城市在历代作家笔下多呈现出商业性特征,近现代城市想象因民族国家叙述而流露出革命性和启蒙性倾向,可商业性与日常性话语在边缘罅隙处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新时期以来的广东城市迅猛发展,城市书写成为广东文学创作的主潮,在新启蒙思潮、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广东城市想象表现出现代与后现代混杂共处的多样面孔。  相似文献   

5.
誉为国土文学新星的巩义局干部孟广友,2007年文学创作再次取得佳绩,他创作反映的国土基层生活《国土所长》等四部中篇小说和一篇短篇小说,分别被《莽原》、《延河》、《国土资源文学》等全国纯文学杂志刊用,其中根据本人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电视电影文学剧本《国土所长》,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制片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诗史的研究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过去研究有所不同的是,今天学者们似乎更重视文学史过程的研究,即沿着时间序列,走进文学事件和文学情境中去,把握诗史递进演变的脉搏,探求文学发展的深层本质。这体现出实证与理论兼容,从史实中引绎思想的学术路向。蒋寅的《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以沉潜邃密的“考古”式的工作为基础,在历史语境中展开诗史研究的学理,其方法和结论都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通过《97规则》与《87规则》的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变化及作用,结合在实施《97规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较有新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1928年3月10日至1929年3月10日的《新月》月刊为考察对象,评述作为主编的徐志摩在编辑理念、文学创作、文学译介等方面对《新月》的影响。首先,徐志摩厘定了《新月》追求尊严和健康的办刊宗旨,使《新月》成为一个谈文说艺的平台;其次,他在《新月》搭建起推介自我和同仁的平台;最后,他还十分重视外国文学艺术的译介工作,体现了他专治文艺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光的传播是否遵守几何光学定律,以及解两者问题的数学工具不同、条纹分布不同等特点来分析干涉与衍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学思潮与民间文化都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严格概念,与其他思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间文化因为自己特殊的存在状态和创造主体而形不成思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五大运动都与民间文化有关,但是不能以民间文化思潮的面目出现。高有鹏先生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命题不准确,文中尚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地热资源勘探过程中,建立在水一岩平衡基础上的地热温标方法常被用来评价地下热储温度。但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地热温标的化学组分并没有真正与热储内部的矿物达到平衡,本文采用log(Q/K)图、不同参考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判定和Na-K-Mg三角国的方法来研究热流体的平衡状态,为地热温标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兴凯地块,分别位于敦-密断裂的北、南两侧,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许多学者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地块,认为只是由于中生代敦-密断裂的左旋平移活动,才使两者错移至现今的位置。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认识,认为两地块的构造演化有很大的不同,不是简单的为敦-密断裂错开的统一地块。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诗史的研究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过去研究有所不同的是 ,今天学者们似乎更重视文学史过程的研究 ,即沿着时间序列 ,走进文学事件和文学情境中去 ,把握诗史递进演变的脉搏 ,探求文学发展的深层本质。这体现出实证与理论兼容 ,从史实中引绎思想的学术路向。蒋寅的《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以沉潜邃密的“考古”式的工作为基础 ,在历史语境中展开诗史研究的学理 ,其方法和结论都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吉南候家屯组与辽东小东沟组在辽东北部连成一体,以往地层划分和对比上的分歧,皆由王钰等定义小东沟组含有熔岩——“为小岭期火山喷发初的火山活动产物”所致。小东沟组、候家屯组为独立于辽东小岭组,吉南果松组火山岩之外的地层体,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辽东梨树沟组建立时未明确定义,建组剖面仅共分二层,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砂页岩,多数研究者将其理解为小岭期火山喷发的尾声产物,无疑是正确的,但近年已人为地演义为“远火山相和湖相”(沉积),并与辽西九佛堂(沙海)组对比,已失去岩石地层单位组的客观性、物质性及组内岩性、岩相的一致性。现据“组应概分,不易细分”等有关原则,建议废弃梨树沟组名称,将与小岭组有成因联系的远火山相产物(包括夹层)划归小岭组,其上部确与小岭期火山喷发无关的河湖(沼)相沉积归于聂尔库组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讨论了GPS与全站仪的原理、特点和方法,并根据物探测量中的生产情况讨论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97规则》与《87规则》的对比 ,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变化及意义作用 ,结合在实施《97规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较有新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城-大石桥-古洞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的详细研究,将其构造形迹组合划分为同就位原生构造和就位后的次生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具有分离结晶演化特征,属典型的裂谷型花岗岩。就位机制是在辽吉裂谷演化中晚期,在区域拉伸环境下首先在东部以顶蚀方式就位于辽河群底部,而后沿早期拉伸作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拆离带同构造顺层向西北部就位。  相似文献   

18.
矿石的中稀土亏损与热水沉积岩类中稀土富集恰成互补,说明两者是同一热水系统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南带矿石铅具混合铅特征,其两种不同时期正常铅年龄正与北带基底形成年龄和成矿时代相对应,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于下伏沉积柱和古老基底。  相似文献   

19.
进行装饰画创作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相关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科学的选择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建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积极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20.
类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它的真正起源应该是《皇览》。在文献聚集、文献利用、文学创作、帝王影响、文献编纂、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类书得以产生与发展。类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与思想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